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第139章 回嘉靖朝,外國使臣覲見,鐵甲

第139章 回嘉靖朝,外國使臣覲見,鐵甲艦‘常遇春艦’下海!

小玄子的悽慘人生還在繼續,不過明軍的攻勢卻愈發的如狼似虎了。

在佔領洛陽之後,明軍只不過是稍作休整,便繼續開始了新一輪的征伐。

兵鋒再度分爲兩路,從關外趕回來的十二團營總都督,武英侯郭勳掛帥,南下荊襄,同吳三桂交戰。

而另一部分,則是叩關函谷、進逼潼關,蒙古騎兵也從榆林再度發動了攻勢,進行夾擊西安的嶽樂。

孫皇帝、爺皇帝?

統統沒有用,朱厚熜不認可!

不過嶽樂的騷操作確實給大明的統一降低了不少的麻煩,因此如果能夠解決嶽樂,那麼朱厚熜也願意給嶽樂一點空間,直接處死,免去折磨了。

而太皇太后布木布泰也已經抵達西安,同嶽樂,自己的這位名義上的侄兒相見。

“嬸嬸遠道而來,爲朕獻上玉璽,朕心甚慰啊。”

嶽樂笑着在西安接見了布木布泰,雖然布木布泰如今身材已經十分走樣,但他的目光還是十分火熱的。

對嶽樂而言,布木布泰屬於是年輕時的女神。

這位女神和自己的兩位叔叔(黃臺吉、多爾袞)好過,甚至據說還和漢人降將(洪承疇)好過。

但卻沒跟嶽樂好過。

嶽樂一直深以爲憾,如今,似乎有了那麼一點點機會啊。

聽到了嶽樂的話語,布木布泰有些格外的錯愕。

因爲嶽樂和她講話,說的是漢語,而不是滿語。

不僅如此,布木布泰也發現,但凡嶽樂頒佈的詔令,基本上全是漢語,大清傳統的滿蒙漢三語詔書已經消失了。

布木布泰立馬便知曉,嶽樂能夠在西安登基,靠的是西安當地漢人集團的力量,比起南清相差遠甚。

雖然南清弱小,但畢竟是天津失陷之後殘存的八旗兵所在,因此八旗在南清還是能夠說得上話的。

而這西清,可以說除了皇上和國號,剩下的甚至和大清已經沒什麼關係了。

布木布泰勉強擠出一抹微笑:“玄燁、福全這兩個小孩子不懂事,當年便應該依皇兒的詔,讓皇上您登基,這樣我大清便不會有今日之禍了。”

畢竟對於她而言,也沒什麼地方去了。

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那是純漢人政權,還不如嶽樂這邊呢。

嶽樂淺笑吟吟,從龍椅上走了下來,連張勇上的奏疏,明報‘榆林被襲、潼關被襲、甘肅三州府造反’的事情都沒管了,而是直接來到了布木布泰身邊,湊在了布木布泰的耳畔,低聲吟道:

“嬸嬸今晚願與朕同牀共枕否?”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

嶽樂的歲數,和布木布泰相差不了太多。

說是真的貪圖布木布泰,倒也不是。

只是爲了年少時未曾滿足的夢罷了。

聽到了嶽樂的話語之後,布木布泰又驚又喜,接着便羞怒道:“皇上請自重,本宮乃是太宗皇帝的皇后、世祖皇帝的母親!”

“八叔上得,十四叔上得,甚至洪承疇都上得,朕上不得?!”

嶽樂憤怒無比,接着便一把抓住了布木布泰的手腕,低聲叫道:“今日無論你同意與否,朕都要上的!”

“皇上,軍情緊急,那……”

忽然,有一個太監闖了進來,似乎想要說些什麼,卻被嶽樂呵斥道:“滾出去!一切事宜,交給秦王處理,政從秦王、祭則寡人!”

嶽樂已經不想着光復大清了。

他現在想着,就是該如何享樂。

沒辦法,實力差距懸殊,還是能開心一天,是一天吧。

名聲?

他都已經臭大街了,還在乎這個?

……

洛陽城中,從關外千里迢迢趕來的王陽明終於抵達了洛陽,在行宮之中參見朱厚熜。

“陛下。”

王陽明站在朱厚熜面前,對着朱厚熜恭敬有加,開口道:“老臣參見陛下,陛下召老臣來,不知有何吩咐?”

“王閣老調度統一、用兵如神,前線一切軍政要事,還望王閣老能夠暫時爲朕分憂。”

望着不辭辛勞趕來的王陽明,朱厚熜格外欣慰,當即勉勵了一聲之後,接着便一揮衣袖,掏出了一枚丹藥來:“此丹乃朕親自煉製,可祛除體內雜質,消磨病根……王閣老勞苦功高,爲朕這治下疆域操心過勞,王閣老需此物,調理身體。”

聽到朱厚熜的話語,王陽明不由微微欠身,似乎是想要勸諫什麼,但想到了最近嘉靖帝身上發生的神乎其技,以及自己目前所處之地,登時也不知道該怎麼說,只能長拜之後,尊敬道:“臣謝陛下皇恩。”

說罷,便接過了由黃錦遞來的丹藥。

對於帝王服用丹藥、煉製丹藥這種行爲,王陽明覺得都不是很靠譜,是需要死諫勸誡的。

但現在的皇帝陛下十分不同,以至於讓王陽明都有些暈頭轉向,不知該如何是好。

而看到了王陽明表情上的猶豫,朱厚熜不由輕輕一笑,接着便道:“王閣老還是趁早服用吧,朕的這靈丹妙藥,放在外面,可是足以讓一朝天子以數十萬石糧食來交換的。”

聽到了朱厚熜的話語,王陽明倒是沒有繼續猶豫,直接吞服了朱厚熜給的這枚丹藥。

一瞬間,一股暖意在腹中蔓延,逐漸擴展到了四肢,讓王陽明感覺身體暖呼呼的,原本疲憊的精神都一掃而空,變得神清氣爽。

雖然之前朱厚熜一直用靈氣洗滌王陽明的身軀,但那隻能將過往的暗傷清除,並不能根治。

如今服用這枚丹藥,纔算是萬無一失。

而王陽明瞬間感到不可思議,緊接着便對朱厚熜恭敬地拱手道:“陛下厚恩,臣無以爲報,願……”

“王閣老身體好便可,無需說什麼報答與否。”

朱厚熜笑道:“接下來,還望王閣老替朕坐鎮此地,調動軍隊,以最快速度平定三藩……具體的情況,王閣老來的時候應該已經有人跟閣老說過了。”

“同王閣老一起來的‘武極營’,乃精通武道手段的軍士,爲精英中的精英,凡戰者,必克敵當先,望王閣老妥善調兵、克敵制勝!”

康熙朝的大事件早已處理完畢,重點在於接下來的征討。

難度不大,但格外的難以解決。

而且,朱厚熜當前還有其他事情要回嘉靖朝去處理一番,嘉靖朝那邊雖然閣老能夠實現自治,但總有一些大事情要讓朱厚熜過去處理。

“朕要回嘉靖朝一趟。”

朱厚熜接着便看向了一直以來無所事事的朱高煦,接着便道:

“漢王殿下便從旁輔助王閣老吧,一切皆以王閣老爲重……陸炳,你也留在這裡,倘若有人不服王閣老者,無論是一軍主將,還是國公王侯,錦衣衛盡數可拿下,下獄論罪!”

“是。”

朱高煦拱了拱手,精神一震,接着便小心翼翼地問道:“聖上,這支‘武極營’能給我帶嗎?我本來以爲來到這裡九死一生,需要上戰場殺敵,沒想到天天呆在後方,都長了好幾斤肉,無聊死了!”

“行,給你帶吧。”

朱厚熜想了想,點了點頭後,接着便道:“朕個人回去便可,親衛營可依次加入戰鬥序列,康熙朝如今已經有五十餘萬的軍隊,但征討不臣與韃虜,還需更多的軍隊。”

五十餘萬軍隊中,十二團營有十五萬人抵達,皇明艦隊、登州水師及臺灣部,共計十萬人,而在康熙朝成立的新營,倒是足足有二十五萬之多。

除此之外,尚且還有已經有一萬兩千人的滿洲營及一萬七千人的建州營。

兵力達五十餘萬。

嘉靖朝與康熙朝已經建立了穩定的聯繫之地,正是處於關外的寧遠。

而與其建立聯繫的嘉靖朝城市,便是天津。

從天津的郊區某點,可以直接傳送到寧遠來。

等統一康熙朝,完成本次國戰之後,倒是可以重新選擇聯繫地點,不過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朱厚熜想要回到嘉靖朝,可以直接傳送回去。

但僅限個人,而且只能傳送到京城去,因爲不是援助,所以無法帶走軍隊。

而從嘉靖朝傳送回來,則是會在傳送去的點上。

朱厚熜從洛陽傳送回嘉靖朝,那麼從嘉靖朝傳送回來,便也是回到洛陽。

“請陛下放心,臣必殫精竭慮,將那亂臣賊子、虜清建奴盡數清除,爲陛下賀!”

而得到了一個讓朱厚熜十分滿意的答案之後,朱厚熜便點了點頭,緊接着便一點一點消失在了他們的面前,金光閃爍。

而望着這一幕,雖然早就有所準備,但無論是王陽明還是陸炳、朱高煦、黃錦,盡數都是感嘆連連。

“我大明有如此天子,實乃幸事也!”

……

嘉靖朝,養心殿。

深宮高牆,紅牆綠瓦。

前些日子,嘉靖朝剛剛下了第一場雪,所謂是瑞雪兆豐年,待到明年春暖花開日,便是又一個豐收的季節。

五年的風調雨順,可不是白得的。

朱厚熜站在陽光之下,負手而立,倒是感慨萬千。

自己已經有大半年沒有回嘉靖朝了。

其實這般說起來,自己比歷史上的嘉靖帝還要離譜。

歷史上的嘉靖帝只不過是不上朝而已,班還是上的,但凡有什麼大事兒,都會讓司禮監和內閣來開小會。

而現在的自己,連開小會都不開了,甚至於一年當中,留在北京的時間不足兩個月。

這般一來,倒是顯得嘉靖朝的情況格外尷尬。

不過無所謂了,自己現在做的乃是開創之功,能夠再度統治一箇中原,那麼其中的資源可比不上朝要好太多了。

古代帝國之所以無法控制太廣闊的疆域,是因爲傳輸不便,帝國中樞的命令無法下達。

而現在,朱厚熜可以兩頭穿越,統治自然是輕鬆無比的。

忽然間,不遠處匆匆而來了幾個紅袍大臣,似乎對朱厚熜的突然到來而感到意外,隔着老遠,便下拜,對着朱厚熜拱手道:“陛下!”

“上朝。”

朱厚熜一甩衣袖,倒是十分淡然的開口,並無什麼太大的情緒波動,彷彿他一直都在嘉靖朝,從未曾離開過。

Wωω. t t k a n. co

“是!”

首輔張璁當即拱手聽命。

很快,這場已經是下午的早朝便被召開。

上朝有些稍顯正式,因此朱厚熜這次倒是沒有穿着喜歡的道袍上殿,而是任由宮女們給朱厚熜穿上正規龍袍。

待一切結束,他走到了龍椅前,倏地轉過身子,一揮袖袍,坐在了龍椅之上,透過了眼簾前的十二道旒珠,看向金鑾殿下的羣臣。

“臣等拜見陛下,恭請陛下聖安,陛下福德康隆!”

伴隨着一陣山呼海嘯,朱厚熜淡然點頭:“朕安,諸卿平身。”

這下,才起身一片大臣。

還不等太監例行公事,內閣首輔張璁便已經迫不及待的上前,對着朱厚熜拱手道:“陛下,臣有本奏。”

“自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楊閣老告老後,兵部尚書之位空置多日,臣斗膽,請兵部左侍郎桂萼補缺。”

聽到了張璁的話語,朱厚熜當即點了點頭,開口道:“准奏,令桂萼爲兵部尚書、加武英殿大學士,並太子太保。”

而在大臣羣中的桂萼當即跨步而出,對着朱厚熜拱手道謝:“謝陛下!”

桂萼在大禮議中,疏請稱孝宗爲皇伯考,興獻帝爲皇考,贏得了朱厚熜的心,同時,桂萼確實也是一員幹吏,和張璁的配合很好。

楊一清下臺,讓桂萼來頂替楊一清的位置,也正好。

朱厚熜登基之後,雖然進展迅速,但也是要和文官妥協,因此才保留了兩個老臣在內閣之中。

ωωω●тtkan●¢〇

現在的朱厚熜權力達極盛,因此無需考慮這麼多,想讓誰上位,誰就能上位。

同時,朱厚熜還要對康熙朝進行一個初步的裁定。

康熙朝,也需要有大學士和六部尚書制衡。

“王閣老平定江南之後,南京的朝廷皆廢,改制。”

朱厚熜淡然道:“責令南京大小官員,無罪者往南京去,前往新朝,擔任要職。”

反正南京那些官員,留着也是養米蟲,左右還是有點作用,而且被王陽明殺了一波,老實很多了。

先發到康熙去當官,等穩定之後,再行其他。

對於新朝是什麼樣子,在場的各位大臣們並不清楚,但根據源源不斷的運糧、過冬棉衣以及各類援助,也能推斷出來,戰事十分激烈啊。

而對於這些南京的同僚們,在場的大臣們只能默哀了。

朱厚熜見他們這幅樣子,便搖了搖頭。

康熙朝那邊並不像是他們想象中的那般兵荒馬亂,不過現在還不是澄清的時候,等國戰結束之後,康熙朝和嘉靖朝的官員,是會有所調劑的。

嘉靖朝的官員有可能會去康熙朝任職,而康熙朝的官員,也有可能來嘉靖朝任職。

唯一惡趣味的一點,就是康熙朝的官員來嘉靖朝之後,或許能找到自己的祖宗呢。

“陛下,臣亦有本奏。”

工部尚書費宏上前一步,對着朱厚熜拱手道:“江南製造總局喜報,第一艘鐵甲艦已成功下水,當前一切正常,還請陛下爲其賜名!”

“除此之外,江南製造總局仿製‘永樂一號’,已經制成一批槍械,性能略遜於永樂一號,但整體使用感相差無幾,還請陛下能夠賜名。”

聽到了費宏的話語之後,朱厚熜不由滿意地點了點頭,大喜過望。

緊接着,毫不猶豫,直接脫口而出道:“鐵甲艦便以大將之名來命名,稱之爲‘常遇春艦’吧。”

常遇春,大明帝國赫赫有名的開國大將。

先前的風帆戰列艦,已經出現了藍玉艦、徐達艦,如今的常遇春艦出現,倒是補足了不少。

皇明艦隊已經出航,這鐵甲艦如果試驗成功,當與福建水師一起北上,進軍日本的。

畢竟日本的銀礦,還沒開採。

大明並非產銀國,還是很需要這個銀礦的。

“至於仿製‘永樂一號’的槍械……”

朱厚熜想了想,也沒有絲毫猶豫,直接張口便道:“就叫‘嘉靖一號’吧,反正也不是什麼稀罕物件。”

既然江南製造總局能夠批量生產嘉靖一號了,那麼朱棣的財路馬上就要沒咯~

桀桀桀。

朱厚熜笑了笑,不過並不會大批量生產。

畢竟軍火生意還是讓朱棣來便可,朱厚熜沒那麼多社會資源來加班加點生產嘉靖一號,江南製造總局還是用來造船爲主。

對了。

江南製造總局,在天津。

朱厚熜相信,如果後來真有什麼考試,這絕對是一道送命題。

畢竟誰能想到,地址在天津的造船廠,名字叫江南製造總局啊?

工部尚書費宏進而上書道:“陛下,江南製造總局局正、天津總督、天津市舶司司提舉、天津港口總指蕭誠齋上書,恭請陛下駕臨天津,爲新艦加彩,鼓舞軍心。”

“好,朕知道了。”

朱厚熜點了點頭,表示清楚。

蕭誠齋可以說是在天津一手抓,數個官職加身,可見朱厚熜對其的看重,而對於蕭誠齋的請求,朱厚熜覺得可以去一趟天津,看看這艘鐵甲艦到底是不是自己印象之中的蒸汽鐵甲艦。

聽到朱厚熜這般言語,費宏倒是狠狠地鬆了口氣,接着便退回了官員序列。

而不等朱厚熜開口,下一位又出場了:“臣,有本奏。”

出言的乃是禮部尚書,席書。

“有佛朗機使臣與河南……荷蘭使臣求見。”席書道,“爲仰慕大明當皇帝威儀,他們還帶了奴隸三百人,黑白都有。”

聽到席書的話語之後,朱厚熜倒是沒什麼太大的驚訝。

畢竟之前兩廣總督柳文就上書,說過這件事,有使臣在廣東等着。

現在好像已經到南京,在南京等候着。

那荷蘭在如今,應該還是在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之下,直到1568年,也就是隆慶二年纔開啓了獨立戰爭,而1581年,也就是萬曆九年才徹底獨立,成立尼德蘭聯省共和國。

不過他們現在自稱是荷蘭,也是沒什麼問題的。

因爲荷蘭,其實是這個地區一個省份,最大、最富裕且最有權力的省份。

因此,在那裡不少人都以自己爲荷蘭人自傲。

佛朗機便是西班牙,如今佛朗機人和荷蘭人一起出現,是非常正常不過的事情。

“讓他們去天津候着吧。”

朱厚熜想了想,懶洋洋地開口說着:“朕也要去一趟天津,去看看常遇春艦的情況,同時用常遇春艦,震懾一番這些化外蠻夷,讓他們不要沒事兒找事兒。”

他想都不用想,肯定是這些個傢伙想要在南方的某個地方開一個港口。

朱厚熜的評價是,有多遠滾多遠。

現在大明有鐵甲艦了,不是他們在大明開港口,而是大明在西方開港口。

怎麼,伱不服氣?

那就打死完事兒。

無敵艦隊是吧,看看什麼纔是真正的無敵艦隊!

而聽到了朱厚熜的話語後,席書當即點了點頭,同時對着朱厚熜道:“臣領旨,這便讓鴻臚寺去做。”

鴻臚寺,禮部下轄專門負責外交的部門。

當然,外交的對象通常都是大明身邊的小弟和‘乖兒子’。

偶爾有幾個逆子,只需要上報兵部,兵部再上報皇帝,皇帝再命令兵部調兵遣將,去把這個逆子揍一頓。

這就是鴻臚寺簡單的日常工作。

本來蠻無聊的,只有朝鮮、安南這麼幾個小國,現在佛朗機使臣都來了,又有工作了!

而朱厚熜倒是揮了揮手,卻見又有其他大臣上奏。

“陛下,關外已經清掃完畢,建州女真已經全滅,海西女真與野人女真爲先鋒,殺的其人頭滾滾,海西女真、野人女真請求內附,希望大明可以在關外修築城池,令其二部沐浴王化,海西女真首領改姓葉,自稱爲葉公沈諸樑之後。”

聽到了這個奏疏之後,朱厚熜整個人都有些憋不住笑了。

葉公沈諸樑?

要知道,這一支葉姓主要分佈在南方地區。

不過無所謂了,後世的海西女真首領也確實改漢姓爲葉,這般也倒是頗爲符合情況。

“准奏,責令朝鮮出民工,在關外大興土木。”

朱厚熜打了個哈欠,接着便道:“取消奴兒干都司,改立遼東省、遼西省、松江省、黑龍江省。”

雖然朱厚熜很想一步到位,直接變成黑吉遼,但畢竟要一步一步來,現在的地名要慢慢改。

並且現在的關外,可比後來的關外大很多,大明現在還是有外東北在的。

至於大興土木?

錯誤的,是朝鮮大興土木。

至於朝鮮會不會民不聊生,這就不關朱厚熜什麼事兒了。

不吸外國的血,怎麼讓大明富強啊?

總不至於吸自己人的血吧?朱厚熜可做不出來如隋煬帝那般,爲了彰顯大國風範,棄自己江山社稷內部隱患不管的事兒。

如果朝鮮刁民想要謀反,或者朝鮮王實在幹不下去了,那麼朱厚熜也不介意讓朝鮮內附,直接變成大明的行省,就叫朝鮮省和三韓省。

至於會不會無血可吸?

不會的,國戰開啓,一個世界就有那麼廣袤的領土,而且未來還不一定有什麼別的國戰場所呢,因此朱厚熜絲毫不擔心無血可吸。

“陛下,兩個月前的捷報,兩廣總督柳文、徵南將軍沐紹勳已平定安南全境,安南僞王莫登庸已梟首!”

聽到了這句話之後,朱厚熜也滿意的點了點頭。

在歷史上,嘉靖帝倒是也收復了安南,但收復的情況有點水,屬於是口頭勸降,改了個名字而已,安南還是安南。

而現在,纔是真正武裝佔領全境。

朱厚熜並不擔心會出現如宣德朝那般入不敷出,從而棄地的情況。

朱厚熜現在,可是有大把的銀子可以花。

“改安南爲安南都護府,冊封兩廣總督柳文爲融國公、安南總督,柳氏一族,坐鎮安南!”

朱厚熜毫不猶豫,直接開口道:“責令黔國公於雲貴,改土歸流,收回土司的權利,同時建立土司兵營,坐鎮西南!”

雖然柳文目前功勞不算大,甚至不如征討康熙朝這些將領的功勳。

但柳文畢竟勞苦功高,坐鎮兩廣已經日久,而且其子振威營提督·柳珣也已經在康熙朝征戰,本身也是融國公之後,與其說是受封,倒不如說是承襲。

“陛下,攤丁入畝已經在國內推行,效果很好,無人膽敢阻攔。”

“陛下,江南有祥瑞,鯉魚躍龍門,當地知縣……”

“西域哈密……”

各種各樣的奏疏在朱厚熜的耳畔出現,朱厚熜也一一進行處理。

不過都是些不大的小事兒。

但有一點,卻讓朱厚熜很傷心。

那就是西域。

這個地方,倒是一要收納的。

西域還好說,畢竟已經有釘子嵌在那裡了,大明的勢力籠罩西域。

但雖然是這樣的,但也是需要大軍步步推進的。

不過軍隊吃緊,大明帝國現在四處開戰,等康熙朝的國戰結束之後,再行手段吧。

“退朝吧。”

處理了所有事件之後,朱厚熜立馬宣告退朝,緊接着便長道:“退朝之後,朕準備出發,去往天津。”

“臣等恭送陛下。”

(本章完)

第六十八章 一切事了,迴歸本位面!189.第189章 乾隆:所以朕的父母到底是誰?第三十章 清軍入關201.第201章 清末列強未能滅亡清朝的原因第四十一章 洪武朱棣:造反派竟是我自己!第85章 新羣員入羣246.第245章 血債血償,轟炸機俯衝!257.第256章 新世界,大漢?第86章 暮鼓晨鐘,驚醒世間名利客274.第274章 大明協同進攻,劉淵的驚恐200.第200章 投降?朕,不受降!第六十八章 一切事了,迴歸本位面!258.第257章 什麼東西都tmd敢出來自稱是漢了199.第199章 自投羅網的曾國藩,關外的異動第六十四章 你也配姓朱?丟盡了我朱家的臉!293.第293章 你要中門對狙?重炮轟殺石虎!第五十九章 提前發動的奪門之變,朱祁鎮的幸福生活要開始…133.第133章 正德帝朱厚照的謀劃,小玄子叫188.第188章 曾國藩欲投河自盡,北京城流言第一十四章 崇禎殺瘋了,查抄萬二白銀!182.第182章 宣德 景泰的危機第二十四章 學子們皆有報國之心,可盡數充軍,發往關寧前…第五十七章 于謙:民爲重,社稷次之,君爲輕!276.第276章 朱高熾:兒子,你是幹什麼工作第三十七章 阿濟格潰敗,八旗戰無不勝的神話破滅!第92章 要是太祖 太宗來了,你們幫誰?第三十七章 阿濟格潰敗,八旗戰無不勝的神話破滅!138.第138章 玄燁,你可是大清國的皇上,不140.第140章 泱泱大明,德服四夷!208.第208章 上古呼吸法,大明皇帝齊聚北京第五十九章 提前發動的奪門之變,朱祁鎮的幸福生活要開始…168.第168章 皇太極:這把穩了,直接開戰第八章 援助系統開啓,來自洪武、永樂、嘉靖朝的軍事援…第90章 朱祁鎮:等朕回去之後,一定要把你們283.第283章 洛陽獻降,犯我大明者,必誅!169.第169章 戰俘集中管理,增加在乾隆朝話267.第266章 戰後處理,萬壽帝君名副其實!272.第271章 龍遊洪熙朝,迎戰匈奴部254.第253章 無線電裝備,隨機事件開啓!167.第167章 茫然的皇太極265.第264章 英法艦隊來襲299.第299章 突入敵營,生擒道光!第七十二章 就算是死光最後一個女真勇士,我大明也絕不對…第六十三章 大明在我朱棣靖難後,就出了你們這羣貨色?!第六十二章 朕,朕,狗腳朕!99.第99章 于謙:孫太后定然被小人矇蔽,臣第五十章 憤怒的朱祁鈺:朕要朱祁鎮死!289.第289章 劉琨 石勒,一統晉末第一步第四十九章 朱棣,這就是你的後人?!第五十章 憤怒的朱祁鈺:朕要朱祁鎮死!第一十八章 從天堂到地獄,哪裡來的十萬大軍?第六十三章 大明在我朱棣靖難後,就出了你們這羣貨色?!第三十四章 生擒尚可喜,處以俱五刑!第六十章 跑的這麼快,他當年是怎麼被瓦剌抓到的?267.第266章 戰後處理,萬壽帝君名副其實!第308章 羣會議結束,皆大歡喜198.第198章 溫弘曆心態崩了,還能這麼操作第二十章 第一階段勝利,獲得任務獎勵!170.第170章 皇太極:什麼?要朕援助你而不第301章 石勒死,月籤獎勵,搖光巡天炮!第三十章 清軍入關135.第135章 解決閣老,誅滅逆臣,大清洗太第三章 拯救馬皇后229.第229章 生擒努爾哈赤,野豬皮應該名副110.第110章 《割辮令》頒佈!留辮不留頭,115.第115章 當十日不封刀,連屠三次,以報153.第153章 冊封日本布政使,皇后陳氏。完本感言第二十五章 吝嗇至極的周奎,剝皮極刑!262.第261章 麾下雄師百萬,豈能進退不前!226.第226章 順手去把努爾哈赤給滅了吧第九章 第一次羣會議結束第92章 要是太祖 太宗來了,你們幫誰?194.第194章 你也配背這首詞?!165.第165章 大清的前輩們怎麼不響應啊?235.第235章 起死回生的朱雄英,震驚的洪武120.第120章 千古一麻康麻子人麻了296.第296章 驚恐的劉聰與司馬氏,理中客穿第一十八章 從天堂到地獄,哪裡來的十萬大軍?249.第248章 末日洗禮,西洋人的末日!第一十三章 抄家、斬首、子孫皆充軍!187.第187章 黃臺吉要棄清投明,獲取清穿女第84章 衍聖公?便讓這條狗來當吧!162.第162章 黑奴白奴一樣好115.第115章 當十日不封刀,連屠三次,以報第二十四章 學子們皆有報國之心,可盡數充軍,發往關寧前…第309章 殺殺殺,朕要殺出一個乾淨的成化朝144.第144章 堡宗叫門?朱瞻基拳頭硬了第一十九章 鐵騎衝陣,擊潰劉宗敏145.第145章 羣排名,第一名怎麼又是嘉靖朝195.第195章 傳朕旨意,把溫弘曆和若晴關在165.第165章 大清的前輩們怎麼不響應啊?第四十九章 朱棣,這就是你的後人?!第四十三章 李景隆:今天起牀感覺後背發涼,這是什麼原因…192.第192章 皇上莫慌,漢人幫漢人,俺們漢211.第211章 嘉慶:你不剛死嗎?怎麼又活了第五十一章 于謙呢,于謙在幹嘛?#于謙狀態201.第201章 清末列強未能滅亡清朝的原因242.第242章 兵分兩路,瓜分咸豐 嘉慶兩朝!130.第130章 朱厚照的覺悟!朕回去之後,先
第六十八章 一切事了,迴歸本位面!189.第189章 乾隆:所以朕的父母到底是誰?第三十章 清軍入關201.第201章 清末列強未能滅亡清朝的原因第四十一章 洪武朱棣:造反派竟是我自己!第85章 新羣員入羣246.第245章 血債血償,轟炸機俯衝!257.第256章 新世界,大漢?第86章 暮鼓晨鐘,驚醒世間名利客274.第274章 大明協同進攻,劉淵的驚恐200.第200章 投降?朕,不受降!第六十八章 一切事了,迴歸本位面!258.第257章 什麼東西都tmd敢出來自稱是漢了199.第199章 自投羅網的曾國藩,關外的異動第六十四章 你也配姓朱?丟盡了我朱家的臉!293.第293章 你要中門對狙?重炮轟殺石虎!第五十九章 提前發動的奪門之變,朱祁鎮的幸福生活要開始…133.第133章 正德帝朱厚照的謀劃,小玄子叫188.第188章 曾國藩欲投河自盡,北京城流言第一十四章 崇禎殺瘋了,查抄萬二白銀!182.第182章 宣德 景泰的危機第二十四章 學子們皆有報國之心,可盡數充軍,發往關寧前…第五十七章 于謙:民爲重,社稷次之,君爲輕!276.第276章 朱高熾:兒子,你是幹什麼工作第三十七章 阿濟格潰敗,八旗戰無不勝的神話破滅!第92章 要是太祖 太宗來了,你們幫誰?第三十七章 阿濟格潰敗,八旗戰無不勝的神話破滅!138.第138章 玄燁,你可是大清國的皇上,不140.第140章 泱泱大明,德服四夷!208.第208章 上古呼吸法,大明皇帝齊聚北京第五十九章 提前發動的奪門之變,朱祁鎮的幸福生活要開始…168.第168章 皇太極:這把穩了,直接開戰第八章 援助系統開啓,來自洪武、永樂、嘉靖朝的軍事援…第90章 朱祁鎮:等朕回去之後,一定要把你們283.第283章 洛陽獻降,犯我大明者,必誅!169.第169章 戰俘集中管理,增加在乾隆朝話267.第266章 戰後處理,萬壽帝君名副其實!272.第271章 龍遊洪熙朝,迎戰匈奴部254.第253章 無線電裝備,隨機事件開啓!167.第167章 茫然的皇太極265.第264章 英法艦隊來襲299.第299章 突入敵營,生擒道光!第七十二章 就算是死光最後一個女真勇士,我大明也絕不對…第六十三章 大明在我朱棣靖難後,就出了你們這羣貨色?!第六十二章 朕,朕,狗腳朕!99.第99章 于謙:孫太后定然被小人矇蔽,臣第五十章 憤怒的朱祁鈺:朕要朱祁鎮死!289.第289章 劉琨 石勒,一統晉末第一步第四十九章 朱棣,這就是你的後人?!第五十章 憤怒的朱祁鈺:朕要朱祁鎮死!第一十八章 從天堂到地獄,哪裡來的十萬大軍?第六十三章 大明在我朱棣靖難後,就出了你們這羣貨色?!第三十四章 生擒尚可喜,處以俱五刑!第六十章 跑的這麼快,他當年是怎麼被瓦剌抓到的?267.第266章 戰後處理,萬壽帝君名副其實!第308章 羣會議結束,皆大歡喜198.第198章 溫弘曆心態崩了,還能這麼操作第二十章 第一階段勝利,獲得任務獎勵!170.第170章 皇太極:什麼?要朕援助你而不第301章 石勒死,月籤獎勵,搖光巡天炮!第三十章 清軍入關135.第135章 解決閣老,誅滅逆臣,大清洗太第三章 拯救馬皇后229.第229章 生擒努爾哈赤,野豬皮應該名副110.第110章 《割辮令》頒佈!留辮不留頭,115.第115章 當十日不封刀,連屠三次,以報153.第153章 冊封日本布政使,皇后陳氏。完本感言第二十五章 吝嗇至極的周奎,剝皮極刑!262.第261章 麾下雄師百萬,豈能進退不前!226.第226章 順手去把努爾哈赤給滅了吧第九章 第一次羣會議結束第92章 要是太祖 太宗來了,你們幫誰?194.第194章 你也配背這首詞?!165.第165章 大清的前輩們怎麼不響應啊?235.第235章 起死回生的朱雄英,震驚的洪武120.第120章 千古一麻康麻子人麻了296.第296章 驚恐的劉聰與司馬氏,理中客穿第一十八章 從天堂到地獄,哪裡來的十萬大軍?249.第248章 末日洗禮,西洋人的末日!第一十三章 抄家、斬首、子孫皆充軍!187.第187章 黃臺吉要棄清投明,獲取清穿女第84章 衍聖公?便讓這條狗來當吧!162.第162章 黑奴白奴一樣好115.第115章 當十日不封刀,連屠三次,以報第二十四章 學子們皆有報國之心,可盡數充軍,發往關寧前…第309章 殺殺殺,朕要殺出一個乾淨的成化朝144.第144章 堡宗叫門?朱瞻基拳頭硬了第一十九章 鐵騎衝陣,擊潰劉宗敏145.第145章 羣排名,第一名怎麼又是嘉靖朝195.第195章 傳朕旨意,把溫弘曆和若晴關在165.第165章 大清的前輩們怎麼不響應啊?第四十九章 朱棣,這就是你的後人?!第四十三章 李景隆:今天起牀感覺後背發涼,這是什麼原因…192.第192章 皇上莫慌,漢人幫漢人,俺們漢211.第211章 嘉慶:你不剛死嗎?怎麼又活了第五十一章 于謙呢,于謙在幹嘛?#于謙狀態201.第201章 清末列強未能滅亡清朝的原因242.第242章 兵分兩路,瓜分咸豐 嘉慶兩朝!130.第130章 朱厚照的覺悟!朕回去之後,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