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評最佳!賞重獎!

莊重文年輕時是個熱血青年,上學期間曾經爲了聽魯迅先生的演講,專門乘船渡海跑到廈大。

也是受魯迅先生的感染,爲了明志,他將名字由“碧榮”改爲“重文”。

早在改革開放之初,他便成爲第一批赴內地投資建廠的港商,因此也成爲了政府的座上賓。

憑藉着這份殊榮,莊重文在內地的人脈其實很深厚。

但他要設立文學獎項,還是想把事情交在一位信得過的人手中。

恰好這個時候林朝陽海外獲獎的消息傳來,內地出身、文華出衆、香江旅居,集合這三個特點在身上,莊重文覺得沒有比林朝陽更適合來操盤他這個獎項的人了。

他順便還能向林朝陽賣個人情,實在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這幾年我們內地的文學獎項層出不窮,大多是選拔作品,通常都是‘優勝’,而非‘最佳’。

不知道莊先生對這個獎項有着怎樣的展望呢?”

“我對這方面不太瞭解,我記得林生在內地獲得過不少獎項,依你之見呢?”

受人之託,忠人之事。

見莊重文對評獎的事不甚瞭解,林朝陽便給他詳細科普了一下如今國內的一些文學獎項。

“如今內地文學獎項中,最爲知名、也是最權威的當屬茅盾文學獎。

這個獎項每三年一評,先由全國各地文協、出版機構、文化單位報送長篇小說……”

聽着林朝陽如數家珍一般的介紹完內地的文學評獎情況,莊重文不由得頷首。

“在我看來,茅盾文學獎和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這幾個獎項,權威性是夠的,但獲獎名額設置隨意,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獎項的稀缺性;

而如當代文學獎、十月文學獎這些刊物設立的獎項,獎勵的多是自己刊物發表的作品,又有明顯的侷限性。

兩者皆有短板。”

莊重文問計道:“那以林生看法,這個獎項應該怎樣辦?”

“中國人都說文無第一,但評獎這件事本身就帶有功利色彩。

如果總是瞻前顧後、照顧這個照顧那個,是辦不好獎項的。這就是一場比賽、一場競技。

國內現在的評獎,首重‘名’,但隨着經濟發展和社會氛圍的不斷演變,這樣辦下去恐怕效果會越來越差。

獎項的設立和評選還是應該‘不近人情’,要辦就要評最佳、賞重獎。

名利雙收,才能激勵大多數文學創作者,並且也可以吸引媒體的報道和讀者的眼球。”

聽到這裡,莊重文由衷的點了點頭,慶幸自己真是選對了人。

他不惜花費重金,當然希望獎項的影響力能夠越大越好。

“縱觀國際上知名的文學獎項,大多是長篇小說獎,不過內地的長篇小說獎項領域已經有了茅盾文學獎。

莊先生如果要辦獎的話,不妨把獎項做的大一點,將長、中、短篇小說這幾個文學體裁都包含在內,做出差異化。”

莊重文被林朝陽所說的“差異化”所打動,他以一個生意人的角度思考,非常認可林朝陽的這種思路。

他有些興奮的問道:“這麼辦,工作量恐怕會很大吧?”

“當然。莊生應該瞭解,這種事肯定要有文協的支持,不過若是讓文協參與過深,又很容易變成分豬肉,我想我們可以動員一些其他的力量。”

“比如?”

“比如大學生。”

“大學生?”

聽到林朝陽的說法,莊重文面露不解。

林朝陽微笑道:“莊先生不要小看大學生。他們有文化、有精力、有審美,可能在某些專業領域,他們並不如那些資深人士,但以平均素質而言,他們絕對是這個國家最出類拔萃的存在。”

“我的想法是,我們可以吸納國內一些知名大學的文學團體作爲初選評委。

由他們來負責提名和初選,再請文協組織一支由編輯、評論家和作家組成的評審隊伍,進行最終的評審,決出每個單項的最佳作品。

長篇、中篇、短篇三個單項最佳作品,瓜分30萬元獎金,每個單項獎金就是10萬塊,這樣的獎金數額在國內的獎項中是破天荒的,絕對能收到奇效。”

林朝陽的話並非無的放矢,1995年《大家》雜誌要舉辦文學獎項,找來紅河捲菸廠贊助,設立了一個“大家·紅河文學獎”,獎金10萬元。

消息一出,立刻轟動了國內文學界,引發了巨大的關注。

“大家·紅河文學獎”一夜之間成爲國內文學界和讀者耳熟能詳的文學獎項。

現在是1987年,莊重文文學獎的這30萬元獎金的含金量,絕對要比大家·紅河文學獎的含金量高出不止一籌。

莊重文內心消化着林朝陽的想法,覺得確實是切實可行的。

“林生說的有道理,那就按這個想法來辦吧。”

籌備一個文學獎項,需要做的工作是十分龐大、繁複的,林朝陽跟莊重文邊吃飯邊聊天,一直到晚上七點多才離開莊家。

離開之前,林朝陽和莊重文約定,由他先和內地方面進行聯繫,推進確定獎項的籌備框架和一些具體的流程、規則,再請莊重文出面定調子。

種植道46號距離嘉慧園並不遠,林朝陽夫妻倆趁着月色漫步。

“我看你參與莊先生的評獎好像很高興。”陶玉書問。

“雖然這麼說可能有點功利,但莊先生這麼大方,對國內的文學評獎確實是有好處的。

至少可以激勵很大一批作家,也可以吸引許多讀者的注意力,這何嘗不是對文學發展的貢獻呢?”

陶玉書笑着問:“其實我們也有錢,如果你想搞的話,我們也可以搞一個。”

林朝陽頓時堅定的搖了搖頭,“不一樣的。”

“莊先生是愛國商人,德高望重,他以自己的名字來設立文學獎項,即便個別人有些微詞,也不會有什麼影響。

我還沒到三十,如果自己出頭搞評獎這種事,必然會鬧的滿城風雨。

在我們中國,論資排輩這種事大家都不會明說,但大家心裡都有一杆秤,所以我何必自討沒趣呢?

莊先生信重我,藉着他的手一樣可以搞評獎嘛,反正是對國內的文學發展有好處的。”

聽着林朝陽的話,陶玉書才知道他心裡已經考慮的如此周到。

隔天上午,林朝陽打電話聯繫到王蒙,將莊重文想要捐款設立文學獎的事告訴了他。

王蒙初聽很高興,可等他聽着聽着就覺得不對勁了。

“朝陽,莊先生能把獎項想的這麼詳細?”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這恐怕是你出的主意吧?”

“你別管是不是我出的主意。莊先生每年捐贈30萬元搞這樣一個文學獎項,在國內絕對是破天荒的,人家當然要慎重一點。

現在的評獎,動不動就評出一大堆獲獎作品來,只會不斷降低獎項的含金量……”

王蒙揶揄道:“說的好像你當年沒得過一樣,你小子這是過河拆橋、卸磨殺驢啊!”

“誒誒,伱要這麼說,那我可找地方文協合作了啊!我覺得滬上文協就不錯。”

王蒙急了,“你這叫挾洋自重。”

“老王,注意團結,人家莊先生是愛國港商!”

戲謔了兩句,林朝陽正色道:“這事確實是我出的主意,你聽我說兩句。”

“老王,文協以前搞評獎總是覺得要保持多樣性、全面性,一評就是一堆作品獲獎。

我不能說這種想法不對,但你有沒有想過,評獎的作用是什麼?

引導和激勵創作、推動和促進文化繁榮,不外乎如此,對吧?

可能有人覺得,能多獎勵幾個人總歸是好事,我們的文藝界歷來都是這麼做的。

可你有沒有想過,獎勵5個人和獎勵1個人,對於我們這麼龐大的文學界來說,有區別嘛?

獎勵的對象再多,影響的只有那幾個獲獎的人而已。

長此以往,難免不會變成分豬肉,反正肉都是爛在鍋裡的,誰還追求卓越。

可評獎更重要的是,難道不是要帶動和鼓勵更多數的創作者嗎?

一年三十個獎項名額、一人一萬獎金和一年三個獎項名額、一人十萬獎金,它能是一回事嗎?

你見過哪個國外的文學獎項是一次評出幾個、十幾個獲獎者的?

諾貝爾獎最早爲什麼能在國外那麼多的評獎當中脫穎而出?

最關鍵的難道不是因爲他那優厚的獎金嗎?”

林朝陽的語氣平靜,但字字鏗鏘有力,說到底他並不是覺得現在的評獎不好,而是覺得我們明明可以做的更好。

“朝陽,我理解你的想法,但……”

王蒙聽着他的話,見縫插針的想說兩句,卻被林朝陽打斷。

“老王,你還是不明白。

你要非說我是過河拆橋,那我也只能認下這個罪名了。

我這麼做,原因就兩個。

第一,莊先生一年掏幾十萬人民幣,不能拿來分豬肉,否則這是個極大的浪費。

第二,這個數字巨大,如果操作得當的話,完全可以爲我們的文學界增加一個能與茅盾文學獎齊名,甚至是超越茅盾文學獎影響力的獎項。

對我們的文學界、作家、讀者……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這都是一件好事。

評最佳!賞重獎!

這是我對莊先生說的話,也是這個獎的準繩。

只有這樣,它才能保持長久的生命力。”

說完了心裡的話,林朝陽終於停了下來,電話兩頭都沉默着。

過了片刻,王蒙幽幽道:“說了那麼多,你就是看不上我們文協。”

林朝陽鬱悶道:“你別亂扣帽子啊!我要是看不上文協,還能找你?”

“你找我是因爲這事繞不過文協,可你拿準了我好說話,想讓我給你衝鋒陷陣。”

被王蒙戳破了心思,林朝陽老臉一紅,說話的氣勢都弱了。

“我這不是主要考慮您老德高望重……”

王蒙老狐狸一條,怎麼可能被林朝陽的花言巧語給哄騙過去,見馬屁不管用,林朝陽只好又說:

“把提名和初審的權力交給廣大的大學生朋友們,你們文協也能省點力氣嘛。

終審的權力不是還在你們文協這裡嗎?

只是不讓你們評那麼多獎了而已,怎麼跟要你們的命一樣?”

林朝陽的這句話插到了王蒙的肺管子上,他好一會兒沒說話,無奈的嘆氣道:“有些事,你不懂。”

“我就是太懂了!”

林朝陽又不耐煩的說,“一年30萬,能不能辦?不能辦,我找別人。”

王蒙很想呵斥林朝陽兩句,可他又捨不得莊重文那30萬元的獎金,文協歷來就是個清水衙門啊!

真把林朝陽惹惱了,跑去找個地方文協或者哪家知名刊物辦獎,那可就鬧笑話了。

“你這是讓我得罪人啊!”

王蒙企圖混個人情,林朝陽卻不接他的茬。

“活一把年紀了,連個人都沒得罪過,那你這一輩子豈不是得過且過?”

電話裡再次沉默,片刻后王蒙的語氣帶着悵然。

“行吧,我這兩天開會討論一下,等有了信兒再跟你商量,你到時候得回來一趟。”

“辛苦老王同志了!”

“虛情假意!”

王蒙罵罵咧咧的掛了電話,林朝陽摸了摸鼻子,老同志情緒管理不到位啊!

又過了一日,林朝陽走進中環小巷裡的蘭芳園。

午後的蘭芳園依舊熱鬧非凡,跑堂的少東阿業一見林朝陽,驚喜道:“咦?林生啊!”

林朝陽衝阿業笑了笑,“一客西多士,一杯奶茶。”

“老樣子嘛,ok啦!”

過了一小會兒,阿業端着食物走過來,放到桌上。

林朝陽看着多出來的豬仔包剛想發問,阿業笑着說:“我請的,林生爲我們香江人爭光了!”

不光是阿業的表現熱情,自從林朝陽走進蘭芳園,不少食客都認出了他那張臉。

這兩三年來,林朝陽的臉時不時的就會出現在報紙上,前些天新聞媒體對他得獎的報道更是連篇累牘,他那張臉早已爲許多香江人所認識。

“謝謝了。”

林朝陽沒有客套,微笑着接受了阿業的好意。

然後他坐在那裡怡然自得的品嚐着美味,並未太在意周圍人的目光。

香江這座城市很小,出門在外看到明星、名人並不少見,所以大家也沒什麼激動的。

待了十多分鐘,一個戴着金絲眼鏡的男人走進蘭芳園。

他一身高級定製西裝,頭髮梳的一絲不苟,與蘭芳園的氛圍顯得格格不入,他的眼神在店內掃視了一眼,精準的找到了自己要見的人。

“林生!”

“樑先生,坐!”

林朝陽的鬆弛讓樑伯韜有些意外,他坐下後並沒有急着開口,而是跟林朝陽一樣,點了些吃的。

兩人就坐在那裡,邊吃邊聊。

等吃的差不多了,林朝陽用紙巾擦了擦嘴,樑伯韜立刻放下了手中的叉子,知道林朝陽終於要開口說正事了。

“我聽說,樑生最近要獨立門戶了?”

“林生消息靈通,確實有這個打算。”

林朝陽輕笑道:“樑先生說笑了,不是我消息靈通,實在你的名氣太大。”

樑伯韜今年不過三十出頭,1980年畢業於加拿大多倫多大學。

返回香江後就進入了獲多利公司的企業融資部工作,跟隨袁天凡爲李嘉誠旗下的國際城市上市效力,他也因此結識了貴人李嘉誠。

到1985年他跳槽到萬國寶通銀行,又爲李嘉誠旗下四大上市公司長實、和記黃埔、港燈和嘉宏安排供股,集資超過百億港元用以爲李嘉誠開拓海外市場。

萬國寶通銀行即後世國人所熟知的花旗銀行,香江人對花旗銀行的“萬國寶通”譯名稱呼一直延續到2000年以後。

短短七年時間,樑伯韜便成爲了香江銀行界年輕一代投資銀行家的佼佼者。

這其中除了有李嘉誠這位貴人的提攜,更關鍵的是樑伯韜的個人能力。

林朝陽之前融券的券商之一就包括了香江花旗銀行,便認識了樑伯韜。

也知道了他最近馬上要離開花旗銀行,和上司杜輝廉共同創辦一家投資公司。

“樑先生的公司馬上要開張了,介不介意做一單小生意?”

樑伯韜聞言心頭一喜,儘管在林朝陽聯繫時他就有預料,但聽着這樣確鑿的話他還是開心了起來。

公司還沒開張就有生意上門,這可是好兆頭。

“林生能照顧我們的生意,是我的榮幸。難怪今天我出門一路綠燈,原來是喜鵲登門。”

樑伯韜表現出適當的欣喜,既是真心的,同時也是對林朝陽這個客戶的尊重。

“你對玉郎機構瞭解嗎?”林朝陽問。

樑伯韜的眼中閃過一絲精光,“玉郎機構?略有了解。”

“說來聽聽。”

“玉郎機構最近停牌了,停牌之前市值已經不足3億,我估計復牌之後股價還會進一步下跌。

黃玉郎因爲投資期貨損失慘重,據說損失已經達到了3個億。

前幾天公司被聯交所勒令停牌只是開始,黃玉郎這一年來許多次供股並未遵守上市公司守則,隱瞞不報。

這種事在公司股價上揚階段算不上什麼大事,但以現在市場的大環境和玉郎機構的形勢來看,說不定會給公司帶來滅頂之災。”

“滅頂之災?”林朝陽故作驚訝,“有那麼嚴重?”

“當然。玉郎機構上市時,黃玉郎掌握了公司75%的股份,擁有絕對控制權。

可這一年來,他多次瞞着股東和股民出售和抵押股份,手裡的股份僅剩36.4%,已經失去了公司的絕對控股權。

剩餘的股票要麼在二級市場上,要麼在券商手裡,這些股份超過了總股本的六成。

而且黃玉郎現在炒期貨損失慘重,外債累累,他現在要麼借錢、要麼違規出售公司資產和股票、要麼抵押股權。

如果有人想收購玉郎機構的話,這將會是最佳的時機。”

說這些話的時候,樑伯韜的眼神緊緊盯着林朝陽的臉。

“那以樑先生的看法,收購玉郎機構的話,需要耗費多少資金?”

終於從林朝陽口中聽到“收購”兩個字,樑伯韜心頭一跳,他強壓着喜悅,說道:“林生希望全面收購還是……”

林朝陽搖搖頭,“全面收購代價太大了,拿到超過50%的股權就可以了。”

樑伯韜沒有立刻接話,而是露出思索之色,手指不自覺的在桌上虛點着。

“2億,保守估計。”

玉郎機構現在市值已不足3億,如果未來股價進一步下跌,理論上來說林朝陽要拿到玉郎機構50%的絕對控制權可能只需要1億出頭。

但收購上市公司,需要的資金一般都會大於公司的當前的市值,而這個“大於”沒有上限,只取決於雙方的財力。

一旦收購方持有的股份超過5%,觸發要約收購,那就不得不對外披露,被收購方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斃。

到時候雙方搶籌,股價勢必一路上揚,到時候如果不管是經過股東還是二級市場,都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所以理論只能是理論,樑伯韜給出的數字並不算多。

林朝陽略作沉吟,對樑伯韜說:“如果我能提供2億資金,把這件事交給樑先生,樑先生有幾分把握?”

“林先生可有援手?”

林朝陽搖了搖頭。

他是認識莊重文、金庸不假,但關係還沒到可以爲收購戰助拳的地步。

“七成吧。”樑伯韜神色誠懇。

見林朝陽神色不置可否,樑伯韜解釋道:“一旦收購開始,必然會有未料之事。”

“而且黃玉郎這個人剛愎自用,收購開始後即便他力有不逮,也肯定會垂死掙扎。如果林生的資金能夠更充裕一些的話,把握可能會更大。”

“我明白,七成已經很多了。”林朝陽說了一句。

樑伯韜又說:“其實他這樣的性格對這次收購來說有利有弊,弊在於增加了收購的難度,利在於同樣也減少了我們虧損的風險。”

林朝陽明白樑伯韜的意思,攻其必救,黃玉郎爲了保證對公司的控制,就不得不籌措資金擴大自己的股權。

到時候即便收購不成,只要操作得當,林朝陽也可以利用股價差狠賺一筆。

“那這件事,就交給樑先生了!”

林朝陽起身衝樑伯韜伸出了手。

儘管樑伯韜工作以來經手的資金超過百億、協助多起上市、收購案,但自己開公司主持收購戰還是第一次。

他有些激動的起身同樣握住林朝陽的手,“必不負林生所託!”

林朝陽用另一隻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兩人對視一眼,盡在不言中。

陶玉書晚上八點多才回到家裡,林朝陽讓陶玉墨和阿娣看着兩個孩子,拉着她到餐廳吃飯。

“你是當老闆,又不是打工。每天這麼晚下班,不僅下面的人壓力大,也容易把自己的身體給拖垮。”

陶玉書不以爲意道:“在公司裡風吹不着、雨淋不着,有什麼好辛苦的。下面的人壓力大不要緊,錢給到位了,他們會賣命的。”

“那你就不想想孩子和我?每天就晚上就看到你兩三個小時。”

陶玉書轉頭看了看兩個小不點兒,“他們倆有玉墨就夠了,你……”

林朝陽急忙道:“我有你,所以你得早點回家啊!”

陶玉書輕笑起來,“平時沒看你那麼殷勤。”

“這不是怕耽誤了您發展事業嘛。”

“別陰陽怪氣的,當初可是你讓我出來做生意的。”

“是是是,賢妻撐起了家裡的一片天。”林朝陽臉上笑眯眯,然後對陶玉書說:“看你這麼辛苦,我有個禮物想送給你。”

“什麼禮物?”陶玉書夾着菜,隨意的問道。

“我以前不是跟你說過嘛,電影這門生意侷限很大,林氏要發展壯大,必須要橫向發展,把觸角伸向文化產業的各個角落。”

“嗯,對啊。怎麼了?你又有什麼好主意了?”

“我相中了一個公司,玉郎機構知道嗎?”

“廢話。人家掌握着香江大部分的漫畫市場,我能不知道嗎?”

“咱們把它買下來怎麼樣?”

“拿什麼買?人家可是上市公司,比我們的規模大多了。”陶玉書眼神怪異的看着丈夫,感覺他在說胡話。

“拿我的零花錢啊!”

林朝陽的語氣彷彿這是多麼天經地義的事。

陶玉書忍不住發笑,又伸手去摸了摸他的額頭。

“別嬉皮笑臉的,我跟你說正事呢。”林朝陽表情嚴肅起來。

“我知道你版稅多,可那是收購上市公司,需要的不是一兩千萬,而是需要以億爲單位的資金。”

林朝陽無奈的看了她一眼,“你當我什麼都不懂?”

“那你還說這些話?”

“那你知道我零花錢有多少嗎?”

陶玉書猜測林朝陽的版稅最近一年多沒咋動,怎麼着也有兩千萬港元了。

“三千萬?”她大膽假設了一下。

“再猜。”

陶玉書表情狐疑,“四千萬?”

“再猜!”

陶玉書感覺林朝陽在逗她,隨口道:“六千萬。”

“再猜!”

她開始信口胡謅了,“一個億。”

“再猜!”

陶玉書不猜了,站起身準備收拾碗筷。

林朝陽一把抓住她的手,“好了,不用猜了,我告訴你吧。”

陶玉書站定,好笑的看着他正經八百的樣子。

“1億3千萬!”

第50章 老頭兒,你棋品一般啊!第201章 驚心動魄的一幕第391章 沒有人是旁觀者!第188章 會英文很了不起嗎?第520章 現金收購第460章 兩條腿走路第60章 等爺以後有錢的第599章 最好的迴應第530章 文化輸出第379章 國際掛號信第625章 要喜聞樂見第177章 讓人眼熱第453章 戛納電影節第504章 視榮譽如生命第1章 法外狂徒陶女士第241章 騙我可以,別把自己給騙了第443章 大火特火第508章 這筆收購賺大了!第577章 大卡司第624章 成爲被傳頌的那個人第76章 《小鞋子》的反響第405章 偉大的工作第208章 第一次撿漏第513章 半壁江山第126章 我去裝裝逼第98章 爲了一個崇高的理想第535章 諾貝爾文學獎的苗子第387章 成名人了第292章 人生啊,何其不公!第310章 醜萌醜萌的第193章 誰是無辜的人民?第261章 我這人,原則性很強第165章 給你個任務第48章 發現了點什麼第115章 怎麼就走上寫小說的歪路了呢?第209章 你一個寫小說的,懂什麼詩歌?第225章 姐夫對你可真好第58章 培養一位國際主義戰士第226章 行走的房子第217章 揮金如土第516章 中國圍棋必勝的秘密第689章 後記第342章 老林要創業第450章 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第162章 你一個編劇,懂什麼劇本第76章 《小鞋子》的反響第672章 人生的參差第401章 鳥槍換炮第57章 法外狂徒繼任者第403章 這不是作弊嗎?第593章 稍遜一籌,雖敗猶榮第658章 百萬獎金第648章 電燈泡第452章 鹹魚要翻身第183章 自己淋過雨,別人也休想撐傘第636章 可惜不是酒第120章 坦白從寬第291章 撿着了!第189章 輸給一個日本人,噁心第48章 發現了點什麼第385章 星光熠熠第58章 培養一位國際主義戰士第234章 拿出點格局來第438章 搞什麼籤售會啊第587章 我清清白白做人第432章 讓人爲難的選角第107章 越想越難受第377章 十分之一就夠了第317章 《渡舟記》第231章 遇事不決點三三第303章 叔,我分不清啊第490章 閃耀巴黎第276章 文學理論研究富礦第327章 這也太摳了第64章 被全世界孤立第483章 一記響亮的耳光第668章 我不如他第179章 現成的許靈均第299章 借一部說話第583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115章 怎麼就走上寫小說的歪路了呢?第247章 一場偉大的勝利第437章 中國社會的良心第300章 湊個整數,一萬塊吧第108章 竟然寫的這麼好第152章 苦差事第25章 鴿子精第56章 傻大個才崴腳第252章 他們對你還真有信心第107章 越想越難受第409章 獨自風流第560章 冉冉升起的傳媒帝國第20章 偷吃姐妹花第492章 震驚到麻木第28章 有盼頭第86章 長壽的秘訣第600章 林朝陽式的偉大作品第157章 《燕京文學》第337章 版稅拉鋸戰第190章 想學我教你啊
第50章 老頭兒,你棋品一般啊!第201章 驚心動魄的一幕第391章 沒有人是旁觀者!第188章 會英文很了不起嗎?第520章 現金收購第460章 兩條腿走路第60章 等爺以後有錢的第599章 最好的迴應第530章 文化輸出第379章 國際掛號信第625章 要喜聞樂見第177章 讓人眼熱第453章 戛納電影節第504章 視榮譽如生命第1章 法外狂徒陶女士第241章 騙我可以,別把自己給騙了第443章 大火特火第508章 這筆收購賺大了!第577章 大卡司第624章 成爲被傳頌的那個人第76章 《小鞋子》的反響第405章 偉大的工作第208章 第一次撿漏第513章 半壁江山第126章 我去裝裝逼第98章 爲了一個崇高的理想第535章 諾貝爾文學獎的苗子第387章 成名人了第292章 人生啊,何其不公!第310章 醜萌醜萌的第193章 誰是無辜的人民?第261章 我這人,原則性很強第165章 給你個任務第48章 發現了點什麼第115章 怎麼就走上寫小說的歪路了呢?第209章 你一個寫小說的,懂什麼詩歌?第225章 姐夫對你可真好第58章 培養一位國際主義戰士第226章 行走的房子第217章 揮金如土第516章 中國圍棋必勝的秘密第689章 後記第342章 老林要創業第450章 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第162章 你一個編劇,懂什麼劇本第76章 《小鞋子》的反響第672章 人生的參差第401章 鳥槍換炮第57章 法外狂徒繼任者第403章 這不是作弊嗎?第593章 稍遜一籌,雖敗猶榮第658章 百萬獎金第648章 電燈泡第452章 鹹魚要翻身第183章 自己淋過雨,別人也休想撐傘第636章 可惜不是酒第120章 坦白從寬第291章 撿着了!第189章 輸給一個日本人,噁心第48章 發現了點什麼第385章 星光熠熠第58章 培養一位國際主義戰士第234章 拿出點格局來第438章 搞什麼籤售會啊第587章 我清清白白做人第432章 讓人爲難的選角第107章 越想越難受第377章 十分之一就夠了第317章 《渡舟記》第231章 遇事不決點三三第303章 叔,我分不清啊第490章 閃耀巴黎第276章 文學理論研究富礦第327章 這也太摳了第64章 被全世界孤立第483章 一記響亮的耳光第668章 我不如他第179章 現成的許靈均第299章 借一部說話第583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115章 怎麼就走上寫小說的歪路了呢?第247章 一場偉大的勝利第437章 中國社會的良心第300章 湊個整數,一萬塊吧第108章 竟然寫的這麼好第152章 苦差事第25章 鴿子精第56章 傻大個才崴腳第252章 他們對你還真有信心第107章 越想越難受第409章 獨自風流第560章 冉冉升起的傳媒帝國第20章 偷吃姐妹花第492章 震驚到麻木第28章 有盼頭第86章 長壽的秘訣第600章 林朝陽式的偉大作品第157章 《燕京文學》第337章 版稅拉鋸戰第190章 想學我教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