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密林中的苦日子

對於突然冒出一個“起義”的〖日〗本軍官一事,不但張彥搏這個小小的上士班長沒見過,就連任然這個已經當了十多年兵的師長也沒聽說過啊,不是說〖日〗本人都是死硬死硬,只有一根筋打死也不會投降的嗎?

難道這個中村是傳說當中的日奸?

從未遇到過這種事的任然最後把這個事捅到了攻臺指揮部那裡,最後還是白崇禧拍了板,做主把中村和跟着他“起義”的六百多名〖日〗本守備隊官佐單獨編成了一個“〖日〗本復國軍”。這個“〖日〗本復國軍”的待遇和一般的華夏國防軍幾乎是一樣的,唯一的區別是他們手裡三八大蓋換成了一根大木棒,而他們第六百八十七章?密林中的苦日子的任務就是看押那些在臺灣的〖日〗本僑民。

中村太郎對這個結果也沒有什麼意見,畢竟在這種情況下華夏軍隊的做法纔是正常的,如果他們一下子就接受了自己的投誠給自己又是發槍又是發炮的那纔是傻了呢。

臺灣島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積佔全部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處於亞熱帶的臺灣島萬年不變的原始森林面積佔全島面積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縱貫南北的〖中〗央山脈更是被綠色所籠罩,在這些深山密林的深處分佈着明代時被稱爲“東番”的臺灣土著部落。早在數百年前在華夏漢人移具前往臺灣拓墾、定居之前,臺灣西海岸的平原地帶從北部的宜蘭、基隆一直到恆春就已經有許多不同文化、不同語言、不同部落認同的人羣在居住着。

這些比漢族更早居住在臺灣平原地帶的不同人羣由於和漢羣的語言、文化都不相同因此在早期的歷史文獻中常被稱爲“東番”他們被國人細分爲“熟番”“生番”等同於被漢文化同化並且服從於滿清政府,並生活在當下的原住第六百八十七章?密林中的苦日子民族羣。但是保留這個較輕蔑的名詞表示雖然此族羣並非漢民族但在文化程度上比起非漢民族有很大的不同。這些名詞反應着華夏人的民族思想:“也就是說在採用儒家社會規範之下任何族羣皆可以被同化或馴服。”

清末,〖日〗本人在和當時的滿清政府簽訂了“馬關條約”後,爲了取得礦場、木材等資源,〖日〗本殖民者打破了原來漢族和原土著民族的平衡,他們毫不猶豫的動用了武力和本地土著發生了多次武裝衝突,最後還動用了軍隊進行了大規模的血腥屠殺才把這些武裝暴動給壓了下來。

但是由於臺灣的地形實在是太複雜,別說〖日〗本人這些外來人了,就算是清朝便已經遷移至臺灣距今已有上百年曆史的漢族人也不敢太過深入臺灣中部的那些山區,那裡是臺灣原上著人的天下。

但是今天位於臺灣中部山區的密林裡走來了一隊隊〖日〗本軍人和少量的〖日〗本平民,他們就是從臺北逃過來的長谷川橡和守衛苗粟的日軍第二十一師團殘部。他們現在正要穿過這條橫跨臺灣的中部山脈到達位於臺灣東部的huā蓮以便乘船逃回〖日〗本。

經過了一個星期的大逃亡生涯,長谷川清原本筆挺的軍服髒兮兮的披在身上,一股酸臭味撲鼻而來。油光滿面的圓臉也瘦成了馬臉,細長的三角眼更是因爲缺乏營養而瘦成了一條縫。

在他旁邊的是二十一師團的師團長佐藤千尋。這位師團長現在的樣子也比長谷川清好不到哪去,腳下的牛皮鞋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了一道大口子。這一個星期以來,他們不但遭到了華夏海軍陸戰隊的尾隨追擊,前面還有高山族的土著居民設下的那些令人防不勝防的陷阱。在逃進山區時原本有六千多人,經過了一個星期的地獄式的行軍後現在的人員也縮水了近半。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日〗本人在臺灣實行了半個世紀殘酷的殖民統治固然造就了許多“順民”但是也給自己樹立了很多仇家,以前還好,現在〖日〗本人落難後又進了山區,這可是那些山地民族的地盤,他們哪裡會放過痛打落水狗的道理?

於是乎很自然的,許多〖日〗本兵則成爲了高山族各個山地部落的獵殺的對象,被獵殺的〖日〗本兵的人頭大部分成爲了這些山地部落祭典上的供品。

更讓這些〖日〗本人糾結的是進了山地密林之後雖然華夏的固定翼飛機對躲在林子裡的〖日〗本人沒有辦法,但是華夏人不知怎麼回事他們又派來了一種可以懸停在空中的飛機,他們依靠着這種飛機不斷的在日軍前進的道路上設置伏擊圈,並運來了武器分發給各個山地部落的民衆,使得密林裡的日軍更是舉步維艱。

佐藤率尋喘了。粗氣對身邊的長谷川清說:“閣下,大約還有三天我們就可以走出這塊山地到達臺中了,只要到了臺中我們就可以獲得補給並能夠趕往huā蓮上船回家了。”

“回家?我們能回家了嗎?“長谷川清喃喃的自語了這麼一聲後就不吭聲了,此次他拋下了臺灣的數萬僑民獨自帶着他的衛隊撤退,不知道回到國內後會有什麼結果在等着自己。是被判入獄?解除現役軍職還是勒令自己剖腹?想到這裡長谷川清打了個寒戰後不寒而慄。

看到長谷川那難看的表情,佐藤千尋彷彿明白了什麼就不再吭聲了,在他看來不管回到〖日〗本後會有什麼處罰,也總比落在華夏人的手裡要強。別看佐藤千尋爲人殘暴,但是他也知道華夏政府對待〖日〗本人的態度,一般的〖日〗本平民和士兵落在他們的手裡都得挖礦修鐵路象他們這些受傷沾滿了華夏人鮮血的將領那肯定是逮住一個槍斃一個,絕對沒得商量。

因此這些天他也是拼命的催促着士兵們拼命往臺中、huā蓮方向趕,就是因爲怕華夏政府搶在〖日〗本船隻撤退前趕上那最後一班船。

“入……,勾……”

就在大家悶頭趕路的時候前方傳來了一聲清脆的槍響讓正在趕路的隊伍小小的騷動了一下。

“怎麼回事,你去問問前面的隊伍爲什麼打槍!”長谷剛清皺了皺眉頭讓身邊的一名少佐跑到前面去探聽情況,剛纔他一下就聽出剛剛響起的槍聲是〖日〗本軍隊的制式步槍三八大蓋特有的聲音。

不一會這名少佐氣喘吁吁的跑回來報告道:“總督閣下,前面是那些土著人在阻擋我們的去路,先頭部隊不得已纔開了槍驅趕他們。”

長谷川清皺了皺眉頭,把手一揮:“原來是這樣啊命令先頭部隊趕緊開路,我們沒有時間和這些臺灣土著繼續糾纏,那些支那人可是追得很緊的。”

“哈依!”少佐躬身說完後把手一揮,隊伍立刻又開始行進起來。

只是好像今天他們的路好像特別不順似地,天空中又傳來了一陣“突突突突”的聲音,這個聲音很快就來到了他們的頭頂和前方。

“不好支那人的飛機!”

長谷川清和佐藤千尋臉色頓時就變了,記得這種可以在天空中懸停的飛機剛出現時,他們倆人還嘲笑華夏政府是有錢沒地方huā了,竟然搞出這麼一種飛得又慢、形狀看起來也不怎麼樣的飛機,但是很快他們就吃夠了這種他們曾經鄙視的飛機的苦頭。

這種飛機別看在載重和飛行速度上不怎麼樣,但是它們那異常靈活的性能和可以隨時懸停的特性使得〖日〗本人吃盡了苦頭,他們還可以隨時在〖日〗本人前進的道路上佈置伏兵,〖日〗本人損失的這麼多人馬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這種不起眼的小飛機給造成的。

“快趴下,快趴下,別到處亂跑!”

隊伍裡日軍軍官的話音剛落從天上就傳來了一陣陣低沉的重機槍的槍聲,那是那種可以懸停在空中的飛機用它們攜帶的重機槍在向樹林裡掃射,自上而下的掃射把許多措不及防的日軍當場打成了馬蜂窩,雖然因爲密林的原因,在天空中對地面看不大清楚,但是日軍那長達數裡的隊伍是無論無論如何也隱藏不住的。

聽着天上重機槍的怒吼和周圍士兵不斷髮出的慘叫趴在地上連頭也不敢擡的長谷川清臉色十分難看,有好幾次都忍不住要下令日軍反擊,但是又強行忍了下來。對天上這種腹部加裝了裝甲的飛機來說如果沒有防空火炮的話最好還是不要想着要反擊了,那樣除了召來更兇猛的火力外只能是一無所獲。

那架直升機在日軍的頭頂上肆虐了足足半個小時才滿意的轉了一圈後向北方飛去,留下了叢林裡哀嚎遍野的士兵和呆若木雞的平民。

“給那些重傷員留下一些手榴彈其他人繼續往前走!”咬緊了牙齒的長谷川清硬着心腸沒有回頭看着那些正在嚎叫的傷兵,率先向前走去……,

不提長谷川清正在密林裡逃命,此時臺灣的各個城市裡也正展開着一場場垂死的反擊和掙扎,雖然〖日〗本人裡有中村太郎那樣愛惜生命和嚮往愛情的“日奸”但也不缺乏那些被武士道精神洗腦洗得非常徹底的武士。日軍侵佔臺灣近半個世紀,很多臺灣的民衆也被〖日〗本洗腦而變了順民。

下午時分十九歲的李登輝揹着書包悶悶不樂的回到家中,把書包往桌上一放就一屁股坐在凳子上悶悶不樂,到晚上吃飯時他問在〖警〗察局當副警長的爸爸:“父親今天我們學校的老師說從明天開始學校再也不教授日文全部改授中文了,爸爸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難道我再也不能學日文了嗎?我可是最喜歡日語課了。”

“啪!”一聲脆響。

父親李金龍當即給了李登輝一個耳光李金龍鐵青着臉罵道:“你這個混蛋,學校不開日語課你不會自己學嗎?”李金龍繼續罵道:“老子費盡心思讓你進了臺北高等學校學習,就是爲了有朝一日你能夠去〖日〗本留學,你要是敢給老子掉鏈子看老子不抽死你。〖日〗本〖日〗本,日出之本,你給老子記住只有〖日〗本的文化纔是世界上最高貴的文化,你只要學好了日語以後纔會有出息,你明白嗎?”

被父親打了一頓的李登輝捂着被打得通紅的臉,眼裡含着委屈的淚水低聲說道:“?我知道了我一定好好學習,以後一定會去〖日〗本上最好的大學的。”

“嗯,這纔對嘛。

”聽了李登輝的話李金龍臉色這才稍微好了點“支那人在臺灣的日子是長不了的你要堅信帝國皇軍肯定會反攻過來的,這點也是毫無疑問的。”

“哈依!”由於深受〖日〗本文化的影響,李金龍一家吃飯時用的也是在榻榻米上進行,李登輝跪在榻榻米上依照着學校〖日〗本老師教的禮節在餐桌上向李金龍鞠了一躬。

吃過了晚飯後的李登輝翻來覆去怎麼也睡不着,此時的臺北尚未完全平靜,華夏國防軍正在到處搜捕殘留的〖日〗本平民和殘兵他們在市郊開闢了一個大大的集中營,那裡關押了數以萬計的〖日〗本移民。年輕的李登輝怎麼也想不通,昔日威風凜凜的大〖日〗本帝國怎麼會在短短的幾天之內就被平素連自己都看不起的支那人給打敗了呢?“一定是那些卑鄙的治安人使用了卑鄙的手段,一定是的。”李登輝想着想着就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睡到半夜李登輝起牀解手時,看到客廳的燈還亮着,好奇之下的他偷偷摸了過去,他從門縫裡看到父親正和平日裡要好的幾個警局的幾個叔伯正在油燈下小聲的說着話。

“李大哥,現在那些大陸人打過來了,聽說我們這些原來的〖警〗察也要被他們一一審查過才能重新上崗,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這些人哪裡還有活路喲!”說話的這位李登輝認識他是父親的一名手下,叫高大林。

“高兄弟說得對,我們這些人平日裡跟着皇軍難免做了些他們看不慣的的事,現在他們要是秋後算賬起來那我們該怎麼辦?聽說他們對我們這些人可是很痛恨的。”另一名〖警〗察恨恨的說道。

“就是,他們都說我們是漢奸,漢奸怎麼了?漢奸也要吃飯的他們有幾個人沒有爲〖日〗本人做過事?有什麼臉說我們是漢奸!”

幾個人越說越氣憤,最後那名名叫高大林的〖警〗察站了起來說道:“李大哥,乾脆你就帶着大夥一起反他孃的,我聽說現在看守集中營的都是〖日〗本人,我們把私藏的傢伙取出來襲擊集中營然後一起逃去huā蓮聽說那裡還是有船去〖日〗本的,我們一起去〖日〗本你看怎麼樣?”

“對,高兄弟說得對,我早就看不慣那些大陸來的國防軍了,趁早反了他孃的。”幾名性急的人都站了起來。

李金龍沉吟了一會才點頭說道:“好吧,既然兄弟們都鐵了心要去〖日〗本那大哥又怎能推辭呢。怎麼說幹就幹,現在矢夥馬上去把藏的傢伙拿出來凌晨舉行暴動,把集中營的〖日〗本人救出來後我們就有理由和藉口去huā蓮登上開往〖日〗本的船隻了。“好我們馬上去準備,這臺灣我他孃的早就呆膩了。”李金龍的這幾個兄弟平日裡跟着〖日〗本人作威作福現在國防軍打過來後他們的好日子也算是到頭了,這些人哪裡會甘心呢,李金龍這麼一說他們立即就開始行動起來。

凌晨三時四十多分,李金龍帶着十幾名原臺北〖警〗察署的〖警〗察,拿着原來私藏的槍械衝進了市郊的集中營裡放起了火,趁着大火挾持了數百名〖日〗本移民也想學長谷川清向山區逃走,誰知道卻被駐紮在附近的國〖民〗警備隊給包圍了起來,一衆人員死的死傷的傷,剩下的人也做鳥獸散。

李金龍帶着兒子李登輝一路向東南狂奔,在他們的後面是不斷傳來的槍聲和軍犬的吠聲。

“父親,媽媽和哥哥呢,他們沒有跟我們來嗎?”李登輝邊跑便問。

“現在是什麼時候了,你還管他們幹什麼。”李金龍怒罵道:“只要我們跑進山區他們就再也找不着我們了,你不是一直想去〖日〗本讀書嗎?現在就是個好機會,只要我們到了huā蓮上了船你就可以完成你的心願了。”

黑夜裡,李金龍父子一邊跑一邊不時回頭看後面的追兵,但是在慌不擇路情況下他們卻跑到了一處懸崖邊上,看着黑洞洞的山崖,李金龍父子傻眼了。

“父親,這裡沒有路了,我們怎麼辦啊?”李登輝望着前方黑乎乎的峭壁絕望的看着自己的父親。

看到前面沒有道路後李金龍咬着牙用着猙獰的目光看向自己的兒子“既然已經沒有路了,那我們倆父子就一起上路吧。”

“啊!”李登輝大吃一驚害怕的搖着頭“不,父親,我還不想死啊!我還要去〖日〗本讀書呢!”

“讀書”李金龍裂開大嘴瞪着通紅的眼睛大聲喝道:“那你就到地下再讀吧!”

說完,李金龍一把摟住了兒子往懸崖旁衝了過去,倆人就這樣輕飄飄的向山腳栽了下去!!!

第42章 英雄救美第504章 艦炮攻城?第354章 土飛機第462章 一枚遲來的勳章第363章 勸說第179章 到青海練兵去(三)第317章 後遺症第697章 大功告成第535章 陶德曼夫婦的判斷第116章 空中游騎兵(一)第684章 可以和他們掰腕子了第639章 茶樓話德第310章 冷槍第325章 南京保衛戰(三)第358章 封官第495章 繼續抵抗第89章 攻佔火車站第139章 騎兵和坦克的對決(一)第65章 朱可夫的擔心第488章 二戰開始第229章 殺鬼子第283章 平價武器第574章 迴光返照第558章 濟州島第25章 獨石保衛戰第141章 寧夏到手第60章 蒙古(六)第98章 攻擊開始第183章 到青海練兵去(六)第99章 老實人的進攻第127章 頒獎續第403章 赴宴第684章 可以和他們掰腕子了第102章 試探性進攻(二)第595章 排華事件(上)第223章 侵華前的會議第459章 飛機已經來了,步兵還會遠嗎第667章 虎!虎!虎!第556章 先鋒第653章 伏擊第168章 挖角(二)第338章 突襲十六師團第662章 轟炸機還有木有第501章 東海艦隊的首戰(上)第333章 戰前動員第67章 火海下的第十三師團第376章 向誰求援呢第16章 事發第251章 木村兵太郎的到來第485章 軍艦來了第378章 日本艦隊的到來第285章 蘇大長官的雷人之語第603章 僕從軍?第347章 轟炸開始(二)第101章 試探性進攻(一)第43章 召見(一)第572章 苦口婆心的霍金斯第366章 研究研究第633章 擊退第362章 鐵路開通第197章 攻城正酣第568章 山本五十六的反思第644章 窒息的倫敦第58章 蒙古(四)第282章 要人第590章 海陸之爭(上)第63章 蒙古(九)第382章 古鷹號第417章 拜會溥儀第437章 決戰東北(三)第421章 保障計劃(二)第661章 僕從軍第511章 莫斯科的態度第419章 潛艇換裝第397章 以正義的名義第17章 投降?絕不!第237章 空降兵第177章 到青海練兵去(一)第591章 海陸之爭(中)第216章 安頓第269章 凇瀘會戰(七)第415章 要緊的運輸線第450章 新疆衝突第109章 誰打誰的臉第618章 蘇德戰爭開始了第272章 淞滬會戰(十)第639章 茶樓話德第201章 德國政府的尷尬第318章 這是一個奇蹟第448章 定下決策第201章 德國政府的尷尬第218章 東北攻略(二)第112章 戰爭準備第426章 錦州攻略(三)第218章 東北攻略(二)第293章 小樹林之戰第490章 曼納海姆主席的客人第696章 人心不足第73章 進攻在繼續第187章 交換條件(二)
第42章 英雄救美第504章 艦炮攻城?第354章 土飛機第462章 一枚遲來的勳章第363章 勸說第179章 到青海練兵去(三)第317章 後遺症第697章 大功告成第535章 陶德曼夫婦的判斷第116章 空中游騎兵(一)第684章 可以和他們掰腕子了第639章 茶樓話德第310章 冷槍第325章 南京保衛戰(三)第358章 封官第495章 繼續抵抗第89章 攻佔火車站第139章 騎兵和坦克的對決(一)第65章 朱可夫的擔心第488章 二戰開始第229章 殺鬼子第283章 平價武器第574章 迴光返照第558章 濟州島第25章 獨石保衛戰第141章 寧夏到手第60章 蒙古(六)第98章 攻擊開始第183章 到青海練兵去(六)第99章 老實人的進攻第127章 頒獎續第403章 赴宴第684章 可以和他們掰腕子了第102章 試探性進攻(二)第595章 排華事件(上)第223章 侵華前的會議第459章 飛機已經來了,步兵還會遠嗎第667章 虎!虎!虎!第556章 先鋒第653章 伏擊第168章 挖角(二)第338章 突襲十六師團第662章 轟炸機還有木有第501章 東海艦隊的首戰(上)第333章 戰前動員第67章 火海下的第十三師團第376章 向誰求援呢第16章 事發第251章 木村兵太郎的到來第485章 軍艦來了第378章 日本艦隊的到來第285章 蘇大長官的雷人之語第603章 僕從軍?第347章 轟炸開始(二)第101章 試探性進攻(一)第43章 召見(一)第572章 苦口婆心的霍金斯第366章 研究研究第633章 擊退第362章 鐵路開通第197章 攻城正酣第568章 山本五十六的反思第644章 窒息的倫敦第58章 蒙古(四)第282章 要人第590章 海陸之爭(上)第63章 蒙古(九)第382章 古鷹號第417章 拜會溥儀第437章 決戰東北(三)第421章 保障計劃(二)第661章 僕從軍第511章 莫斯科的態度第419章 潛艇換裝第397章 以正義的名義第17章 投降?絕不!第237章 空降兵第177章 到青海練兵去(一)第591章 海陸之爭(中)第216章 安頓第269章 凇瀘會戰(七)第415章 要緊的運輸線第450章 新疆衝突第109章 誰打誰的臉第618章 蘇德戰爭開始了第272章 淞滬會戰(十)第639章 茶樓話德第201章 德國政府的尷尬第318章 這是一個奇蹟第448章 定下決策第201章 德國政府的尷尬第218章 東北攻略(二)第112章 戰爭準備第426章 錦州攻略(三)第218章 東北攻略(二)第293章 小樹林之戰第490章 曼納海姆主席的客人第696章 人心不足第73章 進攻在繼續第187章 交換條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