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沙皇尼古拉二世 ,,

尼古拉二世,俄羅斯末代皇帝,在位時間1894年—1917年。他對內鎮壓,對外擴張。卻一事無成。1905年旅順被日本攻克之後,首都發生流血星期事件,引發了1905年革命。由於斯托雷平改革而暫時度過難關,但是又陷入更復雜的巴爾幹問題。俄國軍隊在一戰前線損兵折將的消息徹底摧毀了沙皇“小父親”的形象,這個形象在俄國百姓的心目中保持了幾百年。俄國先後爆發了波瀾壯闊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前者推翻了皇帝專制的統治,後者則結束了他的性命。

尼古拉二世?亞歷山德羅維奇,1868年5月18日生在彼得堡附近的皇村(沙皇的夏宮),是沙皇亞歷山大三世與皇后瑪利亞(丹麥公主達格瑪)之長子。亞歷山大三世統治時,俄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階級矛盾日趨激化。除了農民反對地主的鬥爭外,出現了初期的工人運動。亞歷山大三世是在他的父親亞歷山大二世被民粹派刺殺後帶着恐懼的心情上臺的。爲了躲避謀殺,他放棄在彼得堡優雅豪華的生活,移居到加特奇那行宮,在戒備森嚴中膽顫心驚地過日子。因此,當時人們恥笑他爲“加特奇那囚犯”。

即便是這樣,亞歷山大三世卻絲毫沒有放鬆他手中的專制權力。相反,他一開始就大力加強手中的專制權力。亞歷山大三世取消了自1861年以後開始的許多具有進步傾向的改革。他禁止車伕、僕役、洗衣婦、小店主的子女上中學,扼殺國民教育;剝奪教務會議選舉校長和教授的權利,取消大學自治;人民稍有反抗即施以酷刑,對革命運動實行高壓政策。亞歷山大三世的反動統治,在幼年的尼古拉身上深深地打下烙印。

年青時代的尼古拉,因爲身體虛弱、優柔寡斷,沒有博得亞歷山大三世的歡心。亞歷山大三世從來沒有認真考慮讓他來繼承自己的皇位。然而,尼古拉畢竟受過嚴格的教育。他會說一口流利的德語、英語和法語,也受過一定的軍事訓練。亞歷山大三世的謀臣、東正教事務總管理局局長頗別多諾斯柴夫是尼古拉的私人教師,對尼古拉的思想有很大影響。1890—1891年,亞歷山大三世派尼古拉出國旅行。尼古拉經過希臘、埃及、印度、日本和中國,再從西伯利亞返回。他是俄國皇帝中第一個到過亞洲的人。1894年10月20日,亞歷山大三世逝世。尼古拉二世繼位。頗別多諾斯柴夫曾擔心,年輕而缺乏經驗的尼古拉二世會受到有損於專制制度的“惡勢力”所包圍。他繼續扶持尼古拉二世,直到1905年。

1894年11月14日,尼古拉二世結婚。婚禮是在冬宮舉行的。由於服喪的關係,沒有舉行什麼隆重的儀式。皇后是德國黑森一達姆施塔特大公爵路德維希四世的女兒,名叫阿里克斯,婚後改名亞歷山德拉?費奧多蘿芙娜。她是一個玩弄權術、歇斯底里般的女人。她倔強、任性,在一定程度上對尼古拉二世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尼古拉二世曾稱皇后爲“我絕對信任的人。”

尼古拉二世統治時,正是俄國從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級矛盾十分尖銳。沙皇制度已變得更加腐朽了。尼古拉二世繼承亞歷山大三世的反動衣鉢,在其統治的初年,就製造了一場血腥的災難。後來因皇太子阿列克謝患有血友病,沙皇的多數時間隱居在聖彼得堡的皇村和黑海的利瓦吉亞宮,與家人待在一起。

尼古拉二世登基的時代,正是一個風起雲涌的變革時期。從19世紀末起,以重工業爲中心的俄羅斯工業體系得到完善,資本主義經濟與腐朽落後的俄國國家制度之間產生了不可克服的矛盾。而俄國國內貧富差距擴大,大量農民破產,社會矛盾激化。面對這些情況,他從維護統治的角度出發,繼續對內鎮壓,對外擴張。

尼古拉二世即位後,地方自治局以及沙皇政府的縣和州的管理機關的自由派曾希望新的統治者給予一個機會來緩和亞歷山大三世統治時期沙皇制度和人民之間的矛盾。但是,尼古拉二世對自由派這種溫和的請求完全置之不理。尼古拉二世決心繼續奉行亞歷山大三世的反動政策,維護腐朽的沙皇制度。

尼古拉二世繼續留用大部分亞歷山大三世統治時期的大臣、官吏。除了頗別多諾斯柴夫外,還有維亞切斯拉夫?普列維、謝爾蓋?維特等,作爲他繼續推行反動政策所必需的馴服奴才。

1905年1月9日,爆發了俄國第一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彼得堡20萬工人扶老攜幼向冬宮前面廣場集合,去向沙皇遞交申述自己的疾苦和請求改善生活條件的請願書。尼古拉二世竟把手無寸鐵的工人當作敵人,命令軍隊向工人開槍射擊,當場打死1000多人,打傷2000多人。這就是著名的“流血的星期日”。這一血腥暴行激起了人民的極大憤慨,導致俄國1905年革命爆發。而這次革命像晴天霹靂打破了資本主義世界紳士們的酣夢,宣告了帝國主義時期革命風暴的來臨。

1905年10月,在全俄總政治罷工高潮中,尼古拉二世懾於革命的急劇發展,被迫讓步簽署10月17日宣言,答應“賜給”公民人身不可侵犯、信仰、言論、集會、結社自由;召開立法性的國家杜馬(代表會議,類似議會),不經國家杜馬同意,任何法律無效。但是,簽署宣言的墨跡未乾,尼古拉二世就派遣討伐隊,到處槍殺革命者,鼓勵黑幫蹂躪猶太人。1905年12月,尼古拉二世把大量軍隊從彼得堡調到莫斯科,殘酷地鎮壓了莫斯科武裝起義。12月武裝起義失敗後,由於革命尚未消失,尼古拉二世被迫召開國家杜馬。當感到杜馬並不馴服時,他解散了第一屆杜馬。1907年6月3日,他又解散第二屆杜馬,並頒佈進一步剝奪工農羣衆政治權利、保證地主、資本家和黑幫政黨(反動保皇的組織)及其走狗在杜馬中居穩定多數的選舉法。這樣,尼古拉二世徹底地背棄了10月17日宣言中所宣佈的未經杜馬同意、不頒佈法律的冠冕堂皇的一切諾言。從此,尼古拉二世更露骨地依靠反動勢力來維持自己的統治。地主貴族的代表、鎮壓農民運動的頭號劊子手斯托雷平被任命爲內閣首相。整個俄國,絞刑架林立。廣大羣衆在專橫暴虐的壓迫下滿懷怒火,怨聲載道。人民憤怒地稱尼古拉二世爲暴君尼古拉。

尼古拉二世積極推行軍事封建的帝國主義政策、瘋狂地對外侵略擴張。還在遠東之行時,中國和朝鮮的領土與財富已爲皇太子尼古拉所垂涎。九十年代,俄國開始修築橫貫西伯利亞大鐵路。尼古拉爲這條鐵道奠基,並當了修築這條鐵道的名義監督。這表明他企圖通過鐵路加強對中國東北和朝鮮的控制、在遠東爭奪霸權的迫切心情。登上皇位後,他更是野心勃勃。他已經是“全俄皇帝和專制君主,兼波蘭國王、芬蘭大公等等”,卻還夢想給自己再加上“中國皇帝”、“日本天皇”等等稱號。

1895年他與德皇威廉二世干涉日本歸還遼東半島(三國干涉還遼)。1896年尼古拉二世加冕時,俄國示意清政府派李鴻章前去慶賀。尼古拉二世與李鴻章密談。接着,沙皇政府以300萬盧布的鉅款賄賂李鴻章出賣中國的主權。6月3日,在莫斯科簽訂了“中俄密約”。按照這個密約,俄國以幫助中國抵抗日本爲藉口,企圖使清政府接受自己的控制;俄國軍艦取得駛進中國任何口岸的權利;俄國取得在黑龍江、吉林修築鐵路(中東鐵路)的權利。以後,俄國又在中國修築南滿鐵路,強行租借旅順、大連。這樣,整個中國東北成了俄國的勢力範圍。

1900年,俄國參加八國聯軍,絞殺中國義和團的反帝愛國鬥爭,並乘機佔據中國東北。尼古拉二世曾給俄國侵略軍指示:“我們不能半途而廢,我國的軍隊應在滿洲由北向南通過”。隨着侵略活動的進行,尼古拉二世的胃口日益膨脹。尼古拉二世還同德國皇帝一唱一和,別有用心地宣揚”黃禍論”。爲實現尼古拉二世的掠奪計劃,1904—1905年,俄國同日本在中國東北進行了日俄戰爭。俄國在這場戰爭中遭到慘敗,太平洋艦隊全軍覆沒。但它仍不甘罷休,繼續準備更大規模的軍事冒險。

1914年,俄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它企圖從奧斯曼帝國手裡奪取黑海海峽、君士坦丁堡和土屬亞美尼亞,從奧匈帝國手裡奪取加里西亞。和一切帝國主義者常常用和平的謊言來掩蓋自己的侵略陰謀和發動戰爭的準備一樣,尼古拉二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不但把自己打扮成和平的維護者,而且把自己打扮成世界和平的倡議者。他曾先後兩次(1899、1907)主持了海牙國際和平會議。但是,尼古拉二世一面高唱和平、裁軍,鼓吹“尋求防止威脅整個世界的災難的途徑”;一面加緊制定侵略戰爭計劃,擴充軍備,終於成爲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罪魁之一。尼古拉二世簽署了戰爭的動員令,並在1915年解除了頗有才幹的皇叔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大公的職務,親自擔任俄軍最高總司令,把俄國推進罪惡的帝國主義戰爭之中。由於戰況不利、糧食困難等原因,激起人民的不滿。1917年,德皇威廉二世命令將列寧從瑞士穿過德國領土護送回國,讓其發動革命,以使俄國退出戰爭。1917年3月,首都聖彼得堡市民發動反飢餓遊行,引發二月革命。

尼古拉二世既是一個暴虐的君主,又是一個昏庸的君主。他認爲他的君權是“天賜”的,而他個人只須對上帝負責。他不喜歡同臣民有密切的接觸,更妒忌那些出色的、有能力的、有主見的大臣,因爲他知道,他們的智慧居於自己之上,總是擔心有朝一日大臣們要奪走他的君權。所以,尼古拉二世逐步拋棄了當初爲他效勞的大臣。一些敷衍塞責的、但又善於阿諛奉承的人卻得到他的信任。這種人向他反映某些虛假的情況,往往比官方的報告,更容易得到他的稱讚。於是,各色各樣的騙子、冒險家,利用尼古拉二世的昏庸、無知,都混跡沙皇朝庭。

尼古拉二世反動腐敗的統治,激起俄國人民不斷起來進行革命鬥爭。從1915年開始,俄國革命運動因戰爭而重新發展起來。在統治階級內部,爾虞我詐、狗咬狗的鬥爭愈演愈烈。朝庭內外,醜聞百出。亞歷山德拉甚至被懷疑是德國的間牒。朝庭內部也有人在醞釀廢黜尼古拉二世,另立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寵臣狗急跳牆,便策劃同德國單獨媾和,以便騰出手來,撲滅革命,穩定國內局勢。

而在這個時空,沙皇的的境遇並沒有因爲馮庸的蝴蝶效應而發生改變,反而因爲東北和日本的對峙,沙皇認爲遠東暫時安全而將精力放在歐洲戰場。否則以沙皇那貪婪殘暴的個性,恐怕早就招募大軍,攻擊遠東了。

在東北經營多年的傑夫特羅夫斯基總督最不缺少的就是金錢。在遠東軍被東北治安軍偷襲而損失慘重的時候,傑夫總督第一時間請求家族賄賂沙皇身邊的寵臣。儘量減少沙皇在遠東的耳目。

在這些寵臣掌握大權的時候,羅曼諾夫王朝的大貴族們分爲兩派,一派是抵制這些寵臣,他們在多次勸諫沙皇無效之後,變得無比低調。另外一派則是和這些寵臣一起投機倒把,利用特權,大發橫財。而傑夫總督的家族本來是屬於抵制權臣一派的。但那是在傑夫總督穩坐遠東總督寶座的前提下,現在傑夫總督出了這麼大的紕漏。如果被沙皇知道,肯定是免不了被罷官。甚至被削掉爵位也未可知。所以,爲了家族的利益,他們少不得要向這些權臣靠攏了。

第353章 絕戶計 ,第239章 黑社會 ,第280章 桂系的動作第618章 海參崴兵變(上)第24章 資深土匪老刀頭第97章 鏖戰第298章 狼牙的實力第503章 再得一省第246章 本小姐不稀罕!第664章 登陸臺灣第201章 中藥版“偉哥”(中)第505章 貧窮的沙皇第126章 吞併二十八師第384章 孫文的來意第102章 工業成果第455章 瓦房店之戰第262章 退! ,第345章 西南的現狀第537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158章 《新北京條約》 ,第134章 與日本的第一場較量第383章 世界震動第94章 佔或不佔?第566章 援軍到達第651章 聯軍入俄第一戰下第375章 第十師團的目的第506章 拒絕第86章 回到長春第189章 馮庸的重視 ,,第156章 無法取消的婚約 ,,第70章 平田一郎第349章 閻錫山的決定第256章 奉軍易幟第639章 碰撞與摩擦第349章 閻錫山的決定第63章 生擒座山雕(下)第250章 對德宣戰第505章 貧窮的沙皇第665章 定戰高雄第227章 馬安良的糾結第169章 神秘的身份第261章 交戰第469章 談判成果第18章 天羅地網第634章 雙之城之戰第43章 北澤家的善意第292章 北洋退兵第520章 火燒洛陽城第89章 兩女的賭約第541章 紅色蘇維埃第106章 張作霖的決定第68章 梟雄第566章 援軍到達第367章 360高地阻擊戰第533章 風雲匯聚北洋滅(六)第532章 風雲匯聚北洋滅(五)第16章 佈局獨狼第670章 坑死小日本(中)第329章 血債血償(下)第32章 奠定底蘊第377章 火光沖天第167章 ‘超叔’之死(中)第412章 打開局面第520章 火燒洛陽城第183章 禽獸 ,第176章 蒙古之戰(七)第657章 中國海軍的實力第371章 決戰在即 ,第80章 大戰起(四)第448章 戰場新形勢第602章 日本新式戰鬥機第164章 一切準備就緒 ,第530章 風雲匯聚北洋滅(三)第277章 蔡鍔的計劃第494章 動盪與安定第486章 南下第212章 一見鍾情 ,第52章 風起雲涌吉東南(二)第514章 張孝準的尷尬 球訂閱第312章 北洋新都——南京第563章 交手第277章 蔡鍔的計劃第622章 沙皇王朝覆滅第132章 鉅額財富 ,第129章 來自朝鮮的壓力第34章 大興鎮之戰(上)第578章 突破第49章 茂森商會第247章 早有準備第624章 小溫馨第447章 第一師團的覆沒(五)第569章 空戰第24章 資深土匪老刀頭第347章 霸道第638章 待客第328章 血債血償(上)第560章 毒品海洛因第255章 東北特使到第518章 炮灰第107章 讓行
第353章 絕戶計 ,第239章 黑社會 ,第280章 桂系的動作第618章 海參崴兵變(上)第24章 資深土匪老刀頭第97章 鏖戰第298章 狼牙的實力第503章 再得一省第246章 本小姐不稀罕!第664章 登陸臺灣第201章 中藥版“偉哥”(中)第505章 貧窮的沙皇第126章 吞併二十八師第384章 孫文的來意第102章 工業成果第455章 瓦房店之戰第262章 退! ,第345章 西南的現狀第537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158章 《新北京條約》 ,第134章 與日本的第一場較量第383章 世界震動第94章 佔或不佔?第566章 援軍到達第651章 聯軍入俄第一戰下第375章 第十師團的目的第506章 拒絕第86章 回到長春第189章 馮庸的重視 ,,第156章 無法取消的婚約 ,,第70章 平田一郎第349章 閻錫山的決定第256章 奉軍易幟第639章 碰撞與摩擦第349章 閻錫山的決定第63章 生擒座山雕(下)第250章 對德宣戰第505章 貧窮的沙皇第665章 定戰高雄第227章 馬安良的糾結第169章 神秘的身份第261章 交戰第469章 談判成果第18章 天羅地網第634章 雙之城之戰第43章 北澤家的善意第292章 北洋退兵第520章 火燒洛陽城第89章 兩女的賭約第541章 紅色蘇維埃第106章 張作霖的決定第68章 梟雄第566章 援軍到達第367章 360高地阻擊戰第533章 風雲匯聚北洋滅(六)第532章 風雲匯聚北洋滅(五)第16章 佈局獨狼第670章 坑死小日本(中)第329章 血債血償(下)第32章 奠定底蘊第377章 火光沖天第167章 ‘超叔’之死(中)第412章 打開局面第520章 火燒洛陽城第183章 禽獸 ,第176章 蒙古之戰(七)第657章 中國海軍的實力第371章 決戰在即 ,第80章 大戰起(四)第448章 戰場新形勢第602章 日本新式戰鬥機第164章 一切準備就緒 ,第530章 風雲匯聚北洋滅(三)第277章 蔡鍔的計劃第494章 動盪與安定第486章 南下第212章 一見鍾情 ,第52章 風起雲涌吉東南(二)第514章 張孝準的尷尬 球訂閱第312章 北洋新都——南京第563章 交手第277章 蔡鍔的計劃第622章 沙皇王朝覆滅第132章 鉅額財富 ,第129章 來自朝鮮的壓力第34章 大興鎮之戰(上)第578章 突破第49章 茂森商會第247章 早有準備第624章 小溫馨第447章 第一師團的覆沒(五)第569章 空戰第24章 資深土匪老刀頭第347章 霸道第638章 待客第328章 血債血償(上)第560章 毒品海洛因第255章 東北特使到第518章 炮灰第107章 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