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朝鮮國王

李來亨突然北上是去幹嘛?

李來亨北上是有重大戰略意義的,他必須在建立河南根據地之前,在東北和朝鮮有一支相呼應的戰略援兵。////他準備在大雪之前橫掃遼東,打過丹東,跨過鴨綠江,和朝鮮聯盟。

當然,與朝鮮聯盟不是件容易的事,努爾哈赤、皇太極就早已經把朝鮮征服了,現在李來亨要和他們聯盟確實很困難,因爲,他沒有和他們聯盟的基本條件。但是,李來亨打算試一試,至少,他要讓朝鮮那邊知道,滿清統治中國還有一道坎需要逾越,那就是李來亨軍團這道坎。

朝鮮民族與中華民族有着不可分割的一種歷史連續,他們倔強、頑強,他們可以屈服於大國,但又不會完全被屈服,他們更多的時候是反抗和對立,除非你有足夠的力量震駭他們。

朝鮮是大明的藩國,但現在,或者很多年前他們成了滿清的有力支持者,軍糧、兵員,他們源源不斷地爲滿清輸送。

李來亨北上東進速度迅猛,很快就打到了瀋陽,滿清鎮守東北的兵力本就已經很薄,突然面臨一支強大的騎兵隊伍,整個瀋陽慌作一團。

原本準備去北京住進紫禁城的順治小皇帝已經回到了瀋陽,現在李來亨部隊突然劍指瀋陽,明擺着就是針對滿清皇帝而來的,所以,瀋陽相當緊張。

瀋陽已經向南派出了十幾批人馬向多爾袞報告和求救。

鎮守瀋陽的親王們連開了好幾次會議,最後一致決定,把皇帝藏秘起來,全城軍民全部守城,死守,等候多爾袞大軍的回援。

李來亨也很有耐心,也很有膽量,他在瀋陽城外一連七天按兵不動,既不攻城,也不遠走,他們就在瀋陽成外圍轉悠,弄得城內軍民人心惶惶。直到第八天,李來亨收到多爾袞大軍北上增援以後,才突然提兵越過瀋陽,繼續東進,直奔丹東。

來到丹東城外,城內本就只有少量駐軍,用於維護地方治安的,突然發現一支萬人隊伍的軍馬,他們還以爲朝鮮出了什麼大事,清廷派兵平亂,所以,他們也不問,趕緊開城門迎接。等他們開了城門一看,才發現,都是些沒有辮子的隊伍,才知道此門開錯了。

李來亨在丹東城沒有殺人,因爲城內官員和兵將很配合,殺豬宰羊,好酒好肉招待他們。當晚,李來亨就派出一隊人馬,和丹東知府一道出使朝鮮,請朝鮮國王,或者王子、大臣來丹東議事。

丹東離平壤不遠,直路只有三百來裡,快馬一天就到。朝鮮國王一見是丹東知府來請,以爲是滿清政府派他來傳達什麼重要指示的,等他們說明來意是請他去丹東議事時心裡很是不高興,他還沒弄清使者不是代表滿清的,心想,到丹東知府正不好說什麼時,李來亨的使者說,王爺你這趟丹東必須得去,沒有讓你去北京就是對你天大的照顧了。這次請你去丹東,是要你去見個人,這人,誰想見,也不是說見就能見的,一般人根本就見不到的人。

朝鮮國王一聽,心裡暗暗吃驚,難道滿洲國的福臨小皇帝來丹東了?他來丹東干什麼?

既然順治皇帝到了丹東,作爲藩國的國王就沒有不去見的道理,所以,他帶領朝廷的重要人物一同快馬加鞭往丹東趕。

來到丹東,朝鮮國王李世宇一見坐在主位的年輕人頭上沒有辮子,莫名其妙起來,心想,這人不是漢人嗎?漢人怎麼到這裡來了?這人是誰呢?

正狐疑,李來亨說話了。

李來亨看着狐疑的朝鮮國王,他笑了笑說,自我介紹一下吧,我,李來亨,大順王朝的李來亨軍團首領,千里前來丹東,就爲了見見你。本來,我到朝鮮來也可以,但我一萬精銳太過顯眼了,突然出現在你們平壤城下,我覺得不禮貌,所以就只好勞駕您了。這次來的目的只有一個,告訴你一聲,你們原來是大明的附屬國,現在你們投靠了滿清,我理解,弱國無外交。今後,我李來亨會要把滿清消滅的,所以,在我與滿清交戰期間,你們儘可能的不要資助滿清政權,如果你們能策應我的話,我會記在心裡,對你們有好處。

這席話,更讓朝鮮國王糊塗了。

這裡不是滿洲國的後院嗎?一個李來亨,帶着一萬兵馬竟然來到滿洲過的後院,還大大咧咧地說這些大話。這些年來,滿清兵驍勇善戰世界聞名,大明兵將面對清兵屢屢戰敗,現在一個毛頭小夥子竟然長驅直入數千裡,越過了滿洲的首都瀋陽來到中朝邊界,這不是開玩笑嗎?

可是,這一切,確確實實,不是在做夢。

在朝鮮國王眼中,清兵是不可戰勝的,李來亨是怎麼過來的呢?又怎麼回去呢?

李來亨看出了他的驚訝與疑惑,笑着說:“王爺你用不多爲我的來去勞心,本來,前兩天我們可以攻下瀋陽,但攻下瀋陽對我有什麼好處呢?殺了福臨這小皇帝?他們會再立一個新皇帝,所以,福臨這細屁孩沒必要殺了。搶奪他們的財物?滿洲和我們大順朝相比,他有什麼財物可搶奪的?所以,打瀋陽,我們沒有興趣。不過,你們會疑惑,軍糧啊,燒了軍糧不好嗎?當然好。軍糧,瀋陽那些軍糧用不着我一萬軍馬燒朝鮮國王聽了李來亨這些話,他漸漸開始喜歡眼前這少年將軍了。對於李來亨提出的要求,他不認爲過分,因爲李來亨沒有粗魯地提出具體的苛刻要求,今後,他可以進退有據。

就在李來亨會見朝鮮國王的時候,多爾袞離瀋陽已經很近了,他還沒完全搞清楚李來亨到底要幹什麼,所以,他催促部隊趕緊進城,他準備等弄清李來亨現在的具體位置和具體意圖以後再做進一步的打算。

來到盛京的皇宮,福臨不見了,太監見是皇父攝政王回來了,告訴他說,皇上躲在別處去了。他趕緊派人把皇帝請回來。

很快,福臨回宮了,孝莊皇太后陪福臨在一起,一見多爾袞,孝莊這美人兒的眼淚撲撲流個滿臉。

多爾袞一見,心裡疼啊。他心愛的女人淚人一般,要不是周圍有宮女太監在旁,他早就一把抱進懷裡疼愛個夠。

現在不行,不但太假宮女在,小福臨也在,他只能正襟危坐,和孝莊商量正事。

孝莊收了眼淚,說:“皇父攝政王,我們回到關外不行嗎?漢人的地盤,我們沒法子佔領的。我們母子都已經被這個李來亨嚇了兩次了。”

多爾袞聽退出關外的話,頓時豪氣頓生,大聲說:“我多爾袞保護不了女人和孩子,本該羞愧而死。可是,現在我們的軍事形勢突然柳暗花明又一村了,李自成已經退出陝西,李來亨也從北京突圍而出,這次他出關外,無非也就是嚇唬嚇唬我們罷了,他一萬人馬,別說在關外,就是在關內,也起不了多大作用的。所以,你放心,北京城打掃乾淨了,你們母子就住進紫禁城裡吧,那裡,纔是我們想要的家。”

他這句話也實在,從軍事上來說,多爾袞確實取得了空前的勝利,李自成已經成爲潰兵,李來亨也退出了堅守半年的北京,現在的任務就是穩定漢水以北,向淮河流域挺進,然後突破長江防線,消滅反抗勢力。

孝莊說退出關外的話也只是一個女人的撒嬌而已,她何嘗不希望自己的兒子成爲中國之主呢?孝莊本就是女中豪傑,她不但姿色傾國傾城,她的志向、她的智慧都是女人中少有的。現在一聽多爾袞說起全國的軍事形勢,心中自然喜歡。

孝莊從小就嚮往中國大地的美好景色,他聽娘說過,江南的“我的兒子就應該住進這樣的宮殿!我的兒子就應該成爲這個國度主人!”孝莊心裡吶喊。

“皇父攝政王,政事,你做主,我婦人家只是擔心受怕而已,你也別爲我一時的言語而改變方略。這個叫李來亨的人,怎麼這麼厲害?”孝莊說。

“嗯,這傢伙確實厲害。這次,他孤軍深入我滿洲大地,不是來送死的嗎。據說,他向東北方向去了,正好,我帶來五萬精銳,把他們困死在冰天雪地裡。”

“他往東北方向去幹嘛?天氣很快就轉冷,一場大雪就可以把他們埋葬的。”

多爾袞哈哈大笑起來,他真想不通,連一個婦人都能看清的問題,李來亨竟然沒有預見到?難道他糊里糊塗不知道北方會下大雪的嗎?

孝莊看多爾袞笑得那麼開心,心裡一顫,腦子裡很快想起了他身上健壯的肌肉,和他那強大的話兒。全身熱烘烘的,臉上也火辣辣起來。她火辣的眼睛瞥了一眼多爾袞,剛巧,多爾袞英氣*人的眼睛也正在瞧她。她心裡突然猛烈跳起來。

“你們出去,皇上,你也出去一下,我們有要事要商量。”多爾袞說。

福臨,年紀雖小,但他知道,多爾袞是想抱着額娘睡覺了,他曾經聽過他們睡覺時發出的喘氣聲和呻吟聲。過去他不知道他們在幹嘛,他問過額娘,額娘說男人和女人睡覺會做夢,做夢時,有時很快樂,就像是自己成了神仙,有時很可怕,就像是見到了魔鬼。後來,他偷偷看過額娘牀頭上的一本畫,兩個沒穿衣服的男人女人緊緊地纏在一起,他似乎明白了是怎麼回事。

今天,他知道這個皇父攝政王又要和額娘緊緊地纏在一起了。他所以恨恨的,心想,等我長大了,我一定要殺了你。

多爾袞和孝莊很久沒有親熱了,憋得太久的熱情一下子爆發了。

等福臨和宮女太監一離開,多爾袞一把就把孝莊抱起來,他們也來不及洗澡準備,衝進臥室,手忙腳亂就把身上的衣褲剝了下來,哪還來得及做熱身運動?什麼親呀、摸呀、撫呀的事全部省了,多爾袞一個虎躍,就騎上了孝莊的身上。

生龍活虎的多爾袞不但在戰場上驍勇善戰,在牀上,他一樣威猛了得,多虧孝莊也是個善戰之人,要不多爾袞能夠一晚征服三個以上的女人。但在孝莊面前,他只能說棋逢對手將遇良材。

由於幾個月的相思苦,孝莊已經是愛水長流,多爾袞金槍威猛,兩可是,隨着孝莊第一聲歡快的“啊”,門外的貼身太監焦急地輕呼:“皇父攝政王陛下,有緊急軍情報告。”

“滾!”多爾袞那話兒才進去,那容得下別人打擾。

“陛下,奴才不能滾啊,確實軍情緊急。”

“說!他孃的,什麼事這麼緊急?”

“李來亨打進盛京了。”

“什麼?!”

多爾袞翻身下牀,一絲沒掛,那話兒還沒來得及軟下來,對這門口的太監就是一腳。

“你謊報軍情,找死啊!”

“奴才不是謊報軍情。外面傳來消息,說李來亨大股兵馬已經殺進城。”

多爾袞稍稍清醒了一點,他問:“有多少兵馬進城?”

“奴才不清楚,現在已經有三處地點起火,北門糧倉大火熊熊了,奴才進來時都望見那邊黑煙滾滾了。”

“來人!”多爾袞已經不再懷疑,特別是聽北門起火,必然是糧倉起火,那還得了?糧草本就緊張,一旦大倉被燒,百萬軍民吃什麼?他急急忙忙往外走。

“陛……陛下,光……光屁……股……”

多爾袞過了三秒鐘才反應過來,那位太監是說他沒穿褲子,那話兒一晃一晃的。

多爾袞抓起褲子慌慌張張一邊穿,一邊又瞥了一眼牀上的女人,她一臉驚慌。

“別怕,老子這就去把李來亨宰了!”

第20章 初試新銳第177章 和解第130章 稱王第121章 獵殺李來亨第129章 轉機第41章 總攻第230章 剪除異己第176章 把李來亨砍了第178章 撤退第251章 怎麼是這樣的結局第61章 決戰(下)第28章 楊嗣昌出京第165章 決戰前的沉寂第56章 給張獻忠的大禮第25章 戰神第36章 李自成失蹤第128章 滅頂之災第181章 進入九宮山第95章 一個人打下洛陽第182章 李自成之謎第23章 英雄美人第168章 險渡難關第127章 心狠手辣第3章 陣前決策第229章 追查兇手第110章 軍法不容第147章 崇禎出逃第172章 李巖十六大罪狀第138章 居庸關下第136章 兩個女人第89章 第三次交手第198章 受招安第14章 必有一戰第206章 征討吳三桂第102章 反對意見第196章 不與合作第72章 落第舉人第53章 激戰第243章 還是帝制好第7章 軍事會議第201章 你娶我嗎第42章 失守第106章 近距離的危險一箭第2章 無法改變的歷史第164章 假太子第63章 衣錦還鄉1第147章 崇禎出逃第136章 兩個女人第125章 二號人物第219章 瘟疫第175章 朝鮮國王第248章 不祥之兆第47章 大軍雲集第237章 裝病第199章 用一座皇宮來換取和平第150章 親征山海關第256章 坦克之戰第231章 謀殺者是誰第26章 狡詐第14章 必有一戰第116章 再打開封第201章 你娶我嗎第247章 夜訪紫禁城第214章 說服張文秀第151章 羅虎大婚第252章 新的大戰第128章 滅頂之災第89章 第三次交手第40章 序幕第216章 繁華景象第167章 處處危機第78章 東廠的人第148章 山海關內第24章 大喝一聲反了第112章 三巨頭第22章 獵手臨近第64章 衣錦還鄉2第89章 第三次交手第215章 殺無赦第148章 山海關內第137章 進攻北京第143章 嚇退吳三桂第69章 吞併第44章 山寨李自成第239章 呂芩出馬第244章 崇禎皇帝再次失蹤第189章 豪格西竄第79章 五十騎第210章 四個大人物第14章 必有一戰第73章 殿試第19章 名捕頭第44章 山寨李自成第229章 追查兇手第14章 必有一戰第129章 轉機第221章 征服歐洲第250章 王虎回國第224章 東京第37章 軍情緊急
第20章 初試新銳第177章 和解第130章 稱王第121章 獵殺李來亨第129章 轉機第41章 總攻第230章 剪除異己第176章 把李來亨砍了第178章 撤退第251章 怎麼是這樣的結局第61章 決戰(下)第28章 楊嗣昌出京第165章 決戰前的沉寂第56章 給張獻忠的大禮第25章 戰神第36章 李自成失蹤第128章 滅頂之災第181章 進入九宮山第95章 一個人打下洛陽第182章 李自成之謎第23章 英雄美人第168章 險渡難關第127章 心狠手辣第3章 陣前決策第229章 追查兇手第110章 軍法不容第147章 崇禎出逃第172章 李巖十六大罪狀第138章 居庸關下第136章 兩個女人第89章 第三次交手第198章 受招安第14章 必有一戰第206章 征討吳三桂第102章 反對意見第196章 不與合作第72章 落第舉人第53章 激戰第243章 還是帝制好第7章 軍事會議第201章 你娶我嗎第42章 失守第106章 近距離的危險一箭第2章 無法改變的歷史第164章 假太子第63章 衣錦還鄉1第147章 崇禎出逃第136章 兩個女人第125章 二號人物第219章 瘟疫第175章 朝鮮國王第248章 不祥之兆第47章 大軍雲集第237章 裝病第199章 用一座皇宮來換取和平第150章 親征山海關第256章 坦克之戰第231章 謀殺者是誰第26章 狡詐第14章 必有一戰第116章 再打開封第201章 你娶我嗎第247章 夜訪紫禁城第214章 說服張文秀第151章 羅虎大婚第252章 新的大戰第128章 滅頂之災第89章 第三次交手第40章 序幕第216章 繁華景象第167章 處處危機第78章 東廠的人第148章 山海關內第24章 大喝一聲反了第112章 三巨頭第22章 獵手臨近第64章 衣錦還鄉2第89章 第三次交手第215章 殺無赦第148章 山海關內第137章 進攻北京第143章 嚇退吳三桂第69章 吞併第44章 山寨李自成第239章 呂芩出馬第244章 崇禎皇帝再次失蹤第189章 豪格西竄第79章 五十騎第210章 四個大人物第14章 必有一戰第73章 殿試第19章 名捕頭第44章 山寨李自成第229章 追查兇手第14章 必有一戰第129章 轉機第221章 征服歐洲第250章 王虎回國第224章 東京第37章 軍情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