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臥龍淺吟

臥龍……

不知道是不是以前深受故事的影響,蘇辰拿到這枚令牌,心裡沒來由感到一陣安穩。

此時趙雲也走了過來,有些激動的看着蘇辰。

“大將軍,快些讓軍師出來吧。”

他這裡喚諸葛亮乃軍師,一是相識多年的情分,二是蘇辰眼下是燕國丞相,再重複稱呼便有些不妥。

“嗯,那我就招先生過來!”

蘇辰從蒲團起身,捧着金色令牌來到宗廟門口,閉上眼睛的剎那,七萬功勳頓時減少一萬。

手中的令牌彷彿輕巧了許多。

蘇辰睜開眼,面前一道身影都沒有,然而後面的趙雲,還有劉備卻是從他兩邊越過,急匆匆下了石階。

宗廟對面一顆老松下,赫然一道身影斜臥,頭戴綸巾,長身一件鶴氅,手持羽扇,正悠悠醒轉過來。

“孔明!”

“軍師!”

那人緩緩睜眼,看着面前兩道身影,手中羽扇陡然落到地上,看了看劉備,又看了看趙雲,花白鬚髯微微抖動,滾熱淚水浸過眼角的皺紋,順着臉頰淌了下來。

“陛下……子龍……亮這是魂遊陰府……”

看着面前兩張再熟悉不過的面容,地上的老人眼眶發紅,聲音哽咽起來,“陛下,臣終究有負重託。”

“孔明,你快快起來。”劉備雙手攙着亦是年邁的諸葛亮,臉上露出欲哭的神色,他雙手顫顫爲其拍去袍上塵埃,“子龍,快去裡面搬張椅子來。”

趙雲轉身衝向宗廟,搬來李道長所坐的那把,放到諸葛亮身後攙其坐下。

“孔明沒負朕。”劉備握着他的手,聲音也變得哽咽:“反而是朕拖累於你,若非白帝託孤,又怎能讓孔明殫智竭力,勞盡心神而亡。”

說着,劉備後退兩步,朝椅上的老人拱手“孔明匡扶漢室,盡心竭力十一載,無以爲報,請受備一拜!”

言罷,躬身拜了下去。一旁的趙雲也大步過來,站在劉備一側,朝諸葛亮拱手拜下:“軍師,也請受雲一拜!”

典韋深吸了口氣,擡手擦了下眼角:“太讓人感動了。”

一旁的旁的夏侯淵點點頭,“爲何我來時,卻沒這般潸然淚下的場景。”他看向身旁另一側的兄長,曹操斜了他一眼:“妙才如何來的,好意思提起?”

夏侯淵抿起嘴,將臉埋了下去。

此時,坐在椅子諸葛亮望着眼前兩人,似乎覺得自己並非陰府,頓時起身將二人攙住,“陛下……子龍……真的是你們?”

趙雲笑着點點頭,還讓諸葛亮拿手在他手臂拍了兩下,“軍師可感覺到溫熱?”

“感覺到了……子龍活着,那陛下也……”諸葛亮看向劉備,劉備搖搖頭,卻也笑着點點頭:“你就當朕尚在世,孔明,你快快起來。”

諸葛亮從椅上緩緩起來,臉上泛起笑容,拉着劉備和趙雲的手:“悠悠蒼天,有幸於我矣!”

“能再見孔明,相聚於此,除蒼天外,朕引你見一個後輩!”

這邊,蘇辰走上前,站在劉備身旁,朝面前這位鼎鼎大名的諸葛丞相,拱起手,緩緩躬身拜了下去。

“陛下,這是……”

“這是蘇辰,字長生,往後孔明可要多多幫襯一二。”劉備怕他又勞心勞力,趕忙補充一句:“不用那麼從前那邊殫精竭力,只需好好施展才華便可,

這後輩不像朕那兒子耳根子軟,拖你後腿!”

諸葛亮何其聰慧的人,僅僅聽了幾句,加上死而復生,哪裡還弄不明白怎麼回事,他臉上有着欣喜。

“這麼說雲長和翼德也來了?”

“來了,都來了!”能再見往日舊部,於此團聚,劉備不再喜怒不形於色了,他臉上笑容此刻就沒停下來過,指着皇宮外,“他們都打了好些勝仗,此刻正在城外練兵呢。”

“練兵?可是曹賊也來了?!”諸葛亮將羽扇拾起,微微蹙眉,還沒說後面的話,宗廟那邊的曹操雙手叉腰,花白髮髻下,老臉頗有些無奈:“臥龍先生,這次不打孤,已換他人了!”

曹操偏頭看了看馬超、呂布:“怎麼人人都想打孤?”

馬、呂二人哼了聲將頭偏頭。

“曹……魏王?”諸葛亮看到曹操也在這裡,然後又看到馬超、夏侯淵,臉上驚色越濃。至於董卓、呂布,他並不認識。

但從衣冠、外貌身形,多少能認出兩人身份。

“董卓……呂布……”諸葛亮回過頭,看向劉備和蘇辰,“有如此多英雄豪傑在此,是何敵人敢來侵犯泱泱漢界?”

“都是宵小之輩。”劉備握着他的手,便將此間事一五一十告知他,闡明蘇辰的顧忌。

那邊,諸葛亮看着眼前的蘇辰,搖着羽扇沉默片刻,扇子陡然一點。

“既然長生尋計於亮,亮就不推辭了!”

說着,他示意蘇辰靠近一些,羽扇遮掩口鼻在蘇辰耳邊低聲幾語。

“大將軍大勢已起,兵鋒赫赫,令人忌憚……”

“……只需巧借他人之便……如此如此……”

片刻,諸葛亮說完話站回來,輕撫長鬚,笑着微搖羽扇。

“此計曰:驚弓燕雀。”

……

六月初一,皇帝大行、新帝登基的消息,已經在北面這片土地上推開了。

東路戰場原本勢均力敵,燕京被破,皇帝殯天的消息傳來,原本與海興侯趙廣威鏖戰的朝廷都督林光遠想要撤兵回援,被趙廣威抓住機會,追殺的大敗,索性到了後面直接向趙廣威投降。

兩軍合併足有將近五萬之衆,旌旗林立,濺起的煙塵相連,瀰漫十多裡的天空。

如今燕京已變天,前途再無阻礙,還收到蘇辰從燕京送來的書信,便也不好再攻城拔寨了,便一路暢通無阻,此時已至燕京三十里。

途中之時,不免對前路有些忐忑,那蘇辰年齡雖小可麾下兵馬強悍無匹,如今叫他進京,心裡擔心會不會對他有所圖。

不過想起降將林光遠在說起帳中的話:“侯爺麾下五萬之衆,又是經歷戰事之兵,與大將軍相比不遑多讓。”又有了一些底氣。

他回頭望向自己後方的軍隊時,也覺得是虎狼之軍了。

紮下營寨後,他派使者傳訊去了燕京,一邊等朝廷回覆,一邊等長岺侯、永懷侯等另外五路兵馬過來匯合。

不久,南路的軍隊已到四十里,長岺侯段進、永懷侯衛塹、漳州渾侯周享汾州聊鄉侯王敬的心腹部將鍾季、筠州五躉侯龍義恩,先帶了親衛趕來。

六侯齊聚趙廣威的軍帳之中,商議如何進京,衆人態度並不明確,也多有猜疑。

“蘇辰先我們一步殺入燕京,如今君側已清,我們拿什麼理由帶兵過去?”

聊鄉侯心腹將領鍾季摸着濃須,“可是先帝過世的蹊蹺,若是不帶兵在身邊,那蘇辰忽然發難,我等皆困死燕京。”

“朝臣,皆在,他還做不出那種事吧?”周享聲音有些怯怯。

“十八歲起兵,十九歲打下燕京!有什麼事做不出來?”趙廣威瞪着雙目,自一路北上,他也算是殺出一條血路,氣勢不弱的,“咱們六侯兵馬合起來,也有將近十萬衆,放在城外,多少能讓那小輩忌憚。”

“我同意海興侯說的,安危豈能系在別人身上!”懷州永懷侯衛塹附和道。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還沒爭論出如何行事,外面忽然來了一支儀仗,聽到消息的六侯紛紛出來,便看到手捧聖旨的使臣大步而來。

“海興侯,及另五位侯爺接旨。”

趙廣威與另外五人對視一眼, 便躬下身,拱起雙手,齊聲道:“臣等接旨。”

“天子制詔:新皇登基,天下苦難將收,長岺侯段進、懷州永懷侯衛塹、漳州渾侯周享、汾州聊鄉侯王敬、海興侯趙廣威、筠州五躉侯龍義恩,皆有平難之功,特准六侯劍履上殿,入朝不趨,以示殊榮。另許,諸侯帶兵前往燕京。”

那使臣將聖旨交託過去,“六位侯爺,天下太平了。”

這話裡意思不難理解,聖旨上的內容,也猜得出是誰寫的,不過這“劍履上殿,入朝不趨”八字,可謂給足了面子。

“我就說蘇辰那後輩不會使壞吧。”周享膽氣也起來,“如此禮數、殊榮,開國以來就沒見過。”

尤其對方還特許可以帶兵到燕京,如此坦誠,讓另外五侯心裡也放鬆不少。

既然對方給足了面子,他們自然也不可能真將所有兵馬帶到燕京耀武揚威。等到南路所有兵馬過來,每人只帶了兩千兵馬前往燕京,駐紮在城外。

五月初五這天,宮裡派出儀仗,隊伍自宣陽門而出,自城外將六侯接上,乘坐奢華馬車浩浩蕩蕩的過朱雀大道引來不少城中百姓圍觀。

這份殊榮待遇,六人心裡懸着的石頭總算是落地了。

不久後,他們一身盛裝,腰間懸劍,腳踏登雲履,入宮覲見天子,當然對於一個只有四歲的小皇帝,六人沒什麼好談的,不過表面上還是要僞飾一番。

依照流程,六人還要去拜見太后。

第一百一十一章 西涼重騎第三百一十章 關公戰秦瓊第二十八章 父子同心第三百七十三章 夏國天子,可敢與朕一戰第四十六章 惶惶天光,是非爲人說第四百零一章 三進三出,趙子龍第三百零二章 家家歡喜,三軍南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嬴政第二十九章 幕後第三百七十三章 夏國天子,可敢與朕一戰第二百八十五章 王劍斬王帳第三百三十五章 宋徽宗附體的齊國皇帝第二百九十八章 檢閱三軍第七十六章 我來借糧,允不允?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下霸道第三百七十八章 天命之人在西第一百零六章 一日破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犁!第二百八十六章 自此草原姓蘇第二百一十九章 秦曰:滅國第一百四十五章 宮亂第一十五章 可借皇帝能力一用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魏熊虎第三百章 人生之樂第一百七十四章 四計連環第七十七章 春寒倒流,五侯已起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人屠二千第三百二十五章 鏑聲長鳴,鍛火刀鋒難擋第二百零四章 張角鬥天師第三百六十二章 慘烈攻城第二百八十九章 年未有之君,舉世震懾第一百九十九章 烽火再起,燒穿中原第三百四十三章 跟着蘇辰打仗,女人越打越多第一百九十四章 一錘一個嚶嚶怪詢問大家的感官第一百零四章 燕國烽火四起第二百八十八章 手握數十萬兵馬第二百一十三章 將帥博弈第三百六十章 祭旗第三百七十六章 出逃的吳國皇帝第一百四十七章 衆說紛紜,大將軍威武第四十三章 我生則家亡第二百五十六章 王允2.1第二百五十五章 拉皮條的秦修聞第一百四十九章 伐魏先鋒第三百八十五章 絕境第二百一十八章 慘烈攻防第二百五十六章 王允2.1第三百六十二章 慘烈攻城第三百四十六章 諸位皇帝的日常,及鼓勵第六十章 悠悠天地,以祭浩蕩兵鋒第一百四十五章 宮亂第二百五十一章 飈飈漢風第一百九十二章 鬼才第三百八十九章 無所不用其極第三百六十九章 最強參謀團的戰略第二百四十四章 西戎烽火重燃第二百六十五章 李靖重臨三軍,呂布勒馬見故人第二百五十五章 拉皮條的秦修聞第五十三章 厄事接二連三所有聞,朝中帝王起兵鋒第一百六十六章 北地鐵蹄第二百零五章 號稱萬?孤打的就是萬!做了一些修改第三百五十四章 戰風獵獵第三百零六章 壞心思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相第二百六十一章 諸葛村夫!第三百五十三章 威震華夏第一百四十二章 劍神元白聖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王,請登基第三百一十三章 錘霸第三百六十七章 破太康,直插樑都第三百九十七章 烈烈江上風,火燒半邊天第三百八十章 孫權!第三百五十七章 兵鋒涌聚,浩蕩天威第一百八十九章 翻過年關,狼羣復甦第三百七十七章 奔赴浮雲山第二百六十六章 唐曰玄甲,漢馭羽林第五十二章 殺崩如閃電,傳遍數州之地第三百一十九章 連根拔起第三百二十六章 茫茫烽煙,侵略如火第一百九十一章 誰爲海上之雄第三百一十二章 虎父無犬女,玄霸登大臺第八十四章 月黑風高第二百九十四章 沒見過世面的樣子第二百二十三章 人中呂布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王,請登基第二百六十九章 閃電戰鼻祖第六十九章 山火崩碎,去勢浩湯第二百五十一章 飈飈漢風第八十四章 月黑風高第二百三十一章 長生不老第二百四十四章 西戎烽火重燃第二十六章 魏武揮鞭第二百六十九章 閃電戰鼻祖第一百六十一章 繡衣司第一十六章 吾輩楷模第三百二十六章 茫茫烽煙,侵略如火第一百零三章 郭嘉的背刺,及齊家的雙重背刺第三百九十六章 暖暖燈火照窗櫺,鏑聲慼慼誰人歸
第一百一十一章 西涼重騎第三百一十章 關公戰秦瓊第二十八章 父子同心第三百七十三章 夏國天子,可敢與朕一戰第四十六章 惶惶天光,是非爲人說第四百零一章 三進三出,趙子龍第三百零二章 家家歡喜,三軍南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嬴政第二十九章 幕後第三百七十三章 夏國天子,可敢與朕一戰第二百八十五章 王劍斬王帳第三百三十五章 宋徽宗附體的齊國皇帝第二百九十八章 檢閱三軍第七十六章 我來借糧,允不允?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下霸道第三百七十八章 天命之人在西第一百零六章 一日破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犁!第二百八十六章 自此草原姓蘇第二百一十九章 秦曰:滅國第一百四十五章 宮亂第一十五章 可借皇帝能力一用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魏熊虎第三百章 人生之樂第一百七十四章 四計連環第七十七章 春寒倒流,五侯已起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人屠二千第三百二十五章 鏑聲長鳴,鍛火刀鋒難擋第二百零四章 張角鬥天師第三百六十二章 慘烈攻城第二百八十九章 年未有之君,舉世震懾第一百九十九章 烽火再起,燒穿中原第三百四十三章 跟着蘇辰打仗,女人越打越多第一百九十四章 一錘一個嚶嚶怪詢問大家的感官第一百零四章 燕國烽火四起第二百八十八章 手握數十萬兵馬第二百一十三章 將帥博弈第三百六十章 祭旗第三百七十六章 出逃的吳國皇帝第一百四十七章 衆說紛紜,大將軍威武第四十三章 我生則家亡第二百五十六章 王允2.1第二百五十五章 拉皮條的秦修聞第一百四十九章 伐魏先鋒第三百八十五章 絕境第二百一十八章 慘烈攻防第二百五十六章 王允2.1第三百六十二章 慘烈攻城第三百四十六章 諸位皇帝的日常,及鼓勵第六十章 悠悠天地,以祭浩蕩兵鋒第一百四十五章 宮亂第二百五十一章 飈飈漢風第一百九十二章 鬼才第三百八十九章 無所不用其極第三百六十九章 最強參謀團的戰略第二百四十四章 西戎烽火重燃第二百六十五章 李靖重臨三軍,呂布勒馬見故人第二百五十五章 拉皮條的秦修聞第五十三章 厄事接二連三所有聞,朝中帝王起兵鋒第一百六十六章 北地鐵蹄第二百零五章 號稱萬?孤打的就是萬!做了一些修改第三百五十四章 戰風獵獵第三百零六章 壞心思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相第二百六十一章 諸葛村夫!第三百五十三章 威震華夏第一百四十二章 劍神元白聖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王,請登基第三百一十三章 錘霸第三百六十七章 破太康,直插樑都第三百九十七章 烈烈江上風,火燒半邊天第三百八十章 孫權!第三百五十七章 兵鋒涌聚,浩蕩天威第一百八十九章 翻過年關,狼羣復甦第三百七十七章 奔赴浮雲山第二百六十六章 唐曰玄甲,漢馭羽林第五十二章 殺崩如閃電,傳遍數州之地第三百一十九章 連根拔起第三百二十六章 茫茫烽煙,侵略如火第一百九十一章 誰爲海上之雄第三百一十二章 虎父無犬女,玄霸登大臺第八十四章 月黑風高第二百九十四章 沒見過世面的樣子第二百二十三章 人中呂布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王,請登基第二百六十九章 閃電戰鼻祖第六十九章 山火崩碎,去勢浩湯第二百五十一章 飈飈漢風第八十四章 月黑風高第二百三十一章 長生不老第二百四十四章 西戎烽火重燃第二十六章 魏武揮鞭第二百六十九章 閃電戰鼻祖第一百六十一章 繡衣司第一十六章 吾輩楷模第三百二十六章 茫茫烽煙,侵略如火第一百零三章 郭嘉的背刺,及齊家的雙重背刺第三百九十六章 暖暖燈火照窗櫺,鏑聲慼慼誰人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