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篇文章下來,顧佈德已經把方景從百年難遇的明君,吹捧成了千古一帝!
這貨可以!
絕對是個可塑之才!
朕的怎麼好好獎勵他呢?
方景提起了毛筆,又在自己的小本本上寫下了顧佈德的名字。
要怎麼安排他纔好呢?
寫完名字之後,方景有些猶豫。
這種只會吹噓拍馬的大混子,好像對國運也沒什麼危害呀?
對了!
方景靈光一現!
朕不能讓他只對着朕自己個吹!
朕要讓他把大契都吹出花來!
完美!
方景很快就想到了一個特別合適他的位置!
“來人啊,給朕把顧佈德召來!”
突然被召見,顧佈德顯得有些驚訝。
其實,在這些日子裡他也有些後悔了。
土銘在花河府的事情已經傳遍了整個燕京城。
本來他還在爲土銘捏一把汗,可沒想到皇上竟旗幟鮮明地支持了土銘,還真的讓他花河府搞贏了變法!
現如今,花河府的大戶在均勞入田的法令下多少都有些不堪重負,有很多人家變賣了土地。
土銘就讓人以官府的名義把這些地都買了下來,然後分給了那些沒有地的佃戶。
一時之間,花河府的兼併問題也被解決了。
官辦的絲綢廠更是逼着那些鄉紳改變了對勞力的待遇。
緊接着,土銘又引進了紡織工廠,讓花河府的收入再次得到了騰飛的機會。
如今花河府的稅負營收,已經和去年同期差不多了。
要知道,大契朝廷徵收的是春秋兩次稅收。
土銘一個春稅就直接收到了一年的稅錢,今年的考評自然是上上等的!
朝中的所有人都知道,土銘是走上了青雲之梯了!
何不羣更是恨自己,思想太過於保守了!
如果當時和土銘一樣選擇了外放,說不定這裡就會有自己一份功績了!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每天躲在翰林院裡給陛下寫拍馬屁的文章!
就當太監來翰林院通知顧佈德,說陛下要召見他的時候,顧佈德一下子來了精神。
當今正是陛下用人之計,陛下傭人也是向來不拘一格的!
而且陛下特別喜歡任用新人!
土銘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啊!
難道說……
陛下看上我了?
顧佈德激動的跟在太監身後,直接來到了垂拱殿。
方景就坐在龍椅之上,眼皮都沒擡一下,對顧佈德說道:“榜眼郎,翰林院的日子可好啊?”
聞言,顧不得想了想,立刻拱手說道:“回皇上的話,翰林院清貴,倒是不辛苦。”
這話倒是沒任何問題。
翰林院乃是大契儲備人才的地方,還是以培養高階官員爲主的。
像顧佈德這種新科進士進入到翰林院之後,主要的工作也就是做個編纂。
所謂編纂一職,就是爲皇家整理書籍。
當然,除了一些書籍之外,自然還有史書典籍,和歷朝歷代皇帝的詔書也是需要管理的。
這樣的差事,顧佈德說是清貴倒也沒毛病吧?
就算是羋天正和付薪翰這樣的丞相,也常常會懷念當年在翰林院的日子。
倒不是有多少感情,實在是因爲那裡的日子太舒服了。
聽到顧佈德的話,方景這才點了點頭擡起了眼。
“你寫的文章是極好的,朕有意讓你兼任朝報總編撰,你的意下如何呀?”
朝報總編撰?
朝報,就是朝廷發往各個州郡縣的一種文書,上面記載了朝廷的大事,還有最近頒佈的新政。
說白了,和方景上一世現代生活中的報紙很像。
這個朝報總編撰就是報社總編輯的位置。
但兩者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朝報一般都是發往各州縣衙門的,最多也就是張貼在告示板中,給來往的路人看。
不會有方景前一世那種大量印刷的情況,畢竟大契現在雖然已經有了紙墨筆硯和印刷技術,但生產情況還是不允許的。
朝報這種事情,一直都是歸禮部管理的,讓顧佈德這樣的大才子去管理朝報,相信禮部也不會說什麼。
而且,禮部當中也沒有專門管理朝報的部門,自然也沒什麼人願意專職管這種事情。
顧佈德一聽皇上要讓他去做總編撰,心裡還是相當高興的。
比起同年讀書的那些同僚們,雖然趕不上土銘那麼優秀,但好歹也算是比別人快了一步!
顧佈德立刻激動地跪了下來。
“謝陛下隆恩,微臣定當竭盡全力!”
然而,還沒等顧佈德繼續往下說,方景立刻打斷了他。
“不過朕有幾個條件!”
“首先,你寫的文章中絕對不能有說朝廷不好的!”
“然後,這個發行量也不能像之前那樣只是給州府衙門送去,一定要加大!”
“朕撥給你十萬兩專門去做這件事,如何?”
什麼!!
顧不得對臉上寫着難以置信,他生怕是自己的耳朵聽錯了!
十萬兩?
有句老話說的好,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做一個知府還要三年才能貪夠十萬兩,陛下一揮手就批給了自己十萬兩!
這不是器重,又能是什麼呢?
“多謝陛下栽培,臣赴湯蹈火也必將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務!”
“好!”
【操縱喉舌,國運:-2000點】
【獲得稱號:粉飾太平】
【稱號獎勵:黃金+200,0000兩】
哎喲,不錯哦!
朕的思路果然是對的!
方景非常滿意自己的想法,果然還是要給年輕人機會啊!
成功敗壞了國運,方景的臉上多了幾分笑意。
他很是和藹的對顧佈德說道:“朕給了你專斷之權,你不要有太大的壓力,搞砸了也沒事,年輕人就該慢慢來!”
聽見這話,顧佈德的心底升起了一股暖流。
他也沒什麼能報答皇上的,索性直接磕起了響頭。
“謝陛下栽培!”
“謝陛下栽培!”
“……”
走出垂拱殿的時候,顧佈德的腦門上磕出了一個大包。
倒不是方景不讓他停,而是方景喊停了他也沒停,最後方景無奈的走了,半天之後他才停下來的。
走心了!
回到翰林院之後,顧佈德立刻着手籌辦起了新朝報的事。
但他很快就發現了,這辦朝報確實是個很燒錢的事。
目前大契用的還是雕版印刷技術,這樣的工藝效率是很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