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找麻煩

新幣發行以後,雖然在偏遠城鎮和山區推行緩慢,但自從秦東頒佈《一條鞭法》的賦稅和徭役制度之後,很快在各地流通起來,速度非常之快,這也是可以預見的,而且是必然的結果,因爲《一條鞭法》頒佈之後,任何民衆都必須用新錢幣繳納賦稅和徭役,而要得到新錢幣就必須販賣手上的糧食作物和其他有價值的貨物以獲取新錢幣用於納稅。

新幣發行所帶來的內部推行困難的問題得以解決了,可是外部問題又來了,在秦東下令發行新幣,並且攝政王府在各地開設的金行將羅馬帝國的貨幣兌換新錢幣的兌換比例公佈出來之後,東羅馬帝國派駐賽迪卡使館的首席使臣頓時找上門來了。

“大王,東羅馬帝國駐賽迪卡使館首席使臣貝利斯庫斯大人和武官巴西利斯庫斯百夫長求見!”侍衛長巴圖向秦東彙報。

秦東放下鵝毛筆起身道:“帶他們到偏殿覲見!”

“是,大王!”巴圖答應一聲行禮之後退去。

秦東回到起居室在瑪莎的幫助下穿上正裝後去了偏殿見貝利斯庫斯,貝利斯庫斯是匈奴帝國與東羅馬帝國互派使臣常駐對方首都之後被派來駐紮在賽迪卡的首席使臣,而巴西利斯庫斯是他的護衛武官,帶領一支一百人的軍隊護衛使館安全。

秦東到來之後,貝利斯庫斯和巴西利斯庫斯立即向秦東行禮:“東羅馬帝國駐賽迪卡使臣貝利斯庫斯(武官巴西利斯庫斯)參見尊敬的攝政王殿下!”

秦東走到王座上坐下微微擡手道:“不必客氣了,兩位大人來見本王有什麼事情嗎?”

貝利斯庫斯再次行禮:“尊敬的攝政王殿下,下臣身爲東羅馬帝國駐賽迪卡使臣,代表我國皇帝陛下和元老院就貴國將新錢幣的金元與我國金幣的兌換比例,銀元與我國銀幣的兌換比例,方孔銅錢與我國阿斯銅板的兌換比例不公而表示強烈的抗議,下臣希望攝政王殿下能收回成命,然後將錢幣的兌換比例全部更改爲1:1,如此才能算公平!”

待貝利斯庫斯說完之後。秦東真以爲自己的耳朵聽錯了,“什麼?你說將我國新幣與貴國錢幣的兌換比例全部更改爲一比一?本王沒聽錯吧?”

貝利斯庫斯見秦東怒目而視,心中一慌,額頭上頓時滲出了冷汗。但還是硬着頭皮道:“是的,殿下,您沒聽錯,下臣就是這個意思!”

“哈,哈哈哈!”秦東大笑幾聲,任何人都能聽出他語氣,這是被氣急了的語氣,秦東笑完便問:“那麼大人憑什麼認爲這個比例不公平,又憑什麼認爲要將比例全部更改爲一比一纔算公平呢?”

貝利斯庫斯見秦東沒有發怒,臉色又恢復了正常。頓時膽子又大了起來,整了整衣冠道:“殿下,下臣請問殿下,以殿下現在能夠控制的地盤和我東羅馬帝國想必,誰的地盤大?應該是我國的地盤大、人口多吧?”

“沒錯。本王現如今能夠控制的地盤只有貴國地盤的一半大小!”實際上還不到一半,秦東將這個比例說大了,現在東羅馬帝國的版圖雖然沒有日後全盛時期的版圖那麼大,也不是秦東現在能控制的地盤能夠比的,東羅馬帝國現在控制着希臘全部、土耳其全部、塞浦路斯、敘利亞、黎巴嫩、約旦、以色列、耶路撒冷、埃及、利比亞大部地區,其版圖面積遠遠不是秦東能控制的地盤可以比的,對於這一點。秦東也不得不承認。

貝利斯庫斯又道:“我國的人口數量現在達到了六百多萬,而殿下控制的地盤上的人口數量不到一百五十萬人,對於這一點,殿下應該認同吧?”

秦東點點頭,然後皺眉道:“使者大人,你到底要說什麼?請直接說出來。別兜圈子了,本王可沒那麼好的耐性!”

“是是是,下臣這就進入正題!”貝里斯庫斯見秦東不悅,心下有些害怕,當即答應。隨即便道:“殿下,無論是地域還是人口數量,我國都遠遠大於貴國,這就說明我國每年產出的物資和商品都要多於貴國所產出的物資和商品,貴國剛發行的一枚銅錢可以買一個饅頭,兩枚銅錢可以買一個大烤餅,一百金元可以買一棟大房子,而在我國,一百枚金幣也可以買同樣大小的房子,一阿斯同樣可以買相同數量麪粉做出的一塊麪包,按照這些情況,將貴國的新貨幣與我國的錢幣的兌換比例不應該定爲一比一嗎?”

貨幣兌換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匯率,匯率又稱爲匯價,是一種貨幣兌換另一種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於各國(各地區)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種貨幣對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

那麼匯率由什麼決定呢?從短期看,一國(或地區)的匯率由對該國(或地區)貨幣兌換外幣的需求和供給所決定。從長期來看,影響匯率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相對價格水平、關稅和限額、對本國商品相對於外國商品的偏好以及生產率。

有關匯率的問題太高深了,別說在羅馬帝國末期這個時代,就算到了後世二十一世紀也沒有幾個人能夠把這個問題解釋得清楚。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匯率的問題只存在於紙幣之上,但如果是硬通貨,則完全沒有匯率的問題,因爲硬通貨體現的是貨幣本身的價值,而紙幣的價值是人爲賦予的。

秦東聽完貝里斯庫斯就知道這傢伙偷換了概念,雖然一枚金元的價值是一金元,一枚羅馬帝國金幣的價值是一奧裡,但兩者在內在材質上的價值是不同的,以一枚金元的含金量而言,它的含金量是一枚羅馬金幣含金量的三倍,幾乎是由純金打造,它的重量是15克,而現在一枚羅馬金幣的重量只有6克左右,而且中間還摻雜了其他的金屬雜質,純度比金元的純度低得多,因此秦東纔將兌換比例定爲一比三。

秦東掃了貝利斯庫斯和巴西利斯庫斯一眼,扭頭向附近一名侍衛道:“去拿一枚金元和一枚金幣過來,再將造幣司的官員叫來!”

“是,大王!”

很快,造幣司的官員帶着一枚金元幣和一枚羅馬金幣過來了,“拜見大王!”

“免禮!”秦東擡手叫其起身,說道:“這是東羅馬帝國駐賽迪卡使館使臣貝利斯庫斯和武官巴西利斯庫斯,現在本王有一個問題,你身爲造幣司的官員,想必對我們剛發行的錢幣很瞭解了,你告訴我們,我們發行的金元和東羅馬帝國發行的金幣有什麼不同!”

“是,大王!”那官員行了一禮,轉而面向貝利斯庫斯說道:“兩位大人,我國剛發行的一枚金元的含金量非常高,用現在的提純技術幾乎不可能再將裡面的雜質提純出來了,它的重量是15克,而據我所知,貴國的一枚金幣的含金量很地下,一枚金幣全重大約6克,但是含金量只有5克。按照含金量來對比,我國一枚金元幣的價值相當於貴國三枚金幣的價值,這就是區別!”

秦東臉上露出了笑意,看向貝利斯庫斯道:“兩位大人,聽見了嗎?這就是爲什麼我國要將兌換比例定位一比三的原因,兩位還有什麼問題嗎?”

“可是,可是”貝里斯庫斯臉色漲得通紅,強撐着道:“可是一枚銅板在我國可以買一個饅頭,而貴國的一枚銅錢也只能在貴國買一個饅頭,兩者的價值難道不是一樣嗎?爲什麼要將兌換比例定爲一比一點二?”

那造幣司的官員笑道:“這位大人,我想您搞錯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你將這兩種貨幣的使用地點都定在了本國境內,我舉個例子,我國一枚銅錢確實在我國境內只能買一個饅頭,但我國的銅錢如果在貴國境內使用,那麼就能買一點二個饅頭,因爲它本身的價值相當於貴國一枚銅板的一點二倍,我國一百枚金元幣在我國境內可以購買到一棟大房子,如果這百枚金元幣在貴國境內使用,可以購買到三棟同樣面積大小的房子,我這麼說,大人您明白了嗎?”

硬通貨和紙幣的區別就在這裡,如果各國都使用紙幣,大家的紙幣都是用紙幣做的,它本身沒有什麼價值,之所以有價值是人爲給它定的價值,可是硬通貨卻不同,如果大家都使用硬通貨,那麼要兌換的話,必定要看它的含金量,不按含金量兌換的話必定有一方要吃虧。

“這,原來是這樣,下臣、下臣搞錯了,請殿下恕罪,殿下國務繁忙,下臣就不打擾殿下了,告辭,告辭!”貝里斯庫斯臉色極爲尷尬,說了幾句場面話就想開溜。

秦東也沒心情爲難這兩個傢伙,不過貝里斯庫斯身邊的這個武官巴西利斯庫斯卻是引起了秦東的注意。

第161章 偷第445章 露馬腳第363章 送上斷頭臺第322章 功過不能相抵第464章 破敵之法第222章 烏龜殼陣第259章 流亡第87章 接管帕納大營第247章 安內第183章 迴歸第351章 攻城(一)第294章 挾天子以令不臣第340章 血洗皇宮第373章 馬約裡安登基爲帝第164章 人與野獸第27章 張網以待第436章 成立“金衣衛”第171章 特殊用意第458章 招降(三)第54章 兵臨城下第186章 賠款割地第296章 東羅馬來使第376章 蓋塞裡克慘敗第10章 收服第384章 退位第438章 又亂了第368章 談判桌上的交鋒(一)第269章 封鎖消息第339章 利奧一世狼狽出逃第352章 攻城(二)第104章 推廣包子饅頭第229章 “鄉巴佬”進城第199章 守城準備第370章 各顯手段第204章 內鬥第464章 破敵之法第130章 扮獵戶探消息第420章 到處奔走遊說第374章 異界版一國兩制第53章 殺人立威第111章 三山三十六寨第358章 罷市第243章 又一個大人物第12章 意在單于第163章 角鬥場決鬥賽程第86章 晉升千夫長第391章 建國第一次朝會第281章 條件第4章 偷聽第59章 發展規劃第231章 開府建牙第148章 招攬人才第294章 挾天子以令不臣第133章 一個不留第311章 廷議(一)第60章 發展紡織業第305章 發行新貨幣第176章 大戰巴特第452章 各顯手段第402章 決定要打第369章 談判桌上的交鋒(二)第355章 色雷斯行省總督被俘第140章 一招決勝第83章 挑撥第462章 東哥特人滅亡第163章 角鬥場決鬥賽程第130章 扮獵戶探消息第418章 教皇出馬第263章 政治聯姻?第222章 烏龜殼陣第270章 穩定局面第92章 戰前部署第156章 教會也插手第122章 各有算計第428章 再圍里昂第203章 捲土重來第7章 爭奪單于寶座(一)第236章 大規模招降第105章 釀啤酒第427章 投降第344章 逼降(三)第42章 戰術顯威第153章 千夫斬第440章 用毒已經成爲一種時尚第92章 戰前部署第355章 色雷斯行省總督被俘第7章 爭奪單于寶座(一)第31章 降第120章 撞倒鐵板第296章 東羅馬來使第16章 美男計第137章 張網以待第289章 中計第424 突變第47章 最後的羅馬人第76章 屈辱割地第259章 流亡第259章 流亡第321章 鄧直昔克敗逃第167章 女伯爵
第161章 偷第445章 露馬腳第363章 送上斷頭臺第322章 功過不能相抵第464章 破敵之法第222章 烏龜殼陣第259章 流亡第87章 接管帕納大營第247章 安內第183章 迴歸第351章 攻城(一)第294章 挾天子以令不臣第340章 血洗皇宮第373章 馬約裡安登基爲帝第164章 人與野獸第27章 張網以待第436章 成立“金衣衛”第171章 特殊用意第458章 招降(三)第54章 兵臨城下第186章 賠款割地第296章 東羅馬來使第376章 蓋塞裡克慘敗第10章 收服第384章 退位第438章 又亂了第368章 談判桌上的交鋒(一)第269章 封鎖消息第339章 利奧一世狼狽出逃第352章 攻城(二)第104章 推廣包子饅頭第229章 “鄉巴佬”進城第199章 守城準備第370章 各顯手段第204章 內鬥第464章 破敵之法第130章 扮獵戶探消息第420章 到處奔走遊說第374章 異界版一國兩制第53章 殺人立威第111章 三山三十六寨第358章 罷市第243章 又一個大人物第12章 意在單于第163章 角鬥場決鬥賽程第86章 晉升千夫長第391章 建國第一次朝會第281章 條件第4章 偷聽第59章 發展規劃第231章 開府建牙第148章 招攬人才第294章 挾天子以令不臣第133章 一個不留第311章 廷議(一)第60章 發展紡織業第305章 發行新貨幣第176章 大戰巴特第452章 各顯手段第402章 決定要打第369章 談判桌上的交鋒(二)第355章 色雷斯行省總督被俘第140章 一招決勝第83章 挑撥第462章 東哥特人滅亡第163章 角鬥場決鬥賽程第130章 扮獵戶探消息第418章 教皇出馬第263章 政治聯姻?第222章 烏龜殼陣第270章 穩定局面第92章 戰前部署第156章 教會也插手第122章 各有算計第428章 再圍里昂第203章 捲土重來第7章 爭奪單于寶座(一)第236章 大規模招降第105章 釀啤酒第427章 投降第344章 逼降(三)第42章 戰術顯威第153章 千夫斬第440章 用毒已經成爲一種時尚第92章 戰前部署第355章 色雷斯行省總督被俘第7章 爭奪單于寶座(一)第31章 降第120章 撞倒鐵板第296章 東羅馬來使第16章 美男計第137章 張網以待第289章 中計第424 突變第47章 最後的羅馬人第76章 屈辱割地第259章 流亡第259章 流亡第321章 鄧直昔克敗逃第167章 女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