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襄陽鏖戰,各出奇謀

襄陽城外,蒙軍大營旌旗滿布,刀劍如林,號角聲此起彼伏。大汗蒙哥帶領的蒙軍主力已經到來,他們與先鋒部隊一匯合,鐵桶般把襄陽城合圍了起來。

蒙軍大帳內,阿術和史天澤跪在地上向大漢蒙哥請罪。

阿術跪地說道:“末將無能,未能攻克襄陽城,還請大汗降罪”

蒙哥不以爲意說:“襄陽堅城,天下聞名,非一時半會就能攻克的,這一點我不怪罪於你等,待明日本汗親率大軍,圍攻襄陽城便是。聽說城外還有一支宋人部隊,經常襲擾我軍,是否屬實?”

副將史天澤急忙回答:“回稟大汗,確實有一支宋人精兵在城外遊蕩,不斷騷擾我軍,屬下已經多派精騎巡查,不日就能將其全殲。”

蒙哥:“好,衆將聽令,明日隨本汗一起進攻襄陽城……”

豎日,天剛微亮,蒙軍大營便鼓聲震天,只見蒙古士兵漫山遍野的衝着襄陽城而來,其軍力之鼎盛,遠勝前幾輪攻城。

襄陽城牆上,郭靖、黃蓉正在和太守呂文德正商量着什麼。

呂文德望着漫山遍野的蒙古大軍,心裡有些擔心,他嘆道:“郭大俠,昨日謝盟主遣神鵰傳來信件,言明蒙古大汗蒙哥已經親臨襄陽城外,想來,今番攻城的便是蒙軍主力的生力軍,這場仗不好打啊!”

郭靖熟知蒙古軍戰法,前幾次蒙軍攻城,不論如何用弓箭、用壘石、用雲梯攻城都被其指揮的宋軍居高臨下一一破解。今番見敵軍來勢兇猛,免不了一場惡戰。心中暗暗想道:只要能挫敗今天蒙古大軍的攻城的勢頭,戰場的主動權就會慢慢移到我軍這邊,大局爲重,也顧不得些許的個人名聲了。

打定主意,郭靖向着呂文德反問曰:“呂太守以爲謝盟主信中所說的計謀如何?”

呂文德漲紅了一張老臉,進退兩難的說:“計是好計,只是如此行事,我等往日的聲譽怕是要毀於一旦,昨日夜不能寐,想了半宿,心中實難兩全!”

黃蓉見呂文德猶豫不決,開口勸道:“大人放心依計行事便可,戰陣之上,本就是奇謀頻出。來日大捷,他人又豈敢說三道四。若是襄陽城陷,那纔是萬劫不復了……”

此時,忽然聽見城下蒙軍大呼萬歲,十幾萬人一齊高呼,當真響徹雲霄。只見遠處豎起一杆大纛,周邊鐵騎護衛,正是蒙古大汗蒙哥親自督戰。

呂文德也知今日危局在所難免,咬牙下定決心,揮手招來一能說善辯的幕僚,吩咐一二,讓其帶上一封信件和兩名親衛,出城直奔蒙軍而去。

城下,蒙哥看着高聳厚實的襄陽城牆,心中不知道在想些什麼,正當他準備揮軍攻城之時,有騎士稟告,宋軍派使者前來送信。

大汗蒙哥與阿術、史天澤等一干將領未免摸不着頭腦“莫非是宋人見我軍勢大,準備投降?若是今番能不戰而降的拿下襄陽城,天下可定也!”

抱着三分幻想,七分期待,蒙哥決定陣前接見宋使。

片刻,宋使到來,他當先說道:“宋臣李德包見過大汗。”

蒙哥看着肥頭大耳的宋使,滿心期待的問:“你此番前來,可是這襄陽太守決定歸降我大蒙古國?”

宋使不卑不亢答曰:“呂太守說他生是宋臣,死爲宋鬼,不準備投降蒙古國…”

蒙哥大怒,用手指着宋使說:“那你來此爲何,若是說不出個理所當然來,立刻就將你砍爲碎段。”

宋使一臉平靜的回答:“呂太守說,蒙宋兩國本是盟友關係,只因着金國餘孽從中挑唆,才使兩國兵戎相見。今番欲消除兩國刀兵之禍,特派本使求見大汗,若是大汗也有此意,呂太守願以半個襄陽城相讓,從此大宋居襄陽城南,蒙古國居襄陽城北,兩國和平共處。不知大汗意下如何?”

嘶……

大纛下,蒙哥和衆將不由發出一陣吸氣聲,顯然這個提議太有創造性了,大大超出衆人預料。

“這……宋使先行退下,待本汗與衆將商量一二,再給予答覆。來人,好生招待宋使,不可怠慢”

早有衛士上前,領着宋使去往別處,想來是招待酒食去了。

阿術多次攻打襄陽城無果,知道襄陽城堅,非三五年不能下,於是出言說道:“大汗,若是能不戰而得半個襄陽城,索性給宋庭半年或一年和平光景也未不可,等我軍站穩腳跟,再和宋庭翻臉也不遲。”

另一個蒙古將領附說:“大汗,阿術將軍說得在理,先兵不血刃得半個襄陽城,到時候宋軍再無堅壁可守,我軍想怎麼攻,就怎麼攻。”

“是啊,這襄陽城高牆厚,強攻下來,死傷定當不小,不若……”越來越多的將領傾向於先拿下半城,站穩腳跟,然後再毀約攻宋這種方針路線。至於說什麼名聲之類的東西,那都是虛的,這些年蒙軍驅趕百姓攻城的例子難道還少嗎!名聲這東西他們早就丟光光了--!

蒙哥拍板說道:“既如此,招宋使前來商議,先拿下半城再說。”

片刻,宋使李德包又被帶到了大纛下。此時蒙哥略帶笑容的對他說:“本汗也不想蒙宋兩國血流成河,既然呂太守有意化解兩國兵刃之禍,本汗考慮再三,同意此方案,只是不知呂太守準備何時交付半城與本汗?”

宋使遞上早已準備好的信件,說:“呂太守說,他當先行稟告宋庭皇帝陛下,待陛下恩准後,才能交付半城與大汗,這是呂大人寫給朝廷的奏章,還請大汗過目。”

史天澤上前一步,出言說道:“啓稟大汗,這分明是宋人在戲耍我等,不可中計。什麼要稟告宋庭才能交付,要是宋庭皇帝不答應,我等豈不是空歡喜一場,還請大汗下令立刻斬此人。”

蒙哥何嘗不是這般想法,但還是黑着臉,壓着心中的怒火接過侍衛遞上的信件,只見信中的奏章中,呂文德言辭懇切的勸着宋庭皇帝和蒙古和平共處,並提出交付半個襄陽城與蒙古修好,最後奏章中還隱晦的提到,要是皇帝陛下不同意,那末將只能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信尾處,太守印章,署名一應俱全。

蒙哥此時也有些發暈,難道是真的?這襄陽守將真是一心存了想要蒙宋修好的天真想法?想來從襄陽去大宋朝廷快馬也就十來日,來回不過二十幾日,要不等等看?

蒙哥把奏章交與身邊衆將傳遞觀看,衆將看後也拿不出個主意來。真要是把這襄陽城上上下下逼急了,難免狗急跳牆,一場曠日持續的血戰在所難免。可這要是計謀的話……好像自己一方也損失不了什麼,無非是一月左右的時日而已。

蒙哥突然厲聲對宋使喝道:“你可速回城去,叫呂文德打開城門投降,方能保全襄陽全城軍民性命,切勿拖延時日。”

待宋使走後,衆將不解。

阿術又站出來問:“大汗決定直接攻打着襄陽城?”

蒙哥笑笑說:“今番大軍出動,豈能不戰而歸,當以戰促降,迫使襄陽守軍投降。再不濟,也可讓其知道我大蒙古國的軍力強盛,讓其在對宋庭皇帝老兒的奏章中更加施壓。”

衆將聞言大笑,皆稱大喊英明!

“不過嘛,既然襄陽城守將有意化解兩國恩怨,我軍就不必過多相逼,以免其狗急跳牆,傳我命令,一刻鐘後,大軍向着襄陽城萬箭齊發,讓其知道我大蒙古軍的軍威即可”。

一刻鐘後,蒙宋兩軍隔着老遠進行了一場弓箭大賽,遮天蔽日的弓箭壯觀無比,但由於雙方都防禦得當,傷亡寥寥可數。幾個時辰後蒙軍退去,一場虎頭蛇尾的攻城戰就此結束。

夜幕降臨後,幾個蒙古使者來到襄陽城下,求見太守,說是有要事相商。

郭靖、黃蓉、呂文德此時都知蒙古大軍已然中了謝盟主的計謀,往後的日子怕是要連內褲都輸得光……不禁都大笑起來。

第八章 如此天子,如此朝臣第四十章 大戰開始第三章 老師不好當啊第三十八章 鬥將第十一章 一夕風雲起第一百零九章 張桂芳在前面頂缸第十四章 上官金虹和上官飛第九章 絕世好劍的爭奪者來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陸壓與趙公明第八章 羣英雲集萬靈教第六十一章 伏羲轉世第十三章 萬靈教的戰術捆綁第八十五章 冀州大戰,龜靈教妲己第四十七章 諸多大能護人族第十四章 日新月異的賞移口第一百二十九章 變了味的十絕陣(三)第六章 以心換心得馬邑(二)第九十二章 朝歌生變,有人反了第三十三章 拜月教主的噩夢開始第三十章 撒旦成了反西方急先鋒第五十章 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第八十八章 天虎謀西方,紂王要修運河第十八章 青龍飛天,金錢落地第八章 玄蛇寶刀又升階第三十一章 老瘋子第三十九章 金仙之殤第一章 天下第一大坑貨,泥菩薩第四十二章 闡截弟子大比拼(二)第三十章 荒古聖體重新崛起(三)第四十一章 闡截弟子大比拼(一)第三十三章 龍兒戰無名第四章 盤古大道殘篇第二十九章 天下大勢明已第一百六十九章 萬仙陣(二)第二十九章 孔宣化形第二章 血菩提量產計劃第二十二章 拔除生死符的代價第二章 竹槓敲得邦邦響(一)第五章 爲江湖中人立規矩第三十九章 大成聖體的傳承(一)第一章 混沌珠第二十五章 禦敵之計,戰陣之術第十二章 地府爭奪戰(一)第十八章 你是好人(一)第五十三章 生命禁區之殤(三)第四十章 三教衆徒齊亮相第二十一章 俠義山莊的行事作風第四十章 大成聖體的傳承(二)第二十四章 花無缺對陣路仲遠第三十章 爲此方世界的武者講一次道第九章 老段,這口黑鍋你來背如何第二十五章 少林衆僧欲降魔第二章 別看昨天笑得歡,不想今日拉清單第三十章 早熟的龍兒第十三章 五行戰天決第十三章 焚香谷之劫第二十章 神功融合,創出自己的武道第十八章 比武招親第二十五章 滑稽可笑的叛亂(二)第九章 誰是螳螂,誰是黃雀第一百四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輿論戰第十九章 逍遙、月如大婚第二十一章 越戰越勇的小李子第九十三章 姬昌下獄,哪吒鬧翻天第二章 輕輕鬆鬆謀得煉妖壺第十章 儒墨爭鋒,兵家的崛起第一百四十章 聞太師遭劫第三十五章 此消彼長,形勢逆轉第十五章 這是病,得治第八章 玄都太不容易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元始到處拉援兵第十八章 你是好人(一)第十一章 豐收的季節第十四章 打蛇上棍的慕容九和張菁第二十六章 屠龍之戰(二)第八章 羣英雲集萬靈教第九章 何爲俠義第二十一章 拐跑李莫愁第七十五章 衆大能協商封神、天虎討債第九十六章 伯邑考救父第六章 射鵰大幕正式開啓第八十九章 朝堂一鍋粥、雲中子見姜子牙第三十二章 齊聚玉清殿第十三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一百五十九章 問道宮的影響力第三十章 問道宮廣收門徒第三十六章 馬邑之戰(一)第三十九章 金仙之殤第一章 飛刀,快劍,原來是你們啊第一百一十六章 第一個闡教大羅金仙到了第二十四章 花無缺對陣路仲遠第一百一十七章 武成王父子上榜第二十四章 了因果,入先天第三十四章 高大上的碾碎第十六章 鴻鈞成聖,紫霄宮開講第二十四章 花無缺對陣路仲遠第三十七章 后土化輪迴,證道混元第九章 何爲俠義第四章 一統南疆第十三章 冰蠶
第八章 如此天子,如此朝臣第四十章 大戰開始第三章 老師不好當啊第三十八章 鬥將第十一章 一夕風雲起第一百零九章 張桂芳在前面頂缸第十四章 上官金虹和上官飛第九章 絕世好劍的爭奪者來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陸壓與趙公明第八章 羣英雲集萬靈教第六十一章 伏羲轉世第十三章 萬靈教的戰術捆綁第八十五章 冀州大戰,龜靈教妲己第四十七章 諸多大能護人族第十四章 日新月異的賞移口第一百二十九章 變了味的十絕陣(三)第六章 以心換心得馬邑(二)第九十二章 朝歌生變,有人反了第三十三章 拜月教主的噩夢開始第三十章 撒旦成了反西方急先鋒第五十章 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第八十八章 天虎謀西方,紂王要修運河第十八章 青龍飛天,金錢落地第八章 玄蛇寶刀又升階第三十一章 老瘋子第三十九章 金仙之殤第一章 天下第一大坑貨,泥菩薩第四十二章 闡截弟子大比拼(二)第三十章 荒古聖體重新崛起(三)第四十一章 闡截弟子大比拼(一)第三十三章 龍兒戰無名第四章 盤古大道殘篇第二十九章 天下大勢明已第一百六十九章 萬仙陣(二)第二十九章 孔宣化形第二章 血菩提量產計劃第二十二章 拔除生死符的代價第二章 竹槓敲得邦邦響(一)第五章 爲江湖中人立規矩第三十九章 大成聖體的傳承(一)第一章 混沌珠第二十五章 禦敵之計,戰陣之術第十二章 地府爭奪戰(一)第十八章 你是好人(一)第五十三章 生命禁區之殤(三)第四十章 三教衆徒齊亮相第二十一章 俠義山莊的行事作風第四十章 大成聖體的傳承(二)第二十四章 花無缺對陣路仲遠第三十章 爲此方世界的武者講一次道第九章 老段,這口黑鍋你來背如何第二十五章 少林衆僧欲降魔第二章 別看昨天笑得歡,不想今日拉清單第三十章 早熟的龍兒第十三章 五行戰天決第十三章 焚香谷之劫第二十章 神功融合,創出自己的武道第十八章 比武招親第二十五章 滑稽可笑的叛亂(二)第九章 誰是螳螂,誰是黃雀第一百四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輿論戰第十九章 逍遙、月如大婚第二十一章 越戰越勇的小李子第九十三章 姬昌下獄,哪吒鬧翻天第二章 輕輕鬆鬆謀得煉妖壺第十章 儒墨爭鋒,兵家的崛起第一百四十章 聞太師遭劫第三十五章 此消彼長,形勢逆轉第十五章 這是病,得治第八章 玄都太不容易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元始到處拉援兵第十八章 你是好人(一)第十一章 豐收的季節第十四章 打蛇上棍的慕容九和張菁第二十六章 屠龍之戰(二)第八章 羣英雲集萬靈教第九章 何爲俠義第二十一章 拐跑李莫愁第七十五章 衆大能協商封神、天虎討債第九十六章 伯邑考救父第六章 射鵰大幕正式開啓第八十九章 朝堂一鍋粥、雲中子見姜子牙第三十二章 齊聚玉清殿第十三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一百五十九章 問道宮的影響力第三十章 問道宮廣收門徒第三十六章 馬邑之戰(一)第三十九章 金仙之殤第一章 飛刀,快劍,原來是你們啊第一百一十六章 第一個闡教大羅金仙到了第二十四章 花無缺對陣路仲遠第一百一十七章 武成王父子上榜第二十四章 了因果,入先天第三十四章 高大上的碾碎第十六章 鴻鈞成聖,紫霄宮開講第二十四章 花無缺對陣路仲遠第三十七章 后土化輪迴,證道混元第九章 何爲俠義第四章 一統南疆第十三章 冰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