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第110章 《割辮令》頒佈!留辮不留頭,

第110章 《割辮令》頒佈!留辮不留頭,留頭不留辮

盛京將軍,或者說按照現在的情況來說,應該稱之爲奉天將軍。

新任將軍吳瑪護雖然在盛京城大權在握,但他的眉眼之間,卻有一種難言的鬱結。

奉天將軍,位列正一品,乃關外三將軍之首,對奉天地區有絕對的生殺大權,盛京城內如同明朝之南京一般,設有尚書、侍郎,可以說是土皇帝也毫不爲過。

但吳瑪護可是跟隨攝政王南下的滿清將領,早就見識過關內的大好河山,見識過各種各樣的榮華富貴,如今留在盛京,怎能不讓他有些鬱結?

而盛京城中的三千滿洲八旗也是同樣如此,抱怨連連。

都是滿洲人,都是八旗精銳,一起打下漢人的江山,憑什麼你們入關享福,留我們在關外挨凍?

要知道,這可是清朝,根本沒什麼暖氣,冬天的關外,可真是要凍死人啊。

特別是,清廷爲了讓關外成爲最後一條後路,還強制要求關外滿洲不要忘記先祖的榮光,繼續按照原先的生態訓練,以至於……關外的八旗兵無不怨天哀地。

要不是朝廷撥款的款數驚人,這些個滿洲八旗兵早就扯旗子造反了。

當然等到了清中後期,因爲對關外的供給提供不上來,關外的滿洲兵沸騰,以至於還曾經產生過數次‘武裝討薪’和滿洲人‘反清復明’的情況,着實是有點尷尬。

而吳瑪護倒是不至於扯旗造反,搞什麼‘反清復明’那一套。

雖然在征討南明時,他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領隊,名字都不被記錄在史書上,但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以及他合理的站隊,終於在去年當上了奉天將軍。

主要原因還是走太師鰲拜的關係。

不然,他一個小小的盛京戶部左侍郎是怎麼一蹴而就,升任奉天將軍的?

因此,到今天早上爲止,吳瑪護和清朝的關係還屬於‘我愛大清,大清愛我’的階段。

然而就在今天早上,關內發來一封緊報,乃是康熙皇帝發來的報告,說是太師鰲拜謀反事泄,已被聖君所擒,聖君昭告各地封疆大吏,好生當奴才,不要搗亂,聖君不會追究各大封疆大臣的。

但話雖這麼說,吳瑪護依舊心存疑慮,惴惴不安,不知該如何是好。

直到最後,吳瑪護才幽幽嘆了口氣:“太師啊,您怎麼就被一個小孩給扳倒了呢?莫非當今皇上,真是聖君在世?”

“將軍,急報,急報!”

忽然,一道急促的聲音在吳瑪護耳畔響起,吳瑪護聞言大爲驚駭,緊接着便站起身來,快步走到門口,卻見到了一個穿着黃馬褂的滿洲小將,正是瓜爾佳家來鍍金的年輕副都統。

此人對關內的消息可以說是極其靈通。

看到這位副都統如此震驚,吳瑪護心中也是咯噔一聲,還以爲這消息來自於關內,當即急切地問道:“怎麼了?莫非是太師遇害……咳咳,難道是逆賊鰲拜被處斬,皇上要追究本將軍的責任?”

這是他最擔心的一件事情。

畢竟他剛當上奉天將軍,纔不到十一個月啊!

聽到吳瑪護這般話語,那副都統爲之一愣,緊接着便顧不得說這些,反而氣喘吁吁的開口道:“將軍,興京…興京和寧遠失守了!”

“什麼?!”

吳瑪護大驚失色:“皇上已經派兵來打本將軍了?!怎麼從興京、寧遠進兵,而不是錦州、遼陽?!”

說罷,他來回踱步,緊接着便咬牙切齒道:“一定是寧古塔將軍巴海,他一定是得到了密報,因此纔會毫不猶豫的進軍!”

他已經聯想到了。

什麼兵這麼能打?一定是寧古塔將軍麾下的索倫營,索倫營沒有聖旨調動,是不可能調動了。

一切都連起來了,自己身爲鰲太師嫡系,那康麻子小兒竟然容不下自己!

吳瑪護咬牙切齒,憤憤道:“好你個康熙小兒,老夫當年在攝政王麾下攻城略地,你和伱阿瑪還不知道在哪兒穿開襠褲呢,今日竟然敢下此毒手!”

他,吳瑪護,出身於滿洲鑲白旗,宜特墨氏。

乃是正兒八經的多爾袞嫡系。

本來就和順治這一脈不對付,現在自然會浮想聯翩。

緊接着,吳瑪護便看向了來通報的這名副都統。

而副都統的表情,也有些尷尬。

因爲寧古塔將軍巴海,乃是瓜爾佳氏出身。

而自己,也是瓜爾佳氏。

這……

吳瑪護直接拔出掛在牆上的大刀,指着這名副都統,怒斥道:“屠莫,你穿甲攜兵而來,莫不是想取老夫性命?!”

也不能說吳瑪護多想。

實在是這個時間點太敏感了。

他在朝中的靠山鰲拜剛被康熙扳倒,正惴惴不安之時,忽然聽聞手下有兩城失陷,而且還是最靠近盛京的兩座城市,這讓吳瑪護如何作想?!

什麼人,能夠從北面攻來,悄無聲息,而且還能越過黑龍江將軍和寧古塔將軍的防區?

寧古塔將軍,即吉林將軍。

只不過吉林將軍要等十幾年後才能改名,現在同盛京將軍一樣,都是另外的稱呼。

“將軍誤會啊!”

副都統屠莫現在可以說是心驚膽戰,當初說好了來這裡鍍金四年,回去之後就能風光的去衚衕找小桃紅去,怎麼卻無端捲進了這般要緊事?皇上啊,你可真是害慘了奴才!

“根據援兵來報,那興京、寧遠城牆上,掛着的是……”

說到這裡,屠莫環顧一眼左右,確定四下沒人之後,才壓低了聲音,低聲道:“是明朝的龍旗。”

“兵馬密密麻麻,估摸着不下十萬啊。”

“什麼?!”

聽到這個消息,吳瑪護更是駭了一跳,同樣左右環視一陣,才鬆了口氣,開口道:“就算是有人想復興明朝,怎麼可能打北邊兒來啊?明朝那攤子不是在南方嗎,聽說有個叫朱延平的在臺灣,咱爺們的關外離臺灣也太遠了啊!”

吳瑪護現在人已經迷惑了。

攻佔興京、寧遠的,究竟是誰啊?

寧古塔將軍?寧古塔那破地方,哪兒抽得出來十萬兵?纔多少披甲人,不過算上這些年流放來的奴才,估摸着能湊出一萬兵。

但這傾巢而出,吉林不要了?萬一那羅剎鬼趁機攻過來怎麼辦?

難道是朝鮮,想要爲明朝復仇?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朝鮮都是一羣沒卵子的慫貨,根本沒這個膽子。

而且就算是朝鮮人,他們這戰鬥力……別說幾萬人了,來二三十萬人也打不破興京,更別說還佔領了寧遠。

所以……哪兒來的這麼多軍隊?

總不可能是明朝軍隊顯靈,穿着白盔白甲,爲崇禎皇帝披麻戴孝來複仇吧?

但也不能在關外啊,直接去北京復仇不比來盛京強啊?

一時之間,吳瑪護心亂如麻。

而就在此時,那副都統屠莫咬了咬牙,當即低聲道:“一定是皇上的兵!”

“皇上不想樹立一個殺封疆大吏的殘暴形象,因此才寧古塔將軍掛上明朝的旗號,打着反清復明的幌子,攻城略地,欲殺害將軍。待殺害將軍之後,便以剿滅明朝餘孽的幌子,在關外進行大清洗!”

屠莫腦洞大開,說出了一種可能。

而吳瑪護一時語塞,只能道:“這……這……皇上才十四歲,還是個孩子……”

屠莫咬了咬牙,繼續道:“皇上才十四歲就扳倒了鰲拜,將軍切勿將其視作十四歲的孩子啊!”

他可不想死在這兒,當然要儘可能的和吳瑪護扯上關係。

等取得吳瑪護的信任之後就開城投降,迎接堂叔的軍隊入城,自己照樣是皇上的好奴才!

甚至在殺了吳瑪護之後,還有可能接任奉天將軍呢!

聽到這句話之後,吳瑪護當即咬了咬牙,開口道:“皇上不仁,那本將軍便不義,既然打着明朝的旗號,那麼本將軍守土有責,當對朱明僞軍給予迎頭痛擊!”

說罷,吳瑪護便冷聲道:“傳令諸軍,嚴守盛京,固守待援!”

屠莫見狀,正準備附和一句,緊接着便見又有一騎校尉匆匆趕來,對着吳瑪護道:“將軍,城外來了千餘興京、寧遠的潰兵,嚷嚷着入城,該怎麼辦?”

“什麼?!”

吳瑪護精神緊繃,緊接着便挎刀而行,迅速抵達城牆,凝望城牆外那些灰頭土臉的潰兵。

“快開門,讓爺們進去啊!”

“明軍太殘暴了,興京、寧遠的咱們滿洲人全完蛋了!”

“他們說什麼留辮不留頭,留頭不留辮……乖乖,爺們的辮子可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怎麼能隨便割掉,和那些朝鮮人爲伍啊?還好爺們逃得快!”

“京觀,太可怕了!”

“……”

一干潰兵在那兒嚷嚷着,其中有滿洲有漢軍,他們的聲音嘈雜不已,心有餘悸。

而一旁的屠莫正猶豫着要不要勸導吳瑪護開門時,卻聽到吳瑪護哈哈大笑道:“此乃奸計也,勿要中計。”

“若是明軍如此殘暴,這些潰兵是如何來到盛京城下的,興京、寧遠兩地的守軍加上一起,不過三千,若攻城明軍十萬,怎麼會讓他們逃出一千餘人?”

吳瑪護摸了摸花白的鬍鬚,哈哈大笑一聲,覺得自己已經識破了奸計。

而見半響都沒開門,城外的潰兵大爲不滿,紛紛叫嚷辱罵,而吳瑪護見狀,也毫不猶豫:“彼輩皆是康熙……咳咳,皆是明軍的奸細,放箭放箭!”

伴隨着奉天將軍的下令,一瞬間箭矢如雨,一瞬間便讓毫無防備的潰兵死傷慘重。

“狗日的吳瑪護,你他嗎鑲白旗的孬種,竟敢射你爺爺我,回頭你爺爺我一定參你一本!”

“他嗎的,快走,吳瑪護想殺爺們!這還不如當初把辮子剪了投降啊!”

“……”

一瞬間,城外的潰兵哭爹喊娘,當即四散而逃,不敢停留。

而吳瑪護見狀,十分滿意,哈哈大笑道:“小小奸計,焉能得逞?”

就在吳瑪護大笑之際,耳畔忽然出現了一陣轟鳴之聲,緊接着城牆一陣顫動,似乎是有什麼火炮襲來,吳瑪護瞬間東倒西歪,摔倒在地上,大驚失色:“什麼情況,這是什麼情況?!”

“將軍快下城牆,賊軍有火器!”

副都統屠莫忠貞不二,當即掩護着吳瑪護,下了城牆而去,而下城牆時,吳瑪護也毫不猶豫的嚷嚷着:“我們的守城炮呢,還擊,還擊啊!”

下了城牆之後,吳瑪護才歇了歇,聽到城外的炮火轟鳴聲之後,吳瑪護這才憤憤道:“有火炮,果然是寧古塔的披甲人!先前那些潰兵,果然是想詐開城門,互爲內應,還好本將軍足智多謀!”

聽到吳瑪護的話語,屠莫好不汗顏,緊接着便咬了咬牙,對着吳瑪護張口道:“將軍,末將上城牆上看看,賊兵有多少兵!”

“善。”

吳瑪護點了點頭,屠莫當即深吸一口氣,迎着不斷轟炸的炮火,登上了城牆,偷偷看了一眼外面,眼見着密密麻麻的明軍軍陣和鴛鴦甲,不由滿意地點了點頭。

善!

清朝初年,大批的甲冑還是用明朝甲冑,或者說……滿清的八旗兵的盔甲本身就是邊軍甲冑,只有細節上的不同。

不過這些細節,只有近身才能看出來,隔着這麼遠,屠莫只能打眼一瞧,自然眼花了些。

於是,屠莫趕忙縮了腦袋,準備今夜就尋個機會,命人去城外聯絡,開城投降,投降自己的堂叔巴海。

沒錯。

屠莫真的以爲,對方是自家堂叔巴海。

畢竟真沒有經歷過天將雄兵,關外能夠有能力發動如此大規模戰爭的,除了寧古塔將軍巴海之外,沒有其他人了。

朝鮮?

朝鮮雖然能湊出人,但是……呵呵。

一切盡在不言之中。

心思定了之後,屠莫當即下了城牆,飛奔回吳瑪護身邊,低聲道:“將軍,果真如此,末將認得那部隊,就是寧古塔的披甲人啊!您想想,別人有這能耐嗎?”

“咱們關外三將軍同氣連枝,末將覺得,還是將軍書信一封,傳給巴海,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莫要中了康熙小兒的奸計啊!”

聽到屠莫的話,已經老邁昏聵的吳瑪護當即點了點頭,感覺有些頭暈和噁心,當即道:“既然如此,你便去寫吧。本將軍,本將軍要休息一下。”

吳瑪護年事已高,在歷史上,吳瑪護康熙九年,也就是明年就壽終正寢,死在了任上。

本來年歲就大,剛纔被這火炮一嚇,倒也是更加暈厥了一陣。

他之所以咬牙堅持,主要還是爲了自己的後裔。

只要自己堅持時間夠久,康熙那小兒就奈何不了自己的家眷,正如如今的漢人三藩一般。

整個盛京的軍隊大概有一萬餘人,只要其他城市的軍隊聽從號令,前來馳援,就可以。

堅定守住,一定會有辦法!

而聽到吳瑪護的話語之後,屠莫心中一喜,毫不猶豫地拱手,忠貞不二道:“是,末將這便去寫!”

說罷,屠莫便急匆匆地回了住所,寫了兩封書信,皆是滿文,第一張是按照吳瑪護所想而寫,第二張便是今夜子時,親信開門。

吳瑪護看過第一張之後,不疑有他,當即放下吊籃,讓人去送信。

而屠莫全程心臟砰砰直跳,只怕被吳瑪護識破了計謀。

不過好在,一切都順利進行。

而且這吳瑪護,也不是什麼名將,當年攻略中原的時候,無數人冒頭,而他卻一直當個小小的參將,直到鰲拜上臺,他才抱住鰲拜的大腿,當上了奉天將軍。

這麼重要的崗位,吳瑪護卻寂寂無名,可見其能力有多麼弱了。

就這般,吳瑪護被攙扶回去休息,很快便已入夜。

入夜之後,屠莫當即召集親信,趁着夜色,來到城門面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之勢,拿下城門官後,大聲喊道:“奉天將軍吳瑪護意圖謀反,其罪當誅!城外乃我皇清聖上平叛大軍,爾等親眷皆在北京,莫要自誤,速速與我反正!迎接王師入城,隨我誅殺吳瑪護!”

聽到屠莫的話語,原本還想反抗的八旗兵們紛紛面面相覷,不知是真是假。

對面不是打着明朝旗號嗎,怎麼就是自己人了?

不過大家都認得屠莫,畢竟是瓜爾佳氏貴胄出身,一時之間八旗兵們紛紛拱手,用着滿語喊道:“願隨都統大人,誅殺吳瑪護!”

是的,雖然對朝廷不是很滿意。

但畢竟有人質留在北京,而且朝廷發錢也沒拖欠過,再加上若是平叛大軍,他們這點人根本打不贏,因此毫不猶豫,紛紛願隨屠莫一起進軍。

一時之間,盛京城中瞬間亂作一團,正在睡夢之中的吳瑪護被驚醒,得知此事之後大驚失色,紛紛帶領親信,想要奪回城門。

不過大勢已去,沒有任何餘地,吳瑪護被當場生擒。

做完這一切後,屠莫趾高氣揚的站在城門口,打算迎接自己的堂叔巴海入城。

很快,陣陣馬蹄聲傳來,屠莫恭順萬分,不過很快他便瞧出不對勁兒來。

不對啊,他們的甲冑,好像和我大清有些不一樣啊?

“你就是開門獻城的屠莫?”

忽然,一道冰冷的漢話出現在屠莫的耳畔,屠莫擡頭去看,卻見武英侯郭勳騎着高頭大馬,居高臨下的望着屠莫,張口道:“不錯,沒想到建奴之中,出了你這等忠心明室的忠臣!忍辱負重多年,倒是苦了你,等陛下來了,定會好生封賞你的。”

屠莫一下子就傻了眼?

陛下?

什麼陛下?

忠心明室?

啊?

你們真是明軍啊?!

屠莫人傻了。

他好好一個大清忠良,大清的既得利益者,怎麼突然間變成了明廷忠臣了?

而且還是忍辱負重的那種。

還沒等屠莫反應過來,卻見郭勳抽出從陸炳那裡討要的繡春刀,指向了盛京城:“盛京城內有多少滿人,多少漢人?”

“滿人合包衣十萬餘,漢人二十萬餘。”

一個漢軍包衣壯着膽子,發言迴應。

“好,陛下有令!凡滿洲、包衣有抵抗不從者,其家眷就地格殺,築成京觀,以儆效尤!其餘順從者及漢人百姓者,責令三日之內,盛京……不,瀋陽城及奴兒干都司所有百姓割辮蓄髮,留辮不留頭、留頭不留辮!”

郭勳毫不猶豫,大聲宣佈着《割辮令》的頒佈。

基本就是以牙還牙,當初滿清入關時如何頒佈的《剃髮令》,如今他們便要怎麼頒佈同樣意義的法典。

而在郭勳身邊,還有一個精通滿語的翻譯,將這句話用滿語翻譯了一遍。

一瞬間,周圍跟隨屠莫投降的滿州八旗大爲震驚,一個八旗兵更是持刀指着屠莫,怒罵道:“屠莫,你這個滿洲叛徒、滿奸!漢人到底給了你什麼好處,你竟然背叛我大清?!”

“我……”

屠莫有口難辯。

昔日滿清入關,屠殺中原漢人。

現在我要反過來,皇明入關,屠殺各地滿城滿人!

當然,滿洲里自然也會有投降的,這一部分可以收下當狗,充當消耗品,如同歷史上的綠營。

推薦一本書

《人生交換後,大小姐提刀上門》

主角獲得一款遊戲,可以和她人交換身體,也能綁定她人修煉√

(本章完)

251.第250章 新一輪羣會議,弘治帝入羣104.第104章 朱翊鈞:張先生,真的有奇怪的第二十五章 吝嗇至極的周奎,剝皮極刑!164.第164章 奇怪的乾隆朝,後宮清穿女274.第274章 大明協同進攻,劉淵的驚恐270.第269章 洪熙皇帝朱高熾加入羣聊274.第274章 大明協同進攻,劉淵的驚恐130.第130章 朱厚照的覺悟!朕回去之後,先完本感言第四十一章 洪武朱棣:造反派竟是我自己!133.第133章 正德帝朱厚照的謀劃,小玄子叫102.第102章 皇明無敵艦隊建立,朱由檢又雙第86章 暮鼓晨鐘,驚醒世間名利客180.第180章 魏忠賢的功過,朱由校決心整治第五十七章 于謙:民爲重,社稷次之,君爲輕!292.第292章 明軍東出,反大明聯盟成立!第二十五章 吝嗇至極的周奎,剝皮極刑!266.第265章 顯聖,孤身破艦隊!第七十九章 聖人遺澤,今當斬之!第一十五章 三朝大軍彙集於京師!253.第252章 武功鬆弛的弘治朝,可笑的大捷第311章 成化事了,平定天下第二十四章 學子們皆有報國之心,可盡數充軍,發往關寧前…262.第261章 麾下雄師百萬,豈能進退不前!170.第170章 皇太極:什麼?要朕援助你而不第309章 殺殺殺,朕要殺出一個乾淨的成化朝124.第124章 活捉康麻子228.第228章 混亂的後金軍隊,一戰覆滅!第五十五章 能夠當大明的狗,真是榮幸啊!第一章 大明皇帝聊天羣173.第173章 長沙之戰結束,曾剃頭申請出戰125.第125章 我的公公,叫康熙!(二合一)135.第135章 解決閣老,誅滅逆臣,大清洗太第二十四章 學子們皆有報國之心,可盡數充軍,發往關寧前…253.第252章 武功鬆弛的弘治朝,可笑的大捷156.第156章 朱棣:老二,你咋回來了?!第八十章 肅清衍聖公孔家138.第138章 玄燁,你可是大清國的皇上,不第七十三章 錢先生,水涼頭癢否?111.第111章 康熙:什麼,大明又活了?222.第222章 大明靖海將軍汪直,劍指巴塞羅150.第150章 錦衣衛改革,確定位面名稱,日第305章 成化帝朱見深加入羣聊,萬貴妃的謠第一十六章 殺他個人頭滾滾,血流成河!283.第283章 洛陽獻降,犯我大明者,必誅!200.第200章 投降?朕,不受降!228.第228章 混亂的後金軍隊,一戰覆滅!178.第178章 羣會議結束,天啓皇帝的動作!182.第182章 宣德 景泰的危機245.第244章 長春光復,不一樣的見聞!212.第212章 太上皇投敵謀反了!158.第158章 羣國戰開啓,特殊的乾隆朝253.第252章 武功鬆弛的弘治朝,可笑的大捷279.第279章 嘉靖朝大一統,封爵功臣,國公第90章 朱祁鎮:等朕回去之後,一定要把你們143.第143章 棄地交趾,朱瞻基的後悔,大奴245.第244章 長春光復,不一樣的見聞!192.第192章 皇上莫慌,漢人幫漢人,俺們漢291.第291章 英靈碑,劉琨歸順,第一輪國戰199.第199章 自投羅網的曾國藩,關外的異動162.第162章 黑奴白奴一樣好217.第217章 命懸一線前,朱常洛入羣208.第208章 上古呼吸法,大明皇帝齊聚北京167.第167章 茫然的皇太極第四章 大明亡於崇禎一十七年!198.第198章 溫弘曆心態崩了,還能這麼操作第六十五章 任務完成,獲得精煉鋼鐵製造廠139.第139章 回嘉靖朝,外國使臣覲見,鐵甲第六十七章早朝183.第183章 若晴:今天我們相聚在這裡,是106.第106章 羣排行的獎勵,國戰對手確認!190.第190章 進京!第306章 朱元璋怒斥朱見深兩大罪,朱見深人100.第100章 奪門之變,但發動者是朱祁鈺和107.第107章 好消息:大明先帝顯靈了;壞消189.第189章 乾隆:所以朕的父母到底是誰?145.第145章 羣排名,第一名怎麼又是嘉靖朝250.第249章 隨機事件,提前召開羣會議249.第248章 末日洗禮,西洋人的末日!第六章 朱棣:我的廟號爲什麼是成祖?194.第194章 你也配背這首詞?!99.第99章 于謙:孫太后定然被小人矇蔽,臣190.第190章 進京!214.第214章 朱由檢欲退位第六章 朱棣:我的廟號爲什麼是成祖?231.第231章 洪武朝國戰結束,朱元璋獲得獎第五十四章 朱祁鈺的憤怒第二十七章 撫卹士卒121.第121章 八旗:我們降了吧;漢臣:我大244.最近在鍛鍊,更新確實沒跟上,不好意思265.第264章 英法艦隊來襲139.第139章 回嘉靖朝,外國使臣覲見,鐵甲151.第151章 來自日本的皈依者狂熱,徐福故第82章 公審孔胤植,遊街示衆!(求首訂)150.第150章 錦衣衛改革,確定位面名稱,日第六十八章 一切事了,迴歸本位面!234.第234章 復活吧,皇長孫朱雄英!第一十四章 崇禎殺瘋了,查抄萬二白銀!158.第158章 羣國戰開啓,特殊的乾隆朝260.第259章 勸降左宗棠,你跟李鴻章有什麼
251.第250章 新一輪羣會議,弘治帝入羣104.第104章 朱翊鈞:張先生,真的有奇怪的第二十五章 吝嗇至極的周奎,剝皮極刑!164.第164章 奇怪的乾隆朝,後宮清穿女274.第274章 大明協同進攻,劉淵的驚恐270.第269章 洪熙皇帝朱高熾加入羣聊274.第274章 大明協同進攻,劉淵的驚恐130.第130章 朱厚照的覺悟!朕回去之後,先完本感言第四十一章 洪武朱棣:造反派竟是我自己!133.第133章 正德帝朱厚照的謀劃,小玄子叫102.第102章 皇明無敵艦隊建立,朱由檢又雙第86章 暮鼓晨鐘,驚醒世間名利客180.第180章 魏忠賢的功過,朱由校決心整治第五十七章 于謙:民爲重,社稷次之,君爲輕!292.第292章 明軍東出,反大明聯盟成立!第二十五章 吝嗇至極的周奎,剝皮極刑!266.第265章 顯聖,孤身破艦隊!第七十九章 聖人遺澤,今當斬之!第一十五章 三朝大軍彙集於京師!253.第252章 武功鬆弛的弘治朝,可笑的大捷第311章 成化事了,平定天下第二十四章 學子們皆有報國之心,可盡數充軍,發往關寧前…262.第261章 麾下雄師百萬,豈能進退不前!170.第170章 皇太極:什麼?要朕援助你而不第309章 殺殺殺,朕要殺出一個乾淨的成化朝124.第124章 活捉康麻子228.第228章 混亂的後金軍隊,一戰覆滅!第五十五章 能夠當大明的狗,真是榮幸啊!第一章 大明皇帝聊天羣173.第173章 長沙之戰結束,曾剃頭申請出戰125.第125章 我的公公,叫康熙!(二合一)135.第135章 解決閣老,誅滅逆臣,大清洗太第二十四章 學子們皆有報國之心,可盡數充軍,發往關寧前…253.第252章 武功鬆弛的弘治朝,可笑的大捷156.第156章 朱棣:老二,你咋回來了?!第八十章 肅清衍聖公孔家138.第138章 玄燁,你可是大清國的皇上,不第七十三章 錢先生,水涼頭癢否?111.第111章 康熙:什麼,大明又活了?222.第222章 大明靖海將軍汪直,劍指巴塞羅150.第150章 錦衣衛改革,確定位面名稱,日第305章 成化帝朱見深加入羣聊,萬貴妃的謠第一十六章 殺他個人頭滾滾,血流成河!283.第283章 洛陽獻降,犯我大明者,必誅!200.第200章 投降?朕,不受降!228.第228章 混亂的後金軍隊,一戰覆滅!178.第178章 羣會議結束,天啓皇帝的動作!182.第182章 宣德 景泰的危機245.第244章 長春光復,不一樣的見聞!212.第212章 太上皇投敵謀反了!158.第158章 羣國戰開啓,特殊的乾隆朝253.第252章 武功鬆弛的弘治朝,可笑的大捷279.第279章 嘉靖朝大一統,封爵功臣,國公第90章 朱祁鎮:等朕回去之後,一定要把你們143.第143章 棄地交趾,朱瞻基的後悔,大奴245.第244章 長春光復,不一樣的見聞!192.第192章 皇上莫慌,漢人幫漢人,俺們漢291.第291章 英靈碑,劉琨歸順,第一輪國戰199.第199章 自投羅網的曾國藩,關外的異動162.第162章 黑奴白奴一樣好217.第217章 命懸一線前,朱常洛入羣208.第208章 上古呼吸法,大明皇帝齊聚北京167.第167章 茫然的皇太極第四章 大明亡於崇禎一十七年!198.第198章 溫弘曆心態崩了,還能這麼操作第六十五章 任務完成,獲得精煉鋼鐵製造廠139.第139章 回嘉靖朝,外國使臣覲見,鐵甲第六十七章早朝183.第183章 若晴:今天我們相聚在這裡,是106.第106章 羣排行的獎勵,國戰對手確認!190.第190章 進京!第306章 朱元璋怒斥朱見深兩大罪,朱見深人100.第100章 奪門之變,但發動者是朱祁鈺和107.第107章 好消息:大明先帝顯靈了;壞消189.第189章 乾隆:所以朕的父母到底是誰?145.第145章 羣排名,第一名怎麼又是嘉靖朝250.第249章 隨機事件,提前召開羣會議249.第248章 末日洗禮,西洋人的末日!第六章 朱棣:我的廟號爲什麼是成祖?194.第194章 你也配背這首詞?!99.第99章 于謙:孫太后定然被小人矇蔽,臣190.第190章 進京!214.第214章 朱由檢欲退位第六章 朱棣:我的廟號爲什麼是成祖?231.第231章 洪武朝國戰結束,朱元璋獲得獎第五十四章 朱祁鈺的憤怒第二十七章 撫卹士卒121.第121章 八旗:我們降了吧;漢臣:我大244.最近在鍛鍊,更新確實沒跟上,不好意思265.第264章 英法艦隊來襲139.第139章 回嘉靖朝,外國使臣覲見,鐵甲151.第151章 來自日本的皈依者狂熱,徐福故第82章 公審孔胤植,遊街示衆!(求首訂)150.第150章 錦衣衛改革,確定位面名稱,日第六十八章 一切事了,迴歸本位面!234.第234章 復活吧,皇長孫朱雄英!第一十四章 崇禎殺瘋了,查抄萬二白銀!158.第158章 羣國戰開啓,特殊的乾隆朝260.第259章 勸降左宗棠,你跟李鴻章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