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高質量公平

“我來之前看了一下今天的嘉賓信息,在座80%的人都集中在25到35這個年齡段,也就是有孩子或者即將有孩子而且孩子應該都還在上學的年齡段,不知道我們木龍科技爲各位的孩子準備的這樣一個智能全息教育環境,父母們是否滿意?”

“滿意!”

現場一下子熱鬧起來,又一次響起了掌聲。

劉凡微笑着向大家點頭示意感謝,繼續道,“因爲今天時間和特殊場合的關係,我沒有辦法現場讓大家去感受整個教育的過程,所以我們直接進入成果展示環節,一起來看看智能教育試點的這段時間內我們究竟取得了哪些成就。

首先,既然提到了教育,那肯定最直觀的一個考覈方式就是考試成績,我們從小學,初中,高中三個階段來看一看智能教育能否有效實現教育的相對公平,我們先來看小學,大屏上現在展示的是十二所小學的學生過去的成績,這十二所小學從貧困山區到滬上重點小學,我們從師資力量,城市評分,教學環境,父母情況等角度進行了一個綜合評分,相對科學的對這十二所小學的教學質量進行了一個等級劃分。

上面顯示的十二個成績,是我們在落實智能教育前對這些學生們進行的三次考試進行的平均分計算,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們的成績幾乎是跟學校的水平保持着一致的等級梯度的,只有中間那兩所學校在分數上出現了逆襲。

當我們對比滬上重點小學和貧困山區的小學成績時,一個非常讓人無奈的現實擺在了我們的面前,同樣的試卷,同樣的三個科目,滬上小學生每一科的平均分從一年級到六年級都達到了98分,而貧困山區的學生,平均分卻連70都拿不到。

這裡插一句題外話,到訪貧困山區小學的同事回來跟我說,其實那邊的學生平時考試也都能考80分以上,因爲他們老師會給他們出一些簡單點的試卷,其實我認爲這可能也是一種悲哀,那就是很多時候我們與別人之間的差距,我們甚至都不自知。

好了,迴歸正題,第一批智能教育試點到現在,半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但,那麼這半年的時間中,我們有沒有改變什麼呢?讓我們來看大屏幕。”

當最新的成績對比出來後,現場好多人開始竊竊私語起來。

劉凡的嘴角下意識的上揚,“大家可以看到,上週最新的一次統考中,十二所小學的學生們的分數已經很接近了,尤其是在一年級到三年級,在這三個年級中,貧困山區的孩子平均分都達到了92分!而滬上重點小學的平均分,99分。原本處在中間的這些學校,平均分都超過了95分,至於四年級,五年級和六年級的學生成績稍微有一點差距,但也不大,即便是六年級,貧困山區小學的平均分也達到了87分。半年前,類似水平的試卷,他們的平均分只有62分。

至少從成績本身來看,智能教育在小學教育上,給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接下來我們再看看初中,同樣,我們找了十二所有代表性的學校,在初中這個階段,我們可以看出他幾乎基本上就是一個小學的延續,原本的差距隨着年紀的上升變得更大,但使用了半年的智能教育之後,差距明顯縮小。

但是到了高中,情況似乎出現了一些變化,爲了不影響到今年的高考學生,所以我們去年年底是以高二學生作爲實驗標的,在智能教育前的三次統考中,我們看到了令人震驚的情況。

我們出了一套總分700的試卷,杭二中平均分,656分,而貧困山區的一所高中的平均分...”

劉凡說着,屏幕上出現了一個讓現場所有人都不禁發出驚呼的數字:277分。

“差距這麼大?!”不僅現場的人震驚了,屏幕前看直播的網友們也震驚了。

“大家沒有看錯,教育的差距就是這麼多,就像貧富差距一樣,很多人因爲自己所處的環境很難去想想別人所處的環境,拿杭城舉例,家裡有一套房一輛車,結婚家裡父母給出個三五十萬的男孩子,可能連女朋友都找不到,會被貼上窮人的標籤。

但在一些真正的貧困地區,他們還住在山洞裡,一家四五口人一天的食糧可能就是幾個窩窩頭,三五十萬,也許是他們一家人這一輩子都不敢想象的一個數字。

教育也是一樣,杭二中的孩子或許一輩子都無從得知也無法想象貧困地區的孩子接受的教育環境有多差。

同樣,貧困山區的孩子也不知道,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19年的時候華清一位寒門學子的演講在網上很火,那個女孩提到,她第一次去省裡參加實驗的時候,連設備都不認識。那個時候她才知道教育差距這麼大。

可問題是,教育的目的,高考的目的,本是爲了給大家創造一個相對公平的機會,可經濟差距導致的教育差距如此巨大,這不就造成了被動無奈了麼?

那麼智能教育在高中這個階段,能取得怎麼樣的成績呢?不管怎麼樣我們先來看一眼,同樣水準的試卷,半年後,貧困山區的孩子們從277的平均分提升到了393分。”

臺下開始躁動起來,因爲這個成長速度,並不讓人驚豔,雖然提升了100多分,但是跟杭二中的差距依舊是天上地下。不像之前小學初中的時候,幾乎半年的時間都快追平了。

“通過從小學開始的觀察,我們可以發現,年紀越高,智能教育拉平差距的速度就越緩慢,尤其到了高中,相信大家上高中的時候都有過感覺好像過去九年義務教育跟過家家似的感覺,一下子課程難度就上去了,很多曾經在小學初中成就還不錯的孩子,到了高中會瞬間被拉開差距。

但是高中的課程難度雖然確實上浮比較多,但在高中被拉開成績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學習態度,因爲大部分孩子的叛逆期都在初中到高中那段時間,容易出現厭學情緒,而初中的厭學很多時候並不會表現在成績上,但一到高中,馬上會展現出來,這就是基礎的重要性。

九年的義務教育其實是一個打基礎的階段,高中則是爆發期。所以爲什麼智能教育在高中的表現似乎沒有那麼驚豔,正是如此,因爲到了高中階段,學生們的基礎差距已經擺在那裡了,智能教育很難在半年的時間內解決基礎搭建的問題。

但是我們來看另外一個數據,之前評級在中間的幾所學校,他們的平均分基本集中在550左右,但半年後大家再看他們的成績,平均分已經超過了620分。

上過高中的都知道,成績越往上越難升,這也就說明,在基礎還算紮實的情況下,智能教育的優勢就會很明顯,所以說,當我們的目光放的長遠一點,當智能教育從小學開始在全國普及,當孩子們擁有差不多的基礎時,大家在高中的成績自然也會順理成章的保持着相應的平衡。

而且,智能教育可不僅僅只是給大家帶來相對公平這麼簡單,大家來看一看這個數據,杭二中之前的平均分是652分,那麼現在呢?他們的最新平均分是:671分!

“臥槽!”臺下有人忍不住喊了出來。

滿分700分,到了652這個級別,往上升19分,會比300分升500分還難,不,如果試卷難度比較高的話,可能比300分升600分還難。而且這還是平均分,也就是說杭二中有一批尖子生,都快滿分了?

面對大家的震驚,劉凡緩緩道,“智能教育會帶來的,不僅僅是相對公平,更是高質量的相對公平,華夏的未來,將會出現人才濟濟的場面!”

“說了半天小學初中高中的事情,大家在興奮的同時,想必也應該已經出現了一種疑惑,那就是,既然教育變得越來越公平,那高考不是沒意義了,考更好的大學圖啥,反正大學也會變得公平?

那就讓我們先來說說下一個話題,未來的大學。”

...

第一百一十七章 懷疑人生的小偷第四百七十章 人造細胞第九十三章 開戰第三百六十五章 砸個稀巴爛第四百七十六章 減肥計劃第一百七十三章 全球直播挖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借力打力第三百六十章 要水還是要油第三百八十章 轉型期第四百八十七章 主動第三百零七章 新生代研發力量第一百零三章 直線超車第四百七十七章 和平號列車第二百四十四章 終於要開始了第三十八章 網絡暴力之下無真相第九十四章 首勝第四百三十八章 隱藏玩法第一百八十五章 蘋果的孤注一擲第一百六十五章 測試第二百二十五章 長痛不如短痛第一百五十三章 瘋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強者看自己第三十五章 接踵而至的老朋友第四百六十八章 再去醫院第六十六章 未來教學環境第一百九十章 萬家燈火 車水馬龍第一百六十六章 三星的偷襲第三百二十六章 智能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就問你慌不慌第二十八章 歷史的罪人插播幾句心裡話第二百五十章 你們擋得住麼?第三百六十章 要水還是要油第三百五十三章 恐嚇第二百二十八章 女裝大佬第三百五十章 智能城市現狀第四百八十六章 私奔第十一章 第一款產品的誕生第四百七十一章 新助理第九十七章 行業歷程第二百三十四章 智能量子隱身技術第二章 得吃多少大米能那麼閒第一百零一章 芯片發展壓力第一百四十九章 幹!第九十章 谷歌AI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七十八章 外面的世界第一百二十九章 心態開始崩了第三百零八章 試飛第二百九十六章 基礎數學與基礎物理的關係第二十七章 倒騰裝備第三百四十六章 本質上的區別第四百五十一章 機甲外衣第三百零一章 智能搜索引擎第六十二章 華科院季老第四百九十七章 規則第四百零一章 資本革命第四百零四章 劉威的情況第四百二十四章 調控第四百二十章 賀歲電影第四百二十八章 卡瑞納的過去第一百七十五章 服務器只是第一步第四百七十八章 國際交流第三百二十二章 失控與可控第十五章 科技值獎勵第九十九章 未來規劃第一百四十五章 產品與品牌第三百一十五章 服裝文化自信第四百三十六章 智能城市真容第三十五章 接踵而至的老朋友第四百一十九章 鬼城第三百四十六章 本質上的區別第二百四十四章 終於要開始了第四百四十八章 在家“住院”第四百二十一章 強者看自己第五十三章 快過年了第五十六章 買房買車買房車第四百二十九章 好苗子?第三百章 華文編程語言第二百三十九章 動真格的節奏第十八章 蘇葉楠第一百九十四章 價格第三百四十一章 尷尬不尷尬第四百八十七章 主動第二百九十八章 魔鬼第四百五十九章 終章任務第二百四十五章 全面發展VS全面制裁第八章 你怎麼不叫我爸爸第一百六十章 新的潮流第二十六章 神奇的邀請第四百二十九章 好苗子?第四百九十九章 自由(大結局)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學表現第一百九十四章 價格第三百四十章 將優勢用到極致第七十二章 反黑客系統第三百九十七章 交易首日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古長安第七十三章 不請自來的客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華夏標準
第一百一十七章 懷疑人生的小偷第四百七十章 人造細胞第九十三章 開戰第三百六十五章 砸個稀巴爛第四百七十六章 減肥計劃第一百七十三章 全球直播挖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借力打力第三百六十章 要水還是要油第三百八十章 轉型期第四百八十七章 主動第三百零七章 新生代研發力量第一百零三章 直線超車第四百七十七章 和平號列車第二百四十四章 終於要開始了第三十八章 網絡暴力之下無真相第九十四章 首勝第四百三十八章 隱藏玩法第一百八十五章 蘋果的孤注一擲第一百六十五章 測試第二百二十五章 長痛不如短痛第一百五十三章 瘋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強者看自己第三十五章 接踵而至的老朋友第四百六十八章 再去醫院第六十六章 未來教學環境第一百九十章 萬家燈火 車水馬龍第一百六十六章 三星的偷襲第三百二十六章 智能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就問你慌不慌第二十八章 歷史的罪人插播幾句心裡話第二百五十章 你們擋得住麼?第三百六十章 要水還是要油第三百五十三章 恐嚇第二百二十八章 女裝大佬第三百五十章 智能城市現狀第四百八十六章 私奔第十一章 第一款產品的誕生第四百七十一章 新助理第九十七章 行業歷程第二百三十四章 智能量子隱身技術第二章 得吃多少大米能那麼閒第一百零一章 芯片發展壓力第一百四十九章 幹!第九十章 谷歌AI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七十八章 外面的世界第一百二十九章 心態開始崩了第三百零八章 試飛第二百九十六章 基礎數學與基礎物理的關係第二十七章 倒騰裝備第三百四十六章 本質上的區別第四百五十一章 機甲外衣第三百零一章 智能搜索引擎第六十二章 華科院季老第四百九十七章 規則第四百零一章 資本革命第四百零四章 劉威的情況第四百二十四章 調控第四百二十章 賀歲電影第四百二十八章 卡瑞納的過去第一百七十五章 服務器只是第一步第四百七十八章 國際交流第三百二十二章 失控與可控第十五章 科技值獎勵第九十九章 未來規劃第一百四十五章 產品與品牌第三百一十五章 服裝文化自信第四百三十六章 智能城市真容第三十五章 接踵而至的老朋友第四百一十九章 鬼城第三百四十六章 本質上的區別第二百四十四章 終於要開始了第四百四十八章 在家“住院”第四百二十一章 強者看自己第五十三章 快過年了第五十六章 買房買車買房車第四百二十九章 好苗子?第三百章 華文編程語言第二百三十九章 動真格的節奏第十八章 蘇葉楠第一百九十四章 價格第三百四十一章 尷尬不尷尬第四百八十七章 主動第二百九十八章 魔鬼第四百五十九章 終章任務第二百四十五章 全面發展VS全面制裁第八章 你怎麼不叫我爸爸第一百六十章 新的潮流第二十六章 神奇的邀請第四百二十九章 好苗子?第四百九十九章 自由(大結局)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學表現第一百九十四章 價格第三百四十章 將優勢用到極致第七十二章 反黑客系統第三百九十七章 交易首日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古長安第七十三章 不請自來的客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華夏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