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傻小子撞大運

《蓮池》是HEB省BD市文聯主辦的文學雙月刊,創刊於1979年,跟這年代其他許許多多的地方文學雜誌一樣,銷量並不大,也沒什麼影響力。

創刊四年多時間,最讓編輯們值得驕傲的是雜誌發表了“荷花澱派”創始人孫犁、《紅旗譜》作者樑斌和《小兵張嘎》作者徐光耀的作品。

不過名家的作品當中也有反響普通,甚至是沒什麼反響的作品,《蓮池》上發表的就是這種。

《蓮池》的編輯部在BD市蓮池公園管理處的一間公房裡,是文聯向公園管理處借的,刊名也由此而來。

編輯部辦公室並不大,也就二十平的樣子,四張辦公桌佔據了房間的四個角,桌上的稿子摞的老高,地上的角落裡也有不少。

這年頭除了極少數雜誌會給投稿作者退還稿件外,絕大多數雜誌的投稿是不退的。

這些稿件就那樣放在那裡,無人在意。等到積攢的足夠多時,就會被處理掉。

別看《蓮池》只是個地方雜誌,銷量不佳、影響力也一般,但誰讓這年頭文學愛好者多呢?

不說全部,但大部分文學愛好者都是有過投稿經歷的。

而且像《蓮池》這種文學雜誌還很受那些沒有發表經歷的文學愛好者的歡迎,因爲大家都覺得投這樣沒有名氣的雜誌,編輯的要求會更低,被選中發表的概率也就更大一些。

今天的編輯部跟往常一樣歲月靜好,三名編輯涵蓋了老中青三代,年紀最大的毛兆晃負責的是小說題材作品的編審。

他個子高,人卻很瘦,中山裝穿在身上給人一種空空蕩蕩的感覺。

他正專心的審稿之時,突然“砰”的一聲動靜,嚇了他一個激靈。

毛兆晃扭頭朝隔壁的青年編輯看過去,“小莊,都跟你說了多少次了。你審稿就審稿,別一驚一乍的。老毛我歲數大了,心臟不好,禁不起你這麼驚嚇!”

毛兆晃的語氣帶着抱怨,小莊也有些不太好意思,“老毛,對不住,看看稿子就忘了。”

他說着將稿子甩的嘩嘩響,“今天真不怪我,實在是這稿子不像話。你聽我給你念念……”

毛兆晃幹了多年的編輯,如何能不知道業餘愛好者們的投稿水平?

他正想阻止小莊,卻已經來不及了。

“小鉛筆,手中拿

大圓桌上畫圖畫

……”

毛兆晃無奈的嘆了口氣,小莊這孩子什麼都好,就是這性格有點二桿子。

這些東西你自己瞎眼就行了,還拿出來荼毒我們幹什麼?

小莊抑揚頓挫的唸完了詩,氣憤的說道:“你們聽聽,你們聽聽!這叫詩嗎?這不就是信口胡編的順口溜嗎?這樣的東西也好意思投稿?”

毛兆晃無奈的搖了搖頭。

跟這個年代的大多數文學青年一樣,小莊是重度的朦朧詩愛好者,在他眼裡,只有那些追求個性的朦朧詩才叫詩。

至於他剛纔唸的那種詩,放在七八年前,其實也叫詩,並且還能登上雜誌呢。

時代變了!

毛兆晃心裡正感慨着,坐在他對面負責散文的編輯錢勇康責備小莊道:“行了,小莊。少發議論,多看稿子。”

“我就說說。”

小莊在編輯部是小字輩,性格雖然有點二桿子,但很尊重老同志,面對錢勇康的責備,他也沒反駁。

錢勇康又對毛兆晃說:“老毛,我給你看個好東西!”

他說笑着走過來,將一本雜誌放到毛兆晃桌上,毛兆晃看了一眼雜誌,調侃道:“上班期間看其他雜誌,這事我得跟主編彙報。”

錢勇康滿不在乎的笑了笑,“那你也得能找着人才行啊!”

辦公桌四張桌子,三個編輯一人一張,還有一張是主編的,《蓮池》的主編就是《小兵張嘎》的作者徐光耀。

他這個主編只是兼職,並不坐班。

“讓我看什麼呀?”玩笑了一句,毛兆晃問。

錢勇康將雜誌翻開,“你瞧這個!”

毛兆晃的視線順着他的手指看過去,“讀小說札記之一………………許靈均”。

“許靈均啊!”毛兆晃無意識的感嘆了一句,“他的評論可少見。”

他說了一句,眼睛不由自主的看下去。

“前幾個月讀到謨言同志發表在《蓮池》上的短篇小說《民間音樂》……小說的寫法有些歐化,帶有一些模仿痕跡,但基本還是現實主義的。

主題有藝術至上的意味,氣氛烘托的很好,這一點比許多初出茅廬的作家寫的東西都要好。

整篇小說最成功之處,莫過於小瞎子的形象,給人一種飄飄欲仙的空靈之感

……

近來又讀到了他的一篇《黑沙灘》,大力揭開了嗡嗡嗡黑暗的黑沙灘,矛頭直指那些企圖將水攪混的社會敗類

……”

文章並不長,才佔了兩頁版面,可毛兆晃卻越看越驚喜。等看完了文章,他有些激動的站起身。

“謨言這個傻小子撞大運了!”

錢勇康見他這個樣子,笑着說道:“我看你比謨言這個作者都要高興!”

“他也算是我們《蓮池》培養出來的作者,高興不是應當的嗎?”毛兆晃笑呵呵的說道。

“不光是我們《蓮池》培養的,最主要是你老毛一手培養的。”錢勇康恭維了一句,又感慨道:“能被許靈均青眼相加,還專門寫評論誇讚,謨言以後恐怕是要出名了!”

毛兆晃欣喜的點了點頭,認可他的說法。

許靈均的年紀不算大,但他如今在國內的名望和地位早已超越了一般的青年作家,毛兆晃可記得,他現在已經成了《人民文學》的編委。

看看編委名單上的一連串名字,哪個不是中國文學界響噹噹的人物?

在中國文壇,前輩提攜後輩向來是有先例的,甚至被傳了美談。

毛兆晃認爲,許靈均對謨言的這番肯定在他的創作生涯當中一定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他心裡這樣想着,也不知道謨言看沒看到這篇文章,他迫不及待的想告訴謨言這件事。

寫信太慢了,得打電話。

於是毛兆晃跟錢勇康打了個招呼,出門騎上自行車一路騎到BD市文聯的辦公室,借這裡的電話給身在部隊的謨言打了個電話。

謨言出身山東農村,1976年當的兵,他在部隊最大的願望就是能提幹,爲此他做了很多努力,可始終未能如願。

到1979年底,他已經25歲了,按照部隊的規定,超過24歲就提幹無望了。

不能提幹,又不願回鄉,那時的他陷入了迷茫。

想來想去,謨言把腦筋放到了寫作上,因爲部隊有一項激勵政策。

如果士兵在省級報刊上發表文章,可以記三等功。如果能在軍報上發表文章,那更是一朝成名。

他這一寫就是兩年,寫了一篇又一篇,可卻從來沒有被刊物看中發表過。

一直到81年,謨言給《蓮池》的投稿受到了毛兆晃這個編輯的重視,給他寫信邀請他修改稿子。

一個月後,短篇小說《春雨夜霏霏》發表在《蓮池》上,這是莫言人生中第一篇公開發表的作品。

次年,謨言又在毛兆晃的指導下接連發表了《醜兵》《爲了孩子》《雪花雪花》等幾篇作品。

雖然沒有引發什麼反響和關注,但多篇小說的發表使得謨言受到了部隊領導的注意,他的提幹申請終於被批准了,他由士兵變成了正排級幹部。

到了今年,謨言又陸續發表了《售棉大路》《民間音樂》和《我是羊》等幾篇作品,《蓮池》這份地方雜誌仍舊是他的主戰場。

他有時也在想,自己的作品什麼時候能登上《人民文學》《收穫》《當代》這樣的頂尖雜誌啊!

謨言覺得老天似乎聽到了他心裡的呼喊,前幾個月他竟然接到了《人民文學》一位編輯的來信。

謨言永遠難以忘記這位編輯同志的名字――陶玉書,他並沒有見過陶玉書同志,但在他的想象中,這位編輯一定是如廟裡觀音菩薩那樣慈悲的。

剛剛過去的九月份,他的新作《黑沙灘》發表在了《人民文學》上,謨言仍記得那天他在雜誌上看到自己作品的那種喜悅。

從1979到1983,四年的努力,他的作品終於登上了中國文學的最高殿堂《人民文學》,謨言覺得自己的人生終於迎來了春天。

但《黑沙灘》的發表與他想的不一樣,小說並沒有引起什麼討論和反響,謨言幻想中自己一舉成名天下知的美夢也沒有實現,他又回到了現實,他還需要兢兢業業的寫下去。

“謨言,你聽沒聽見我說話?”

電話中傳來毛兆晃失真的聲音,謨言回過神來,剛纔一個晃神的功夫過去的經歷如同走馬燈一般浮現在眼前,讓他的心緒難以自持。

“聽見了!毛老師,我聽見了!”

“這件事你要重視起來。像許靈均這樣的作家輕易是不會寫評論的,我記得他以前只寫過一兩篇評論文章,都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他對你的欣賞足以讓你引起文壇的關注,這不僅對你的創作生涯具有重要意義,更可以改變你的人生。

你可不能鬆懈,要再接再厲啊!”

電話中毛兆晃的聲音蒼老,殷殷叮囑,透着一股親切的期待。

讓謨言不禁想到他第一次接到毛兆晃來信的情景、想到毛兆晃指導他改稿的情景、想到毛兆晃帶着他到白洋澱採風的情景……

他的眼中不覺間含住了熱淚,“毛老師,我明白,我一定好好寫!謝謝您的鼓勵,您的幫助我永遠不敢忘記。”

毛兆晃欣慰的笑聲傳來,“傻小子,我看你是高興糊塗了。你要謝得謝人家許靈均,他對你的幫助纔是最大的。”

“您是發掘我的伯樂,他是帶我走上戰場的將軍。”

聽着謨言的話,毛兆晃哈哈大笑,打趣道:“你小子到底是感謝我們,還是在誇自己?”

早已被高興、激動填滿內心的謨言有些語無倫次,好在毛兆晃並不在意。

此刻他比謨言還高興,看着這個自己一手挖掘出來的青年被文壇名宿看重,同樣也是對他的眼光和過去培養的肯定。

他又勉勵了謨言幾句話,兩人結束了通話。

掛斷了電話,在謨言仍沉浸在巨大的驚喜中時,有人在喊他的名字。

“謨言,有你的信!”

謨言回過神來,跑去取了信,看到上面的落款,他不由得再次激動了起來。

是陶玉書編輯寫來的。

他迫不及待的撕開信封,展信後便看到娟秀文雅的字體。

“謨言同志:

你好。《黑沙灘》發表半月有餘,編輯部收到多封讀者來信談到了這部作品,總體來說褒大於貶,我想這對你來說是個好消息。

我最近找來了你以前在《蓮池》上發表的作品看了看,進步是很明顯的,希望你能夠再接再厲。

如有完稿小說,可寄來給我看看。我相信隨着你創作水平不斷進步,發表會變得越來越容易,祝你早日寫出具有影響力的作品。

另,許靈均同志在《燕京文學》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評價了你的作品,這又是一個好消息。

握手!

陶玉書

1983年10月7日”

第611章 期待你的新書第65章 是他寫的第144章 到底是怎麼回事第426章 真應該關小黑屋啊第11章 燕大圖書館第305章 第一屆茅盾文學獎得主第570章 立足香江,依託大陸,覆蓋全球第441章 東京行第291章 撿着了!第447章 終不似,少年遊第202章 人間至味此齋尋第269章 文人果然無恥第293章 一篇評論的影響力第121章 打工人最大的動力第142章 無出其右者第218章 有女婿了不起啊?第454章 經典的誕生第13章 窮酸的紂王第319章 那畢竟是林朝陽啊第221章 小黑屋第513章 半壁江山第490章 閃耀巴黎第210章 送上門的雙保第107章 越想越難受第51章 我的岳父是教授第36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第206章 就非得分個派別和山頭?第520章 現金收購第341章 傻小子撞大運第396章 全是我沒想到的第499章 心狠手辣陶玉書第494章 莊重文文學獎第296章 沒有水花的《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第555章 撐內地!撐同胞!第96章 部隊需要你這樣的人才第564章 金牌策劃第582章 不參加是爲了他們好第240章 下回再見就是萬元戶了第85章 《十月》差點意思第672章 人生的參差第675章 百年百種優秀中國文學第284章 實屬罕見第613章 得償所願第135章 《人民日報》專稿報道第648章 電燈泡第126章 我去裝裝逼第291章 撿着了!第44章 《秋菊打官司》第607章 生不逢時的《廊橋遺夢》第452章 鹹魚要翻身第26章 把稿子帶走第379章 國際掛號信第393章 是要給林朝陽樹碑立傳的第231章 遇事不決點三三第628章 出文集第158章 哪個好編劇不讓導演改劇本啊第218章 有女婿了不起啊?第397章 我一定紅透半邊天第271章 光榮傳統(暫缺)第436章 還回去上什麼班啊!第535章 諾貝爾文學獎的苗子第562章 津津樂道第644章 又多了一部經典第188章 會英文很了不起嗎?第509章 《紐約時報》暢銷榜第300章 湊個整數,一萬塊吧第217章 揮金如土第471章 丟雷老母!第53章 比《簡·愛》還上頭第511章 大手筆第319章 那畢竟是林朝陽啊第127章 回京後的好消息第597章 變形記第668章 我不如他第277章 宋凡教女第83章 一份稿子,收兩回錢第640章 有重要的事第685章 亞洲文壇的珍寶第452章 鹹魚要翻身第229章 白撿的僑匯券第326章 資本主義,是不一樣哈第143章 換個卷法第402章 近藤直子和《中國語》第472章 吾輩拍馬難及也第615章 惱羞成怒第367章 官方的態度第371章 一輩子都寫不出來第74章 作品不等於人品第517章 《入殮師》第301章 上陣父子兵第375章 下一屆茅盾文學獎必有一席之地第42章 內參電影真值錢第451章 “玉體橫陳”王小胖第656章「不問,不說,不究」政策第72章 你要成批評家啊第309章 無冕之王第166章 棉花衚衕第649章 就叫QQ吧第412章 完美的人設第224章 比的就是人多
第611章 期待你的新書第65章 是他寫的第144章 到底是怎麼回事第426章 真應該關小黑屋啊第11章 燕大圖書館第305章 第一屆茅盾文學獎得主第570章 立足香江,依託大陸,覆蓋全球第441章 東京行第291章 撿着了!第447章 終不似,少年遊第202章 人間至味此齋尋第269章 文人果然無恥第293章 一篇評論的影響力第121章 打工人最大的動力第142章 無出其右者第218章 有女婿了不起啊?第454章 經典的誕生第13章 窮酸的紂王第319章 那畢竟是林朝陽啊第221章 小黑屋第513章 半壁江山第490章 閃耀巴黎第210章 送上門的雙保第107章 越想越難受第51章 我的岳父是教授第36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第206章 就非得分個派別和山頭?第520章 現金收購第341章 傻小子撞大運第396章 全是我沒想到的第499章 心狠手辣陶玉書第494章 莊重文文學獎第296章 沒有水花的《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第555章 撐內地!撐同胞!第96章 部隊需要你這樣的人才第564章 金牌策劃第582章 不參加是爲了他們好第240章 下回再見就是萬元戶了第85章 《十月》差點意思第672章 人生的參差第675章 百年百種優秀中國文學第284章 實屬罕見第613章 得償所願第135章 《人民日報》專稿報道第648章 電燈泡第126章 我去裝裝逼第291章 撿着了!第44章 《秋菊打官司》第607章 生不逢時的《廊橋遺夢》第452章 鹹魚要翻身第26章 把稿子帶走第379章 國際掛號信第393章 是要給林朝陽樹碑立傳的第231章 遇事不決點三三第628章 出文集第158章 哪個好編劇不讓導演改劇本啊第218章 有女婿了不起啊?第397章 我一定紅透半邊天第271章 光榮傳統(暫缺)第436章 還回去上什麼班啊!第535章 諾貝爾文學獎的苗子第562章 津津樂道第644章 又多了一部經典第188章 會英文很了不起嗎?第509章 《紐約時報》暢銷榜第300章 湊個整數,一萬塊吧第217章 揮金如土第471章 丟雷老母!第53章 比《簡·愛》還上頭第511章 大手筆第319章 那畢竟是林朝陽啊第127章 回京後的好消息第597章 變形記第668章 我不如他第277章 宋凡教女第83章 一份稿子,收兩回錢第640章 有重要的事第685章 亞洲文壇的珍寶第452章 鹹魚要翻身第229章 白撿的僑匯券第326章 資本主義,是不一樣哈第143章 換個卷法第402章 近藤直子和《中國語》第472章 吾輩拍馬難及也第615章 惱羞成怒第367章 官方的態度第371章 一輩子都寫不出來第74章 作品不等於人品第517章 《入殮師》第301章 上陣父子兵第375章 下一屆茅盾文學獎必有一席之地第42章 內參電影真值錢第451章 “玉體橫陳”王小胖第656章「不問,不說,不究」政策第72章 你要成批評家啊第309章 無冕之王第166章 棉花衚衕第649章 就叫QQ吧第412章 完美的人設第224章 比的就是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