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流亡

埃迪卡派人調查了一段時間,連事發地點貝爾科小村幾乎都挖地三尺,也沒有找到什麼有用的線索,此時竟然有不了了之的趨勢。

這邊暗流涌動,北方開始動盪起來。五月份,秦東部署在王庭的情報站傳過來一個驚天的消息,大單于埃拉克與他的弟弟埃爾納克在塔特拉山(斯洛伐克和波蘭的邊境交界處)以北地區連續發生幾場激戰。

剛開始是埃爾納克的人在邊境上挑釁埃拉克的人馬,埃拉克的軍隊限於命令沒有理睬,忍了,但是後來埃爾納克的人馬竟然得寸進尺,深入了埃拉克的腹地。

埃拉克實在忍無可忍了,親自領兵攻打埃爾納克,卻不想東北方的鄧直昔克突然發兵偷襲了埃拉克的側翼,使得埃拉克第一次親征大敗而回。

四月上旬,埃拉克重振旗鼓,他命令兩支萬騎隊駐紮在東北方向防止鄧直昔克再次出兵攻擊他的側翼,自己再次領兵五萬北上攻打埃爾納克,號稱二十萬大軍,用王庭方面的話說這是平亂。

埃爾納克雖然一直跟大哥埃拉克叫板,可他的領地在喀爾巴阡山以北,氣候極爲寒冷,人煙稀少,物資貧乏,因此兵力也很少,正規匈奴騎兵只有兩萬,當他得知哥哥埃拉克再次北上攻打他時,他另外勉強還湊齊了一萬雜胡騎兵,一共三萬,號稱十五萬大軍,南下迎敵。

雙方在塔特拉山北面的平原上展開一戰大戰,此次戰役耗時一個多月,雙方由最開始的小規模交戰試探,發展成逐漸投入兵力,在決戰之前,雙方一共發生十幾場大小戰鬥,幾乎是每天一場。

埃爾納克感覺有些抵擋不住,當即火速派人前往東面的鄧直昔克的領地,向其求援。鄧直昔克得知消息後,親自領兵三萬前來相助,但在西進的途中被埃拉克事先派來的兩萬精銳鐵騎攔住,寸步不能前進。

埃爾納克左等右等就是等不來鄧直昔克的援兵。而埃拉克此時又已經殺到近前,埃爾納克只能不停地向西方退卻,退到了萊茵河西岸,不想再退的埃爾納克當即整兵與埃拉克進行決戰。

雙方連戰三場,每次都是埃爾納克大敗,三萬鐵騎全部葬送,戰死者多達萬人,而投降的有一半以上,其他人或逃或受傷被俘。

在護衛拼死保護下逃得性命的埃爾納克早已經是嚇得慌了手下,當即帶領一部分族人越過萊茵河繼續向西逃竄。埃拉克率兵一直尾隨追擊,最後埃爾納克帶着一部分族人逃到了海邊,前有大海阻路,後有追兵殺到,埃爾納克幾乎面臨絕境。爲死亡的威脅下,他不得不派人向西羅馬帝國求援。

西羅馬帝國軍事統帥埃提烏斯考慮到埃爾納克和他的族人在以後可能有些用處,因此奏請皇帝瓦倫提尼安三世皇帝,將英倫三島的英格蘭的一塊地盤賜予埃爾納克和他的族人安身。

在西羅馬帝國海軍的幫助下,埃爾納克帶着他的族人漂洋過海流亡到了英倫三島。而早先被匈奴大軍逼迫得流亡到英倫三島的盎格魯撒克遜人早已經在英倫三島紮下根,他們見埃爾納克這些匈奴人到了英倫三島,立即對他們產生了敵意。雙方對峙了很長了一段時間,隨後經常發生衝突,在衝突中埃爾納克的族人漸漸和當地人以及盎格魯撒克遜人混居,漸漸喪失了匈奴人的特徵。

埃拉克沒有海軍,無法度過英吉利海峽攻打英倫三島,只能將矛頭對準了東面的鄧直昔克。鄧直昔克見是不妙,當即帶兵撤離了邊境,回到了自己領地深處,黑海北岸沿海地帶,而埃拉克見鄧直昔克撤軍。自己的軍隊也已經疲憊不堪,因此率軍回到了王庭。

至此,埃爾納克因爲軍隊全軍覆沒,倉惶撤退中只帶了少量族人,流亡到英倫三島之後也沒有實力再次掀起風浪,匈奴帝國內亂中少了一個主角。

埃爾納克的退出,使得鄧直昔克不得不加強與埃內克的聯繫,從如今的軍事實力上看,無論是鄧直昔克還是埃內克,單獨一方都無法與埃拉克抗衡,因此兩人都知道自己的情況不妙,互相支援,這個情況使得埃拉克暫時只能望而興嘆,局勢又漸漸平息下來了。

實際上埃拉克也不得不停下來,南方的情況有些異常,西羅馬帝國皇帝瓦倫提尼三世皇帝見匈奴內亂,大單于和幾個兄弟打得不可開交,因此動了想收復北方一些領頭的心思,他向軍事統帥埃提烏斯下詔,命令他籌劃收復阿爾卑斯山以北、多瑙河以西地區的一些土地,埃提烏斯也不想與皇帝的關係鬧得太僵,因爲最近一段時間元老院總是有那麼幾個元老彈劾他獨攬大權,不將皇帝放在眼裡,爲了不給人留下口實,埃提烏斯只能咬牙暫時放棄了處理高盧地區的一些蠻族的事務,轉而全力開始籌備收復失地。

匈奴帝國散佈在羅馬帝國的探子很快得到了西羅馬帝國一些軍隊調動的情況,這些情況的報告到了埃拉克的手上之後,埃拉克就知道現在不能向自己的弟弟鄧直昔克和埃內克動手了,南方西羅馬帝國都準備打過來了,如果這個時候再向兩個弟弟動手,自己就沒有足夠的兵力阻擋西羅馬帝國的北犯。

實際上此時西羅馬帝國早已經是銀樣蠟頭槍,外強中乾了,購買後勤物資需要錢,籌備軍隊的武器裝備需要錢,購買戰馬需要錢,招募蠻族士兵需要錢,大軍開拔也需要錢,什麼都要錢,而西羅馬帝國的國庫早已經是空空如也,這讓埃提烏斯愁白了頭髮。

羅馬帝國到底有沒有錢?其實是有錢的,只不過錢不在國庫裡,而是在貴族手裡,在皇室手裡,在教會的手裡,平民和奴隸的手上是沒有多少錢的,任何一個朝代,不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到了朝代要滅亡的時候,都會是這種情況,土地兼併嚴重,國家絕大部分錢財都聚集在少數人手上,最低層的民衆過着豬狗不如的生活,這個時候如果不亡國那真是沒天理了。

埃提烏斯在努力準備出兵的軍費,然而這比龐大的軍費開始卻不是短時間之內可以籌措到的,再加上埃提烏斯原本就不想在這個時候去招惹匈奴人,匈奴人本身就內亂了,如果這個時候西羅馬帝國派兵攻打,說不定會使得匈奴內部停止內亂,將槍頭一致對外,好不容易期盼的匈奴人內部出現問題,如果被這樣一搞反而使得他們團結起來,豈不是得不償失?因此埃提烏斯也是能拖就拖,說不定時間拖長了之後皇帝就將這件事情給忘了。

埃提烏斯對這次出兵的事情是能拖就拖,但是出兵的事情並沒有完全停止下來,一些軍隊的調動還在進行之中,埃拉克因此也只能將大部分力量集中在瑞士以北的多瑙河一線。

然而東北部的鄧直昔克和東部的埃內克此時正積極蓄積力量,其中鄧直昔克將南俄羅斯草原上的斯拉夫人集中起來,他強令他們臣服,如不臣服則會遭到滅頂之災,黑海北岸和南俄羅斯草原上的一些匈奴部族也攝於鄧直昔克的淫威不得不屈服。

鄧直昔克還將他的觸角伸到了俄羅斯北部和芬蘭、瑞典和挪威一帶,那裡的原住民別他打怕了,很快便投降,如此一來,鄧直昔克的實力大增。

到了八月份,鄧直昔克兵強馬壯,正準備率兵攻打埃拉克,將其趕出匈奴王庭,但此時突然東南方的波斯帝國薩珊王朝的邊軍在高加索以南地區的格魯吉亞和亞美尼亞(黑海和裡海之間)有了大動作,這個情況使得鄧直昔克不得不停止發兵攻打埃拉克,而是率大軍鹽黑海東岸南下屯兵格魯吉亞邊境。

其實匈奴帝國早在魯加大單于(阿提拉的伯父)時代就曾經攻打過波斯帝國薩珊王朝,而到了阿提拉時代,更是幾次攻打薩珊王朝的格魯吉亞和亞美尼亞,雙方可謂是仇深似海。

波斯帝國薩珊王朝擁有大量的騎兵,步兵也不少,而鄧直昔克的手上基本上都是騎兵,這次鄧直昔克率兵五萬,薩珊王朝也擁有幾萬人,雙方在格魯吉亞以北的山下對峙,在這一地區,地勢崎嶇不平,根本不適合騎兵作戰,雙方都擁有大量的騎兵,因此造成了雙方都不能放開手腳,勉強打了幾仗之後都只能無奈撤軍了。

等到了九月,當鄧直昔克率兵回到黑海北岸時,埃拉克的大軍依然駐紮在西南方防備西羅馬帝國的軍隊,鄧直昔克也不命令軍隊休整,直接率兵向西南而去準別進攻埃拉克,打到匈奴王庭,然而他不知道即將發生一連串的大事讓整個歐羅巴的局勢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匈奴帝國也將面臨着土崩瓦解的局面。

第435章 改國號“大秦帝國”第117章 接管指揮權第25章 敵蹤現第307章 頒佈《一條鞭法》第323章 繼續向北第25章 敵蹤現第148章 招攬人才第199章 守城準備第382章 一箭雙鵰之計第64章 猛人奧多亞塞第371章 打壓宗教第388章 君臨天下(四)第84章 誘殺第44章 請降第236章 大規模招降第257章 貓哭耗子假慈悲第252章 一刀殺一人第281章 條件第37章 斗篷人第178章 綁架東羅馬皇帝第470章 攔腰斬斷第105章 釀啤酒第115章 來自東方的道士第245章 左大都尉埃迪卡第281章 條件第373章 馬約裡安登基爲帝第71章 挑唆第399章 丟失的奏章第228章 內訌開始第71章 挑唆第454章 決戰第259章 流亡第397章 東巡(二)第180章 離開前的部署第30章 反夜襲第188章 密約第177章 逃出牢籠第302章 海水曬鹽法制鹽第371章 打壓宗教第139章 一勝一負第383章 埃內克自污第44章 請降第157章 成交第342章 逼降(一)第465章 火牛陣VS重步兵方陣第452章 各顯手段第347章 宰肥羊第12章 意在單于第64章 猛人奧多亞塞第202章 夜襲第120章 撞倒鐵板第356章 佔領色雷斯全境第48章 視爲大敵第405章 自請削藩第405章 自請削藩第390章 登基大典第95章 三面受敵第287章 薩滿巫師占卜之術第267章 調虎離山刺殺艾迪卡第152章 出賣第463章 結盟第395章 引君入甕第279章 文化的力量第168章 三角陣第196章 攻城(二)第129章 黑店第229章 “鄉巴佬”進城第65章 控制第262章 接收地盤擴充軍隊第42章 戰術顯威第352章 攻城(二)第194章 求援第150章 遺禍第69章 造弓箭第470章 攔腰斬斷第341章 來自賽迪卡的密令第404章 默許第298章 敲詐第342章 逼降(一)第250章 尾隨第211章 掐斷聯繫第363章 送上斷頭臺第469章 登陸奇襲戰第262章 接收地盤擴充軍隊第9章 晉升十夫長第136章 搶第466章 火牛陣VS重步兵方陣(2)第355章 色雷斯行省總督被俘第179章 政.變第188章 密約第337章 攻佔城防第445章 露馬腳第116章 心戰第339章 利奧一世狼狽出逃第324章 追擊第317章 水火無情第52章 要錢不要命第154章 更高層面的鬥法第320章 正面交鋒
第435章 改國號“大秦帝國”第117章 接管指揮權第25章 敵蹤現第307章 頒佈《一條鞭法》第323章 繼續向北第25章 敵蹤現第148章 招攬人才第199章 守城準備第382章 一箭雙鵰之計第64章 猛人奧多亞塞第371章 打壓宗教第388章 君臨天下(四)第84章 誘殺第44章 請降第236章 大規模招降第257章 貓哭耗子假慈悲第252章 一刀殺一人第281章 條件第37章 斗篷人第178章 綁架東羅馬皇帝第470章 攔腰斬斷第105章 釀啤酒第115章 來自東方的道士第245章 左大都尉埃迪卡第281章 條件第373章 馬約裡安登基爲帝第71章 挑唆第399章 丟失的奏章第228章 內訌開始第71章 挑唆第454章 決戰第259章 流亡第397章 東巡(二)第180章 離開前的部署第30章 反夜襲第188章 密約第177章 逃出牢籠第302章 海水曬鹽法制鹽第371章 打壓宗教第139章 一勝一負第383章 埃內克自污第44章 請降第157章 成交第342章 逼降(一)第465章 火牛陣VS重步兵方陣第452章 各顯手段第347章 宰肥羊第12章 意在單于第64章 猛人奧多亞塞第202章 夜襲第120章 撞倒鐵板第356章 佔領色雷斯全境第48章 視爲大敵第405章 自請削藩第405章 自請削藩第390章 登基大典第95章 三面受敵第287章 薩滿巫師占卜之術第267章 調虎離山刺殺艾迪卡第152章 出賣第463章 結盟第395章 引君入甕第279章 文化的力量第168章 三角陣第196章 攻城(二)第129章 黑店第229章 “鄉巴佬”進城第65章 控制第262章 接收地盤擴充軍隊第42章 戰術顯威第352章 攻城(二)第194章 求援第150章 遺禍第69章 造弓箭第470章 攔腰斬斷第341章 來自賽迪卡的密令第404章 默許第298章 敲詐第342章 逼降(一)第250章 尾隨第211章 掐斷聯繫第363章 送上斷頭臺第469章 登陸奇襲戰第262章 接收地盤擴充軍隊第9章 晉升十夫長第136章 搶第466章 火牛陣VS重步兵方陣(2)第355章 色雷斯行省總督被俘第179章 政.變第188章 密約第337章 攻佔城防第445章 露馬腳第116章 心戰第339章 利奧一世狼狽出逃第324章 追擊第317章 水火無情第52章 要錢不要命第154章 更高層面的鬥法第320章 正面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