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不懂,但我爲之震撼!”——李安。
“《飢餓遊戲》的出現會把好來塢帶入深淵,因爲好來塢大廠會放棄更多的原創劇本。”——哈維韋恩斯坦。
“方是一位非常具有人格魅力的導演,我們合作《火星救援》時一切都是那麼的愉快!”——馬特達蒙。
“方的電影從來不需要擔心票房,無論是在東西方,他的電影都充斥着票房魔力。”——傑西卡查斯坦。
“非常感謝方南導演爲我們女性羣體發聲。”——北美最大的女性權益組織主席安珀林賽。
“他精力充沛渾身上下總是充滿自信!”——安妮海瑟薇。
“方是一位世界級別導演,我永遠忘不了和他在《地心引力》中的合作。”——桑德拉布洛克,喬治克魯尼。
“方是一位天才,他的《寄生蟲》改編了韓國好幾萬人的居住環境。”——宋康昊。
“合作《寄生蟲》時,我從他身上學到了很多。”——樸贊鬱。
“認識很多年的最親密的戰友!”——劉茜茜。
“他的導演水平母庸置疑,雖然我還沒看《飢餓遊戲》。”——張一某。
“方南的框架式鏡頭語言讓人印象深刻。”——意大利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
“期待合作的導演,嘿,方南,我等着你!”——來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布拉德皮特、安吉麗娜朱莉、艾米莉亞克拉克。
“方一直是華納最信任最佩服的合作伙伴,《星際穿越》將會是我們的又一次精誠合作。”——華納兄弟影業總裁凱文。
《飢餓遊戲》1.55億美元的首週三天票房讓許多人驚訝不已。
很多人無法理解沒有大場面,也不像《暮光之城》大玩虐戀的《飢餓遊戲》爲什麼會這麼受青睞。
電影上映前,83%的電影票已經被預訂一空,成爲北美預售票房最高的一部電影。
午夜場票房力壓《蝙蝠俠黑暗騎士》登頂。
打破影史非續集影片開畫首日最高票房紀錄後,
再次打破影史非續集影片開畫首週末最高票房紀錄。
這一切的一切讓人不敢想象,彷彿北美觀衆全部爲《飢餓遊戲》入魔了。
《飢餓遊戲》在北美火爆到什麼地步?
電影上映首週三天,北美4100多家電影院24小時不間斷連軸放映《飢餓遊戲》。
即使是治安較差的黑人社區電影院也是如此。
那些依附白人社區的電影院甚至排起觀影長龍。
最讓人感覺離譜,無法接受,摸不着頭腦的是,一直打女性牌的《飢餓遊戲》並沒有像《暮光系列》電影引起男觀衆反感,以至於純靠女性觀衆拉動票房。
爲了驗證此說法不假,福克斯電視臺直接將轉播車開到了一家繁忙的電影院門口。
經過多輪數據調查,最終寫下一份報告:《飢餓遊戲》35-49歲的觀衆佔21%。
50歲以上的觀衆達到18%。
24-35歲觀衆羣比例爲13%。
剩下48%爲青少年,其中14%爲18-24歲,而男性觀影人羣佔總人數的四成。
一部粉絲電影受衆如此之廣讓人費解。
費解歸費解,沒有人再敢去質疑《飢餓遊戲》是一部現象級電影!
因爲《飢餓遊戲》的票房太駭人了。
電影登陸北美首周,以1.55億美元便勇奪北美一週票房冠軍。
且《飢餓遊戲》首周票房冠軍的含金量極爲嚇人。
1.55億票房首先幫助《飢餓遊戲》晉升北美多個票房指標前十名,據統計的指標有:
週五單日本土票房第4名
週六單日本土票房第2名
週日單日本土票房第4名
最快突破1億美元票房第2名
最快突破1.5億美元票房第3名
電視真人秀類型電影票房第1名
週末三天總票房第3名
午夜場本土票房第7名
美利堅本土單廳票房第3名
美利堅本土首映週末單廳票房第3名
後現代題材類型電影第2名
改編科幻原着的電影第5名
動作恐怖類型電影第3名
.....
除了票房排名指標證明了《飢餓遊戲》首周票房冠軍的含金量,看同期電影也足可證明一週冠軍的含金量。
華納投資的1.5億美金大片《諸神之怒》主動改檔了。
迪士尼投資的2.5億美元大片《異星戰場》倒是沒有改檔。
但迪士尼高層恨不得打爆導演安德魯斯坦頓的頭蓋骨。
這麼多年,迪士尼一直想拓展動畫電影以外的電影題材,因此花了2.5億美元大手筆製作了《異星戰場》,《異星戰場》也是公司第三部PG13級影片。
一部真正的野心之作。
然而現實很殘酷。
與《飢餓遊戲》同時上映的《異星戰場》首周3天票房3300萬美元,這個成績結合2.5億元大製作,全方位的宣傳來看顯得那麼的滑稽。
更讓迪士尼、製片人難受的是,《異星戰場》和《飢餓遊戲》一樣改編自科幻《火星公主》,然而票房卻天差地別。
《好來塢報道》:
《異星戰場》之前,人們認爲,史上最失敗好來塢影片爲雷尼哈林執導的《割喉島》。
該片於1995年上映,成本爲9800萬美元,加上廣告宣傳費用共計1.15億美元。
但全球票房僅1570萬美元,由於該片慘敗,出品方卡洛克影業被迫宣佈破產。
如今看來,《異星戰場》很有可能打破《割喉島》的損失紀錄。
《綜藝》:
縱觀迪士尼近年來投資的影片如《波斯王子:時之砂》、《火星救母記》、《創:戰紀》等,都是成本高昂票房回收無望的反面教材,也許“米老鼠”確實應該反省一下選片的技巧問題。
《福克斯》:
迪士尼選錯了對手,《飢餓遊戲》票房走勢很強勁,《異星戰場》看起來無法在第二週扳回一城。
“彭”
迪士尼負責電影業務的總裁貝拉維恩扔掉報紙的同時,狠狠地給辦公桌來了一巴掌。
“貝拉,彆着急,《異星戰場》或許還有救。”
安德魯斯坦頓硬着頭皮道。
他的《異星戰場》一週票房看起來確實很低迷,可離下畫還早,未必不會崛起。
再一個,他好歹爲迪士尼執導過《玩具總動員》等票房周邊大爆的動畫電影,不看僧面看佛面,貝拉不應該這麼着急,不信任他。
“怎麼救?”貝拉冷冷的看着安德魯斯。
“你知道《飢餓遊戲》是暢銷改編的電影,這樣的電影,首周票房總是會很高,第二週票房常常跌幅50%以上,會和《暮光之城》一樣。”
“《異星戰場》不一樣,雖說口碑不算很好,但很多觀衆承認視效不錯,第二週票房看起來更容易逆勢上漲。”
安德魯斯滔滔不絕講完,貝拉嘴角不自覺抽搐,心裡更是罵開了:“票房逆跌?我特麼是傻的?如果不是你這頭豬還有用我特麼敲死你,憑一己之力讓迪士尼股價下跌的臭玩意!”
“希望吧,你回去吧。”
趕走安德魯斯,貝拉臉紅脖子粗的看向《異星戰場》製片人:“你覺得他說的有道理?《飢餓遊戲》第二週票房跌幅超過50%?”
製片人小心翼翼的點了點頭:“非常有可能,《飢餓遊戲》畢竟是粉絲電影,暢銷書也不像漫威中流行了幾十年的角色,粉絲體量很小。”
貝拉沉思了會:“我給喜滿客院線總裁打電話,讓他們增加排片。”
喜滿客總裁爲難,但還是強行推動增加了《異星戰場》排片,喜滿客只是北美第三大院線,離不開迪士尼這樣的大廠。
尤其不能沒有迪士尼《玩具總動員》似動漫電影的周邊。
第二週悄然來到,隨着《異星戰場》再次增加排片達到4500家電影院,北美第二週搶票房大戰再次開啓。
不過關注票房的業內人士都清楚。
戰場上只有兩方,方南和他的公司《飢餓遊戲》VS迪士尼《異星戰場》。
其餘什麼《十月懷胎》、《魔鏡魔鏡》、《龍虎少年隊》全是陪襯,要等到下週華納影業的《諸神之怒》登臺方有可能引發三方票房大戰。
戰爭開啓之前,輿論先行。
北美電影從業人士與安德魯斯一樣想法的人很多,《飢餓遊戲》會在第二週票房跌幅超過50%。
至於《異星戰場》?
米老鼠還是多拍兒童動畫電影,爲孩子們帶去快樂爲好。
沒有人看好《異星戰場》,但也沒有人相信《飢餓遊戲》票房繼續強硬。
北美最權威的票房網站BOM直接斷言,《飢餓遊戲》拿下兩週票房冠軍然後結束旅程享受電影票房帶來的喜悅。
但偏偏,《飢餓遊戲》不信這個邪。
週一報收1100萬加美元。
週二半價票衝上1800加萬美元。
週三報收1100萬加美元。
週四報收1200萬美元。
週五票房再次衝高到1500萬美元。
週六票房又一次上揚至2000萬美元。
週日票房跌回1700萬美元加。
《飢餓遊戲》在第三支花絮登場後,電影北美第二週票房再次破億約莫1億1千萬,奪得第二個周票房冠軍的同時也將總票房推到了2.6億美元。
《飢餓遊戲》第二週1.1億美元的票房成績,結合同檔期電影票房成績一出來,看衰《飢餓遊戲》票房的北美業內人士無不汗顏。
TOM:
1 《飢餓遊戲》 11000萬 2.6億2周
2《異星戰場》 2011萬 5000萬 2周
3《魔鏡魔鏡》 1900萬 1900萬 1周
4《龍虎少年隊》 1500萬 9310萬 3周
5《老雷斯的故事》 800萬 1.90億 5周
6《到也門釣娃魚》 127萬 317萬 4周
7《勇者行動》 101萬 6775萬 6周
8 《臨終千言》 92萬 1652萬 4周
9 《地心歷險記2》 84萬 9848萬 8周
10 《X計劃》 83萬 5337萬 5周
11《十月懷胎》 78萬 209萬 2周
沒有一個能打的,自以爲是對數的《異星戰場》看起來最爲可笑,迪士尼2.5億投資,1億宣發徹底打水漂。
即使迪士尼有着強大的發行實力,虧損額也不會低於1-2億美元。
這一天製作出影史最爲虧錢電影之一的迪士尼股價狂跌,電影部負責人貝拉開發佈會向股民道歉,《異星戰場》導演永久迴歸動畫電影。
電影製片人被迪士尼解約。
與之相反,這一天,所有與《飢餓遊戲》有關的人員,爲之奮鬥的人員在希爾頓酒店舉辦了一場內部趴體。
簡單的放鬆後,方南等人再次進入工作狀態。
雖然《飢餓遊戲》因爲華納《諸神之怒》的到來被縮減了一部分排片,但電影還未下畫,還能創造歷史。
果然。
《飢餓遊戲》在第三週再次打了北美業內人士以及票房網站TOM的臉。
面對新晉強敵《諸神之怒》,已然開啓第三週的《飢餓遊戲》不僅票房上未落下風,甚至將華納的《諸神之怒》狠狠地踩在了腳底下。
如上兩週票房上踩《異星戰場》那樣輕鬆。
1 《飢餓遊戲》 6000萬 3.2億 3周
2 《諸神之怒》 3420萬 3420萬 1周
13《異星戰場》560萬 5560萬 3周
....
《飢餓遊戲》上映三週連奪三週票房冠軍。
面對1.5億、2.5億美元投資的《諸神之怒》、《異星戰場》票房輕鬆獲勝,真正的看傻了北美業內人士,也在全球逛起了一陣《飢餓遊戲》風。
“《飢餓遊戲》面前,迪士尼和華納兄弟影業看起來就像個小丑!”
“沒有人可以戰勝方南和他的《飢餓遊戲》!即使是好來塢大廠華納和迪士尼!”
“非常期待《飢餓遊戲二之星火燎原》,方南不要和小丑一般見識了,趕緊拍第二部然後年底上映!”
“好消息,《飢餓遊戲》的手辦終於上線了,揹着弓箭的尼斯手辦帥呆了。”
“我買的crystal的真人手辦也很帥!”
“想看crystal其它的電影去哪裡?”
“好來塢誰可以戰勝方南, 詹姆斯卡梅隆,史蒂文斯皮爾伯格,還是雷德利·斯科特、諾蘭?”
推特、油管、臉書,北美各大社交平臺充斥着有關方南和《飢餓遊戲》主演們的討論,6月末7月初的他們就是好來塢頂級巨星,受萬衆崇拜。
以爲這就完了?
一切還沒有結束,因爲《飢餓遊戲》的票房潛力還未結束。
到了此刻,反倒沒有人再懷疑《飢餓遊戲》蟬聯第四周票房冠軍,一切好像又變得理所當然起來。
而北美之外的更多的電影票房市場,《飢餓遊戲》也成了吸票房利器,讓人看不懂,看不明白,但它就是能拿下一座座票房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