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賈詡之計生毒瘤,禍亂二國爭不休

吳越邊界小小一隅的事,放在兩國,尤其大夥將注意集中淮江北岸的隨、慶二州上面,顯得不那麼起眼。

兩國暗地結盟,同時出兵各取一州,並非互相呼應,目的其實是防止對方背後捅刀。

另一方面,更深層的意義上,就像投名狀一樣,與對面的燕國夏王同時撕破臉皮,意味着將來兩國可以共進退,在淮江北岸組織防禦,避免戰火燒到國境。

九月初二這天,囤積淮江中游、下游的吳越兩國兵馬渡江突襲隨、慶兩州。

自中原魏國國號被取締後,隨、慶兩州並未歸附燕國夏王,那便成了無主之地垂涎二州的吳越兩國,某種意義上來說,終於等到了一個合理的時機。

立國二百四十五年的吳國,位於淮江中下游,東到大海,南至南海,曾經這裡有一個短暫的,讓人記不住名字的小國後來大小勢力互相吞併,成了今日吳國六州二十四郡,或者說又叫吳地六郡更爲恰當。

幾代帝王經營,江河流域之上,盡顯千帆盛世,時常也有海外之國來往貿易,海上戰船大大小小約五百艘,橫跨淮江、近海,一方面水軍強大,陸地的廝殺,並顯得差強人意。

與越國多次爭端,都沒討到便宜,還將幾塊地方割讓了出去,以至於那邊的吳民飽受越國欺凌。

這在吳國上下存有不少微詞。

不過此時此刻的吳國都城盛康,正處於亢奮狀態,朝堂之上盡是讚美之詞,吳國國君康成幹,在朝議之後,沒有讓文武急着離開,而是一起看此刻的地圖,以及前線新傳回的消息。

金殿彰顯華貴大氣,硃紅殿柱,金龍纏繞,整座大殿以金色爲主調,點點硃紅爲邊。

皇帝康成幹走下石階,迎着衆臣走向推來的地圖。

他爲人謹慎,之前出兵協助魏國,一來收了對方大禮,一百多匹戰馬,絲綢、名畫、金銀無數;二來,脣亡齒寒的道理也懂;三則若能與越國一同出兵,心裡也期望能與對方修繕關係,用溫和的手段,將失去的那幾塊地以及那片土地上的吳民帶回來。

然而,派出的兩萬兵馬連同魏國一起都沒了,只剩寥寥數十人逃回來,一段時間裡,他心裡惶恐不安,擔心被那位從北方南下殺入中原的夏王問責,但隨着越國派來使臣,修繕兩國關係的同時結成北抗燕國的聯盟。

“三日前,屯兵旬州的兩萬水軍已殺入慶州,另一支兩萬兵馬也在準備渡江北上慶州。”

做爲一國之君,年歲四十左右的皇帝,儘可能的在臣子們面前保持威嚴,同時彰顯出君臣和睦的氣氛,維持朝堂的平衡。

“……朕能等到今日有此機會,其實全賴朝中衆卿相扶相持。”

康成幹身着龍袍,望着偌大的地圖,臉上掛着笑容,回頭看向同樣笑吟吟的羣臣,“若非衆卿目光長遠,否則朕也看不清眼下局勢。”

一位大臣出來,拱手:“非我等庸庸朝臣之功,乃陛下用人之聖明。”

“哈哈,諸卿就不要謙虛了!”康成幹上前將那位大臣雙手托起,隨後往回走,“朕雖貴爲天子,但終究是一個人,雙眼難顧這天下所有事,而衆卿就不同了,你們人多,乃朕肱骨,你們看到的,便是朕看到的!”

花花轎子人人擡,何況還是皇帝的恭維,一羣朝臣一個個不由嘴角含笑,這一代的君王,雖說沒甚大本事,但聽勸,待文武親和,這就是許多皇帝做不到的。

當然,他們也最喜歡這樣的皇帝。

“……不過,朕也有所慮,那燕國夏王手中兵馬皆是百戰之兵,殺人如麻,我吳國此時出兵與其爭奪慶州,會不會引來更大麻煩?”

“呵呵!”

文武當中,一個着綠袍的武將大步走出,重重拱手:“陛下,中原雖富饒,可四面環敵,那燕國小兒入主中原,兵威勢強不假,但也受極大桎梏,當年魏國也何其強大,卻不敢隨意動兵?而選兩位公主加入齊、樑?無非安穩西北,以減輕防禦四國的開支。”

也有大臣出列附和。

“陛下,燕國小兒兵馬強悍,但也不得不分兵,單一軍,可敵我一國兵馬?我吳國雖不善步戰,但佔據地利,進可拿慶州,退可以淮江之險爲屏障,江上大船橫行,燕國盡是北地之兵,安能與我軍水戰?”

康成乾笑吟吟的點頭同意,這兩文武的說法,當然這也是他爲何同意和越國結盟的原因,有淮江之險,吳國兵馬精通水戰,這是魏國不能比的。

就在君臣分析利弊,北上兵馬進展之時,他們不知道的是,原本一隅之地發生的一樁衝突,此時已在三日內爆發到難以收拾的地步。

蝸居越國劃分的三十里地的上萬吳人在八月最後一天,衝過地界帶着憤怒襲擊了越國兩處村子,打死了三十多人。

隨後,最近的太平縣出動兵卒、捕快行動起來,針對境內的吳兵施行封鎖各條要道,一寸寸壓縮爆發民變的這支吳民活動空間,遣派許多捕快、差役逐村緝拿,凡藏匿參與襲擊者的村人,連帶家眷一起被帶走。

事情鬧成這樣,這裡的吳人開始聯合起來,用着木叉、鋤頭反抗,然後被殺了幾十人,消息隨着那些貨郎、路過的商旅、行人傳開,距離這邊最近的邊界吳人村子,憤憤不平,每日都有大量人聚集在國界朝對面巡邏的越兵辱罵聲援。

到了九月初二這天,三十里地面上的吳人傷亡越來越多,大人被殺,孩童坐在血泊裡放聲大哭的畫面,變成了常態,邊界上的吳地百姓開始隨着消息越來越多,開始跟對面越兵發生衝突。

吳國這邊巡邏的吳兵多數是本地人,亦或從其他地方過來,但在這邊安了家,兩邊衝突一起,吳國邊兵自然也加入進來。

小範圍的衝突越來越多,附近城縣連忙派兵維持秩序,畢竟結盟出兵,誰也不想將這事捅到上面鬧大。

但壓不住消息跟長了翅膀似得到處飛,九月初五,也就是吳國朝堂剛剛開完朝議第二天,消息已經進入盛康。

越地上生活的吳民慘況,越傳越廣,生爲吳民自然憤慨不已,一時間盛康城裡大大小小的圈子話題從結盟出兵拿慶州,直接跳到了越地吳民的悽慘上面。

“兩歲的孩子啊,越國這幫野蠻猴子,怎麼下得了手!”

“好些村子的房舍都被推倒,村子被燒,這讓人怎麼活!”

“這些狗草的玩意兒!”

“還結盟……他們就是這樣對我們的人?”

“還打個甚的慶州,自家百姓都保護不了,失地都未曾收復,還想着他國州郡!真是氣死個人!”

人口繁盛的大城,消息是瞞不住的,滿朝文武聽到這條消息時,臉色極爲難看,結盟出兵隨、慶二州的關鍵時候,出了這種事,難免不讓人懷疑背後有人推波助瀾。

“查!派人去查,朕要看看誰在背後上躥下跳!”

康成幹聽到外面傳來的消息,他在書房大發雷霆,派出了好幾撥調查的人,同時也派出使臣去越國交涉,讓那邊停止對吳民的殺害。

這也是堵住羣情激奮的百姓的嘴。

越國那邊朝堂上下同樣對此事驚駭不已,雖說自己人沒什麼傷害,但這明顯就是奔着結盟的事來的,事情鬧大的時候,越國皇帝自然派出了使者前往邊界各縣,要求他們收攏隊伍撤回。

然而,死了家人的吳民,哪裡肯罷休,拼得一條命也要弄死幾個越兵或捕快。

周田生也在其中,他老孃被殺了,老父被砍斷了一隻手,他已經不像之前畏畏縮縮,手裡也沾了幾條命,身邊也有了幾百號人跟着,一直在附近山裡跟越人打游擊。

越民這邊也難以接受縣衙的調停,組織各村的青壯,仍舊不斷跟吳民開幹。

死傷的人越來越多,仇恨與日俱增,兩國之間存在的怨氣、仇恨都在不斷的爆發,甚至還有兩國官兵在上司的默許下,脫下衣甲,加入百姓間的廝殺。

兩國民間呼聲頻繁,書生在酒樓、茶廝倡議、呼籲,也有如江湖俠義之士紛紛趕往兩國邊界,更多的慘況越來越大。

已經沒有任何轉圜的餘地了,兩國交界捲入一場鮮血的旋渦。

這對於渡江北上的兩國兵馬是致命的。

而這一切,只有一個人的影子:賈詡。

第一百九十二章 鬼才第三百四十三章 跟着蘇辰打仗,女人越打越多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辰的二頭吃第六十章 悠悠天地,以祭浩蕩兵鋒第四章 天公令牌第二百一十四章 最後一搏的魏國皇帝第一百二十五章 烈烈焰光青蓮劍仙第三百三十章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第三百三十九章 忻襄之恥第三百六十五章 風急火烈,猶見當年楚霸王第一百三十七章 威懾第二百三十八章 三軍徵三州,夏王虎視江東第六十三章 兵鋒硬撼!第一百四十三章 劍聖裴旻第二百四十三章 英雄豈能一人第一百零七章 登城戰第二百一十七章 我等豐碑相聚第一百三十一章 平息動亂第三百二十二章 嬴政第二百九十二章 交給你第一百九十七章 二國交鋒,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第三百一十七章 演武餘波第一百二十一章 爲殤者開道,爲存者前行第一百七十六章 西府趙王第一百二十五章 烈烈焰光青蓮劍仙第三百零六章 壞心思第一百九十六章 魏國之計,鑽心附骨第一百六十二章 烽煙已起,南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宋之佞臣第八十八章 神威天將軍一個小小的請求(三百字)第二十九章 幕後第一百五十五章 封王(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英雄豈能一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擡棺奮戰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涼!威武——第一百二十三章 唐……怎麼是你?!第八十七章 徐徐烽煙燃容州第九十六章 吾以吾身,化去家中厄難第三百三十七章 兵馬雲集,大戰一觸即發第八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羣皇帝開大會第二百六十二章 尚武第二百六十六章 唐曰玄甲,漢馭羽林第一百八十七章 年關聚將第一百九十九章 烽火再起,燒穿中原第一百五十三章 安祿山第三百五十三章 威震華夏第二百一十二章 救難之將張玉,衝鋒陷陣秦叔寶第三百七十八章 天命之人在西第一百章 圈套第二百八十六章 自此草原姓蘇第三百七十六章 出逃的吳國皇帝第一百一十一章 西涼重騎第二百四十三章 英雄豈能一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年關聚將第一十九章 董卓的暴戾第一百零六章 一日破城第二百四十章 賈詡之計生毒瘤,禍亂二國爭不休第三百七十三章 夏國天子,可敢與朕一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徹底瘋了的皇帝第一百一十一章 西涼重騎第三百四十八章 儒之毒第九十二章 老祖宗們的毒計第八十二章 璀璨星雨劃過危樓第七十二章 春雨之末,最後的喧囂(第一卷結束)第七十章 流火歲金,凜凜春雨第一百九十六章 魏國之計,鑽心附骨第二百八十三章 馬踏連營第二百六十一章 諸葛村夫!第六十八章 古之召虎第四十二章 人生天地間,例例事無常第二百零八章 鐵蹄踐踏,萬骨遍地第一百五十三章 安祿山第七十二章 春雨之末,最後的喧囂(第一卷結束)第二百四十三章 英雄豈能一人第四十二章 人生天地間,例例事無常第三百三十一章 賈詡設計,項羽暴怒第三百八十章 孫權!第七十七章 春寒倒流,五侯已起第二百六十九章 閃電戰鼻祖第八十九章 風行騎殺,不及最後至毒第一百七十章 魏國征服者第三百一十五章 被雷劈第八十五章 雲黑虎聲嘯,月下青龍吟第二十四章 着手組建第二百九十九章 各方加官進爵,以示顯昭做了一些修改第一百零六章 一日破城第一百五十三章 安祿山第九章 張角第八十六章 桃園一炷香,半生兄弟情第三百九十八章 江東風雨飄搖,鹿陽再起懸疑第二百八十三章 馬踏連營第三百七十四章 如龍虎般的夏國皇帝第一百四十四章 諸葛言東風第一百五十一章 你要溫柔點第五章 漸漸複雜的局勢第三百四十九章 發兵樑國第一百二十八章 燕國皇帝,初次見面!
第一百九十二章 鬼才第三百四十三章 跟着蘇辰打仗,女人越打越多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辰的二頭吃第六十章 悠悠天地,以祭浩蕩兵鋒第四章 天公令牌第二百一十四章 最後一搏的魏國皇帝第一百二十五章 烈烈焰光青蓮劍仙第三百三十章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第三百三十九章 忻襄之恥第三百六十五章 風急火烈,猶見當年楚霸王第一百三十七章 威懾第二百三十八章 三軍徵三州,夏王虎視江東第六十三章 兵鋒硬撼!第一百四十三章 劍聖裴旻第二百四十三章 英雄豈能一人第一百零七章 登城戰第二百一十七章 我等豐碑相聚第一百三十一章 平息動亂第三百二十二章 嬴政第二百九十二章 交給你第一百九十七章 二國交鋒,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第三百一十七章 演武餘波第一百二十一章 爲殤者開道,爲存者前行第一百七十六章 西府趙王第一百二十五章 烈烈焰光青蓮劍仙第三百零六章 壞心思第一百九十六章 魏國之計,鑽心附骨第一百六十二章 烽煙已起,南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宋之佞臣第八十八章 神威天將軍一個小小的請求(三百字)第二十九章 幕後第一百五十五章 封王(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英雄豈能一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擡棺奮戰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涼!威武——第一百二十三章 唐……怎麼是你?!第八十七章 徐徐烽煙燃容州第九十六章 吾以吾身,化去家中厄難第三百三十七章 兵馬雲集,大戰一觸即發第八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羣皇帝開大會第二百六十二章 尚武第二百六十六章 唐曰玄甲,漢馭羽林第一百八十七章 年關聚將第一百九十九章 烽火再起,燒穿中原第一百五十三章 安祿山第三百五十三章 威震華夏第二百一十二章 救難之將張玉,衝鋒陷陣秦叔寶第三百七十八章 天命之人在西第一百章 圈套第二百八十六章 自此草原姓蘇第三百七十六章 出逃的吳國皇帝第一百一十一章 西涼重騎第二百四十三章 英雄豈能一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年關聚將第一十九章 董卓的暴戾第一百零六章 一日破城第二百四十章 賈詡之計生毒瘤,禍亂二國爭不休第三百七十三章 夏國天子,可敢與朕一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徹底瘋了的皇帝第一百一十一章 西涼重騎第三百四十八章 儒之毒第九十二章 老祖宗們的毒計第八十二章 璀璨星雨劃過危樓第七十二章 春雨之末,最後的喧囂(第一卷結束)第七十章 流火歲金,凜凜春雨第一百九十六章 魏國之計,鑽心附骨第二百八十三章 馬踏連營第二百六十一章 諸葛村夫!第六十八章 古之召虎第四十二章 人生天地間,例例事無常第二百零八章 鐵蹄踐踏,萬骨遍地第一百五十三章 安祿山第七十二章 春雨之末,最後的喧囂(第一卷結束)第二百四十三章 英雄豈能一人第四十二章 人生天地間,例例事無常第三百三十一章 賈詡設計,項羽暴怒第三百八十章 孫權!第七十七章 春寒倒流,五侯已起第二百六十九章 閃電戰鼻祖第八十九章 風行騎殺,不及最後至毒第一百七十章 魏國征服者第三百一十五章 被雷劈第八十五章 雲黑虎聲嘯,月下青龍吟第二十四章 着手組建第二百九十九章 各方加官進爵,以示顯昭做了一些修改第一百零六章 一日破城第一百五十三章 安祿山第九章 張角第八十六章 桃園一炷香,半生兄弟情第三百九十八章 江東風雨飄搖,鹿陽再起懸疑第二百八十三章 馬踏連營第三百七十四章 如龍虎般的夏國皇帝第一百四十四章 諸葛言東風第一百五十一章 你要溫柔點第五章 漸漸複雜的局勢第三百四十九章 發兵樑國第一百二十八章 燕國皇帝,初次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