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方鴻的頂層設計】

第14章 【方鴻的頂層設計】

相較於《公司法》而言,《合夥企業法》賦予了合夥人設計機制極大的靈活性,無論是對公司的利益分配還是權力分配,可以做到錢權分離、分股而不分權。

通過合夥協議的自由約定,創始人可以成爲GP,承擔合夥企業的無限連帶責任,並以此享有合夥企業的全部表決權,也就是對公司擁有絕對控制權。

不過GP不分配收益,即只要“權”而不要“錢”。

高管員工作爲有限合夥人LP不享有表決權,但可以享受合夥企業的收益,即只要“錢”而不要“權”。

這是GP與LP兩者的區別。

同時,在“錢權分離”的過程中也是GP控制權擴大的過程,這是因爲LP出資所擁有的份額,其表決權也是被GP所控制着的,該份額被視爲控制權放大的部分,公司實際控制人或控股股東擔任GP能夠以極少的資金投入控制極大的份額。

方鴻對羣星資本的頂層設計確立爲有限合夥架構,但他並不會直接擔任羣星資本的普通合夥人GP,儘管擔任羣星資本的GP可以擁有對這家公司的絕對控制權,哪怕是持有該公司1%的股權也擁有絕對控制權,這是GP的好處。

但是,直接擔任羣星資本的GP有一個壞處,或者說有個潛在的風險,那就是GP這個角色在擁有對羣星資本絕對控制權的同時,要承當無限連帶責任。

而方鴻要做的是既要獲得對羣星資本的絕對控制權,又要避免承當其無限連帶責任。

實現這一點也很簡單,對他來說並不難。

此刻的方鴻在筆記本上寫下“羣星資本”的時候,又寫了三個公司的名稱,分別是:恆星、鎮星、參星。

沒錯,不是隻成立一家公司,而是若干家公司。

想要實現對羣星資本的絕對控制權,同時不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方鴻需要額外成立另外三家公司。

在他的頂層設計框架裡,羣星資本是有限責任公司,而“鎮星”與“參星”這兩家公司則是有限合夥企業,另外的“恆星”則是設立由方鴻100%持股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即一個股東,就是方鴻自己。

接下來就是鎮星、參星這兩家公司,都是有限合夥架構。

方鴻的操作就是通過他成立的一人有限公司“恆星”並以這家公司主體的名義去擔任“鎮星”和“參星”兩家公司的普通合夥人GP,達到絕對控制這兩家公司。

有了“鎮星”與“參星”之後。

方鴻要做的是把羣星資本旗下在今後的公司內部高管、核心人才全部放到“鎮星”這家公司裡作爲有限合夥人LP,這些高管該分配多少股權就在裡面佔多少股比就是了,他們的是鎮星的股權,而不是羣星資本,但這些人都是羣星資本的企業高管。

同時把羣星資本旗下的外部財務投資人、資源方全部放到參星這家公司裡作爲有限合夥人LP,這些人需要分配多少股權就在裡面漲多少股比就是了,他們同樣不持有羣星資本的股權,而是持有參星的股權併成爲其LP成員。

接下來是方鴻把羣星資本的股權分成兩份,一份25%的股權由“鎮星”持有,一份75%的股權由“參星”持有。

如此一來“鎮星”和“參星”兩家公司加起來正好100%控股羣星資本。

此外“恆星”這家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創始人方鴻持有該公司100%的股權,是該公司唯一的股東。

然後是“恆星”同時作爲“鎮星”和“參星”這兩家公司的股東,分別佔有這兩家公司的0.5%的股權獲得GP席位,剩下的99.5%的股權收益由兩家公司的LP所有。

儘管只佔0.5%的股權比例,但“恆星”可是這兩家公司普通合夥人GP,擁有對這兩家公司的絕對控制權,也就等於方鴻擁有其絕對控制權。

方鴻一人獨資恆星,百分百控制該公司,然後恆星又以GP身份百分百控制了“鎮星”與“參星”,那麼也就等於間接控制了羣星資本。

通過四家企業嵌套式的頂層設計之後,方鴻就實現了既對羣星資本有用絕對的控制權,又不需要承擔無限連帶責任了。

在這樣的頂層設計框架之下,可以做一個簡單的爆雷推演就能發現其中的奧妙。

假設羣星資本現在爆雷啦,破產清算產生了一筆10個億的債務,債權人要追債就只能找控制該公司的“鎮星”與“恆星”的股東。

這個時候債權人發現兩家公司都是有限合夥企業,LP承擔責任有限,只能去找GP了,因爲GP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是最終的債務人。

結果一找這兩家公司的GP,發現擔任普通合夥人GP的不是自然人,而是一家叫做“恆星”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主體,而該公司的實控人叫方鴻,持有該公司100%的股權。

於是債權人找到了方鴻,要他承擔這10個億的債務。

方鴻表示:拉倒吧,我現在連100萬都沒有,拿頭給你10個億呢?我現在宣佈“恆星”申請破產清算,公司註冊資本是50萬元,我百分百控股恆星,所以這50萬的責任我都承擔了,是我的責任絕對不逃避。

債權人一看,傻了!

羣星資本10個億的債務追到最終的源頭,最後只能追回50萬塊錢,剩下的全砸在手裡。

50萬對比10個億,風險幾乎等同於零。

通過這個簡單的爆雷推演,方鴻在這樣的頂層設計之下,只需要用50萬元的風險就能絕對控制一家10個億的公司。

基於這樣的頂層設計框架,方鴻對羣星資本的絕對控制權有了,其潛在的無限連帶責任風險也規避掉了,那麼就剩下最後一個問題了。

羣星資本的收益怎麼獲取?

畢竟方鴻100%所有的“恆星”這家公司雖然是“鎮星”和“參星”的普通合夥人GP,但卻只分別佔有兩家公司0.5%的股權,理論上大部分的收益是進不了“恆星”這家公司,也就進不了方鴻的名下,只是這樣那可就真成爲名副其實的打工人了。

要解決這個問題的答案太簡單了!

當然是再成立第五家公司,然後以這家公司爲主體作爲財務投資人的身份,成爲“參星”的有限合夥人LP不就完事了?

而且方鴻對成立的這第五家公司還是一家信託基金,進一步稀釋風險。

如此一套操作下來,只要不是面臨世界大戰、改天換地這類極端局面,風險基本爲零。

只有這樣的頂層設計是當前環境現行框架裡相對最理性的解決方案,所以方鴻就這麼幹,在他的世界觀裡沒有是非對錯、非黑即白,只有風險與收益的考慮,這是作爲一個近乎絕對理性之人的必然操作。

……

(本章完)

第1376章 【土豪伸出一手:我們願意給這個數第679章 【只有數字哥受傷的世界達成了】第106章 【中醫之難】第679章 【只有數字哥受傷的世界達成了】第1064章 【各方遐想與消息滿天飛】第149章 【先用着,用完就扔】第1062章 【歷史就是一個圈,一直在輪迴】第182章 【真的要玩這麼大嗎?】第637章 【一字跌停潮】第577章 【七大主題公募基金開放申購】第609章 【看清未來局勢】第605章 【開闢更多的新業務】第1125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聰明反被聰明誤第594章 【再次重新定義移動手遊】第983章 【獨立開發商的歷史性機遇來了】第727章 【財報電話會議】第960章 【轟動,網晹大傷】第501章 【此舉的另一層用意】第665章 【首日銷量】第62章 【來了!四萬億真來了!】第340章 【股指期貨有沒有可能被人狙擊?】第667章 【資本市場哀嚎遍野】第759章 【要玩這麼大嗎?】第984章 【持續發酵】第126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1003章 【有人做髒事又想把髒水潑在羣星資第1047章 【空頭在期指的反撲報復】第1578章 【槓桿資金捲土重來】第1416章 【無人敢嘗天下先】本書進入最後收尾階段與新書第632章 【用他們海盜文明能聽懂的語言交流第200章 【這幫有錢人是真的俗,俗到讓人羨第1195章 【確定戰略大方向】第653章 【進軍搜索市場】第737章 【靴子落地】第1021章 【千股跌停滿屏綠】第137章 【狂砸30億再次轟動影視圈】第175章 【熙熙攘攘皆爲利來】第587章 【價投派懷疑人生】第639章 【破發】第1601章 【簡直鯊瘋了】第1140章 【引領行業新風氣】爆肝完畢以及後續爆更的安排第990章 【能薅羊毛,沒有不薅的道理】第1090章 【餘辰良】第5章 【兄弟,不介意我抄你作業吧?】第1194章 【外網上演離譜的大型互撕現場】第876章 【人可以潤出去,錢得留下】第205章 【龍虎榜看不到就來點更激動人心的第1093章 【抖音上線】第1382章 【你來我往】第1299章 【航展盛會如期而至】第574章 【九州藍箭的三步走火箭回收計劃】第473章 【披露,名望蹭蹭漲】第730章 【雙贏,贏兩次的那種】第1142章 【每一個老闆做夢都想要達到的境界第969章 【新城何德何能竟有如此好命?】第1223章 【匯率破7大烏龍?】第190章 【大A各路遊資我只服K神】第1003章 【有人做髒事又想把髒水潑在羣星資第1534章 【羣星狂賺22萬億美元】第921章 【一幅從前沒有過的藍圖畫卷】第565章 【羣星2011年報出爐】第1172章 【居然還有這種要求?】第209章 【山棟巨力巨給力,K神被迫翻倍】第417章 【超預期】第377章 【都踏馬的瘋了,這就是K神的號召力第425章 【得加錢】第402章 【消息一出,震驚業界】第305章 【投京棟,大強子還是可以的】第1642章 【諸多大事已然提前】第126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1153章 【這次必須跟他們中門對狙】第1368章 【時代翻着書頁,試看青年着筆】第1292章 【誰敢吃獨食就弄誰】第421章 【炸裂的註冊量與鵝廠股價閃崩】第1189章 【一路等待回調一路踏空行情】第1136章 【主板着急啊,又整活兒】第1162章 【刻意迴避?】第477章 【饑荒纔是當地最大的問題】第435章 【新的綽號——凱神!】第372章 【滿與不滿是他的事,改制不改我說第139章 【總算被反噬了】第1661章 【饕餮盛宴開席】第226章 【求求不要跌了,完了完犢子了】第923章 【土豪:少俠這植物工廠我沙某人看第1400章 【專磕小法的勢力】第964章 【海外遊戲廠商收購捷報頻傳】第1637章 【離岸匯率歷史性的進入“5”字頭時代】第1028章 【箇中艱難,任重道遠】第306章 【突出一個“豪”字!】第791章 【不歡而散】第925章 【土豪率團來訪】第759章 【要玩這麼大嗎?】第747章 【要站着把錢掙了】第761章 【到底還是大BOSS的手段高明!】第782章 【上帝啊,我們上當了】第1476章 【海外大熱TikTok平臺功不可沒】第908章 【抽籤】
第1376章 【土豪伸出一手:我們願意給這個數第679章 【只有數字哥受傷的世界達成了】第106章 【中醫之難】第679章 【只有數字哥受傷的世界達成了】第1064章 【各方遐想與消息滿天飛】第149章 【先用着,用完就扔】第1062章 【歷史就是一個圈,一直在輪迴】第182章 【真的要玩這麼大嗎?】第637章 【一字跌停潮】第577章 【七大主題公募基金開放申購】第609章 【看清未來局勢】第605章 【開闢更多的新業務】第1125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聰明反被聰明誤第594章 【再次重新定義移動手遊】第983章 【獨立開發商的歷史性機遇來了】第727章 【財報電話會議】第960章 【轟動,網晹大傷】第501章 【此舉的另一層用意】第665章 【首日銷量】第62章 【來了!四萬億真來了!】第340章 【股指期貨有沒有可能被人狙擊?】第667章 【資本市場哀嚎遍野】第759章 【要玩這麼大嗎?】第984章 【持續發酵】第126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1003章 【有人做髒事又想把髒水潑在羣星資第1047章 【空頭在期指的反撲報復】第1578章 【槓桿資金捲土重來】第1416章 【無人敢嘗天下先】本書進入最後收尾階段與新書第632章 【用他們海盜文明能聽懂的語言交流第200章 【這幫有錢人是真的俗,俗到讓人羨第1195章 【確定戰略大方向】第653章 【進軍搜索市場】第737章 【靴子落地】第1021章 【千股跌停滿屏綠】第137章 【狂砸30億再次轟動影視圈】第175章 【熙熙攘攘皆爲利來】第587章 【價投派懷疑人生】第639章 【破發】第1601章 【簡直鯊瘋了】第1140章 【引領行業新風氣】爆肝完畢以及後續爆更的安排第990章 【能薅羊毛,沒有不薅的道理】第1090章 【餘辰良】第5章 【兄弟,不介意我抄你作業吧?】第1194章 【外網上演離譜的大型互撕現場】第876章 【人可以潤出去,錢得留下】第205章 【龍虎榜看不到就來點更激動人心的第1093章 【抖音上線】第1382章 【你來我往】第1299章 【航展盛會如期而至】第574章 【九州藍箭的三步走火箭回收計劃】第473章 【披露,名望蹭蹭漲】第730章 【雙贏,贏兩次的那種】第1142章 【每一個老闆做夢都想要達到的境界第969章 【新城何德何能竟有如此好命?】第1223章 【匯率破7大烏龍?】第190章 【大A各路遊資我只服K神】第1003章 【有人做髒事又想把髒水潑在羣星資第1534章 【羣星狂賺22萬億美元】第921章 【一幅從前沒有過的藍圖畫卷】第565章 【羣星2011年報出爐】第1172章 【居然還有這種要求?】第209章 【山棟巨力巨給力,K神被迫翻倍】第417章 【超預期】第377章 【都踏馬的瘋了,這就是K神的號召力第425章 【得加錢】第402章 【消息一出,震驚業界】第305章 【投京棟,大強子還是可以的】第1642章 【諸多大事已然提前】第126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1153章 【這次必須跟他們中門對狙】第1368章 【時代翻着書頁,試看青年着筆】第1292章 【誰敢吃獨食就弄誰】第421章 【炸裂的註冊量與鵝廠股價閃崩】第1189章 【一路等待回調一路踏空行情】第1136章 【主板着急啊,又整活兒】第1162章 【刻意迴避?】第477章 【饑荒纔是當地最大的問題】第435章 【新的綽號——凱神!】第372章 【滿與不滿是他的事,改制不改我說第139章 【總算被反噬了】第1661章 【饕餮盛宴開席】第226章 【求求不要跌了,完了完犢子了】第923章 【土豪:少俠這植物工廠我沙某人看第1400章 【專磕小法的勢力】第964章 【海外遊戲廠商收購捷報頻傳】第1637章 【離岸匯率歷史性的進入“5”字頭時代】第1028章 【箇中艱難,任重道遠】第306章 【突出一個“豪”字!】第791章 【不歡而散】第925章 【土豪率團來訪】第759章 【要玩這麼大嗎?】第747章 【要站着把錢掙了】第761章 【到底還是大BOSS的手段高明!】第782章 【上帝啊,我們上當了】第1476章 【海外大熱TikTok平臺功不可沒】第908章 【抽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