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政治的陰暗

吳國。

隆興十五年,亦是夏國開元三年的盛夏,陰鬱的氣氛籠罩盛康丞相顧充文府上。

北廂的院落有着私兵把守,整個院落的氣息,昏沉而壓抑。

夜色之中,書房裡燭火環繞,清香的茶氣嫋嫋幾丈古樸的小桌上,太尉範離、中書侍郎蕭之意、衛尉高長覺、大司農張春壽,以及五部尚書均在房內,望着首位的丞相顧充文。

眼下已經有兩次沒開早朝了,糊弄一些沒有世家背景的文武,此刻必須儘快商議出將朝局重新穩定的計策。

衆人起先各抒己見,但各自代表着背後的大族,話裡話外都在爭利,談了一個時辰,而後開始變得安靜下來。

以顧充文、範離爲首,幾乎每日召集衆人商討,皇帝還在時,衆人還有相同的目標,皇帝逃離後,他們發現每個人都在盤算對自己族人最有利的事。

所有人都知道這一點也看清了這一點,但就是無法給出最好的結果。

時間每過去一秒沒有皇帝的吳國,隨時都會變得岌岌可危。

“都別想着將陛下迎回來,他是自己去的,就算現在反悔,夏國皇帝也不見得放人。”

“讓劉光臣去,兩年前他在鹿陽與夏國皇帝會晤,到底是熟面孔,應該能好說話,至少討要一個皇子回來。”

又是一陣沉默,太尉範離拍了拍桌面,他目光掃過在座的人。

“不如另立新帝,往後也不用擔心夏國皇帝以康成乾的名號殺入吳地。”

大司農張春壽撫過花白長鬚,跟着點了點頭,率先做了表態:“這個主意不錯。”

“其他朝臣那邊如何給說法?”

“就說康成幹無心政事,將皇位傳給能力出衆者,反正詔書在我等手裡,想怎麼寫就怎麼寫!”中書省蕭之意笑起來。

“立誰爲帝?”五部尚書裡,有人問道。

“我覺得景王不錯!”

景王康遵乃是康成乾的皇叔,是康成幹父親的三弟,爲人老實木訥,因爲性子的緣故,衆人對於這個景王是放心的,故此封地較遠,位於東南靠海的景州。

年齡約莫五十七,膝下五個兒子,三個女兒,沒有太多的關係網絡,基本都待在景州。

衆人一合計,也都同意扶持這位景王登基,確定人選之後,便開始商議劃分利益,如鹽鐵、江海稅賦、軍隊權利,誰家入主,誰家爲副,又是好一陣言詞激烈的商討。

議定好後,第二天一早,中書省寫好皇帝退位的詔書,一同寫好的還有禪位景王康遵的聖旨,三千多人的皇城兵馬,披星戴月趕往景州。

正在吃飯的景王康遵連碗筷都沒來得及放下就聽完了聖旨,還處於懵逼的狀態裡,連同幾個兒女、老妻,就被軍隊帶到盛康舉行登基大典。

直到戴上帝冠,坐在龍椅上,看着下方一羣文武朝自己朝賀,又看着金碧輝煌的大殿,努力的擠出一絲威嚴的神色,依舊顯得茫然無措。

吳國新帝登基的同時,一批自中原鹿陽出來的繡衣司衆人,途徑惠州,鐵槍義節軍統領孟馱給予方便,喬裝一番,又給予商隊身份的掩護,渡淮江南下越國蔥州進入南嶺郡,隨後轉道暢通無阻的抵達越國都城——樂寧。

南方越國多崇山峻嶺村子大多坐落山腰,過得清貧,山腳並不寬裕的土地基本用來開墾田地,種上糧食,依舊不夠百姓用度。

這兩年裡,與夏國關係密切,中原的糧食經過商隊之手販入越境,將匱乏且高價的米糧緩衝到了一個合適的價位。

對於夏國的商隊,也就見怪不怪了,甚至還給予便利通行。

當然給沿途設卡的兵將賄賂,也是要準備的,兩邊都得了便宜,就是皆大歡喜,途中出現的剪徑惡賊的次數也就大大減少。

這兩年來,與吳國邊界的爭端越發激烈,雖說還未全面爆發戰事,但長時間的爭鬥,對於百姓而言,是各種繁雜的稅賦,許多人家一貧如洗,這樣的環境下,當兵的沿途撈點外快,在軍中形成了一定不成文的規定。

倘若不給,那就兵變匪,在商隊前面的道路等着肥羊上鉤,當然,他們不會將人殺死,畢竟這樣太過惡劣,會導致來的商販越來越少。

這樣的事,越國上層的達官貴人們也都是知曉的,士卒有這樣謀利的法子,對他們而言也是好的,發下的糧餉少了,也不會造成兵變。

但也有官員將此事想捅到朝堂上,奏摺還沒呈上去,剛過中書省,就被太子孟卓文壓了下去。

不久,他將那名官員找來東宮官署,就是一頓劈頭蓋臉的喝罵。

“前線在打仗,成千上萬的士兵在廝殺,你將此事捅破,當兵的沒了收入,仗還怎麼打?到時候朝堂文武臉面掛不住,陛下的顏面也掛不住,最後士卒沒了收入,家眷過不下去了,前線士卒一旦譁變,誰來擔這個責?”

已二十九歲的太子將那封奏摺扔了過去,砸對面下跪的官員頭上。

“簡直糊塗,你以爲你一身忠骨,一腔熱血爲國爲民,實則害人害己,商隊謀暴利,讓兵卒在他們身上啃上一口,也不會傷筋動骨,可伱這奏摺一上去,要死人的,死很多人!”

一通呵斥之後,孟卓文讓這官員拿上奏摺滾出去,臨走時見對方臉上還有不甘的表情,他招來一個宦官,低聲幾句。

最後一句,大抵是:“若他還想將這事捅到父皇那裡,你便找他政事上的紕漏投入大獄,讓他在獄中服罪自盡。”

處理完這件讓他煩心的事,孟卓文舒展了一下筋骨,在官署後院打了一通拳腳,做爲皇子、又是太子,從小就有大內高手教導武功,不敢說衝鋒陷陣,尋常比試,兩三個三四品的江湖人也近不了他的身。

到的下午,這位太子去了一趟東宮百花苑,叫來幾個寵妾在春風樓上作樂一番,到的快至天黑,用了晚飯,纔回到寢殿這邊。

“你是哪個班的宦官,有點面生?”

太子走在後面,看着前面爲他引路的宦官有些年老,背影看上去也有些陌生,不過東宮宦官也有三百多人,宮女更是多達七百人,侍衛就更不用說了,足有三千,全部記住顯然不可能的。

“回陛下,奴婢是七班值的,今日原本是老令頭接引陛下,但他染了風寒,只好由奴婢頂班。”

宦官獨有的嗓音,是他人無法僞裝的,而且看對方走路的姿勢,也是隻有無根之人常年這般行走纔有的姿勢,微夾大腿根,雙膝微動,邁着小步,旁人若僞裝,跟無法做到這般自然。

孟卓文聽完引路宦官的話,點了點頭便不再言語,帶着幾個侍衛返回後苑寢殿,今晚他不去太子妃那裡,不是因爲對方年齡偏大,而是覺得行房一板一眼,沒有樂趣可言。

在書案又翻了一會兒書,端了調養身子湯藥的宮女過來,被門口的宦官擋下,“慢着,先讓在咱家驗證一番。”

那老宦官托起袖口,手中一枚銀針放進湯碗,袖口遮掩下,有着稀碎的粉末灑進湯水。

“好了,沒問題,可以進去了。”

老宦官笑眯眯的收了銀針,讓門口的侍衛將門扇打開,才讓宮女端進去。

到了深夜,換班的宦官過來,卻是發現太子寢殿門口沒有值崗的宦官,頗有些惱怒,他輕輕打開殿門朝裡看了一眼,太子正躺在牀榻睡的安穩。

他便放心的關上門,挽着拂塵靜立一側,直到翌日一早,按照往日的時辰,該是進去喚醒太子,可在門口喚了幾聲,裡面也沒有答覆。

那宦官趕忙推門進去,太子孟卓文蓋着被褥仍舊安靜的睡着,他不敢打擾正要退出去,又覺得不妥,再次喚了一聲,見沒有任何反應,心頭頓時泛起一股不好的預感,他叫來門外的侍衛,躡手躡腳的靠近。

“太子殿下……”

宦官輕輕喚了一聲,伸手一觸,被褥裡的身軀冰冷發硬。

“太……太子……”

那宦官一屁股坐到地上,臉色驚恐,幾個侍衛也嚇得臉色發白,急忙轉身去喧太醫,另一批人衝向皇宮那邊告知皇帝。

一瞬間整個宮城混亂起來。

聽聞消息的皇帝孟桐失手打碎了手裡的粥碗, 神色木訥的望着哭訴的宦官,緊接着第二個報訊的宦官緊跟而來。

告訴皇帝更加驚人的消息:“太醫查驗,太子無中毒跡象,身上也無任何傷痕,乃是夢中去世。”

太子薨,這條消息傳到孟桐另外六個兒子耳中,又是不同的了,雖然都是手足兄弟,可在皇室,親情是難言的。

不久之後,六位皇子帶着奔喪的藉口,從封地趕赴都城樂寧。

與此同時,一夥悄然而來的商隊,裝滿了越國的瓜果,又悄然離開了城池,化作商隊頭領的裴旻戴着斗笠,在聽聞了消息後,低聲詢問一旁同樣騎馬的鄭和。

“這是何藥如此厲害?”

“呵呵……咱家在明宮裡知曉的,能讓人心啊,漸漸麻痹、停止跳動。”鄭和這種事彷彿信手拈來,不在意的笑了笑,“只是此間難配好在獻帝劉協精通藥理,硬是找到了湊合的藥草,又讓唐明皇試了幾次,才確定了藥效。”

看着宦官陰惻惻的笑容,裴旻皺起眉頭,饒是他都覺得一股寒意從後背爬上來。

……

返回的途中,越國太子在夢中暴斃的消息,也傳回了中原鹿陽,消息到達時已是七月下旬了。

“孟昭儀,朕有事跟你說。”

蘇辰來到此間寢殿,看着正做刺繡的少女,臉色沉寂的坐到對面。

“陛下何事?”

見蘇辰的臉色凝重,語氣低沉,孟羽音放下手中刺繡,心裡泛起了不好的預感。

“你大哥孟卓文死了。”

第二百九十七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本卷完)第三百五十五章 厄事如山崩,大梁已到風燭殘年第二百四十六章 騎兵!騎兵!第四章 天公令牌第九十二章 老祖宗們的毒計詢問大家的感官第三百八十七章 入中原,一窺天子顏第二百四十七章 孤王來了,部落野王你要接住!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家二郎帶玄霸第八十三章 西戎野郎部第二百三十五章 風起雲卷第二百八十六章 自此草原姓蘇第一百五十三章 安祿山第一百零二章 往後這裡我說了算第一百零六章 一日破城第二百五十九章 三州已下第六十一章 戰爭起始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第二百一十一章 狼突虎奔,最後的曙光第三百三十四章 始皇秘術第七十九章 老祖宗們開大會第三十七章 魏武曹孟德第五十一章 伏擊第一百一十三章 初夏!決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類似東廠的構思第三百九十二章 宋之佞臣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發東吳第二百一十六章 一戰敗二國第三百五十九章 蘇辰的第一次敗仗給了他們第二百四十章 賈詡之計生毒瘤,禍亂二國爭不休第二百五十八章 穀物之茂,金戈之盛第三百一十章 關公戰秦瓊第二百六十六章 唐曰玄甲,漢馭羽林第八十一章 大將軍府行員匹位,從屬則生第一十七章 過於熱情第一百零六章 一日破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浩浩之鋒,陷陣臨危第一百七十五章 別惹老將,天策爭鋒第三百八十四章 攜吳帝入海,天寶大將第一百零四章 燕國烽火四起第一百零七章 登城戰第三百二十三章 朕即是政第四十章 大雪漫漫牽人心第一百零七章 登城戰第二百九十二章 交給你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第三百八十三章 投敵的皇帝第二百九十五章 最後的絆腳石第三十五章 收穫頗豐第六十七章 浩瀚塵煙,重現當年壯舉第三百九十章 蘇辰鋪路,裴旻星夜前行第三百七十一章 水淹七軍,滿城浮殍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發東吳第一百二十一章 爲殤者開道,爲存者前行第二百五十四章 美人計第二百六十三章 帝國的黎明第三百二十三章 朕即是政第七十章 流火歲金,凜凜春雨第四百章 雲中之龍第一百七十二章 玄霸吾弟,望其一世第二百零四章 張角鬥天師第三百五十七章 兵鋒涌聚,浩蕩天威第一百二十八章 燕國皇帝,初次見面!第五十五章 開戰第三百七十一章 水淹七軍,滿城浮殍第三百一十八章 賈詡、諸葛、李儒聯手誰人能敵第七十三章 侃侃兵鋒盛,不知臉頰紅第三百二十章 二年大治,華夏大國第三十七章 魏武曹孟德第三百一十九章 連根拔起第三百四十章 賣皇帝第三百八十四章 攜吳帝入海,天寶大將第八十四章 月黑風高第七十二章 春雨之末,最後的喧囂(第一卷結束)第三百七十四章 如龍虎般的夏國皇帝第二十七章 虎豹第三百二十章 二年大治,華夏大國第一百九十七章 二國交鋒,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第三百四十章 賣皇帝第一百七十八章 老將傳奇第三百八十九章 無所不用其極第三百三十六章 齊國皇帝和太子的拉扯第八十八章 神威天將軍第一百六十四章 青蓮潑秋雨,古劍爭風雷第一百八十二章 李玄霸的成長潛力第一百一十八章 悄然改勢,攻守易型第一百九十七章 二國交鋒,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第五十二章 殺崩如閃電,傳遍數州之地第二百七十六章 懵逼的攣鞮部第三百二十七章 挑誰不好……第三百九十四章 王司徒舌戰羣儒,秦會之禍國殃民第五十五章 開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暖暖燈火照窗櫺,鏑聲慼慼誰人歸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羣皇帝開大會上架感言,以及春風的感謝第一百六十章 返老還童第二百五十五章 拉皮條的秦修聞第三百七十一章 水淹七軍,滿城浮殍第三百四十六章 諸位皇帝的日常,及鼓勵第一百零七章 登城戰
第二百九十七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本卷完)第三百五十五章 厄事如山崩,大梁已到風燭殘年第二百四十六章 騎兵!騎兵!第四章 天公令牌第九十二章 老祖宗們的毒計詢問大家的感官第三百八十七章 入中原,一窺天子顏第二百四十七章 孤王來了,部落野王你要接住!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家二郎帶玄霸第八十三章 西戎野郎部第二百三十五章 風起雲卷第二百八十六章 自此草原姓蘇第一百五十三章 安祿山第一百零二章 往後這裡我說了算第一百零六章 一日破城第二百五十九章 三州已下第六十一章 戰爭起始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第二百一十一章 狼突虎奔,最後的曙光第三百三十四章 始皇秘術第七十九章 老祖宗們開大會第三十七章 魏武曹孟德第五十一章 伏擊第一百一十三章 初夏!決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類似東廠的構思第三百九十二章 宋之佞臣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發東吳第二百一十六章 一戰敗二國第三百五十九章 蘇辰的第一次敗仗給了他們第二百四十章 賈詡之計生毒瘤,禍亂二國爭不休第二百五十八章 穀物之茂,金戈之盛第三百一十章 關公戰秦瓊第二百六十六章 唐曰玄甲,漢馭羽林第八十一章 大將軍府行員匹位,從屬則生第一十七章 過於熱情第一百零六章 一日破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浩浩之鋒,陷陣臨危第一百七十五章 別惹老將,天策爭鋒第三百八十四章 攜吳帝入海,天寶大將第一百零四章 燕國烽火四起第一百零七章 登城戰第三百二十三章 朕即是政第四十章 大雪漫漫牽人心第一百零七章 登城戰第二百九十二章 交給你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第三百八十三章 投敵的皇帝第二百九十五章 最後的絆腳石第三十五章 收穫頗豐第六十七章 浩瀚塵煙,重現當年壯舉第三百九十章 蘇辰鋪路,裴旻星夜前行第三百七十一章 水淹七軍,滿城浮殍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發東吳第一百二十一章 爲殤者開道,爲存者前行第二百五十四章 美人計第二百六十三章 帝國的黎明第三百二十三章 朕即是政第七十章 流火歲金,凜凜春雨第四百章 雲中之龍第一百七十二章 玄霸吾弟,望其一世第二百零四章 張角鬥天師第三百五十七章 兵鋒涌聚,浩蕩天威第一百二十八章 燕國皇帝,初次見面!第五十五章 開戰第三百七十一章 水淹七軍,滿城浮殍第三百一十八章 賈詡、諸葛、李儒聯手誰人能敵第七十三章 侃侃兵鋒盛,不知臉頰紅第三百二十章 二年大治,華夏大國第三十七章 魏武曹孟德第三百一十九章 連根拔起第三百四十章 賣皇帝第三百八十四章 攜吳帝入海,天寶大將第八十四章 月黑風高第七十二章 春雨之末,最後的喧囂(第一卷結束)第三百七十四章 如龍虎般的夏國皇帝第二十七章 虎豹第三百二十章 二年大治,華夏大國第一百九十七章 二國交鋒,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第三百四十章 賣皇帝第一百七十八章 老將傳奇第三百八十九章 無所不用其極第三百三十六章 齊國皇帝和太子的拉扯第八十八章 神威天將軍第一百六十四章 青蓮潑秋雨,古劍爭風雷第一百八十二章 李玄霸的成長潛力第一百一十八章 悄然改勢,攻守易型第一百九十七章 二國交鋒,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第五十二章 殺崩如閃電,傳遍數州之地第二百七十六章 懵逼的攣鞮部第三百二十七章 挑誰不好……第三百九十四章 王司徒舌戰羣儒,秦會之禍國殃民第五十五章 開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暖暖燈火照窗櫺,鏑聲慼慼誰人歸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羣皇帝開大會上架感言,以及春風的感謝第一百六十章 返老還童第二百五十五章 拉皮條的秦修聞第三百七十一章 水淹七軍,滿城浮殍第三百四十六章 諸位皇帝的日常,及鼓勵第一百零七章 登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