第一百二七十章 殺機

這七個條件,幾十萬百姓的流失,讓李隆基感到有些不快,另外就是不能馬上得到火炮的技術,讓他感到遺憾,實際上其他的幾個條件,都比較寬鬆。

不過比李隆基所預想的難度要低得多。

他立即說道:“相信我父王與姑姑會同意的。”

“我知道他們肯定同意,不過沒有書面的東西,我始終不放心。”王畫不客氣地說道。

如果說純樸,反而普通的百姓更淳樸一點,至於信用,對高層人士來說,越是到了金字塔的頂尖部分,信用越是當了草紙,準備隨時用來擦屁股的。

李隆基站了起來說:“我這就回去。”

“且慢,”王畫一把將他拉了下來,又說道:“還有一件事沒有對你說。你回去的時候,如果沒有其他失誤,先皇已經入陵。這一次你前來靈州,沒有隱飾好。相信朝中某些人得到了消息。你回去之時,有可能是韋太后向你動手之日。因此我們雙管齊下,我會帶上一千五百人,前往長安,順便還有一些火炮。我本人會在臨州聽候你的消息,如果你父王與太平公主同意下來,我立即親自前往京城。但是你們在羽林軍中勢力太弱,光靠我一方人手是不夠的。可是我也不能帶太多人過去,否則會被人發現。因此你回去後,立即在羽林軍中收買一些親信,裡外配合。另外,我以及手下潛入長安,也需要你們幫助配合。”

時間有些緊,好在因爲上官小婉的勸說,韋氏將政治中心從洛陽遷到長安,離臨州不是很遠,這省去了許多麻煩,以及節約了大量的時間。

“這樣更好,”李隆基又站了起來,忽然想到一件事,他遲疑地問道:“那麼皇太子,怎麼辦?”

二十三州年底交出來,到時候各將士也交出來,明年將教民遷走,這個腫瘤去掉了。可是李重俊在西北,還是一個腫瘤,畢竟他以前是正統的皇太子。王畫還爲他造出極大的聲勢。

“這個你不用擔心,到時候我會將他再次帶到大洋洲。相信你不會動殺意吧?”

“不會,”李隆基尷尬地笑了笑。

其實在心底,他想到,最好將李重俊殺死,一了百了。

王畫大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世子,雖然皇家最無情,但是我還是希望你有一點兒人情味。既然我幫助了你,皇太子再也不會做出任何妨礙你們的事。大洋洲,讓他養養老吧。”

實際上王畫心中也憎恨李重俊,但不能將他交出來。否則人們會諷議於他,投靠了李旦父子,立即將李重俊做功勞交出來,沒有必要擔這個名聲。況且李重俊在自己手中,李隆基始終是一塊心病。那麼以後他打自己主意時,不得不小心謹慎。

不要說智慧,上陣作戰,也許沒有那麼多人才,治理天下,人才更少。可是論權謀,論詭計,朝堂上人才濟濟,自己的資質在中間只能算是中游水平。

這是留一條後路。

王畫又說道:“還有,現在我協助你們,外人並不知曉此事。加上吐蕃緊逼,所以許多人認爲我會打着皇太子旗號,討伐諸韋。如果我再將軍隊東向,會給很多人迷惑。這爲我率領將士潛入長安,創造了條件。”

實際上兵變不需要這麼多人,只要將皇宮中的羽林軍收買五百到一千人,大計可定。但因爲王畫的進諫,羽林軍中太平公主與李旦的心腹並不多。雙從洛陽奔向長安,因此心腹更少。

同時因爲預防李旦父子,以及西北,長安附近駐紮了很多軍隊。這些軍隊中有許多是韋黨將領率領的。

所以王畫帶了一千五百人,如果再加上李旦父子以及太平公主的力量,他們收買的羽林軍,再帶上一些火炮,才能立即將京城局勢平定下來。否則一拖就會生變。

爲了配合,王畫大軍東向,實際上不是進攻,做一下樣子,將長安附近軍隊往西吸引。裡面配合,才能順利完成。

他自己前往長安,是怕兵變時誤傷了李裹兒母子與上官小婉。這兩個人好象在歷史正是這次兵變中殺死的。特別是上官小婉,因爲她的僞裝,這些年在外人看來,成爲韋氏的頭號心腹。

她的孃家人同樣做了許多傷天害理的事。在兵變中,上官小婉將當時立下的遺詔草書拿給李隆基看,草書上與這一次草書一樣,讓相王輔政。李隆基不聽,斬於旗下。

如果自己不親自前往長安,李隆基同樣會斬掉上官小婉。還有李裹兒,爲了妹妹,爲了斷掉韋氏的血脈,李隆基未必沒有這個膽量。大不了事後向自己陪一個罪。

但李隆基對王畫的心思,並不能全部猜透。

甚至他不知道王畫爲什麼轉變態度,來支持他。還以爲是這一次,帶了自己妻子,以及武崇寧過來,反覆勸說王畫的後宮,才使王畫態度轉變的。當然,這時候他也沒有想到以後會不會殺死上官小婉與李裹兒。

不過聽到王畫親自率領一千五百名將士,以及火炮到長安,更有了把握,施了一個大禮,立即離開西北。

三月到來,一年最美好的季節也來到長安。

曲江池的桃花開得似火似流霞滿天,還有一羣考中進士的新貴學子,在曲江池遊誇學問。

爲了粉飾太平,這一年進士科並沒有停下來,相反,招了五十一名進士,數量在歷年中也是很罕見的。因爲雜學開始漸漸被重視,這一年其他諸科中又招收了五十六人。

長安城中,除了駐紮的士兵增多,其他的照常依然。

可是在這一片繁華中,殺機漸漸現露。

一開始韋氏還在忙着下葬李顯,雖然是她親手毒殺李顯,然而這一次卻給了丈夫無比風光地下葬。

就在李隆基在靈州思考王畫的答案,王氏規勸王涵與李持盈的時候,吐蕃使者到了長安。謁見了韋氏。

如果說與王畫談判,給了實質性的東西,但在與韋氏談判時,吐蕃人耍了一個滑頭。

這個使者首先拿出一幅疆域圖。在這幅疆域圖上,吐蕃明確以積石山到烏海城爲線,將吐蕃與唐朝的疆界標註出來。這兩塊地方有些兒扯皮,這個疆域圖定下來後,多少也成爲法理。

但這是虛的東西。

這個時代,誰會在乎疆域,有本事就擴張,沒有本事就丟失。象唐朝邊境地區,爲了防止敵人擾邊,於是許多地方挪空百姓,以士兵屯田代守。或者用胡人塞邊,用胡抗胡。

給了好處,於是才說道:“太后,臣雖在吐蕃,可也聽過唐朝許多事情。我們吐蕃都替貴國想出一條主意。”

說着他指着大非川說道:“首先,臣這一次前來貴國,是向貴國稱臣的。然後貴國可以將郭元振調離大非川,反正大非川是吐谷渾人,他們時叛時降,對貴國對吐蕃,都不是忠心耿耿。只要貴國將郭元振調回大非川,我們立即出兵大非川,對吐谷渾人進行懲罰。只要我們能出兵大非川,那麼就能牽制血營的兵力。沒有了血營危脅,太后一年之內,就可以將朝廷穩定下來。還一個清明健康的大唐盛世。”

吐蕃人向唐朝稱臣,這對韋氏新成立的朝廷將是一支興奮劑。

而且吐蕃人出兵大非川,確實也能牽制血營兵力。

不過就是韋氏,她也沒有糊塗到了家,所謂的稱臣,所謂的疆域圖,也不過是一紙空文。一旦朝廷召回郭元振,將兵力撤退,讓吐蕃人再度佔去大非川,多半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不過很讓她心動。至於吐谷渾有沒有被吐蕃人佔去,她能管得了嗎?不要說是吐谷渾,就是西北二十三州,現在與獨立有什麼區別?

況且還是吐谷渾人。

如果能將血營牽制,那是最好不過了。而且吐蕃人如果稱臣,這變成了內部矛盾,也好象百姓交待。

不過她依然很犯難,就是郭元振能不能招回去。

這個郭元振同樣尾大不掉,是一個不聽話的傢伙。

看着她的臉色,這個吐蕃使者又說道:“太后,是不是認爲郭將軍有些不聽話?”

這句話使韋氏有些惱羞成怒,這不是在打臉嗎,那壺不開揭那壺。

可沒有辦法,不點明瞭,下面不好談。吐蕃使者又說道:“還是不難。郭元振是持兵保恩,如果南方望部、金齒部、濮子部、茫部叛亂,侵擾劍南,會有什麼樣的情況?”

他指的是南方六詔,六詔夾在吐蕃人與唐朝之間,時而倒東,時而向西。不過因爲前些年吐蕃強大,多半與吐蕃曖昧不清,有時候也侵擾劍南各邊境,甚至與劍南的南方各族勾結起來,時叛時降。不過這些偏遠的地方,都不是唐朝的重心,以安撫爲主。

但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南方六詔漸漸也產生了野心。

對遠方邊境,韋氏不是很在意的,就是丟失了,也是貧困的地區,說不定還會朝廷減壓。

可這句話讓韋氏眼睛一亮。

如果這些各部侵擾邊境,以吐蕃人的影響力,再支持一下,不是不可能實現的。那麼用這條理由,將郭元振調到劍南做大總管,還是能讓郭元振明哲保身,也有了藉口。

但其中的輕重利害,韋氏也沒有能力看清楚,而且她也上過突厥人與吐蕃人的當,因此她要與手下心腹商議。

於是開口說道:“現在先皇入陵,這是首要大事。孤幾天後給你答覆吧。”

這個吐蕃使者知道韋氏其實在心中默許了七分,很高興地退下去。

韋氏這幾天就在與心腹商議。不過如上官婉兒心中所想,她這些心腹,貪官污吏有之,阿諛奉承有之,但有能力做實事的大臣廖廖無幾。

雖然看起來,有許多“好處”,可讓突厥人與吐蕃咬了一次,咬怕了,一個個不知如何是好。

此事拖了下去,可是韋氏聽到了另一條消息。

李隆基這一次破釜沉舟,在靈州現身了多次。也被一些人聽到風聲。

在李顯入陵的時候,紀處訥與武延秀、趙履溫、葉靜能以及諸韋家人,多次上書讓韋氏沿用武則天的慣例稱帝。

韋氏心中很是蠢蠢欲動,如果不是西北血營,現在守衛宮城的南北禁軍以及地位重要的三省六部諸司,大多數被韋家子弟控制起來。

她稱帝難度不大。不過血營啊,她望着西北方向,牙齒恨得直咬。

如果是血營還好一點,主要還有一個李重俊。

看到韋氏猶豫不決,韋溫可有些急了,他指使竇從一秘密上書,用圖讖來說明韋氏當取大唐而君臨天下。甚至他自己還親自對韋氏說,當除掉溫王李重茂。只要李重茂一死,可以立即扶持李裹兒爲皇太女,換取王畫支持,然後韋氏稱帝。

韋氏搖了搖頭,說道:“不能急。”

現在女兒態度開始緩和,這是一個好兆頭,然而她態度依然不冷不熱。必須等到所有入陵程序結束。李裹兒態度好轉,自己再做一次開導,然後讓她寫信安撫王畫,再等到王畫“開通”過來,最好將李重俊交出來。

那麼大事可定矣。

她又說道:“西北沒有歸心,孤家不太放心。而且朝中又有相王與太平公主在,就是孤家君臨天下,這兩個人也會從中作鯁。”

提到了李旦,武延秀忽然說道:“太后,臣有一件事要稟報。”

“敬請稟來。”

“臣聽聞臨淄王出現在靈州,但因爲路途遙遠,這件事還沒有得到驗證。”他是韋氏的男寵,不然沒有證據的話,也不好說出來。這件事可不是開玩笑的,可大可小。

韋氏聽了,忽然覺得毛骨悚然。

其他大臣也是鴉雀無聲。李旦的城府深沉,太平公主的手段果斷,這兩個人雖然失了勢,可還是讓這些人感到很害怕。

而且這件事,這些人隱隱嗅到一種不安的味道。

韋氏默然了半晌,問道:“當真?”

武延秀答道:“我也是剛剛聽到這消息的,是真是假,臣也不知。不過按照行程,如果消息是真的話,臨淄王正在往回趕,還沒有到京城。”

韋氏喝了一句:“派人查。”

無數的黨羽派了出去,緊盯着從靈州到長安的各條道路。這時候李隆基正在往回趕。雖然他返回來的時候,做得很隱秘。而且爲了取信王畫,將妻子與武崇寧留在靈州。

這等於是一種人質味道。畢竟王畫將會親自率領一千五百人潛入長安,如果事成後,李旦突然翻臉了怎麼辦?一千五百人也未必是安全的。

王畫沒有說,他只是笑笑。

自己沒有將西北真正交出去之前,就是孤身進入長安,李旦父子也未必會敢留下自己。

不過既然合作了,這一次李隆基多次公開現身,他孤身回去還好辦一點,帶着兩個女眷回去,更招人眼。

但沒有想到李隆基剛進入岐州,就被韋氏派出去的人看到了。

立即回來稟報。

韋氏確實了這個消息,臉色沉得象夜空裡的墨雲一般烏黑。

這時候韋巨源開口說話了:“太后,不要擔心。雖然王畫將相王家的小郡主留在靈州。然而他們中間產生過很多誤會,一時半會很難化解。再說,相王與太平公主心智深沉,王畫如果有這份野心,他扶助相王,不如扶助謀反的逆太子。但是相王……”

說到這裡,他停了下來。

既然他們都找到了王畫,也說明了他們有剷除韋黨的想法了。

韋溫再次進言道:“太后啊,當斷則斷,不斷留下後患。”

韋氏咬了咬牙說道:“殺。”

這是她第一次明確表態,要擊殺相王與太平公主。當然事非小可,也要等李隆基回來才能發作。

開始做嚴密的佈置。

這一次做得很秘密,不過有一個人心中產生了疑慮。兵部侍郎崔日用,這是一個很狡猾的人。如果參與此事成功,韋氏登臨帝位,自己固然榮華富貴。可是最貴的是韋家數人,自己兵部侍郎了,能進幾分?

而且他直覺到韋氏雖然掌控了朝堂,然而根基沒有穩定,就立即倉促地下此決定,未必是一件好事。

這時候他耍了一個花招,也私下派出人,查看李隆基,看他的臉色。

很“聰明伶俐”的一個人,沒有多久,下人回來稟報,李隆基臉色很好。當然了,換取了王畫支持,大事可成,這一回再也沒有上次回來時那種憂心仲仲的樣子。

他更感到其中有些古怪。

況且他在兵部,知道許多關於軍事上的情報,雖然扶持李重俊比扶持李旦父子更有利,可是他也知道李重俊在西北做了一些讓王畫很失望的事。

於是下了一個決定,決定將這件消息通知李隆基。

不過眼下京城裡韋黨爲了對付李旦與太平公主,密佈了許多探子,他也不敢面見李隆基,甚至都不敢讓下人與李隆基接近。

想了想,找到寶昌寺的僧人普潤大法師。

這個大和尚平時因爲崔日用的夫人進香,獻了許多香火錢,與崔日用關係很親密。

而且現在僧道很多,他們交遊廣泛,就是他接近李隆基,也沒有人會注意,頂多以爲普潤又去騙李隆基的香火錢罷了。

不過普潤聽到這個消息後,也嚇得毛骨悚然,開玩笑,自己那有什麼功力法術,如果讓韋氏知道自己通風報信,死得會很慘。但這個大和尚心思縝密,他想到了風險,也想到了前景。如果此時自己出手相助,以後李旦父子登頂,會有多少香火錢,想想就流口水啊。

於是用了一些手段,秘密地找到了李隆基。

李隆基聽了這個消息,臉都嚇白了。他可沒有王畫的本事,從長安城中殺出去。

現在一家子除了妻子妹妹外,其他人全在京城,手中也沒有什麼兵權,就是從潞州帶過來的幾百壯士,還不敢現身。如果韋氏動手,全家上下會死無葬身之地。

怎麼辦?

李隆基望着窗外的天空,天空中雲彩輕盈,一團團地,然而在李隆基眼中看起來,它們象刀,象劍,象萬馬奔騰,似乎帶着無數的喊殺聲,刀光劍影,向他撲過來。

第61章 夢想國度第59章 送客第71章 雨雲第54章 難纏第64章 大夏國的滅亡第47章 好戲要連臺(上)第63章 浮屍第4章 借地(下)第34章 風雲之戰第107章 九州鼎現第5章 真相第53章 假設第4章 借地(下)第74章 遲第17章 真正的敵人第18章 講故事第46章 妓婢第37章 用心第67章 聖顏第6章 囧與雷(二)第83章 決戰白馬寺(十二)第15章 通吃、金星紅絲、捉姦在房第54章 若如雪第64章 假死第38章 武三思之死第36章 玉璽(上)第68章 躲貓貓第29章 難攻第1章 出大事了第1章 太原王家的邀請第8章 祖師爺第38章 想法第95章 打東要西第61章 大江魅影第56章 粉蝶第48章 爲什麼第40章 風雲之戰第39章 忽悠第31章 開府第1章 出大事了第70章 青絲符第11章 天津橋外的喊冤第18章 狗咬狗(上)第2章 找朋友第108章 半文錢第31章 夢裡風火連城第31章 刀光第21章 大神(上)第98章 白駱駝第56章 大食窯、波斯陶第6章 未婚妻第79章 青崗嶺之戰第93章 九年前的秘密(下)第7章 小花第86章 決戰白馬寺(十五)第23章 七軍四旅一將軍第61章 幾人不動心第52章 赦第18章 血甲第65章 大勢的開始第14章 約戰天下第60章 鳳求凰(上)第143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80章 決戰白馬寺(九)第55章 狀元第31章 開府第85章 決戰白馬寺(十四)第31章 刀光第38章 曖味第59章 心有靈犀一點通第145章 舉報第15章 貓與鼠(下)第2章 迴天一刀(上)第60章 紅心第67章 死心第8章 初遇第78章 斷腕第62章 最難消受第108章 半文錢第70章 日上柳梢決戰之時第38章 進攻第9章 尋夫記第30章 風雲之戰第36章 人性的弱點第99章 助你一臂之力第23章 七軍四旅一將軍第95章 打東要西第48章 真愛(下)第93章 愛美人更愛江山第14章 血甲第23章 天津橋外一張紙(六)第31章 夢裡風火連城第17章 真正的敵人第2章 客人第2章 客人第53章 四鳳的下落第139章 隨第73章 決戰白馬寺(二)第9章 一馬第15章 通吃、金星紅絲、捉姦在房
第61章 夢想國度第59章 送客第71章 雨雲第54章 難纏第64章 大夏國的滅亡第47章 好戲要連臺(上)第63章 浮屍第4章 借地(下)第34章 風雲之戰第107章 九州鼎現第5章 真相第53章 假設第4章 借地(下)第74章 遲第17章 真正的敵人第18章 講故事第46章 妓婢第37章 用心第67章 聖顏第6章 囧與雷(二)第83章 決戰白馬寺(十二)第15章 通吃、金星紅絲、捉姦在房第54章 若如雪第64章 假死第38章 武三思之死第36章 玉璽(上)第68章 躲貓貓第29章 難攻第1章 出大事了第1章 太原王家的邀請第8章 祖師爺第38章 想法第95章 打東要西第61章 大江魅影第56章 粉蝶第48章 爲什麼第40章 風雲之戰第39章 忽悠第31章 開府第1章 出大事了第70章 青絲符第11章 天津橋外的喊冤第18章 狗咬狗(上)第2章 找朋友第108章 半文錢第31章 夢裡風火連城第31章 刀光第21章 大神(上)第98章 白駱駝第56章 大食窯、波斯陶第6章 未婚妻第79章 青崗嶺之戰第93章 九年前的秘密(下)第7章 小花第86章 決戰白馬寺(十五)第23章 七軍四旅一將軍第61章 幾人不動心第52章 赦第18章 血甲第65章 大勢的開始第14章 約戰天下第60章 鳳求凰(上)第143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80章 決戰白馬寺(九)第55章 狀元第31章 開府第85章 決戰白馬寺(十四)第31章 刀光第38章 曖味第59章 心有靈犀一點通第145章 舉報第15章 貓與鼠(下)第2章 迴天一刀(上)第60章 紅心第67章 死心第8章 初遇第78章 斷腕第62章 最難消受第108章 半文錢第70章 日上柳梢決戰之時第38章 進攻第9章 尋夫記第30章 風雲之戰第36章 人性的弱點第99章 助你一臂之力第23章 七軍四旅一將軍第95章 打東要西第48章 真愛(下)第93章 愛美人更愛江山第14章 血甲第23章 天津橋外一張紙(六)第31章 夢裡風火連城第17章 真正的敵人第2章 客人第2章 客人第53章 四鳳的下落第139章 隨第73章 決戰白馬寺(二)第9章 一馬第15章 通吃、金星紅絲、捉姦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