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張明望着鮮紅的一串數字,不由自主的嚥下了剛喝的溫茶,發出一聲“咕咚”。
少傾,他擡起腦袋,對面前一樣被稱天才的年輕一代導演林浩感慨道:“浩子,我們也得拍大片啊,大片才能賺錢,3天1億2千萬票房,嘖嘖嘖...”
林浩失笑搖頭:“大狗哥,沒那麼容易,《刺殺家》投資、宣發成本太大了,最後說不定不如《機器俠》呢。而且,方導的影響力也不是國內其他導演能比的。”
“嗯,你先忙吧,我再給發行方、院線敲敲邊鼓,《刺殺家》太猛了,這幫人搞不好就要投敵。”
“那您忙吧。”
朱紫色的辦公室門關上,張明蹙眉魂遊天外了半刻鐘,最終下定決心般的掏出手機,編輯了一條內容爲【2000萬】的信息發給名叫曹風的人。
.........
7月3號週五:3600萬票房。
7月4號週六:5000萬票房。
7月5號週日:3200萬票房
《刺殺家》首週三天豪取近1億2千萬票房,力壓《變形金剛2》奪得周票房榜冠軍的消息一經媒體公佈,便刺激了很多人的腺上素。
行業外的人驚訝,一部電影可以這麼賺錢!
電影上映三天,票房動輒以億爲單位?
還是國產電影!
業內人則心肝亂顫。
近幾天,關於《刺殺家》的訊息不絕於耳,他們有的人甚至參加了電影首映禮。
但在知曉電影票房三天破億後,卻依舊無比驚悚。
有句話說的好,不在其位,不知其難。
國內大導演近些年也沒閒着,大明星陣容的古裝大片、戰爭大片,一部接一部的拍。
引進的好萊塢大片更多,
《哈利波特》、《變形金剛》,甚至3d電影《地心歷險記》。
可唯獨《刺殺家》成了華夏第一部三天破億票房電影。
這注定是一個留名華夏影史的戰績。
一時間,國內官媒、地方媒體、紙媒、門戶網站紛紛歌功頌德。
就連與文娛毫不相干的經濟、體育、時尚等圈子都將《刺殺家》拉出來一通吹捧。
經濟時報聲稱:《刺殺家》的出現,是華夏走出全球金融危機陰霾,全國經濟復甦的一個重要體現。
理由?
老百姓有錢看電影了!
體育界範姓足球老將面對媒體陰陽怪氣國足道:人家《刺殺家》馬上就要打破《泰坦尼克號》在1998年創下的華夏電影總票房紀錄。
國足呢,再一次輸給了敘利亞,上次在正賽上贏敘利亞什麼時候?
1996年的亞洲盃,13年沒贏過敘利亞,真的臉都不要了!
足球運動員還不如人家電影人有血性!
然後...然後範老將就被《刺殺家》的影迷給衝了。
《刺殺家》經全國媒體宣傳不僅在國內火了,甚至火到了國外。
方南等人從江城轉戰山城時,老熟人cj娛樂李金孝就提前一步等在了山城。
李金孝說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報喜。
《寄生蟲》在韓國賣的很好,前不久下畫時,觀影人次爲1052萬次,是韓國第二部超千萬觀影人次的電影。
第二件事:請求。
方南以《寄生蟲》導演身份在韓國大火後。
他的一舉一動都受到了韓媒的關注。
所以cj娛樂第一時間瞭解到《刺殺家》在華夏爆火,於是匆匆找上方南,希望方南幫助cj娛樂引進《刺殺家》。
方南攤手錶示無能爲力。
他只是《刺殺家》的導演,不是投資方,無法決定版權買賣的權利。
不過他幫忙打了幾個電話,將李金孝介紹給了韓總等資方,後續他們是走官方引進渠道,還是私人買賣渠道,他就管不着了。
李金孝走後。
方南聯繫了施南生、蔡宜儂。
《寄生蟲》在韓國賣的那麼好,他卻一無所知,可見建立海外信息通道是多麼的重要。
三人沒聊一會,便一致決定再成立三家辦事處,分別駐紮香江、臺灣、韓國三地。
“方導,昨天星期一票房2500萬!”
跟隊宣傳經理進來通報了一個好消息。
週一2500萬票房與週日3200萬票房比起來,跌幅不算多。
照這個趨勢看,《刺殺家》第二週七天票房有可能衝兩億,絕對算得上好消息。
“幾家網站的評論咋樣?應該有不少差評了吧。”方南問。
“和我們預想的差不多,影評人開始帶頭抨擊劇情了,不過視效這塊依舊無差評。”
方南頷首:“那就繼續猛打視效牌,一週後視情況添加親情牌。”
《刺殺家》不是隻有視效這一個賣點,電影中【父親走遍全國與人販子不依不饒尋女】的故事情節也是很好的宣傳點。
“明白,您早點休息吧,明天跑完五個站點,還得前往蓉市,基本沒有休息時間。”
方南點頭躺倒牀上,不一會又掏出手機。
他得趁路演剛開始,精神還沒萎靡多陪閨女、媳婦聊聊天。
再過幾天,等相同的宣傳說了不下一萬遍,腦子一片空白,他就連說話的力氣都沒了。
一邊給姑娘講睡前故事,一邊和高園園用短信你儂我儂,如此神奇的交流方式持續了近一個小時,方南總算得以休息。
翌日。
《刺殺家》主創團隊繼續路演。
他們一行幾十人以江城爲據點,用水陸空三樣交通工具踏遍冀省周邊九省。
山城、西安、鄭州、長沙....
路演走完山城周邊省,《刺殺家》第二週放映結束。
七天票房2億零300萬,拿下第二週票房榜冠軍。
並且打破電影上映後的第二週票房紀錄。
最快破3億票房紀錄。
共歷時十天。
針對《刺殺家》的誇讚更多了。
即使是央視六公主等官媒也少有的不再矜持,在自家官網上,揚眉吐氣的打出了【華語電影崛起】的標題。
簡單直白的內容的字裡行間,甚至··············透露出一股難以言表的興奮:未來一週,《刺殺家》打破《泰坦尼克號》在華夏創下的總票房紀錄,成爲了許多影視圈業內人士的共識......
韓總:以近兩天票房走勢來看,《家》打破總票房紀錄也就兩三天的事。
張一某:很慶幸見證我們國家年輕一代電影人不斷拼搏,開拓進取的精神。
林浩:方南導演是我心中最全面的導演,他打破任何票房紀錄我都不會感到驚訝。
....
“《泰坦尼克號》確實是一座大山,壓的很多電影人擡不起頭來。”
飛往浦江的客機上,方南聽到衆人議論六公主大理宣揚的操作,不禁莞爾。
自從1998年《泰坦尼克號》登陸華夏,豪取3.6億票房,國內媒體在提及某某電影打破某個票房紀錄時,總是免不了強調打破華語電影紀錄,國產電影紀錄。
這種掩耳盜鈴的宣傳確實挺尷尬。
如今,《刺殺家》橫空出世,馬上就要腳踩《泰坦尼克號》,全國媒體來勁完全可以理解。
終於能拍着胸口,無所顧忌的喊出總票房冠軍了嘛。
不僅媒體興奮,觀衆也興奮。
與有榮焉的興奮。
於是乎,一個可怕的連鎖效應發生了,看《刺殺家》無形中成了支持國產電影。
7月13號—7月19號。
《刺殺家》上映第三週,票房1億5千萬,跌幅甚微,票房堅挺無比。
此時,電影總票房近4億7千萬,已將《泰坦尼克號》3.6億的總票房成績遠遠甩開。
《泰坦尼克號》暫時被人遺忘了。
全國觀衆眼中只剩一個焦點,一個疑惑——《刺殺家》。
另外,《刺殺家》的票房終點在哪裡?
渣浪娛樂:
【這是一場全民狂歡...】
知網百科:
【《刺殺家》火爆華夏的深層原因...】
西安網:
【隨着時間推移,太平洋影城《刺殺家》觀影人次不減反增,3d電影票每日早早搶購一空,其中不乏二次觀影的觀衆參與。】
電影網:
【《刺殺家》帶動華夏3d銀幕報增!】
3d銀幕統計人員武陵最近比較鬱悶:“全國的3d銀幕數每天都在變,累死我了。”
武陵說,一兩年前,都是好幾個月纔會變一次。
伴隨方南執導的3d大片《刺殺家》的熱映,各大院線驚呼:3d時代來臨了!
隨後各大院線便開始不斷的添加3d設備。
2007年國內還只有82塊3d銀幕。
半年前,華夏只有110多塊左右3d銀幕,如今變成了300多塊,而且還在不斷增加。
京城新聞:
昨日傍晚16時25分,位於我市..區...星美院線旗下某影院因爲過度排片最近熱映的電影《刺殺家》,從而導致銀幕過熱起火,索性沒有人員傷亡。
在此,我們特別連線京城某某消防領導....
浙省在線:
電影《刺殺家》上映三週,3d電影票依舊一票難求。
珠江新聞:
昨日,珠江...區警民聯合出手,將列隊購買《刺殺家》3d電影票的黃牛一網打盡!
浦江晚間新聞:
方南執導,奇幻題材電影《刺殺家》上映第四周,觀衆觀影熱情依舊高漲,票房依然強勢,一週票房1億2千萬,相比上週票房跌幅依舊很小。
累計票房已達5億9千萬。
.....
《刺殺家》票房破6億後,電影路演團隊也在浦江停了下來。
他們一行人,用一個多月時間,走了全國62個城市,進了將近400家電影院,到這會其實已經兩眼無神。
但精神上卻亢奮的一批。
黃博、陳昆叫囂着包家酒吧好好慶祝一番。
劉茜茜提議去一展歌喉。
唯獨方南兩樣都不想沾,只想躺倒牀上往死裡睡一天。
但他顯然想多了,《刺殺家》在全國搞了這麼大動靜,很多官方組織在等他歇下來參與各種會議,想聯繫他的私人也多如過江之鯽。
這不,路演結束的當天,他就從浦江飛回了京城,連自己的公司都沒能去看上一眼。
回到京城歇了一天。
翌日。
他就被下達參加關於促進文化部與旅遊局集合發展的會議。
大禮堂裡坐了一天,第二天,他又接到通知,華夏文化節要在日本拉開帷幕,讓他跟隊出席。
日本待了三天回國,《刺殺家》第五週票房出來了,8000萬。
電影上映31天,總票房6億7千萬。
到這會,方南和《刺殺家》其實已經超神了。
各大媒體、影迷提到方南的《刺殺家》那都是以一場電影革命來形容。
總之就是吹不死就往死裡吹。
方南沒有飄飄然,這特麼都8月了,離《阿凡達》國內上映也就四五個月的事,到時候他立馬就得跌落神壇。
與之相反,早先很多追捧《刺殺家》的圈內人士反倒失聲了。
方南給的壓力太大了,讓他們不知道怎麼面對,只好冷眼旁觀。
8月1號—8月7號,《刺殺家》上映第六週,一週票房5000萬。
累積票房7億5千萬,觀影人次1500萬人次。
到這會,看到這組數字的圈內人其實已經麻木了,方南自個也沒怎麼再關注票房,一直周旋在各個官方組織的活動中脫身不得。
不過,他還是找了一個空隙將江州、於東等人請到了一起。
《流浪地球》的五億投資還沒着落呢。
他有想過學華藝從銀行貸款拍電影,聊了幾回,幾家銀行只願意給他貸一個億,且利息賊高,讓方南不得不放棄。
“方導,你現在在我於東心中,就是這個!”
方南說完,於東上來先是大拇指一翹,來了一記馬屁,隨後才道:“但《流浪地球》的特效費用是不是太高了啊,要花掉3個億?”
“只要一個億,我還請你來做啥,我自己搞拉到了。”方南沒好氣道。
有《刺殺家》的技術打底,《流浪地球》的特效費確實會少一些,拍完估計四個億差不多。
但方南總不能真的當窮打工的吧。
他拍《刺殺家》, 拍《流浪地球》可不就是爲了拿別人的錢升級自己的技術麼。
不然他圖什麼。
華夏影業老總:“乖乖,方導,5個億確實很多啊,要不等我們拿到《刺殺家》的分成再聊?”
“你說你們真是....”
方南正要埋汰幾人,屋外接完電話的江州回來一拍桌子,雄心萬丈道:“方導,英皇拿出一個億支持你。”
於東幾人一臉狐疑:“老江,你剛剛接的誰的電話?”
“《刺殺家》日本首映當天3億日元,東寶株式會社的經理對我說,如果電影口碑堅挺到電影上映結束,有可能打破華語片在日本的票房紀錄。”
“我們把《流浪地球》的投資額分配分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