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金牌策劃

「林太,情況大概就是這樣。」

彙報完情況,徐柏新態度恭謹的站在一邊。

他是星空衛視GG部的負責人,在《亞洲偶像》播出之前,他這個崗位屬於姥姥不疼丶舅舅不愛,業績壓力賊大。

現在情況完全反過來了,各家GG商和GG公司上趕着給送業績,這樣的變化讓徐柏新每天走路都帶着風,不過這股風他肯定不敢帶到陶玉書面前。

「幾個選手的合約都簽了吧?」聽完了彙報,陶玉書沒有第一時間關心代言的事,反而問起了選手們的合約。

「都簽好了。」

過去這幾周的節目播出後,《亞洲偶像》所表現出的造星能力之強大已經毋庸置疑。

陶玉書和星空衛視自然不會爲他人做嫁衣裳,進入半決賽的選手們都跟林氏影業旗下的新藝寶唱片簽署了經紀約。

這種簽約肯定不是強制性的,否則新藝寶爲什麼不簽約那些淘汰的選手,對吧?

當然了,陶玉書也沒有吃獨食,她還將一些選手的唱片約分潤出去一部分給了那些合作的唱片公司。

製作《亞洲偶像》這樣的音樂綜藝節目,離不開寶麗金丶滾石丶華納丶飛碟等大型唱片公司的支持。

「代言這件事,還是再等兩週吧。」

「是,我明白了。」聽到陶玉書的話,徐柏新立刻點頭應是。

待他走後,《亞洲偶像》的節目負責人錢國偉走進了辦公室。

「林太!」

錢國偉進來之後態度依舊如徐柏新那般恭謹星空衛視被收購後,陶玉書親力親爲,擔任了總經理一職,既是老闆又是頂頭上司,因此錢國偉他們這些臺裡的管理人員在對待陶玉書時不敢有絲毫怠慢。

「阿偉,節目錄制還順利嗎?」

「很順利,明天半決賽的錄製就會結束,倒賣觀衆門票和賣記者消息的那兩個傢伙已經開掉了。

2

沒等陶玉書主動開口問,錢國偉就已經將節目組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案都講了出來。

《亞洲偶像》現在備受矚目,在臺裡不管關注程度還是保密程度都是最高的,私下裡少不了有一些工作人員要受到誘惑。

對於這種事,陶玉書絕不會手軟,星空衛視的業務纔剛有起色,她絕不可能放任這些人爲了一點蠅頭小利或是虛榮心產生任何對節目不利的動作。

當了這麼多年老闆,關鍵時刻的她向來是殺伐果斷「跟底下人交代好,現在節目還在播出,一切都要以節目爲主。

公司不會虧待大家,等節目播出結束之後,假期丶獎金一樣都少不了。」

錢國偉點頭道:「我會仔細跟大家交代下去,林太您放心!」

他是無線「紅褲子」出身,83年加入無線電視臺,從辦公室助理做起,到助導丶監製,實力不錯,但一直沒做過什麼有名氣的節目。

前段時間陶玉書接手星空衛視後,挖了一些人才,錢國偉就在其中。

他在無線不受重視,來了之後陶玉書讓他負責《亞洲偶像》,錢國偉心中惶恐的同時,也充滿了感激。

三個多月以來兢兢業業,如今節目終於成功了,他卻沒有絲毫膨脹,反而更加謹慎。

因爲出身底層,他更知道這份成功的來之不易,也知道這份成功更多的是平臺的成就。

若沒有林太提供的創意,沒有公司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沒有林太拉攏來各大唱片公司來相助,《亞洲偶像》不可能取得這樣的成功。

「《亞洲偶像》成功了,我雖然沒有刻意打探消息,但各家電視臺估計現在都在籌劃着名同類型的節目。

你接下來的工作重點,除了要做好接下來的節目,還要提防我們的人被挖角更重要的是,跟各大唱片公司加強聯繫,要爲明年的節目儲備足夠多的好苗子。

節目組可以適當派出一些人配合唱片公司的星探,經費不是問題。」

《亞洲偶像》這一類歌唱節目,

選手質量至關重要,電視臺之間互相競爭,

手段無所不用其極,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模仿抄襲,多年來香江電視圈一直是如此。

這種模仿抄襲不管成功與否,對於原創者來說都有傷害。

對方成功了,肯定削弱自身節自的影響力;對方若失敗,也會消耗海選當中的人才儲備,拉低這一類節目在觀衆當中的口碑,促使觀衆產生審美疲勞。

陶玉書的做法算是未雨綢繆,她無法阻止別的電視臺模仿抄襲《亞洲偶像》

,但星空衛視必須建立自身的護城河。

這也是她爲什麼費力拉攏各大唱片公司的核心原因。

「是,我會在部裡再抽調幾個人專門負責這件事,不過胡sir那邊———」

錢國偉口中的「胡sir」是星空衛視的綜藝部經理胡明謙,當初陶玉書接手衛星電視後,高層幾乎沒怎麼動。

「他那邊不需要擔心,過年後他就會離職。

阿偉,這段時間你的表現不錯,不光要把精力放在《亞洲偶像》上,臺里正在籌備的幾檔綜藝你也要上上心。」

聽着陶玉書的話,錢國偉精神一振,

胡sir要離職,肯定是林太的手筆。

林太又讓他插手臺裡其他節目的製作,那豈不是說·

美妙的畫面在腦子裡轉悠的瞬間,錢國偉臉色肅然,身體不由得挺拔,「多謝林太賞識,我一定會努力的!」

走出辦公室,錢國偉感覺腳下似乎踩着棉花,臉上的笑容怎麼也壓抑不住。

幾個月前,他還只是無線電視臺一名普通的節目監製,誰能想到他已經是香江最紅的綜藝節目的負責人。

再過兩個月,還很有可能執掌星空衛視的綜藝部門。

「矣,偉哥,好巧啊,剛從林太辦公室出來?」

負責《百萬富翁》的趙威見到錢國偉,一臉熱情的打招呼,那一年,偉哥還是尊稱。

錢國偉應了一句,心中想着林太的交代,還未等他主動開口,趙威便主動欖過他的肩膀。

「正好。偉哥你有沒有時間,我有點想法想跟你請教一下?」

錢國偉看着趙威的態度,臉上露出會心的笑容,心知這定然是林太已經交代好了。

「當然有時間了。』

伍美珍走進辦公室,提醒道:「林太,該下班了。您明天去內地出差,今晚得跟家裡人吃飯。」

正閉目眼神,敲着額頭思慮業務發展的陶玉書睜開眼睛,「知道了。」

她起身後沒有急着離開,而是到公司的幾個錄影棚轉了一圈,才走出電視臺電視臺外,馬路對面聚集着成羣的少男少女,看到這樣的景象,陶玉書忍不住眉。

「這幫孩子,都不用上學的嗎?」

「追星族嘛,追星肯定比上學重要。」伍美珍笑着說道。

上了車,伍美珍文跟陶玉書彙報起了工作。

「下週五《家有喜事》上映,一共75家戲院上映,首映禮在麗聲戲院舉辦,

那個時候您應該還在內地。」

上個月29日,在出品了最後一部影片《蠻荒的童話》後,新藝城正式結業。

叱吒香江影壇十年,見證了香江電影輝煌時代的電影公司終於落下了惟幕,

業內曦噓不已。

同時,大家也明白香江影壇進入了新的時代。

新藝城黯然結業,嘉禾苦苦支撐,林氏影業從此一家獨大。

而新藝城原本的幕後金主金公主院線,在新藝城結業之後,也迅速拉近了和林氏影業的距離。

實際上,這兩三年金公主跟林氏一直有合作,只不過在新藝城結業後,這種合作看起來變得更加的順理成章了而已。

「玉郎ACG在灣島的第一家店鋪22號開業,玉郎機構的人想邀請鄭伊健去剪綵「邀請鄭伊健?那麼多明星他們不邀請,邀請個選手幹什麼?」

「市場部的說,《亞洲偶像》現在在灣島也很火,而且很多讀者都覺得鄭伊健的長相和氣質很符合《中華英雄》裡的華英雄!」

「《亞洲偶像》還在錄製,鄭伊健怎麼可能去參加一間店鋪的開業?酬勞又怎麼算?

而且玉郎ACG的核心競爭力是那些動漫人物,這些市場部的人連這種道理都不明白嗎?」

陶玉書的語氣有些不滿,伍美珍的神色變得小心起來。

「我讓他們換個方案,重點還是突出旗下的動漫形象。」

陶玉書平息了心情,輕輕點了點頭,又說道:「讓他們宣傳部門的人去門店待兩個月!」

「是!」

伍美珍嘴上應着,心裡後怕。

太嚇人了,一個方案沒提好就被髮配邊疆了!

陶玉書似乎有所察覺,眼神在她身上打了個轉,「在想什麼?」

「沒沒什麼。」伍美珍嚇的一個激靈,連忙說道:「我在想,您這次去內地的談判會不會順利。」

陶玉書發出一聲微不可察的笑,「什麼談判,是申請纔對。」

她這次回內地要辦兩件事,一是爲香江電影進入內地市場,二是爲星空衛視在內地落地。

兩件事現在都歸廣播電影電視部管理,但光是廣播電影電視部文無法完全決定。

這畢竟涉及到YL宣傳和YS形態,肯定要有更高層的領導拍板才能定。

這兩年來,陶玉書爲了這兩件事其實已經默默做了很多工作。

比如之前因爲《赤壁大戰》的拍攝,陶玉書跟廣播電影電視部如今的艾丶田兩位同志結識後,不時就會跟他們溝通和交流一些產業發展上的想法。

又比如,這幾年來林氏影業跟燕影廠丶滬影廠丶珠影廠等多家國內電影製片廠合拍了《少年英雄方世玉》「《一代宗師黃飛鴻》等多部電影。

當然了,國內的製片廠大多時候都是協拍。

今年以來,陶玉書還以玉郎機構的名義先與滬上人民美術出版社合作出版了內地第二份漫畫半月刊《漫畫世界》。

出版近五個月,《漫畫世界》單期銷量已經成功突破80萬份,銷量一路直追前輩《漫畫王》。

接着陶玉書又與滬美廠達成了合作,將玉郎機構的大量業務外包給了滬美廠。

這樣一來,既爲玉郎機構節省了人工成本,也讓滬美廠有了賺外匯的機會。

而且滬美廠擁有大量技術過硬的畫師,創作出來的作品質量比香江這邊的畫帥更勝一籌,雙方互利互惠,合作共贏,

不僅如此,雙方在動畫領域也展開了更深入的合作。

由林氏影業丶玉郎機構和滬美廠三方共同投資的劇場版《中華英雄》目前已經在緊鑼密鼓的製作當中,最快將在明年暑期與兩岸三地的觀衆們見面。

再比如這兩年她和林朝陽幾次三番對內地的捐款和釋放善意,雖然有愛國心在,但其實也有着商業上的考量。

可即便是做了如此多的工作,陶玉書也不敢篤定,ZF方面就一定會爲她開這個綠燈。

因爲這其中除了商業考量,更多的是政治,不是個人意志就能決定的。

「您籌劃了那麼久,應該沒問題的!」伍美珍說。

陶玉書警了她一眼,「你這麼確定?」

「我這是對您有信心!」

陶玉書的眸子裡閃着看透人心的精光,讓伍美珍有些心虛,馬屁拍的太明顯了嗎?

唉,當個打工仔可真難!

回到深水灣道75號,家裡熱鬧非凡,林朝陽正在和鼕鼕在院子裡打網球,晏晏在場邊,一會兒給這個加油,一會兒給那個打氣。

「爸爸加油!」

明明是觀衆,卻累的氣喘吁吁。

陶玉書靠在門邊,見此情景忍不住抱着雙臂露出幸福的笑容。

見她回來了,林朝陽將球拍交給了阿娣,讓她陪着鼕鼕打一會兒,他則樓着陶玉書到客廳坐着,等家裡的阿姨做好晚飯。

快吃飯時,她又看到陶玉墨從房間裡走出來,有些意外的問:「你在家了?

沒上班啊?」

「早就回來了。」

陶玉墨手裡捧着一本《三國演義》,看得津津有味,陶玉書好奇的問:「好端端的,怎麼看上這書了?」

「找找靈感!」陶玉墨回道。

砂糖遊戲成立三年,大多數精力都放在了中式RPG遊戲上,應該說在香江丶灣島和東南亞地區已經站穩了腳跟,但自前公司的發展也陷入了瓶頸。

《仙劍奇俠傳》三十多方份的銷量應該說已經達到了市場的極限,如果一味的繼續製作以武俠丶仙俠爲背景的中式RPG遊戲,砂糖遊戲恐怕很難走出香江。

因此這些天來,陶玉墨一直在爲公司接下來的發展方向而冥思苦想。

「那跟你看《三國演義》有什麼關係?」陶玉書不解的問。

陶玉墨搖了搖頭,姐姐對遊戲行業的無知讓她深感鄙視,好歲也是公司的股東,業務上一點也不上心。

「《三國演義》在東亞國家影響力巨大,我在考慮要不要製作一款有關於三國的遊戲。」

她說起這個,陶玉書就明白了。

《赤壁大戰》敢投資那麼大手筆,也是瞄準了整個東亞市場。

「這倒是個不錯的主意!要是做出這樣的遊戲,日本丶韓國還有東南亞應該會很好賣。」陶玉書頜首認可道。

「哪有那麼容易啊!」陶玉墨嘆了口氣,「「人家日本八十年代就有《三國志》這種三國策略類遊戲了,這些年除了不下四五款款這一類遊戲。」

1985年,日本光榮推出了初代《三國志》,遊戲發行後得到了良好的市場反快,

百年日本BHS大員弟一名及最受讀者歡迎產品獎。

上7

核2

之後又有南宮夢的《三國志·中原之霸者》等多部三國策略類遊戲問世,讓這一類遊戲在市場上有了相當大的受歡迎度。

砂糖遊戲要想做一款三國相關的遊戲,馳騁東亞遊戲市場,拾人牙慧肯定不行,必須要推陳出新才行。

「這樣啊!」

陶玉書對電子遊戲確實一竅不通,要不是業務相關,她甚至懶得關心。

遊戲她不懂,但她懂營銷,想了想說道:「林氏在拍《赤壁大戰》,這個可以利用一下吧?

「倒是可以。」陶玉墨思着說。

陶玉書看向林朝陽,「你有什麼想法沒有?」

林朝陽像個懵懂的機器貓,「這個啊—」

被陶玉書一提醒,陶玉墨也朝林朝陽投來好奇的目光,「是啊,姐夫,你鬼主意最多,幫我出出主意唄!」

「你就這麼求人辦事的?我鬼主意多?」林朝陽很是不滿。

陶玉墨立馬賠笑,「你瞧我這張嘴!我的意思是,姐夫您老向來足智多謀,

我們公司現在迫切需要您的指點迷津啊!」

林朝陽這才滿意的拍了拍肚子,「那我就給你指點指點。」

陶玉墨期待的看着他,「姐夫,那你覺得我們要做這一類遊戲,應該朝什麼方向發展比較好?」

「這個嘛,戰略類遊戲日本有《三國志》系列珠玉在前,你們公司擅長的又是角色扮演類遊戲,還是應該做自己熟悉的類型。」

「還做RPG?三國做RPG遊戲可是個浩大的工程。」

「截取一段故事或者一個人物單獨成章嘛,你姐剛纔說《赤壁大戰》,這就是個不錯的點子。

不僅可以跟電影做宣傳聯動,在遊戲內容上也大有可爲。

比如,你們就可以做個讓玩家可以親自操作自己喜愛的武將進行單挑的設計。

喜歡三國的讀者或者遊戲述,

只對兩樣示四總六趣,

,一是其中的文士,二是1

其中的武將,既然前面這個領域已經被人佔了,你們完全可以嘗試一下後面這個路子。

差異化競爭嘛,等什麼時候你們實力強起來了,或者策劃人員有個更好的點子,再切入策略類遊戲也不遲。

聽着林朝陽的侃侃而談,陶玉墨覺得很有道理,她不禁問:「姐夫,你說的那個武將單挑的點子,能詳細說說嗎?」

林朝陽笑眯眯的敲了敲茶几,陶玉墨立刻明白他的意思,拿起茶壺給他倒了杯茶。

「說起這個——

林朝陽一股腦的將遊戲設定講給陶玉墨,到最後還不忘說,「這遊戲要是做出來了,我看可以叫《三國無雙之赤壁大戰》!」

「這個名字不錯!姐夫,你這想法也太成熟了,感覺像想了很久。」

林朝陽以前就給陶玉墨出過主意,平時偶爾也會跟孩子們玩玩遊戲,但一下子拿出這麼成熟的想法還是讓陶玉墨感到驚訝。

「瞎!都是玩遊戲的時候胡思亂想的。」

「你要是去我們公司,肯定能當個金牌策劃!」

「那你記着遊戲大賣,給我發點獎金!」

林朝陽笑呵呵的說,心裡有點期盼小姨子做出來的「無雙」會是個什麼樣子,到時候他可要第一個上手體驗體驗。

說話的功夫,晚飯做好了,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

翌日,陶玉書從香江出發,並沒有直接乘飛機飛往燕京,而是經羅湖口岸通關來到了廣州珠影廠。

她之所以會來到珠影廠,主要是因爲廣播電影電視部的田同志此時就在廣州進行調研。

說起來,田同志此次的調研就是在陶玉書的多次建言下展開的,調研的自的就是爲了考察國內電影市場的現狀,聽取基層發行丶放映部門工作人員對電影事業現狀的看法。

在陶玉書到來之前,田同志一路南下,廣州是他的最後一站。

兩人見面是在廣東湛江下面的一個鎮,由同志半天之前剛剛風塵僕僕的從隔壁市趕過來。

見面後,陶玉書請田同志到鎮上最好的酒家吃飯,聊起這一路來的調研見聞,田同志憂心。

今年一整年馬上就要過去了,全國的電影票房已近23億,放映收入也超過了10億,達到了改開以來的巔峰。

看起來形勢一片大好,可實際情況卻遠非如此。

如今國內電影票房的增長,根本原因是票價的上漲。

實際上,今年的觀影人次僅有144億人次,這已經是全國觀影人次連續12年下降了,12年前的1979年,全國觀影人次是293億人次。

12年時間,觀影人次跌了一半,這還不是最可怕的。

可怕的是,田同志這一路走來,看到的是各地製片廠丶發行單位的人心浮動,積弊難返。

製片廠一方面缺少資金,人浮於事,製片質量堪憂,電影不受歡迎;

件大生存問題;

發行單位不願發行不受歡迎的國產片,他調研時就有發行單位的幹部不止一次要求放開發行限制,允許個別地區可以發行外國影片;

爲了創收把精力都放到搞三產上,有的製片廠甚至偷偷的賣了拍攝基地去搞房地產;

不少電影院明目張膽的偷漏票房,風氣一壞再壞「改革的熱浪衝擊着各行各業,不獨是電影行業這樣。根本的問題是體制僵化,競爭力不夠。

製片廠沒錢丶發行公司沒錢,我聽說珠影廠這兩年跑了不少人,寫過《孫中山》的賀夢凡去了深圳的萬科當主管影視業務的副總,副廠長王進主動申請調去銀都..—

整個社會都在向市場經濟過渡,電影系統還是在吃大鍋飯,很難留住人才,更別提發展了。

陶玉書的話不好聽,可田同志知道這也是事實,他現在迫切需要這些「不好聽」的話,只有這樣才能找到問題的根源,刮骨療毒。

聊了一會電影行業的問題,見馬上七點了,田同志讓飯店打開電視。

到了他這個級別,每天的新聞聯播是不能落的。

陶玉書和田同志邊看電視邊聊天,恰好電視上播到了內地成立HXH的消息。

「你們家朝陽同志功不可沒啊!」田同志換了個話題。

「他只是去文化交流,沒幫什麼忙。」

嘴上這麼說,陶玉書的眼神中卻藏着幾分驕傲。

田同志看着新聞,心中也有些感慨,

陶玉書這夫妻二人,別看不在國內丶不在政治生態之中,但地位之高丶能量之大,連他這個侍郎也不敢小瞧!

第297章 爲王前驅,林氏門徒第519章 陶總好!第580章 出口轉內銷第4章 朕何德何能第298章 純純的打擊報復第135章 《人民日報》專稿報道第108章 竟然寫的這麼好第428章 狗狗祟祟張曼玉第479章 林朝陽的影響力第605章 作家首富第653章 背鍋俠第365章 不吵一吵,怎麼能行?第28章 有盼頭第602章 價值百億的非賣品第76章 《小鞋子》的反響第537章 赴陸採訪第67章 讓他見識見識社會的險惡第170章 阿毛的邀請第16章 七七級中文系第196章 往來無白丁第405章 偉大的工作第403章 這不是作弊嗎?第621章 ZY掛上號了第594章 好事連連第316章 與民同樂第438章 搞什麼籤售會啊第117章 我還治不了你?第244章 朝陽這人心眼兒好第301章 上陣父子兵第153章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277章 宋凡教女第536章 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第429章 莫欺少年窮第358章 充長輩的代價第534章 碰瓷馬爾克斯第514章 朝陽同志操碎了心啊第145章 稿費收到手軟第79章 這對CP,老孃嗑定了第341章 傻小子撞大運第74章 作品不等於人品第393章 是要給林朝陽樹碑立傳的第370章 註定留名青史第224章 比的就是人多第617章 神圖第264章 炫技之作第60章 等爺以後有錢的第26章 把稿子帶走第656章「不問,不說,不究」政策第406章 貧窮限制了想象第270章 有時間想着把稿費付了第518章 牆內開花牆外香第198章 望父成龍第371章 一輩子都寫不出來第343章 包租公計劃第375章 下一屆茅盾文學獎必有一席之地第465章 這麼看好我嗎?第652章 赤裸裸的現實第442章 不妨等幾年再看第164章 學術界的共識第490章 閃耀巴黎第481章 牌技差,牌品更差第277章 宋凡教女第681章 美國精神的寫照第485章 大慈悲第561章 《一場美食的奇幻之旅》第433章 神來之筆第172章 毒舌保羅第376章 版稅12%第433章 神來之筆第39章 我可真不是個人第133章 降維打擊第508章 這筆收購賺大了!第438章 搞什麼籤售會啊第127章 回京後的好消息第540章 只此一部,立成豐碑!第242章 同行是冤家第213章 國運盛,則棋運盛第629章 一代奇書第341章 傻小子撞大運第530章 文化輸出第89章 道統之爭第172章 毒舌保羅第604章 火爆小辣椒第346章 愛國主義讚歌第153章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60章 等爺以後有錢的第540章 只此一部,立成豐碑!第18章 《燕京文藝》第71章 結尾不夠深刻第14章 爲了家庭的和睦第166章 棉花衚衕第406章 貧窮限制了想象第554章 史無前例的大手筆第393章 是要給林朝陽樹碑立傳的第391章 沒有人是旁觀者!第211章 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676章 青絲換白髮第250章 最年輕的評委第622章 斷層第一第40章 只有我知道,你是塊金子
第297章 爲王前驅,林氏門徒第519章 陶總好!第580章 出口轉內銷第4章 朕何德何能第298章 純純的打擊報復第135章 《人民日報》專稿報道第108章 竟然寫的這麼好第428章 狗狗祟祟張曼玉第479章 林朝陽的影響力第605章 作家首富第653章 背鍋俠第365章 不吵一吵,怎麼能行?第28章 有盼頭第602章 價值百億的非賣品第76章 《小鞋子》的反響第537章 赴陸採訪第67章 讓他見識見識社會的險惡第170章 阿毛的邀請第16章 七七級中文系第196章 往來無白丁第405章 偉大的工作第403章 這不是作弊嗎?第621章 ZY掛上號了第594章 好事連連第316章 與民同樂第438章 搞什麼籤售會啊第117章 我還治不了你?第244章 朝陽這人心眼兒好第301章 上陣父子兵第153章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277章 宋凡教女第536章 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第429章 莫欺少年窮第358章 充長輩的代價第534章 碰瓷馬爾克斯第514章 朝陽同志操碎了心啊第145章 稿費收到手軟第79章 這對CP,老孃嗑定了第341章 傻小子撞大運第74章 作品不等於人品第393章 是要給林朝陽樹碑立傳的第370章 註定留名青史第224章 比的就是人多第617章 神圖第264章 炫技之作第60章 等爺以後有錢的第26章 把稿子帶走第656章「不問,不說,不究」政策第406章 貧窮限制了想象第270章 有時間想着把稿費付了第518章 牆內開花牆外香第198章 望父成龍第371章 一輩子都寫不出來第343章 包租公計劃第375章 下一屆茅盾文學獎必有一席之地第465章 這麼看好我嗎?第652章 赤裸裸的現實第442章 不妨等幾年再看第164章 學術界的共識第490章 閃耀巴黎第481章 牌技差,牌品更差第277章 宋凡教女第681章 美國精神的寫照第485章 大慈悲第561章 《一場美食的奇幻之旅》第433章 神來之筆第172章 毒舌保羅第376章 版稅12%第433章 神來之筆第39章 我可真不是個人第133章 降維打擊第508章 這筆收購賺大了!第438章 搞什麼籤售會啊第127章 回京後的好消息第540章 只此一部,立成豐碑!第242章 同行是冤家第213章 國運盛,則棋運盛第629章 一代奇書第341章 傻小子撞大運第530章 文化輸出第89章 道統之爭第172章 毒舌保羅第604章 火爆小辣椒第346章 愛國主義讚歌第153章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60章 等爺以後有錢的第540章 只此一部,立成豐碑!第18章 《燕京文藝》第71章 結尾不夠深刻第14章 爲了家庭的和睦第166章 棉花衚衕第406章 貧窮限制了想象第554章 史無前例的大手筆第393章 是要給林朝陽樹碑立傳的第391章 沒有人是旁觀者!第211章 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676章 青絲換白髮第250章 最年輕的評委第622章 斷層第一第40章 只有我知道,你是塊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