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呂芩這個女孩

李來亨在北京郊外得知李巖那邊的戰況以後,決心發起總攻計劃。可就在這時,西安來了一位客人,他不得不親自率親兵西出五十里迎接這位不速之客。

誰來了?

李來亨的親兵,包括谷英、谷可誠都莫名其妙,是誰這樣讓李來亨這麼重視呢?

郝搖旗也疑惑不已,他從西安過來也才半個多月,他也不知道西安會有什麼人值得李來亨這麼重視?

難道是李自成的某個舊部?

李來亨沒有回答別人的提問,他帶着自己的親兵往西飛奔而去。

呂芩匆匆而來不是爲了別的,她得知李來亨攻打北京,她不得不來阻止。

不能打北京。

呂芩得出的結論是,打北京,他們就難免重蹈李自成覆轍。她是一個絕世聰慧的女子,研究了衆多失敗豪傑的失敗原因,他們之所以失敗,無不因爲太順了,最終不得不走向失敗。有一點是每個人都容易犯的錯誤,所有人在順風順水時都會變得不理性的自信。

呂芩的結論是,現在縱觀中華大地,有左右大局的人物和勢力不下七股,誰出頭誰就是衆矢之的。清兵之所以出於現在這局勢,雖說與李來亨對他們的打擊分不開,但南方的牽制也不能說沒有作用。以戰力來衡量清兵實力的話,他們和李來亨棋逢對手,但以綜合實力衡量,優勢並不在李來亨這一邊,滿清經過幾十年的征戰和經營,絕不是李來亨憑藉一些新式武器和區區數十萬人馬可以打敗他們的,他們還有一個獨特的、高效率的、堅固的政權,這個政權輻射到了整個朝鮮和蒙古草原。而李來亨,僅僅只有河南、山東、陝西三省纔算是有比較牢固的基礎。憑三省之力,抗擊強大的滿清和雖然殘破但仍然有實力的南明,風險是十分巨大的。

所以,呂芩不顧女兒身,匆匆趕往北京城外去見李來亨。

在八十里處,李來亨接到了呂芩。西安匆匆一別,見面後自然是百感交集。

“對不起。”李來亨說。

李來亨這是內心話,他確實對不起呂芩。李自成離開西安時,雖說李來亨已經派了人保護呂芩,也把呂芩轉移到了安全的地方,直到郝搖旗打下西安才又回來居住,但讓一個女子在戰火中流離顛沛,作爲男人,應該歉疚,也應該道歉。

“將軍戰火中沐浴,難以顧及兒女私情,昔日霍去病還說過,匈奴未滅何以爲家,這本是男兒的一種豪情,有何對不起?”呂芩落落大方,雖然有些羞澀,但絕不忸怩作態。

不禁肅然起敬。

李來亨不是一次對呂芩敬佩不已了,她完全是個奇女子,至今他未見過的奇女子。

“呂“將軍太謙遜了。”呂芩笑了笑,很坦然,輕聲說,“我是來破壞將軍計劃的,攻打北京不是最佳選擇。”

“……是嗎?”李來亨被噎着了。攻打北京不是最佳選項?李來亨頓了頓,問,“姑娘認爲最佳選項是什麼?”

“我們不聊最佳,先說說攻打北京不是最佳的理由。”呂芩邊走邊說。此時,李來亨和呂芩並肩走着,其他人遠遠地跟隨。呂芩問,“我問你,你三省的經濟實力比滿洲,加上朝鮮和蒙古,誰的力量強大?”

“自然是滿洲。”李來亨回答。

“比南明呢?”呂芩又問。

“南明擁有大半個中國,我們比不上它。”

“你的兵力比滿洲兵力有絕對的優勢沒有?”

“沒有。我的精兵有限。”

“那對南明呢?”呂芩問。

“戰線拉長,我的兵力就薄了。所以,也沒優勢。”

“在百姓中的號召了,你有優勢嗎?”

“除河南、山東、陝西,其他地方沒有優勢。”

“那好,最後問你,你佔了北京以後,誰做皇帝?”

呂芩這一問,李來亨啞了。誰攻下北京,誰就得在紫禁城內立一個皇帝,李來亨立誰呢?

南明,可以立朱家子孫,言正名順;滿族,福臨已經在位,號順治皇帝;即使是李自成舊部,他們的先皇李自成雖然消失,但他們很多人可以替代他,誰替代了他,百姓對於這個山寨版的皇帝至少還有一定的思想準備。現在,李來亨攻下北京以後,不可能就佔着這城,讓皇帝位空在那裡吧。

所以,攻下北京之後,李來亨必然擁立一個皇帝。他不會立朱家子孫爲皇帝,也不能以李自成的接班人身份自立爲王,因爲他曾經脫離了李自成,所以他是不能接替這山寨版的皇帝位。

唯一的可能就是自立爲王。

他一旦爲王就必然成衆矢之的。那時,李來亨就不僅僅是與清兵鬥了。

呂芩微笑着對李來亨說:“在火上被烤的滋味是不好受的吧?”

李來亨也苦笑了一下,說:“姑娘有何高見?”

呂芩說:“這是重大的決策問題,我一個女子多嘴是不適合的,你還是和李巖等人商量着辦吧。當然,小女子的建議呢不妨說說,我認爲呀,第一步,將軍應該收服明朝軍隊,瓦解南明內部,建立一個抗清聯盟。第二步,你們進攻的目標不是北京,而是關外。第三步,那就是你自己的事了,如果你不負衆望,大位就應該歸你了。”

李來亨陷入了深思。

呂芩所慮絕對有道理,自己雖也這麼考慮過

上頁當前第3頁,共3頁

跳至頁跳轉

第236章 見郝搖旗第170章 動真格的了第241章 吳三桂的女兒第41章 總攻第49章 血洗呂家寨第14章 必有一戰第44章 山寨李自成第184章 吳三桂逃脫第72章 落第舉人第65章 練兵第238章 非常時期第14章 必有一戰第205章 六個皇帝第39章 假闖王第245章 十萬大軍神秘消失第172章 李巖十六大罪狀第215章 殺無赦第212章 君主第173章 潼關變節第242章 國民大會第56章 給張獻忠的大禮第221章 征服歐洲第20章 初試新銳第25章 戰神第242章 國民大會第161章 內訌第23章 英雄美人第10章 特種兵第180章 分崩離析第235章 殺雞第100章 戰略改變第57章 李自成的惡毒第119章 名將之死第229章 追查兇手第49章 血洗呂家寨第33章 屠城第97章 第一戰第215章 殺無赦第253章 新型“埃布萊姆斯-3第230章 剪除異己第214章 說服張文秀第158章 山海關大戰第103章 大敗第231章 謀殺者是誰第133章 陣亡第109章 決戰前夕第156章 大戰第211章 崇禎成了明君第58章 更可怕的人第143章 嚇退吳三桂第12章 谷城行第163章 大撤退第181章 進入九宮山第18章 兇殺案第168章 險渡難關第130章 稱王第147章 崇禎出逃第123章 痛失助手第13章 殺意頓起第88章 再遇對手第239章 呂芩出馬第188章 新式兵器第55章 放棄商洛山第228章 控制朝政第130章 稱王第253章 新型“埃布萊姆斯-3第129章 轉機第199章 用一座皇宮來換取和平第103章 大敗第203章 大清洗第24章 大喝一聲反了第123章 痛失助手第6章 秘密談判第72章 落第舉人第246章 關進籠子第53章 激戰第129章 轉機第137章 進攻北京第135章 東征北京第67章 李來亨軍團雛形第58章 更可怕的人第175章 朝鮮國王第13章 殺意頓起第89章 第三次交手第146章 李自成和崇禎會見第33章 屠城第144章 禪位之爭第83章 楊嗣昌之死第120章 羅汝才被殺第129章 轉機第256章 坦克之戰第231章 謀殺者是誰第141章 女人誤國第248章 不祥之兆第18章 兇殺案第76章 馳援第100章 戰略改變第195章 準備與左良玉聯合第86章 驚心動魄的一箭第49章 血洗呂家寨
第236章 見郝搖旗第170章 動真格的了第241章 吳三桂的女兒第41章 總攻第49章 血洗呂家寨第14章 必有一戰第44章 山寨李自成第184章 吳三桂逃脫第72章 落第舉人第65章 練兵第238章 非常時期第14章 必有一戰第205章 六個皇帝第39章 假闖王第245章 十萬大軍神秘消失第172章 李巖十六大罪狀第215章 殺無赦第212章 君主第173章 潼關變節第242章 國民大會第56章 給張獻忠的大禮第221章 征服歐洲第20章 初試新銳第25章 戰神第242章 國民大會第161章 內訌第23章 英雄美人第10章 特種兵第180章 分崩離析第235章 殺雞第100章 戰略改變第57章 李自成的惡毒第119章 名將之死第229章 追查兇手第49章 血洗呂家寨第33章 屠城第97章 第一戰第215章 殺無赦第253章 新型“埃布萊姆斯-3第230章 剪除異己第214章 說服張文秀第158章 山海關大戰第103章 大敗第231章 謀殺者是誰第133章 陣亡第109章 決戰前夕第156章 大戰第211章 崇禎成了明君第58章 更可怕的人第143章 嚇退吳三桂第12章 谷城行第163章 大撤退第181章 進入九宮山第18章 兇殺案第168章 險渡難關第130章 稱王第147章 崇禎出逃第123章 痛失助手第13章 殺意頓起第88章 再遇對手第239章 呂芩出馬第188章 新式兵器第55章 放棄商洛山第228章 控制朝政第130章 稱王第253章 新型“埃布萊姆斯-3第129章 轉機第199章 用一座皇宮來換取和平第103章 大敗第203章 大清洗第24章 大喝一聲反了第123章 痛失助手第6章 秘密談判第72章 落第舉人第246章 關進籠子第53章 激戰第129章 轉機第137章 進攻北京第135章 東征北京第67章 李來亨軍團雛形第58章 更可怕的人第175章 朝鮮國王第13章 殺意頓起第89章 第三次交手第146章 李自成和崇禎會見第33章 屠城第144章 禪位之爭第83章 楊嗣昌之死第120章 羅汝才被殺第129章 轉機第256章 坦克之戰第231章 謀殺者是誰第141章 女人誤國第248章 不祥之兆第18章 兇殺案第76章 馳援第100章 戰略改變第195章 準備與左良玉聯合第86章 驚心動魄的一箭第49章 血洗呂家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