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陡峭,當街角公園的大樹悄悄探出一抹綠的時候,張楚自己開車就朝着一家小型影院而去。
今天是《霸王別姬》內部試映的大好日子,作爲原著作者兼編劇,他顯然得去現場看看。
翰林文化傳媒也參與了部分投資,雖然投資的錢並不多,但也是出品公司之一。
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中,拍攝這樣的愛情文藝題材是很冒險的行爲,有很大的可能收不回成本!
不僅僅是在國內,就算是在海外那些國家也一個樣子。
這年頭都是商業片當道!
以往劇情電影在取得不錯口碑的同時,還是能獲得不少票房。
可如今關注文藝片的人越來越少,人們進入到電影院之中也是爲了享受視覺上面的衝擊!
張楚並沒有對《霸王別姬》的電影票房抱有太高期待,只要不虧本太多就行。
大概是春節的餘味還沒有完全消散,燕京街道上面的車輛遠不如節前那麼多,所以張楚只是在幾個紅綠燈路口處稍微停留等待了一下,其餘時間就要快得多。
這次徐紀導演工作室選擇的是一個比較私密的私人電影院,並不是像普羅大衆開放的那種,更像是一個休閒會所。
“徐導,新年快樂!”
張楚進入到放映廳內就看見穿着一身唐裝的老爺子,他打趣着詢問道:“有紅包拿嗎?”
人逢喜事精神爽,哪怕徐紀說這是他最後一部電影了,但在國外比他年紀更大的東木老爺子等人依然在拍電影,堅持下去還是可以的。
誰知道徐老爺子一副彌勒佛般的笑容,當真從袖子裡面抽了個紅包出來!
“新年好新年好啊!你今年可不能鬆懈,得多給我們寫點好書。”
張楚原本只是開玩笑,沒想到真的有紅包拿!
他並不在乎裡面究竟有多少錢,就算是一塊錢也是心意。
“謝謝徐導,這次真的是來值了!”
“寒假還沒有結束就把你叫過來,原本該讓你多在家裡呆兩個時間的。可戛納電影節那邊的選片委員會想讓我儘快把電影成品交過去,因爲後期還得製作英文、法文字幕。”
現在才2月份,柏林電影節都才落幕不久,長期在6月份纔開幕的戛納電影節就迫不及待在預訂徐紀的這部片子。
現在電影節的競爭也非常激烈,任何一個名導的新作都不能放過!
所以選片委員會那邊纔會不斷催促徐紀,想要儘快讓它通過初審。
每年戛納電影節可能會受到幾百部影片,但只有十幾部能進入到正式的主競賽單元,淘汰率非常高!
並且被淘汰的幾乎也都是各個國家或者地區的名導之作,籍籍無名之輩想要突破重重關卡很困難。
就算是徐紀曾經拿過歐洲三大電影節的最高榮譽,而且新作也是由新生代作家原著小說改編,這些都只是能幫他拿到一個入場券,能不能進入到主競賽單元還得看具體的質量,至於拿獎就更遠了些!
張楚當然希望老爺子的封山之作能有個完美的收場,所以這一場內部試映會也的確是抱着挑刺的心理來。
上輩子他看過的《霸王別姬》是影史經典,那麼這輩子的電影肯定質量也不能差距太遠!
雖不至於每個畫面、每個鏡頭、每個情節都跟地球上面的小說一致,但有了對比之後就可以知道徐紀版的《霸王別姬》優點跟缺點各在何處。
這就像是文科類考試中的標準答案。
陳凱歌版的《霸王別姬》是標準,徐紀版的電影可能會比標準答案更好、更合適、更貼切,也可能不如標準答案。
“看來我得當一回惡人才行。”
張楚在心裡面默默說着,接下來他就要看看究竟這部影片會是什麼樣子!
由於影片的投資方里面並沒有大公司的存在,所以現場氣氛倒是挺輕鬆的,大傢伙見面之後並沒有任何拘謹。
出去影片的出品方之外,還有徐紀邀請的圈內好友跟影片主演們。
“徐導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現在市場上面爛片橫行,就需要徐導這樣的人來支撐華語電影的顏面,不該就這麼退休啊!”一個戴眼鏡的中年男子跟自己好友閒聊着,語氣裡面充滿了惋惜。
他朋友非常贊同這個觀點,“就是!現在好導演退休不拍戲了,簡直就是巨大損失。”
“要是徐紀導演退休了,那他們工作室估計就撐不起來,沒幾個能扛住的人。”
“徐紀的電影,張楚的劇本,還有張國容這些實力派演員主演,怎麼看都會是部好電影!”
“張楚那些作品的影視改編權價格飆升得實在太快。當初我們還想競爭一下《鬼吹燈》,結果億達集團直接大手一揮就買下了。現在人家已經跟迪士尼拉上關係,咱們根本買不起!”
“其實我覺得買不起《達芬奇密碼》很正常,這可是讓亞裔男演員當好萊塢頂級製作的主演,而不是什麼功夫片、武打片,還是挺有意義的。”
“老朱,你們公司最近有項目嗎?等會兒翰林文化傳媒的人來了之後,我們就去打聽打聽《挪威的森林》這部小說的影視改編計劃,看看能不能加進去。”
這些影視公司的老總們聚在一起談天說地,根本沒注意到張楚的存在,還以爲他是電影裡面的某個演員!
此前張楚並沒有跟這些出品人見過面,就算開會也都是葉淑梅當代表。
投資電影最重要的就是分散風險,就算是部文藝片,才幾千萬人民幣的投資也分成了這麼多公司。
他們並不能跟億達影業、華誼兄弟等公司比家大業大,任何一次投資都得謹慎才行。
所以目前來看,投資張楚的小說IP倒是挺不錯的選擇,起碼基本盤有保證,不至於虧本!
縱觀張楚的作品,很多小說的影視改編權都已經交易出去,只剩下最近幾本書還保留着。
《悟空傳》作爲西遊題材的小說,而且有原著跟主題曲加持,幾乎鐵定是10億級別的電影,每家公司都想要買下來拍,這幾乎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挪威的森林》相比起來就要小衆一些,是青春愛情題材文藝向作品,觀衆們並不喜歡在銀幕上面看年輕人們悲傷秋月,除非是忠實粉絲。
正在連載的《人民的名義》似乎完全不適合大銀幕,至於小熒屏的話也還得等它拿到正式的出版許可才行,電視劇投資方們都在觀望!
這小說題材實在過於敏感,萬一出版審覈被卡住,那提前花錢買下來肯定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