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日前。
西蘭離開王城之後,並沒有繼續留在卡爾隆德。
他大致猜到了以夢神拉倫爲首的神祗對這個王國的謀劃,更清楚這個王國已經陷入到風雨飄搖之中,每一寸土地上都充斥着火氣,隨時都有可能爆發一場大規模的內戰。
正因如此,他才更明白,這個王國需要一種龐大的力量,一種龐大到足以彈壓各方勢力的力量,只有這樣,才能不讓這個王國在短短時間內土崩瓦解。
шωш_тt kдn_c○
而西蘭知道那股力量是什麼。
“赫里斯,矮人們的創造者。”
西蘭自語道,
“祂有足夠的力量平息這場爭戰。”
國王之死,讓卡爾隆德陷入到前所未有的混亂之中,不僅國內各方勢力都在暗流涌動,其他矮人諸國同樣在虎視眈眈,企圖從這個國家身上撕下一塊肉來。
這種情況之下,必須需要一股龐大外力的介入,這股外力有足夠的力量,也有足夠的理由讓所有人都放下戰爭的刀兵。
許多神祗都有平息戰爭的力量,可在這些神祗之中,只有赫里斯擁有足夠的正當理由。
西蘭不清楚赫里斯爲何坐視卡爾隆德陷入混亂之中,或許對於這些長生久視的神祗們來說,王國崛起、王國隕落都是世間常事。
可西蘭不會坐視這些,也不願坐視這些,平息爭戰不僅是他的使命,更是他與生俱來的悲憫。
於是,西蘭決心尋找赫里斯的足跡,以及與赫里斯溝通的方法。
在矮人這個種族的信仰裡,正如同其他宗教信仰一般,在世上擁有許許多多的聖地,也正如其他宗教信仰一般,時常會失去自己的聖地。
這些聖地,要麼是發生過重大歷史事件的場所,要麼是見證神靈偉力的場所,要麼是某些偉大人物的埋骨之地,而在矮人們的聖地之中,有一個地方極爲特殊。
那便是矮人與巨人的受造之地——帕索非洛六重山。
傳說,赫里斯在那六重山脈之間,用巨大的岩石創造了巨人,用細小的砂石創造了矮人,並賦予了他們靈智,教他們建立聖所和神廟,使用熔爐和鐵錘。
矮人們常說,帕索非洛六重山是赫里斯最喜歡的地方,祂常常在那裡顯靈。
爲此,西蘭打算去到那個地方,尋求與赫里斯會面的機會。
他相信,自己一旦去到那裡,尊重父的赫里斯就會注意到自己,並與自己會面。
而這個地方,如今並不位於矮人的國境內,它屬於丹斯切爾帝國轄下的一個矮人自治行省,後者近乎一個半獨立的矮人城邦國,由於丹斯切爾帝國與矮人的友好關係,那裡的矮人保持着自己傳統習俗、生活習慣、宗教信仰,與此同時,丹斯切爾的文化也不斷滋潤這羣矮人們,丹斯切爾的國教也在矮人們的生活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不少常常與人類打交道的矮人們,都成爲了真教徒,大大小小教堂在那裡的矮人城市之中不斷興起。
理所當然的是…
這也滋潤了不少神甫與修士。
…………………………………………
“如果罪惡能給人帶來更大的幸福,那還要美德干什麼?”
結束完一天的彌撒之後,丹尼斯主教低聲喃喃道。
周圍的修士們都沒聽到他這句低聲喃語,他們只是一如往常地收拾着各種各樣的禮器,然後進行一個小小的餐前禱告,最後享用一天的晚飯。
丹尼斯主教陷入到一陣晦暗的沉思之中,他靜靜地站在那裡,沒有人敢去打擾他。
說起來,丹尼斯這個名字來自於“丹尼爾”,那位歷史上頗負盛名的殉道者,“丹尼斯”其實就是“丹尼爾”的另一種變體。
不過,每個修士都知道,丹尼斯主教跟歷史上的丹尼爾並不一樣,就好像你在大街上找一個叫西蘭的人,難道你能確保那就是先知的門徒嗎?
在某些人看來,丹尼斯主教簡直就是那位丹尼爾的反面。
那位丹尼爾清貧質樸,住的用的都像是奴隸,得益於各種各樣的“供奉”,丹尼斯主教卻富得流油,儘管他每週都會裝模做樣地跟窮人一起享用晚餐,可誰都知道,他的盤子都是銀質的。
那位丹尼爾樂善好施,常常對他人施以幫扶,丹尼斯主教當然不乏樂善好施的行爲,可他今天施捨了什麼,明天后天就要加倍斂財、收取,據說他常常爲此懺悔,但從未有過改變。
那位丹尼爾知識淵博,是西蘭最富盛名的弟子,可丹尼斯主教呢?他總是營造出腹有經綸的模樣,面對修士的提問總是不耐煩地說:這裡你要自己體悟;光憑你自己是想不明白的,你要藉助神的智慧;等你到了我這個年紀時,你便能明白了……
不瞭解他的人往往被他的表面所迷惑,將他當作一位好主教,可瞭解他的人,都不由地腹誹他的墮落。
丹尼斯主教當然知道別人是如何暗地裡腹誹自己的,可他覺得,自己其實沒那麼墮落。
自己常常爲多收取一枚銅板而懺悔,自己那樣大肆斂財,其實都是爲了在死後分發給窮人,自己也曾像其他虔誠的修士一樣,對主盡職盡責,只不過自己領悟到了,身體上的盡職盡責不如心靈上的盡職盡責好,既然如此,那倒不如讓身體輕鬆一些吧。
大教堂上,修士們都已經收拾好了做儀式的禮器,他們都從大廳上離開了,只剩下丹尼斯主教還站在那裡。
“如果罪惡能給人帶來更大的幸福,那還要美德干什麼?”
丹尼斯主教又喃喃道,他陷入到莫大的思考之中。
他爲什麼會有這樣的疑惑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
隨着年紀的增長,他開始害怕死亡了。
人們常常說,
清貧的人往往不畏死亡,富貴的人卻在成天憂慮。
丹尼斯主教也是同樣的道理,他開始害怕,自己的罪惡要讓自己墮入到經文所描述的地獄之中。
所以他在思考,在尋找一個讓自己心安的解釋。
“經文裡說,神總樂見世人幸福。
顯而易見,罪惡給人帶去的幸福顯然比美德更多,那麼是不是可以說,只要幸福,神就允許罪惡?”丹尼斯主教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這樣說來,我就不必爲地獄擔憂了,因爲我是幸福的。”
丹尼斯主教揚起臉來,他好像一個懺悔的罪人得到了寬恕,只不過寬恕他的不是神,而是他自己。
自我開脫過後,他現在心情得意,慢慢地離開大廳,享用着這一天勞累下來的美食,並準備在睡前進行一番虔誠的祈禱,讚美神的恩典。
過了幾個小時,丹尼斯主教享用完了他豐盛的晚餐,還沒來得及祈禱,就有修士過來打擾他。
“願神眷福你,我的孩子,怎麼了?”
心情舒暢的丹尼斯主教溫和道。
“我的父親,瞻仰節快要到了,還有不到一週,以主的名義,我該提醒您,您還沒挑選巡遊的馬車,您最好儘快決定下來,要知道,到時候總督是要跟您同乘一座馬車的。”
這位修士殷勤而卑微地提醒道。
丹尼斯對他這副姿態很是滿意,他長長地“嗯”了一聲,而後道:
“那個矮人工匠坎尼爾,就他打造的那一輛吧,你也知道他很尊敬我,他打造的馬車也一定是最好的,啊,神最眷顧這種人了。”
要不是眼饞修繕教堂的活計,那個矮人會尊敬你?
修士忍不住心中腹誹。
很多與丹尼斯主教有一面之緣的人都對他頗有好感,但同樣,很多瞭解丹尼斯主教的人都厭惡這個貪得無厭的人類。
話雖如此,修士仍然殷勤地迴應道:
“您真是慧眼識珠,希望神也賜予我那樣的智慧。”
丹尼斯主教樂呵呵道:
“會的,總會的。”
…………………………………………
正如那位修士所說,過不了幾天,瞻仰節就到了。
瞻仰節是真教一年中的幾個重大節日之一,這個節日是爲了紀念門徒西蘭及歷史上的殉道者們設立的,教會要求真教徒們瞻仰那些偉大人物的美德與虔誠,效仿他們的美好品行。
那一天,丹尼斯主教起得很早,他在僕從們的服侍下穿上了寬大而華麗的法衣,在總督的攙扶下坐上了馬車,他們即將在城市進行一場盛大巡遊,以此彰顯教會的榮耀。
晨禱過後,道路兩旁都聚起了不少人,其中大多數都是矮人,這畢竟是個矮人的自治行省,他們之中有的是真教徒,爲了瞻仰而來,有的則不是,只是爲了湊熱鬧而來。
整條道路上早早就被打掃過了,馬車經過的路上鋪着鮮花,人們興致勃勃地討論起當地總督與丹尼斯主教,還有一些無關的奇聞異事。
那座由矮人工匠坎尼爾打造的華麗馬車很快就出現在大街上,它的前方是一排排衣着精緻的儀仗隊,它的後方則是行省其他貴族們的車隊和騎士,紫色、紅色、綠色的精緻紗布遮擋着馬車的窗門,各種各樣的真教裝飾在陽光下閃耀光澤,這是一支華麗的宗教遊行隊伍。
丹尼斯主教所乘坐的馬車精緻極了,壓住了場上的其他馬車,頂尖裝飾着象牙、珍珠、還貼着一些金箔銀箔。
而丹尼斯主教身着白色與金色相間的法衣,手中的主教權杖由上好的紫金木作爲主體,頂端由數顆紅寶石作爲點綴,他在馬車上高舉右手,迎接着人們的祝福,一切都喜慶極了。
在事先安排好混入人羣的“市民”們的帶領下,當馬車走到中段時,道路兩旁的人們爆發出一陣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
“願榮耀歸於主,願祂賜福仁慈的丹尼斯!”
不管是真教徒,還是說不是真教徒,人們都不由自主地歡呼起來,這是一種從衆行爲,可丹尼斯主教卻當作真心實意的讚美。
“看看這些虔誠的人們,他們眼中,我是多麼尊貴又慈悲,神啊,這真讓人感動。”
抹了抹發酸的眼角,丹尼斯在心中自語着,
“說到底,坐到我這個位置,又有多少人沒犯過錯呢,沒觸碰過罪惡呢?
我聽說,有的主教甚至都不願跟窮人一道吃飯哩!可我每週都會跟那些人吃上一回。要知道,許多年前,我也是一位真教徒的楷模!啊,願神寬恕我。”
丹尼斯主教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人們的歡呼,他朝人羣揮手,迴應着這些熱烈的呼喊。
西蘭也在摩肩擦踵的人羣裡。
這裡是矮人行省最大的城市之一,而且靠近帕索非洛六重山,恰好碰上瞻仰節,他覺得,自己有必要看看這裡的主教。
西蘭在不少人口中聽到了丹尼斯主教的好名聲,許多見過丹尼斯主教一面,或是從未見過主教的人,都對丹尼斯主教的印象不錯。
這是丹尼斯主教有意宣傳的結果。
可西蘭並不知情,他想的是,如此多人稱頌丹尼斯,證明當地主教是位尊貴而慈悲的人,自己應當跟這人見上一面。
“多麼豪華的馬車,看來他受盡了人們的尊敬。”
看着這華麗的車隊,西蘭低聲道。
當丹尼斯主教抵達終點——當地大教堂時,西蘭也緊跟着人羣簇擁過去,他看着身着華麗法衣的主教跪在祭壇前,念起了數千年前的禱詞。
“神啊,不要使我榮華…”
話音落耳,西蘭慢慢皺起了眉頭。
他覺得有些古怪。
一陣濃濃的彆扭感在眼前的畫面裡充斥,一個富得流油的地區性大主教,竟然向神祈禱,不要讓自己榮華。
在這份祈禱裡,究竟有幾分真誠,又有幾分惺惺作態?
這彆扭的景象,讓西蘭感受到一陣惶恐不安,他於心中禱告:
“主啊,我離開以後,那些曾經清貧的神甫們…究竟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