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晉商

晉商是明清五百年間活躍在山西境內的商人的統稱。這些商人以誠信起家,主要經營鹽業,票號等生意,其中票號更是晉商最有名的商業。晉商發展幾百年,他們的票號業務遍佈全國。八國聯軍侵華之後,慈禧太后控制的滿清政府就要從晉商哪裡借錢賠款的。從這裡也能夠看出當時晉商的實力。

進入民國後,晉商迅速的沒落了。尤其是辛亥革命後,山西各系號均毫無準備,放出之款無法收回,而存款卻紛紛來取。一時間晉商的勢力大幅度縮水。這種變化讓晉商意識到傳統的經營模式已經不適合當前的中國,因此他們迫切需要改革。因此,山西晉商的大票號聯合起來準備共同籌建銀行。只是當時北洋時局不穩。政府頻繁變更讓整個晉商的多次努力都化爲烏有。閻錫山主政山西之後,對於晉商多有依賴,只是閻錫山本身實力有限,難以阻止晉商沒落。

而東北的政策就是要通過扶持晉商打壓閻錫山,要讓他知道,東北就算不出兵,也依然有鉗制他的手段。

東北對於晉商的滲透是從茂森商會開始。畢竟茂森商會在拓跋慧姬掌權之後,在行政上已經和政府分開,代表的政治意義沒有政府那麼強。再加上茂森商會作爲北京最有實力的企業,本身參與這種金融投資也很正常。

茂森商會的接觸讓晉商大爲大爲興奮,畢竟這是民國成立以來,第一次政府出面關心民間的投資。尤其是後來茂森商會輾轉送來馮庸親筆手書的“誠信爲本”的匾額之後,晉商終於集體倒像北京。畢竟北京正統的地位已經確定,馮庸的態度代表整個北京政府對晉商態度。晉商自古就團結,否則也不會幾百年源遠流長,更是將晉商的生意做遍了五湖四海。

對於茂森商會和晉商的合作,閻錫山也得到了消息,只是他並沒在意。一些沒落了商人,除了有些錢財之外,有什麼可以威脅他的。更何況他現在在山西已經站穩了腳,已經不是當初動盪不安的時候。

在這種情況下,晉商和茂森商會的合作變的極爲容易。很快,茂森商會的資金投入到山西,晉商的資源被利用起來,短短几天,三晉銀行開業,並以更快的速度遍佈全國。有着晉商幾百年的誠信聲譽和中央政府作爲後盾,三晉銀行立刻成爲全國最熱門的銀行,短短几天時間就吸納了龐大的民間資本。畢竟在這個動盪的年代,一個實力強大又安定的銀行對老百姓來說是多麼重要。

然後在三晉銀行募集到充足的資本之後,開始在北洋,西南,兩廣地區發佈北京政府的貨幣。在這個時候,晉商幾百年建立的聲譽起到了巨大作用。一時間,東北印有馮少帥頭像的紙幣在全國範圍內流通開來。

自從東北銀行總部遷到北京之後,就正式改稱中國銀行,併成爲中華民國的中央銀行。而中央銀行成立的第一步就是發行北京政府自己的貨幣。其中當然那是以紙幣爲主。畢竟這個時代,世界上主要發達國家使用的都是紙幣,紙幣使用雖有一定的風險,但是不可否認紙幣輕便,大大的加強了整個貨幣的流動性,極大的促進了貿易。東北的紙幣官方稱謂爲中元,但是因爲上面有馮少帥的戎裝照,在加上馮少帥在民間已經被神化,老百姓喜歡稱其爲馮元。

對於北京紙幣的發行,各方勢力都採取了禁止在自己領流通的命令,並制定了本地貨幣和中元的兌換比率。但是現在茂森商會憑藉晉商票號的商業途徑,一舉將中元推廣到全國。民間的接受讓政府通禁止命令變的非常薄弱。

中元如此受老百姓歡迎除了它的輕便之外,還有它的保值性。中元價值直接和黃金掛鉤,因此不像國內其他勢力發行的貨幣那樣容易貶值,而且東北大軍打敗日本,取得了近代中國反抗外來侵略的第一場輝煌勝利,這就讓北京中央政府名頭響遍全國。再加上對晉商票號的信任,讓他們盲目相信中元。還有一點,現在三晉銀行爲老百姓從動亂的北洋,西南,逃往東北提供了一條途徑。老百姓可以在當地的三晉銀行抵押資產,然後到北京政府轄區之後到當地的三晉銀行換取等值的中元。而且這種折價,三晉銀行不會刻意打壓資產的價值。

有着三晉銀行的協助,從北洋,西南地區逃往東北的流民數量大增。

有了三晉銀行打先鋒,北京政府也絲毫不遲疑,李俊以中央政府政務院院長的身份,發佈中元爲中國唯一之貨幣,中元發行和改版權在中央銀行,地方政府不得參與貨幣的發行和流通。

北京政府的這則命令一出,立刻傳遍全國。各方勢力面對強勢的北京政府,不得不選擇妥協,畢竟中元的流通已經成爲了既定事實。原本禁止中元流通的命令變爲中元和地方政府發行的貨幣一塊兒流通。畢竟北京政府命令是推行中元而不是控制其他勢力。

山西,中國煤炭資源最豐富的省份。民國成立之後,尤其是閻錫山主政山西之後,山西煤炭產量大幅度增加,這些煤炭自然不會內用,而是行銷全國。原本山西煤炭的交易是以真金白眼交易的。但是三晉銀行成立之後,中元的穩定受到重視,商人們開始放棄使用笨重的真金白銀交易,而是採用中元。在這種情況下,中元開始大幅度的流入山西境內。而真金白銀則被三晉銀行收攏落入晉商和茂森商會的手中。這其中,晉商當然拿小頭,大頭被茂森商會拿去。

短短半個月的時間,中國經濟突變,中元從北京統治地區行銷全國。而且隨着中元的穩定,商業貿易逐漸變的繁榮起來。商業繁榮意味着政府也徵集更多賦稅,可以買更多槍支彈藥,養更多的軍隊。

但是閻錫山現在的臉色可不好看。原因是晉商竟然拒絕了和他的政府合作。三晉銀行成立之後,茂森商會並沒有單純和幾家合作而放棄其他晉商,而是兼容幷蓄,晉商中的大戶都被三晉銀行網羅,搭上了中央政府這條線。三晉銀行的迅猛發展,讓原本窘迫的晉商再次變的財大勢雄起來。在北京政府的運作下,在茂森商會授意下,晉商對於山西本土的交易急劇減少。反正現在三晉銀行已經在全國站穩了腳,後面還有強勢的北京政府支持,就算山西一省沒有任何收益,也影響不了晉商太大的利益。

因此,在全國因爲中元普及而商業變得繁華的時候,山西境內市場出現了大規模的萎縮。三晉銀行資金只收不放,沒有人貸款,就無法促進工商業繁榮。他閻錫山的腰包就鼓不起來。沒有錢,他閻錫山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也難以有大的發展。

要是閻錫山現在還不明白北京政府目的,那他就不可能在民國這個紛亂的環境中叱吒風雲那麼多年。閻錫山也也採取了一些手段,想要繁榮市場。可惜,效果都不打。直到這個時候,閻錫山才發現晉商在三晉之地控制這多麼多的資源。

屋漏偏逢連夜雨,在山西經濟面臨東北施壓的時候,在河南戰場上,吳佩孚終於逮到機會,繞過楊愛源的晉軍,襲擊了趙倜的豫軍。楊愛源雖然竭力挽救,可惜豫軍的戰鬥力實在太差。在楊愛源支援未到的時候,豫軍出現大規模的崩潰。趙倜本人更是重傷逃出,這加劇了豫軍的崩潰。

面對這種情況,楊愛源果斷的放棄河南中部地區,回師豫北,準備重整旗鼓,再次和吳佩孚交戰。

楊愛源想法雖好,奈何豫軍太過不成器,在趙倜勝負重傷的時候,豫軍竟然出現了自動崩潰,豫北兩萬豫軍預備部隊在楊愛源回師未到之時就潰散了大半。等到楊愛源在河南新鄉整軍的時候看,整個閻趙聯軍已經不到三萬人。而且其中一萬多人的豫軍內部人心惶惶,毫無戰鬥力可言。反觀吳佩孚,因爲解決了趙倜,士氣大勝,現在正掃蕩整個豫中,不日就可揮師北上。

楊愛源坐不住了。他急電閻錫山,將河南戰場上情報彙報。請求閻錫山派遣援軍。

山西太原,閻錫山官邸。

閻錫山接到愛將楊愛源的電報,一張山西農民的臉糾結成了一片。他緊急召集心腹將領商討。

“督軍,我願意領軍南下,一定保住河南北部,絕對不讓北洋的軍隊壓倒我山西邊境。”商震大聲說道。

“哎!現在正是我三晉多事之秋,北京政府咄咄逼人,北洋政府也同樣想要吞併我們。我們想要在兩大勢力夾縫中生存的願望恐怕難以實現了。”閻錫山也很鬱悶。本來他的山西處於兩大勢力的中間,可以成爲一個很好的緩衝地帶。奈何無論是北京還是北洋,都不是守成的勢力,都想要消滅對方,獨佔全國。因此,他們兩方之間早晚會有一戰,根本就不需要緩衝勢力。無論是東北的經濟侵略,還是北洋的武力壓迫其本質都是一樣,都是讓他閻老西低頭。

()

第233章 汽車的巨大作用 ,,第343章 戰爭結束 ,第155章 基礎工程建設 ,第131章 血色奉天 ,,第615章 千里奔襲第204章 壓迫北京第347章 霸道第26章 席捲第91章 馮庸的條件第387章 絞肉機七十一章 二十八師的實力上第579章 海賊第201章 中藥版“偉哥”(中)第387章 絞肉機第298章 狼牙的實力第477章 新桂系的討論 去訂閱第34章 大興鎮之戰(上)第614章 蘇維埃的冒險軍事行動第548章 巴黎和會第242章 各方反應(續)第318章 兩個政府第166章 ‘超叔’之死(上)第404章 接連突破第557章 邊界上的流匪第345章 第一師團的末日(三)第215章 馬家聯合軍 ,第187章 拐帶國母(中)第241章 各方反應第330章 捅破天了! ,第161章 震怒 ,第106章 張作霖的決定第281章 毒計第599章 朝鮮戰區第223章 甘肅新軍的潰兵 ,第146章 酒後 ,第281章 毒計第16章 佈局獨狼第84章 被打臉(下)第111章 袁世凱退位第216章 山東的 ,第85章 羣情激奮第369章 飛機參戰 ,第376章 夜襲第455章 瓦房店之戰第119章 再次南下第522章 蔡鍔迴歸第68章 梟雄第227章 馬安良的糾結第186章 拐帶國母(上)第136章 袁世凱去世 ,,第250章 對德宣戰第296章 狼牙特工隊第400章 內息小成第346章 第一師團的覆沒(四)第310章 日本政變(中)第112章 東北要開戰第553章 紅色危機(上)第548章 巴黎和會第86章 回到長春第572章 主動出擊第416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615章 千里奔襲第321章 拿下直隸省(下)第28章 狠辣第242章 各方反應(續)第146章 酒後 ,第296章 狼牙特工隊第565章 開打第373章 再派援軍第275章 吞併新疆(續)第180章 蔣百里的戰爭藝術(二)第480章 婦人之仁第557章 邊界上的流匪第287章 這就是秦軍? ,第159章 中華民族獨立黨第12章 解救第556章 武力衝突第163章 綠帽子 ,第11章 全殲禿鷲土匪團第594章 朝鮮對峙第536章 戰列艦建造計劃第410章 壞消息第124章 給張作霖的條件第7章 和土匪的第一戰(續)第554章 紅色危機(下)第74章 衝動的曹團長第88章 各方動態第64章 特高科的陰謀第533章 風雲匯聚北洋滅(六)第225章 東北援軍到第106章 張作霖的決定第352章 新兵的糧食問題第175章 蒙古之戰(六)第152章 夫人,請自重 ,第482章 西南之亂(二)第409章 炮戰第575章 海戰第187章 拐帶國母(中)第526章 徐蚌會戰第226章 東北的新策略
第233章 汽車的巨大作用 ,,第343章 戰爭結束 ,第155章 基礎工程建設 ,第131章 血色奉天 ,,第615章 千里奔襲第204章 壓迫北京第347章 霸道第26章 席捲第91章 馮庸的條件第387章 絞肉機七十一章 二十八師的實力上第579章 海賊第201章 中藥版“偉哥”(中)第387章 絞肉機第298章 狼牙的實力第477章 新桂系的討論 去訂閱第34章 大興鎮之戰(上)第614章 蘇維埃的冒險軍事行動第548章 巴黎和會第242章 各方反應(續)第318章 兩個政府第166章 ‘超叔’之死(上)第404章 接連突破第557章 邊界上的流匪第345章 第一師團的末日(三)第215章 馬家聯合軍 ,第187章 拐帶國母(中)第241章 各方反應第330章 捅破天了! ,第161章 震怒 ,第106章 張作霖的決定第281章 毒計第599章 朝鮮戰區第223章 甘肅新軍的潰兵 ,第146章 酒後 ,第281章 毒計第16章 佈局獨狼第84章 被打臉(下)第111章 袁世凱退位第216章 山東的 ,第85章 羣情激奮第369章 飛機參戰 ,第376章 夜襲第455章 瓦房店之戰第119章 再次南下第522章 蔡鍔迴歸第68章 梟雄第227章 馬安良的糾結第186章 拐帶國母(上)第136章 袁世凱去世 ,,第250章 對德宣戰第296章 狼牙特工隊第400章 內息小成第346章 第一師團的覆沒(四)第310章 日本政變(中)第112章 東北要開戰第553章 紅色危機(上)第548章 巴黎和會第86章 回到長春第572章 主動出擊第416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615章 千里奔襲第321章 拿下直隸省(下)第28章 狠辣第242章 各方反應(續)第146章 酒後 ,第296章 狼牙特工隊第565章 開打第373章 再派援軍第275章 吞併新疆(續)第180章 蔣百里的戰爭藝術(二)第480章 婦人之仁第557章 邊界上的流匪第287章 這就是秦軍? ,第159章 中華民族獨立黨第12章 解救第556章 武力衝突第163章 綠帽子 ,第11章 全殲禿鷲土匪團第594章 朝鮮對峙第536章 戰列艦建造計劃第410章 壞消息第124章 給張作霖的條件第7章 和土匪的第一戰(續)第554章 紅色危機(下)第74章 衝動的曹團長第88章 各方動態第64章 特高科的陰謀第533章 風雲匯聚北洋滅(六)第225章 東北援軍到第106章 張作霖的決定第352章 新兵的糧食問題第175章 蒙古之戰(六)第152章 夫人,請自重 ,第482章 西南之亂(二)第409章 炮戰第575章 海戰第187章 拐帶國母(中)第526章 徐蚌會戰第226章 東北的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