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宣佈降息

一個行色匆匆的中年男子,正好在聯合銀行門口經過,忽然停下來看着聯合銀行的牌子,疑惑的問道,“你們的銀行倒閉了?”

“看你說的,我們銀行當然在正常的營業當中。”站在門口的銀行員工不樂意了,雖然平時因爲聯合銀行的利率很低,生意非常不好,但距離倒閉還很遠呢。

聯合銀行門口的冷冷清清讓男人大爲奇怪,疑問道,“真的,你們銀行有什麼業務?”

“可以存錢,可以取錢,目前就這麼多。”銀行員工面色一肅認真的回答道。

男人看着不遠處的另外一家銀行,自己剛剛從那一家銀行取錢出來,銀行門口還排着漫漫的長隊,而聯合銀行門口看起來則十分正常,就如同平時營業一樣,兩相對比,聯合銀行這邊忽然有種特別的安全感,直接開口道,“我要存錢!”

利率在這個時候已經不重要了,能夠存錢取錢成功,比什麼利率重要的多。

銀行最怕的是什麼?就是擠兌,這個理論上擁有無數現金的地方,怕的是儲戶來取錢。成羣的儲戶或取回自己的錢,或將大量的資金轉移到其他更安全的機構。同時,並不僅僅是存款人取走他們的錢,借款人也會知道銀行可能還完貸款後不能續貸,而選擇違約。

對於那些規模最大的金融機構來說,流動性危機——尤其是缺乏可用資金,融資成本提高以及減少現金流的不良貸款的增加這些問題也是非常致命的。

第一場擠兌出現在羅馬帝國,我美利堅堂堂新羅馬,出現這種情況絲毫不奇怪。當貨幣市場投資者得知,該銀行的貸款組合出現問題的時候,熱錢忽然離開,銀行被迫向政府機構借款得以存活。

理論上這是銀行度過危機的最好辦法,不過合衆國並不存在中央銀行,第一銀行和第二銀行都存在二十年,就在重重反對之下關門了。所以這種一般其他國家銀行可以選擇的脫身之策,就單獨在合衆國實現不了。

史上兩次建立中央銀行的嘗試均遭遇挫折:之後再未有建立中央銀行的嘗試。因爲任何銀行改革方案只要涉及中央銀行的建立,無不遭到合衆國公民反對最後以失敗告終。

合衆國歷屆財政部長不斷擴大財政部職權,採取投放或收回財政部盈餘貨幣的間接調控方式來干預貨幣市場。由於聯邦財政部本身不是中央銀行,沒有發行貨幣的權力,亦不能調動各私人銀行的儲備金,其採取的間接調控方式往往不足以應對突發的金融危機。事實上,它只具有一定的防範金融危機的功能,而不具有反危機功能。

芝加哥每日時報似乎明白自己的無心之失,造成了芝加哥市民的恐慌,作爲一個有態度的報紙,主編艾伯特馬上開始進行補救,派出了資深掏糞工穩定情緒。

第二天的報紙就以謝菲爾德聯合銀行的從容淡定,表示沒有什麼值得恐慌的。

爲此還採訪了芝加哥聯合銀行的經理人,並且進行了專題報道,對這種無故的恐慌讓銀行的經理人談談看法,以及聯合銀行的應對方案。

“我們聯合銀行的資金儲備無與倫比,至於應對的辦法麼?利率長期比其他銀行少一半,吸收的優質客戶。如果說真的有應對的辦法,我們接到了總部的電話,利率降低到百分之二,比之前還降低了一個百分點。”芝加哥聯合銀行的經理人侃侃而談。

“通過降息維持市場流動性,又因爲我們聯合銀行的資金儲備無比強大,如果所有銀行都能採取降息政策,市場內的現金就會提高流動性。”

聯合銀行有什麼不敢降息的,本來銀行裡面就沒有多少資金,全靠奴隸主在背後支撐,沒有多少資金的同時,還沒有多少儲戶,這樣一個背靠聯合公司的銀行,完全是站着說話不腰疼,我都已經這麼慘了,還怕降息?

而其他銀行則是另外一種情況,這些銀行是有很多儲戶的,這一點比聯合銀行強很多。悲哀的地方在於,有這麼多的儲戶,這些銀行當中卻沒有多少現金,可以抵抗儲戶的套現。

這一天的報道過後,聯合銀行的門口同樣出現了長長的隊伍,只不過這些人是過來存錢的,如果是一百年後,合衆國一旦出現降息,意味着即將開始放水增加流動性。

而沒有美聯儲的現在,眼見着擠兌風波已經衝出紐約走向全國,聯合銀行宣佈降息根本無法增加市場的資金流動性,因爲聯合銀行根本沒錢。

沒錢沒有擠兌壓力纔敢這麼做呢,布萊爾在紐約聯合銀行的總部宣佈聯合銀行在全國的銀行全部降息,降到百分之二,並且還呼籲其他銀行效仿,這樣會增加市場流動性。

謝菲爾德當然是最知道聯合銀行虛實的人,聯合銀行的錢都是他自己的,刨除這一部分,全國儲戶加起來的存款都不到一千萬,他甚至不知道這不到一千萬的現金,到底有多少是聯合公司各產業員工的。

聯合銀行最大的客戶就是聯合公司的老闆,也就是奴隸主本人,有錢不怕擠兌,是布萊爾在這個時候,成爲公敵的主要原因。

其他銀行手中的資金和賬目資金,不可能有聯合銀行這樣的比例,聯合銀行幾乎是百分之百,還要扣除最大客戶謝菲爾德,就只是一個能存錢能取錢的銀行。而其他銀行有百分之二十五的比例已經算是很高了,很多隻有百分之五。

這種比例面臨擠兌必然會破產,因爲銀行裡面沒有錢,只有很多儲戶。現在聯合銀行不同的地方就是,自己沒有儲戶沒有現金但有奴隸主,其他銀行有儲戶沒現金。

“降息?我說芝加哥聯合銀行怎麼想出來這種操作,看來是布萊爾弄出來的。”謝菲爾德把已經抽到底的雪茄掐滅,對自己的節儉行爲十分滿意的道,“但現在金融機構和銀行、信託公司充滿了三角貸的情況下,確實是一股清流。”

“爲什麼你的銀行敢這麼做?提出降息不是其他銀行債務如此嚴重的情況下,成爲敵人了麼?”伊迪絲洛克菲勒不明白,聯合銀行爲什麼要這麼提議。

“如果我們國家有一箇中央銀行,降息是肯定有用的。可我們國家沒有!”謝菲爾德一挑眉幸災樂禍的道,“布萊爾聲稱降息能夠避免危機是對的,至少能延緩,不過聯合銀行不是中央銀行,其他銀行和金融機構負債巨大,不敢跟降息,因爲這些銀行的賬目上就沒錢,只有龐大的儲戶,怕擠兌都來不及呢,怎麼會降息?”

“大家都希望擠兌趕緊過去,你的銀行竟然要降息,簡直就是把他們往死路上逼!”伊迪絲洛克菲勒聽了謝菲爾德的話,大吃一驚道。這簡直太瘋狂了,自己的男人明顯是希望擠兌風潮蔓延全國,讓所有有問題的銀行都倒閉。

“親愛的,你可不能這麼說啊,如果其他銀行的現金流是健康的,大家一起來降息肯定是最快平息擠兌的辦法。現在大多數銀行反對,只能說明他們現在面臨的擠兌是有道理的。就算是這次沒有因爲尼克伯克信託公司的事情,延後個一兩年在爆發的話,問題只會更加嚴重。”謝菲爾德否認了伊迪絲洛克菲勒對自己的誣陷。

奴隸主怎麼會希望國內的銀行都倒閉呢?就算真的這麼希望,也不能承認吶。

用歷史唯物主義,解釋了偶然和必然的之間的關係,中心點就一個,現在其他很多銀行面對的困境,完全是他們自己的問題。就算是這一次全身而退,如果不改正問題肯定還會重蹈覆轍,而歷史給人們最大的教訓就是,人們從來不吸取人和教訓。

至於布萊爾讓聯合銀行搶戲美聯儲的操作,謝菲爾德舉雙手贊成,反正聯合銀行的情況就是這樣,這把火怎麼也不會燒到自己的身上。讓市場決定誰最有資格活下來,這不是合衆國一直倡導的競爭麼,怎麼一輪到這些銀行家自己身上,就不行了?

降息的作用是讓投資擴張彌補消費萎靡帶來的增長動力不足,增強市場預期,抑制經濟活動在信心缺乏下的萎縮。可現在的問題是,大部分的銀行都是面對擠兌風潮,降息對現在的銀行、信託公司和金融機構來說,就是盼着他們倒閉。

擠兌風潮很快蔓延到了其他信託機構,並開始向商業銀行擴散,連內地銀行和儲戶也已經開始從紐約提取存款。紐約貨幣市場的現金供應已經吃緊,股市一片慘淡。悲觀情緒在蔓延,華爾街上擠滿了提款的人潮。即使聲譽最好的銀行門外,焦急的儲戶也排起了長龍。

洶涌的提款人潮都堵門了,現在這個前尼克伯克信託公司的董事,竟然想要讓大家降息,簡直是瘋了,難道想讓大家一起死?

第五百二十七章 一發入魂第四百九十一章 要戰勝共和黨第二百一十五章 菲律賓民主軍請假一天,發小結婚參加婚禮去了。第六百六十二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五百三十八章 和氣生財第三百三十八章 世博會開幕第二百三十一章 謝菲爾德蘭德公司第八十四章 都是誤會第五百九十四章 英勇善戰意大利第一百四十六章 共和黨人第二百七十六章 警民合作第四百六十二章 華爾街內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同人逼死官方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新認識一下第七百零七章 加錢理論第五十章 一家子精德第三百二十八章 兼併永不止步第十章 又回來了第三章 揚基人和迪克西人第六百二十章 本色主演奴隸主第一百五十三章 不想努力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民間沒錢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北方證券公司第六百一十一章 偉大的威廉帕夏第三百四十四章 滅頂之災第四百一十四章 航母試航第四百零九章 司法部送溫暖第二百五十六章 美國運河管理公司第一百四十二章 火爆開業(求首訂)第三百二十四章 舊金山第三百零五章 一箭雙鵰第四百一十三章 海軍部的客人第二百七十七章 正義的審判第二百二十一章 推卸責任第七十章 身殘志堅美利堅第一百三十七章 波士頓財團第六百五十五章 遷徙令第三百三十八章 世博會開幕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家共同的敵人第六百四十七章 和菸草大王聯姻第二百八十二章 波多黎各第六百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四百四十章 農用坦克第二百一十章 深入合作第三百一十四章 內部發難第三十一章 操勞過度第四百九十八章 3K黨的角色第六百八十七章 曲線救國第二百四十九章 進擊的老頭子第六百五十三章 第十大海軍第一百一十六章 明明就是饞……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番好意第七百三十一章 下一代的婚禮第二百二十章 常公韜略第五百一十三章 議員們的貴客第一百九十八章 明戰暗戰第二百三十四章 摩根和杜邦第三百九十章 愛麗絲夢遊仙境第六百三十九章 壓抑的火山第二百八十章 謝菲爾德炒房團第五百九十九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第三百零六章 沒人比我更懂女權第七百一十一章 日德蘭海戰第四百零一章 返回白宮第四百三十六章 銀行業現狀第一百四十八章 負重前行第六百四十七章 和菸草大王聯姻第一百五十三章 不想努力了第六百五十章 歷史的車輪第九十八章 差一個摩根第五百四十一章 塑料問世第六百四十四章 非洲憲兵法蘭西第五章 北方來客第三百六十七章 五一購物節的由來第五百一十五章 新任老司法部長第五百一十一章 愚人節國情諮文第四百八十二章 風波漸熄第七百一十章 舍爾和希佩爾第二百七十八章 莊嚴的訴訟第七百零六章 亞述軍團第六百二十四章 忙碌的安妮第二百八十三章 人間天堂第二百八十五章 菸酒不分家第三十八章 化工強國第五百九十二章 調查羅斯福第七百零二章 兩棲登陸戰第四百零四章 中場休息的發佈會第二百六十九章 軟硬兼施第五百七十九章 摩根優先第二百六十六章 都想分杯羹第四百零九章 司法部送溫暖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身威脅第五百八十一章 聯合力拓第二百四十二章 汽車大王的誕生第二百三十章 震驚部大佬第六百四十四章 談一談第四百二十七章 換一種死法第六百一十二章 組建僱傭軍第五百四十三章 又是私人時間
第五百二十七章 一發入魂第四百九十一章 要戰勝共和黨第二百一十五章 菲律賓民主軍請假一天,發小結婚參加婚禮去了。第六百六十二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五百三十八章 和氣生財第三百三十八章 世博會開幕第二百三十一章 謝菲爾德蘭德公司第八十四章 都是誤會第五百九十四章 英勇善戰意大利第一百四十六章 共和黨人第二百七十六章 警民合作第四百六十二章 華爾街內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同人逼死官方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新認識一下第七百零七章 加錢理論第五十章 一家子精德第三百二十八章 兼併永不止步第十章 又回來了第三章 揚基人和迪克西人第六百二十章 本色主演奴隸主第一百五十三章 不想努力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民間沒錢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北方證券公司第六百一十一章 偉大的威廉帕夏第三百四十四章 滅頂之災第四百一十四章 航母試航第四百零九章 司法部送溫暖第二百五十六章 美國運河管理公司第一百四十二章 火爆開業(求首訂)第三百二十四章 舊金山第三百零五章 一箭雙鵰第四百一十三章 海軍部的客人第二百七十七章 正義的審判第二百二十一章 推卸責任第七十章 身殘志堅美利堅第一百三十七章 波士頓財團第六百五十五章 遷徙令第三百三十八章 世博會開幕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家共同的敵人第六百四十七章 和菸草大王聯姻第二百八十二章 波多黎各第六百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四百四十章 農用坦克第二百一十章 深入合作第三百一十四章 內部發難第三十一章 操勞過度第四百九十八章 3K黨的角色第六百八十七章 曲線救國第二百四十九章 進擊的老頭子第六百五十三章 第十大海軍第一百一十六章 明明就是饞……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番好意第七百三十一章 下一代的婚禮第二百二十章 常公韜略第五百一十三章 議員們的貴客第一百九十八章 明戰暗戰第二百三十四章 摩根和杜邦第三百九十章 愛麗絲夢遊仙境第六百三十九章 壓抑的火山第二百八十章 謝菲爾德炒房團第五百九十九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第三百零六章 沒人比我更懂女權第七百一十一章 日德蘭海戰第四百零一章 返回白宮第四百三十六章 銀行業現狀第一百四十八章 負重前行第六百四十七章 和菸草大王聯姻第一百五十三章 不想努力了第六百五十章 歷史的車輪第九十八章 差一個摩根第五百四十一章 塑料問世第六百四十四章 非洲憲兵法蘭西第五章 北方來客第三百六十七章 五一購物節的由來第五百一十五章 新任老司法部長第五百一十一章 愚人節國情諮文第四百八十二章 風波漸熄第七百一十章 舍爾和希佩爾第二百七十八章 莊嚴的訴訟第七百零六章 亞述軍團第六百二十四章 忙碌的安妮第二百八十三章 人間天堂第二百八十五章 菸酒不分家第三十八章 化工強國第五百九十二章 調查羅斯福第七百零二章 兩棲登陸戰第四百零四章 中場休息的發佈會第二百六十九章 軟硬兼施第五百七十九章 摩根優先第二百六十六章 都想分杯羹第四百零九章 司法部送溫暖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身威脅第五百八十一章 聯合力拓第二百四十二章 汽車大王的誕生第二百三十章 震驚部大佬第六百四十四章 談一談第四百二十七章 換一種死法第六百一十二章 組建僱傭軍第五百四十三章 又是私人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