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朝,殿下大臣嘰嘰喳喳的,慕鈺大概也知道了是爲何。
概是菱王派人到處散佈風聲的吧,都被禁足於府中了還如此不老實?賊喊捉賊啊。
慕鈺他若平想息這場風波就要找個合適的理由;要不然,就算表面平息了,官僚吏民們也會議論紛紛的,這對國家的穩定只有弊。
菱王在府中等着慕鈺的解釋,是否能夠平民心。
如能,就證明他二弟對那男寵有意,則可以好好利用陌琰那人;若不能,他也就不用管什麼禁足令了,起兵造反就好了。嘖嘖,這計劃真是天衣無縫哪~
果然,慕鈺想的沒錯,稟報的都是有關於陌琰的,什麼妖媚惑主,什麼出身卑微,什麼怕多年的基業毀於一旦……真是一個比一個更關心國事。
作爲一個帝王,就這麼被唬住就太丟人了,他們能淚眼潸潸,不顧性命;他也要露兩手了。
“各位愛卿說得對啊!若朕就爲了他,將百年的基業毀了,對不起祖宗啊!”只是轉眼的一瞬,慕鈺就換上了一副痛改前非的模樣。
“可是,作爲皇帝,朕更是不能忘本啊!”負手起身,走下金殿,望天長嘆。
“陌琰是誰你們知道麼?朕的結拜弟兄啊,也虧了菱王將他送回朕身邊。你們說!他在朕有難時幫了朕,朕如何回報?也不知你們是如何想的呀,男寵麼?他是朕的兄弟啊,你們就將如此的罪名扣在他頭上,這就是朕的報答麼?你們是要將朕置於怎樣不仁不義的境界啊!虧得朕以爲你們瞭解朕啊。”擲地有聲的一番說辭,大臣們面面相覷。
“請皇上息怒!”文武百官的質問也就這麼草草收場了。
“罷了罷了,退朝吧。”憂鬱的眼神,失望的表情,任誰都以爲是錯怪了這位有仁有義的君王,只恨自己不該錯聽風聲。
待百官走後,他的面容才轉晴,如同翻書一般。
慕鈺想道,也該去看看那位他們所說的狐媚惑主的男寵了~爲他避過了兩次劫,他該如何感謝自己啊……
到了陌琰的廂房,慕鈺從宮女處知道陌琰被太后請走了,怎麼有種不好的預感,母后不是說交給他處理了麼?這又是作何?
兩刻的步程生生被他縮短到半刻鐘,他身後的太監侍衛緊趕快趕纔跟上他的腳步。
“見過母后。”慕鈺一推門,連口氣都沒喘。
他看見的場景讓他稍稍舒了口氣,陌琰高端着茶,正準備喝,一臉疑惑的看着他;而他的母后也一臉的和顏悅色。
“你們先退下吧。”處理家事要懂得避嫌,慕鈺回頭對着太監侍衛說道。
“吾兒這是做什麼?如此急匆。”銳利的眼神似要把他穿透。
“剛上完早朝,來給母后請安,怕誤了時辰,望母后見諒。”這句話說得滴水不漏。
他的真實用意在何處,他母后豈會不知?
“來了也好,母后聽說在朝堂之上,汝說陌琰是你的結拜弟兄,做戲就要做足;打算着給陌琰封個王爺,賞座府邸,這樣纔不會惹人懷疑;吾兒意下如何?”太后也是圓滑之人。
“母后如此安排甚好。”他只能恭敬地回一句。
他又何嘗不知,封王這件事何時輪到他母后來處理了?若是有必要,懿旨一下就好了,還用請他到‘永壽殿’去麼?
況且,封王也是用個好聽的藉口將陌琰逐出皇宮罷了。
他們聊的事,從他母后那裡肯定不能知道;只能從陌琰身上找突破點了。
“母后跟你說什麼了?不止是她說的這些吧?”在陌琰的廂房中,他聽見自己如此問道。
------題外話------
話說,這樣更看着不大舒服吧==、
大家覺得幾日一更會好一點呢?
【爲何我覺得會沒人回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