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名聲

就在包令等人準備告辭的時候,佐領剛安匆匆進了偏廳,一臉的焦急,這種表情可是很少在他臉上出現。

協領出缺,葉昭和穆特恩已經寫摺子保舉他遷升協領,這人沉穩的很,葉昭對之頗爲看重。

“大人!城外聚集了幾十名鄉紳送上陳情書,反對夷人進城!”剛安甩袖子打千,急急的稟道。

葉昭微微蹙眉,剛安所說的城外自然是指旗城之外,廣州城守舊的士紳、擔心洋貨進入斷了生計的商人、以及數目龐大的“愛大清國”的販夫走卒,都是排外的生力軍,曾經在第一次中英戰爭時火燒十三行,據說當時十三行熔化的銀水鋪滿了整條街。不過第二次中英法戰爭之後,廣州城破,英法聯軍進城,卻令廣州人猛的驚醒,雖然排外依然,學習西洋卻蔚然成風,儼然成了上海外思想最開明的地區。

不過這些愛國份子怎麼就得到信兒了?不消說,是知道內情的人放出去的風。

會是誰呢?葉名琛?葉昭就搖了搖頭,他固然思想迂腐,卻不會背地做這等事。可如果是富良?他可是剛剛來廣州沒多久,必然有人出謀劃策而又鞍前馬後的勾串士紳,這個人,多半就是漢軍旗副都統鬆玉。

葉昭心思電轉,卻已經嘆息着對茫然看着自己的包令道:“領事大人,不知道廣州民衆怎麼知道各位進了城,來我都統衙門前示威抗議呢!”卻是說的越嚴重越好。

包令臉色頗不好看,說道:“貴國人民的想法很奇怪。”

葉昭搖搖頭,道:“看來,只有委屈領事大人走後門了。我就不送大人了,安撫民衆要緊。”

包令也只有無奈點頭。

等筆帖式阿布送包令等人出了偏廳,剛安臉上就浮現出殺機,沉聲道:“大人,要不要卑職抓幾名首犯下獄?”

葉昭就擺了擺手,這些人敢來旗城外送什麼請願書,就說明爲首聯絡的人自覺有依靠,事情鬧大了,自己令英夷進城之事傳到京城,六王爺再不懷好意的吹吹耳邊風,怕咸豐這個喜怒無常的天子多半會對自己起猜忌之心。

“我出去見見他們。”

剛安一怔,“這……”

葉昭就笑,“怎麼,還怕人吃了我不成?”

……

旗城外,稀稀疏疏跪着幾十號人,大多穿着考究的綢緞袍子,看起來家境應該都不錯。

跪在隊伍最前列雙手高舉紙軸的是一位年過花甲的精瘦老人,雙手過頂持物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更莫說他這年紀了,是以顫悠悠的可真有些舉不動了。

老人姓伍,乃是十三行第一家伍家的遠親,廣州有名的士紳,道光年間的舉人,上大堂都可以不跪的,現在卻一副瀝血忠肝的架勢,好似拼了老命也要請都統大人收回成命,禁絕洋人入城。

而後面跪着的士紳,有人心中實在忐忑,就算去總督府陳情,也不似現在擔驚受怕,畢竟這裡管事的是武官,各個膽大如斗,殺人如麻,如果遇到不講理的,說不定一刀就砍了你的腦袋,卻是沒處說理去。再看那柵欄後一列十幾名甲兵手裡寒氣森森的鋼刀長矛,就更令人腿軟。

甲兵突然向兩旁一閃,跪着陳情的士紳就一陣騷動,甚至跪在最後的,就準備拔腿開溜了。

誰知道卻見城門裡走出一列人,最前面是一位年紀輕輕的紅頂戴,長得那叫一個秀氣,一看就知道養尊處優慣了的,小小年紀,他那紅寶石頂子就更顯扎眼。

紅頂戴之後,是一隊鳥銃兵,黑洞洞的銃口朝天,但那肅殺之氣撲面而來,沒經歷過這種場面的幾名士紳老爺險些被嚇得當場暈倒。

“各位鄉親,我是本衙副都統景祥,議事出來晚了,鄉親們見諒!”年青秀氣的紅頂戴笑呵呵四方拱手,一團和氣。

伍舉人呆了又呆,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等草民的陳情會驚擾副都統大人,而副都統大人更紆尊降貴親自出城來見大夥,口裡這“鄉親”的稱呼,聽着既新鮮又親切。

煩忿突然都煙消雲散,伍舉人一腔愛國之心滿腹直諫之情一瞬間就被巨大的滿足感代替。雙手舉的陳情書更加高了,大聲道:“草民伍恆拜見都統大人,驚擾都統大人,草民等惶恐!”

葉昭微笑走過來,伸手接了他的陳情書,又攙着他胳膊扶他起身,笑道:“孝廉公,大夥的意思我懂,我明白,洋夷狡詐,我又豈不知?他們商人想進咱們廣州城,自然要孝廉公等鄉親們首肯,我又豈會自作主張?那不但對不起大夥,更對不起皇上!”說到最後向北拱手。

聽着葉昭的話,伍舉人老淚縱橫,這般明事理而又謙和的大人,又去哪裡尋?連聲說“不敢”,又哽咽着道:“大人,草民愚昧,草民驚擾了大人,萬死!”

葉昭心裡有些無奈,這種老爺子,抱殘守缺頑固至極,比之老夫子不知道迂腐多少倍,他冒死來陳情是真的,怕都做好了下大獄的準備,可被“朝廷大員”降階相待,再溫言勉勵幾句,就馬上覺得面上有光榮幸的不知如何是好。

說到底,這個年代的許多讀書人都有這毛病,學問賣與帝王家,面子事大,讀書人的臉面最重要,給足了臉面,一切都好商量。

葉昭微笑又對大夥拱手,笑道:“陳情書我收了,各位也請回吧!要不要我派轎子送大家?”又笑對伍舉人道:“孝廉公可隨我進衙敘話。”

“不敢不敢”

“謝都統大人!”

“都統大人折殺草民了!”

這些人都滿臉惶恐,嘴裡亂七八糟的謝恩之類的。

散去之時,更是交頭接耳議論“都統大人氣量高潔”“都統大人少年英發,果然不同凡響”的話。

因爲瓊花會館一事都統衙門出告示安民,聽說還勸阻了總督大人的雷霆之怒,本就令廣州士紳對新任副都統頗有好感,而現今,有這些代表了輿論主流的士紳幫之宣傳,怕是葉昭的清名要在廣州城更創新高。

………………………………

票票……

第155章 懼戰必亡第143章 深藍處第56章 故人們第13章 算盤第76章 貝爾加湖張弓第100章 最後的武士第66章 統帥們第73章 黑警第18章 八九不離十第14章 帝國與你同在第6章 關內關外第59章 誰持彩練當空舞第51章 火車,南昌第24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35章 妻妾何解第48章 王娘第6章 風滿樓第14章 風起雲涌第25章 太小了第180章 東風和西風第126章 前無畏艦第40章 連環套第72章 倒黴的皇弟第69章 風雲際會第八 彈火車上第110章 諸女第193章 蛟龍現第4章 要低調平安夜爲草坪而戰鬥第44章 深洋第14章 忽悠帝在上海第二彈第98章 皇權和共和第19章 金鏤步香階第23章 交鋒第6章 接着忽悠第18章 驚蟄第77章 叫驢館和布行第119章 天皇第34章 女議政第99章 西南臣僕第54章 勢力範圍第28章 皇帝的意志第22章 來信第97章 上海和談第68章 家訪第75章 天堂和地獄第49章 上帝,皇帝第23章 天下武功第24章 大婁子(中)第83章 我真不是色狼!第126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123章 妃子們第69章 戰鬥纔剛剛開始第160章 上海灘(下)第6章 接着忽悠第132章 乾王過年第34章 女議政第97章 皇儲第57章 抗議第51章 皇帝的情婦第30章 恍如隔世第118章 藝館風波第33章 小福晉和美爵爺第194章 誰人評說第26章 窮親戚第98章 皇權和共和第120章 標杆城市第32章 無心插柳(中)第61章 小紅花第13章 鷹犬和巾幗第158章 上海灘(上)第43章 孔雀廳第133章 地鐵第155章 山河第20章 韓字營當家第25章 太小了第126章 前無畏艦第134章 土着與糾紛第41章 朝鮮人,日本人第53章 葉教授第52章 侯門深似海第4章 將不成將第81章 專業人士第119章 偷渡第10章 各界各行第27章 摘星第68章 中國人的雷霆萬鈞第100章 最後的武士第147章 獨立黨第65章 小發明家第5章 行宮第10章 各界各行第48章 人中龍鳳第13章 鞭第129章 御園驚夢第14章 忽悠帝在上海第二彈第20章 多少風和月第81章 侵略者的煩惱第111章 唱我帝國歌第179章 妻子
第155章 懼戰必亡第143章 深藍處第56章 故人們第13章 算盤第76章 貝爾加湖張弓第100章 最後的武士第66章 統帥們第73章 黑警第18章 八九不離十第14章 帝國與你同在第6章 關內關外第59章 誰持彩練當空舞第51章 火車,南昌第24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35章 妻妾何解第48章 王娘第6章 風滿樓第14章 風起雲涌第25章 太小了第180章 東風和西風第126章 前無畏艦第40章 連環套第72章 倒黴的皇弟第69章 風雲際會第八 彈火車上第110章 諸女第193章 蛟龍現第4章 要低調平安夜爲草坪而戰鬥第44章 深洋第14章 忽悠帝在上海第二彈第98章 皇權和共和第19章 金鏤步香階第23章 交鋒第6章 接着忽悠第18章 驚蟄第77章 叫驢館和布行第119章 天皇第34章 女議政第99章 西南臣僕第54章 勢力範圍第28章 皇帝的意志第22章 來信第97章 上海和談第68章 家訪第75章 天堂和地獄第49章 上帝,皇帝第23章 天下武功第24章 大婁子(中)第83章 我真不是色狼!第126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123章 妃子們第69章 戰鬥纔剛剛開始第160章 上海灘(下)第6章 接着忽悠第132章 乾王過年第34章 女議政第97章 皇儲第57章 抗議第51章 皇帝的情婦第30章 恍如隔世第118章 藝館風波第33章 小福晉和美爵爺第194章 誰人評說第26章 窮親戚第98章 皇權和共和第120章 標杆城市第32章 無心插柳(中)第61章 小紅花第13章 鷹犬和巾幗第158章 上海灘(上)第43章 孔雀廳第133章 地鐵第155章 山河第20章 韓字營當家第25章 太小了第126章 前無畏艦第134章 土着與糾紛第41章 朝鮮人,日本人第53章 葉教授第52章 侯門深似海第4章 將不成將第81章 專業人士第119章 偷渡第10章 各界各行第27章 摘星第68章 中國人的雷霆萬鈞第100章 最後的武士第147章 獨立黨第65章 小發明家第5章 行宮第10章 各界各行第48章 人中龍鳳第13章 鞭第129章 御園驚夢第14章 忽悠帝在上海第二彈第20章 多少風和月第81章 侵略者的煩惱第111章 唱我帝國歌第179章 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