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共同施壓政府

在無產階級團結起來之前,資本家要首先團結起來,中外歷史都表明,商人或者是資本家,處在一個兩頭受氣的環境當中,不論是在歐洲還是在中國,都只不過是程度不同而已。工業革命之前商人處境比較好的地方,實際上是在西亞,依靠東西方貿易的西亞中間商。

自由的經商在全世界而言,只不過是在少數地方存在,而現在對商人最有利的地方,就是人類希望美利堅合衆國,稍有常識的人就能看出來,所謂的發展資本主義是多麼的困難,只能在世界文明的邊緣,類似英國纔可能出現。

目前對於摩根、洛克菲勒還是謝菲爾德來說,聯邦政府的不安分,對企業若有若無的表現出來敵意,哪怕是出現一點點,都必須讓大家足夠的警惕。

這也是謝菲爾德最終同意談談的原因,如果不是聯邦政府這幾天開始往大企業身上甩鍋,沒準幾方還真要決出一個勝負才行,但聯邦政府的表態,讓大家必須放棄成見,先對付一個共同的敵人。

“其實我們大家都知道,我們不需要一個對公民具有權威性的聯邦政府,但沒有政府又不行,沒有政府我們會直面那些暴民,這就是我們商人的處境,在積累財富的同時,總會引起仇富者的嫉妒,所以我們既要防備聯邦政府的權威擴大,又要警惕公民意識的覺醒,這真是太難了。”謝菲爾德化身偉大導師,詳細的分析着大家的處境,“所以,我們只有一個選擇,讓公民仇視政府而不是我們,就算做不到全部,也要做到大部分。”

小摩根和小洛克菲勒都表示同意,事情到了現在這一步,必須有人出來負責,大家都有各自的企業,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至少現在不能互相下絆子,聯邦政府承擔這個責任,最爲合適,關於聯邦政府是造成經濟危機的罪魁禍首一經提出,就已經達成了共識,這是大家的心裡話。

接下來就是制定攻守同盟,一起把聯邦政府甩出來的鍋在甩回去的時候了。具體怎麼辦,還是要搞好好商量一下,在共同的地方出現之後,三方現在最重要的是制止內耗,團結在一起和聯邦政府較量一下。

爲了表示團結,謝菲爾德首先表態道,“我對鐵路沒有興趣,同時也沒有要做醫療、保險兩個行業的打算,我只想鞏固現在有的產業,做好我的國際貿易,聯合公司的最大短板就是金融機構了,至於這一次在其他行業的抄底,我們這些農場主,自然只是對土地、大山感興趣,哦,對了,聯合公司和印第安人的交情不錯,我準備把亞利桑那州的大峽谷買下來,用來給印第安人定居。”

給印第安人定居知識其中一個目的,謝菲爾德曾經承諾過給愛麗絲羅斯福一個驚喜。當然這麼嚴肅的場合,而且敵對方是人家的父親,就不要光明正大的提出來了。

鐵路在這個年代當然是很重要的,甚至還會重要個幾十年,但那也只是在國內,汽車行業已經在他的手中,就不用在鐵路上和其他兩家你爭我奪了,謝菲爾德更加註重的是國際貿易,大船隊更加值得投資。

摩根也提出了自己的目的,鞏固在銀行業的威信,同時對廣大產業進行投資,主要還是在證券交易市場,至於洛克菲勒同樣劃定了自己希望得到的產業,三方就在伊迪絲洛克菲勒的別墅當中,你一句我一句的對國內的產業進行劃分。

這也不是一帆風順的,雖然已經表達了共同對外的立場,可還是有不少行業雙方是重合的,比如鋼鐵,鐵路,煤炭,機械,以及剛剛初心的家用電器。

有些行業門檻其實不高,如果要競爭起來的話,很快就能夠追上,在煤炭、機械和製造上面,謝菲爾德表示先度過這一次的危機,聯手打散聯邦政府的權威之後,大家在競爭。

很多消費品是沒有辦法建立協商機制的,比如說家用電器,機械製造,三家旗下都有類似的製造公司,不是幾個人談談就歸誰的問題。

一直到傍晚,三人在拿出來一個大概的意見出來,伊迪絲洛克菲勒則準備好了一頓豐盛的晚餐,陪在一邊見證歷史。

晚飯過後,回到臥室的伊迪絲洛克菲勒,笑意盈盈的道,“你們三個,好像羅馬三巨頭啊,正在這裡商量合衆國的未來。”

“嗯?不能這麼比喻,三巨頭可不是什麼好詞。”謝菲爾德淡然的開口道,“都是現代社會了,我們只是三個非常普通的企業家而已,只想要自由的經商。”

謝菲爾德對三巨頭這個名號是不感冒的,雖然現在的局勢確實是有些相似。做什麼三巨頭啊,要做就做奧古斯都,洛克菲勒家族說的好,百分之九十不夠,要百分之百。

小洛克菲勒和小摩根起了一個大早趕赴紐約,要對現在的危機做出自己的部署,就在這一天,聯邦政府再次指責大企業放任金融危機的加重,十分的自私。

回到紐約之後的小摩根,一方面表示經濟危機馬上就會過去,自己已經找到了強大的支援,足以平息市場的恐慌,另外一個方面則指責聯邦政府的態度,在銀行家支持的報紙當中,公開對聯邦政府的指責進行了反駁,“從羅斯福總統的第二個任期開始,毫不掩飾對大企業的敵意,纔是這一次危機爆發的真正原因,商人都在恐慌,高壓的環境令我們的企業不堪重負。”

像是接到了信號,小洛克菲勒對外表示,無休止的調查和罰款,傷害的是大企業對未來的信心,現在這種局面不是別人,正是在白宮的羅斯福總統造成的,而作爲一個國家的總統,羅斯福只會把問題推給企業,從來不認爲自己做錯了。

小摩根和小洛克菲勒的先後表態,加上兩人同時都提及了會救市,兩個原因綜合之下,獲得了巨大的話題度,紐約時報、紐約日報,紛紛表示對兩人說法的認可,銀行家們衆口鑠金,正是因爲企業家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才導致了銀行不得不加大支持,讓利率處在一個非常危險的狀態當中,這是聯邦政府製造出來的問題。

在經過了長達一個星期的敲打之後,小洛克菲勒和小摩根用行動表明,自己的反擊已經開始了,將所有的矛頭都對準了聯邦政府。

謝菲爾德因爲愛麗絲羅斯福的關係,想着自己不能太直接的把矛頭指向羅斯福,不然的話在愛麗絲羅斯福那裡沒有辦法交代,太不留情的話,很可能會影響以後的夫妻感情,這就得不償失了。

“你早晚會在女人身上吃虧!”伊迪絲洛克菲勒毫不客氣的開口指責道,現在都什麼時候了,好幾億的大買賣就擺在眼前,自己的男人卻想着怎麼不得罪另外一個女人的父親。

謝菲爾德猛然轉過來,發出直擊靈魂的一問,“這還用早晚麼?我不是剛剛無條件的把德克薩斯油田的合同延期了二十年麼?”

伊迪絲洛克菲勒的表情多雲轉晴,不好意思的低頭,“我知道,你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寧可自己吃虧,也不想跟着你的女人受委屈。”

嗯!謝菲爾德不知不覺挺直了腰桿,淡然的開口道,“我自己強大,不用使用這些小手段,在這種事情上,不需要你教我做事。我不需要指責羅斯福什麼,可以從更大的角度上來操作,反正都是要逼着聯邦政府就範,不一定非要罵街。”

“我知道了,我都聽你的。”伊迪絲洛克菲勒帶着討好的笑容道,“別生氣了,是我不會說話,你這麼做自然是有這麼做的道理。”

馬上在隨後的時間當中,白宮對外發言人就受到了對這種問題的追問,記者們爭相詢問摩根和洛克菲勒的表態,是否是真實的,聯邦政府對企業界的壓制,是不是造成這一次危機的主要原因。

白宮一下子處在了風口浪尖之上,當摩根和洛克菲勒聯合在一起的時候,令很多人認爲,這是對白宮權威的挑釁。白宮之內,羅斯福總統也氣壞了,嘟噥道,“這些無恥的壟斷者,他們製造出來了這一次的危機,用來挑戰聯邦政府的權威,他們無視所有公民的權利,卻讓給聯邦政府做公民的出氣筒。貪婪而且無恥的罪犯,我簡直想要把他們抓起來。”

“哎!”愛麗絲羅斯福微不可查的嘆了一口氣,她知道對方陣營的強大,可不止摩根和洛克菲勒,還有那個男人還沒有表態。

三個最強大的企業,以及無數依附在這些企業周邊的富豪,在金融危機的時候聯合起來,脅迫自己的父親低頭。幸虧那個男人還是顧忌一些自己的感受的。

謝菲爾德只不過是沒來得及而已,不準備罵街,但做的事情一樣,是要對聯邦政府施壓。

第五百二十四章 我們在討論民主第三百五十七章 割肉離場第三百九十章 真正的考驗第六百章 唯一候選人第四百三十章 強買強賣第一百五十六章 洛杉磯第四百一十二章 都亂套了第四百四十七章 金融危機的源頭第三百七十七章 醫學上的事情第四十七章 合作愉快第六百七十九章 列日戰役第五百五十七章 單純的奴隸主第六百三十三章 白美法案第二百一十五章 菲律賓民主軍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身威脅第二百八十一章 付出和收穫第七百四十一章 第一筆債務違約第六百九十章 友軍無能第七百三十一章 下一代的婚禮第八十二章 意外事故第七十七章 巧取豪奪第三百三十七章 混亂的礦區第三百二十八章 兼併永不止步第三百七十章 繁榮的新奧爾良第三百九十章 真正的考驗第四百九十五章 誰輸誰做副手第二百七十四章 醞釀中的衝突第三百三十四章 煤炭工人罷工第四百三十二章 摩根,請接保單第三百八十四章 開局不對的選舉第二百八十八章 併購的前夜第二百三十三章 小摩根登門第二百一十五章 菲律賓民主軍第三百九十四章 我沒輸!第五百一十九章 起訴聯合公司第三百一十八章 槍擊案助攻第一百三十六章 絕無此事第一百七十章 美國電影之父第七百二十二章 世界需要美國!第六百二十七章 安德魯梅隆第五百七十九章 摩根優先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魚吃小魚第六百六十八章 刺殺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油田第二百四十九章 進擊的老頭子第三百六十七章 五一購物節的由來第三百六十五章 婚禮第九十章 公事公辦第六百八十一章 大英有錢啊第六百六十三章 登門聯姻第四十八章 “炮艦外交”第三百八十二章 認真對待選舉第四百零六章 聯邦說,重來!第二百八十七章 選舉後總結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仗就是愛國第七十六章 商業誠信第五百零五章 公報私仇的開始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興市場債券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購赫斯特傳媒第十八章 創業失敗的後果第四百零一章 返回白宮第四百四十六章 傑克倫敦之死第四百一十九章 聯邦政府求上門第一百六十四章 商人政客和工人第五百二十二章 激怒杜邦的假新聞第一百七十四章 選戰正酣第七百四十八章 卡特爾協議第五百零六章 壟斷資本家的友誼第二百二十九章 併購第三百四十七章 什麼是真相?第五百七十三章 拯救貝克蘭第二百五十二章 跨黨派的盟友第二百七十二章 謝氏騙局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購赫斯特傳媒第二百一十五章 菲律賓民主軍第四百四十章 農用坦克第五百零一章 今日無事!第五百五十五章 規劃的政途第二十八章 專利大棒第二十四章 食物鏈頂端的男人第五百六十章 宣佈降息第四百零二章 訴訟和反訴訟第三百三十四章 煤炭工人罷工第一百七十三章 美利堅聯盟代表隊第四十六章 關稅問題第五百六十六章 摩根的妹妹第五百零七章 德國儲備糧決議第六百九十二章 帝俄的霸氣第七百一十五章 醞釀中的反擊第五百零三章 劍指杜邦第七百零八章 籌備美聯儲第六百六十一章 包辦婚姻第二百七十六章 警民合作第二百三十三章 小摩根登門第五百五十九章 擠兌風潮第五百一十二章 三大提案第三百二十七章 排華法案到期第五百章 進攻的號角第四百七十五章 試試休克療法?第二百三十一章 謝菲爾德蘭德公司
第五百二十四章 我們在討論民主第三百五十七章 割肉離場第三百九十章 真正的考驗第六百章 唯一候選人第四百三十章 強買強賣第一百五十六章 洛杉磯第四百一十二章 都亂套了第四百四十七章 金融危機的源頭第三百七十七章 醫學上的事情第四十七章 合作愉快第六百七十九章 列日戰役第五百五十七章 單純的奴隸主第六百三十三章 白美法案第二百一十五章 菲律賓民主軍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身威脅第二百八十一章 付出和收穫第七百四十一章 第一筆債務違約第六百九十章 友軍無能第七百三十一章 下一代的婚禮第八十二章 意外事故第七十七章 巧取豪奪第三百三十七章 混亂的礦區第三百二十八章 兼併永不止步第三百七十章 繁榮的新奧爾良第三百九十章 真正的考驗第四百九十五章 誰輸誰做副手第二百七十四章 醞釀中的衝突第三百三十四章 煤炭工人罷工第四百三十二章 摩根,請接保單第三百八十四章 開局不對的選舉第二百八十八章 併購的前夜第二百三十三章 小摩根登門第二百一十五章 菲律賓民主軍第三百九十四章 我沒輸!第五百一十九章 起訴聯合公司第三百一十八章 槍擊案助攻第一百三十六章 絕無此事第一百七十章 美國電影之父第七百二十二章 世界需要美國!第六百二十七章 安德魯梅隆第五百七十九章 摩根優先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魚吃小魚第六百六十八章 刺殺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油田第二百四十九章 進擊的老頭子第三百六十七章 五一購物節的由來第三百六十五章 婚禮第九十章 公事公辦第六百八十一章 大英有錢啊第六百六十三章 登門聯姻第四十八章 “炮艦外交”第三百八十二章 認真對待選舉第四百零六章 聯邦說,重來!第二百八十七章 選舉後總結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仗就是愛國第七十六章 商業誠信第五百零五章 公報私仇的開始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興市場債券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購赫斯特傳媒第十八章 創業失敗的後果第四百零一章 返回白宮第四百四十六章 傑克倫敦之死第四百一十九章 聯邦政府求上門第一百六十四章 商人政客和工人第五百二十二章 激怒杜邦的假新聞第一百七十四章 選戰正酣第七百四十八章 卡特爾協議第五百零六章 壟斷資本家的友誼第二百二十九章 併購第三百四十七章 什麼是真相?第五百七十三章 拯救貝克蘭第二百五十二章 跨黨派的盟友第二百七十二章 謝氏騙局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購赫斯特傳媒第二百一十五章 菲律賓民主軍第四百四十章 農用坦克第五百零一章 今日無事!第五百五十五章 規劃的政途第二十八章 專利大棒第二十四章 食物鏈頂端的男人第五百六十章 宣佈降息第四百零二章 訴訟和反訴訟第三百三十四章 煤炭工人罷工第一百七十三章 美利堅聯盟代表隊第四十六章 關稅問題第五百六十六章 摩根的妹妹第五百零七章 德國儲備糧決議第六百九十二章 帝俄的霸氣第七百一十五章 醞釀中的反擊第五百零三章 劍指杜邦第七百零八章 籌備美聯儲第六百六十一章 包辦婚姻第二百七十六章 警民合作第二百三十三章 小摩根登門第五百五十九章 擠兌風潮第五百一十二章 三大提案第三百二十七章 排華法案到期第五百章 進攻的號角第四百七十五章 試試休克療法?第二百三十一章 謝菲爾德蘭德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