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宣大總督人選

看着崇禎的眼淚奪眶而出,在他身後的王承恩也忍不住跪了下來,哽咽的說道:“奴婢恭喜萬歲爺、賀喜萬歲爺,韃子……韃子讓咱們給趕走了!咱們打贏了!”

“是啊……咱們終於打贏了!”感到臉上溼潤了許多的崇禎趕緊用衣袖擦了一下眼角,笑了起來,“好了……大伴你也起來吧,這是好事,咱們應該高興纔是。”

高興過後,崇禎也開始冷靜下來,他對王成恩道:“對了大伴,你趕緊去看看,盧象升的請功摺子到了沒有,還有,你要派人去詳細的查對首級,可千萬別再鬧出笑話來,明白嗎?”

明朝初期的時候,覈查戰功的程序還是執行得比較好的,不但讓兵部職方清吏司的官員嚴格覈對,而且還會派出專門的人員到事發的戰場找相關立功人員一一詢問勘察,直到覈查無誤後纔會上報兵部尚書,再由兵部尚書上報皇帝。可自從土木堡之便以後,朝廷的許多制度早已名存實亡,到了後期以至於殺良冒功之事更是層出不窮令人頭疼。

“奴婢遵旨!”王承恩也知道此事事關重大,狙捷報上稱,此次殲敵人數非常多,其中蒙古人約有六千多人,滿清韃子也至少有四千餘人,要是不好好勘察一下可要鬧出大笑話。

猶豫了一下,王承恩才說道:“皇上,不知您打算派誰去核查軍功啊?”

崇禎不假思索的說:“高起潛不是回來了嗎,不如就讓他去好了。”

“這……”

崇禎說完,卻是好久沒見到王承恩回答,不禁奇怪的望了他一眼,不解的問道:“大伴,怎麼還不去,還有什麼事嗎?”

王承恩想了想,決定還是將事情說出來爲好。他清了清嗓子說道:“萬歲,奴婢聽聞前些日子高起潛去盧象升營中宣旨的時候和那岳陽起了衝突,當時鬧得挺兇的,差點就打起來了,奴婢怕這次若是派高起潛去喝茶戰功的話會不會有些不妥啊?”

“還有這事?”

崇禎的臉迅速沉了下來,他盯着王承恩說道:“你速速將此事緣由詳細說來!”

“是,奴婢遵旨!”王成恩不敢怠慢,趕緊將前些日子高起潛道盧象升大營宣旨時和岳陽發生衝突的過程說了一遍,末了還加上了一句:“萬歲爺,奴婢不時成心向您告密。而是奴婢以爲發生了這樣的事,再派高起潛去勘察功勞就不太合適了,畢竟聽說此戰中那岳陽立功甚多,若是……”

說到這裡,王成恩就沒有再往下說,反正他想告訴崇禎的都已經說了。

崇禎雖然是急性子,可並不笨,王承恩一說他就立刻明白了,感情王承恩是再隱晦的提醒他。要是派高起潛去核查功勞可是有風險的,原本高起潛就和岳陽有過矛盾,要是再覈實戰功的時候高起潛的筆桿子要是這麼一歪的話……

想通了這點後崇禎沉着臉道:“你是怕高起潛去到昌平後會處事不公?”

“奴婢不敢這麼想。”王承恩又跪了下來:“奴婢只是覺得,岳陽此人的性子您是知道的。再京城裡拿着您的聖旨就敢殺了那麼多人,此番奴婢可是聽說他立了大功的,若是高起潛去了軍中後再和他起什麼衝突的話,以那岳陽的性子必然以爲這是陛下所授意。那對陛下而言絕非好事!”

“嗯……大伴所言也有道理!”

崇禎點點頭,雖然他沒有召見過岳陽,但岳陽的脾氣他也算是見識到了。說這傢伙膽大包天也不爲過,能在一天之內一口氣連殺一百多人的傢伙能是個好說話的人嗎?高起潛要是過去再跟他起衝突的話,誰能保證會發生什麼事。

想了想,崇禎扭頭問道:“那大伴認爲誰去合適啊?”

雖然王承恩深得崇禎新任,但是這種事他可不敢摻合,他深深的明白一個道理,用誰不用誰那是皇帝和內閣大臣們才能決定的事,他一個司禮監的掌印太監要是在這種事上多嘴可不是什麼好事。他趕緊低頭賠笑道:“此事自有陛下乾綱獨斷,奴婢不過是伺候主子的一個奴才,哪敢多嘴啊。”

崇禎說這話也不過是順口一問,也沒指望王承恩能給他什麼建議,他思索了一下這才說道:“既然高起潛去不合適,那就讓曹化淳跑一趟昌平好了,這個傢伙這段時間也挺清閒的,就讓他活動一下筋骨吧!”

王承恩趕緊跪了下去:“皇上聖明!”

接下來昌平大捷的事情也很快再朝野傳開,以溫體仁爲首的內閣成員和大臣們聽到這個消息後先是不敢相信,大明和滿人打了這麼多年的仗,向來都是輸多贏少。要是能斬獲幾百顆首級的話已經算是大勝仗了,能斬獲一千多首級那就更不得了了,妥妥的要傳遍天下啊。可現在好了,斬首兩萬有餘,而且其中滿人的首級就佔了小半,說是擎天之功也不爲過啊。

隨後,曹化淳帶着內閣、兵部以及錦衣衛等大批的官員趕赴昌平,經過了半個月的緊張勘察,最後查實此事千真萬確。再此戰中,斬獲蒙古韃子首級六千六百二十四枚,滿清韃子首級五千七百三是二人,還有朝鮮人、披甲人以及被滿人徵集來的僕從軍首級八千二百三十四枚。消息傳出,整個京師立時全城都轟動了,不但朝野裡的官員再議論紛紛,就連大街上所有茶樓酒肆的說書人都再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一個個口沬橫飛,將一場大戰說得活靈活現,大大誇張一番。在他們口中,大捷主角盧尚書與鎮國將軍岳陽,己經進化成了一種三頭六臂力拿千斤的怪物。

再接下來的朝會裡,百官們紛紛上賀表,將崇禎誇到了天上。自從崇禎登基以來,他收到的奏章不是這裡大旱就是那裡歉收,再不就是那裡被韃子入侵了,總之就是一片報喪的表情,象這幾天那樣收到如此多表揚信的還是第一次。

七月二十日,三千京營士兵押運着近兩萬首級浩浩蕩蕩的回到了京城。京城內萬人空巷,幾乎所有人都圍在了大街上觀看這次百年難得一見的景象,當押運着首級的數百輛大車經過大街時,整個京師都沸騰了,崇禎下令將這些首級堆放再西市的街口,壘成了數十座京觀供人觀看,每日來觀看這些京觀的百姓絡繹不絕,做完這些事之後,崇禎再一次到太廟向老朱家的列祖列宗報喜。

一連熱鬧了半個月,接下來的就該論功行賞了。

七月二十三日。從暖香閣出來後,楊嗣昌的臉色十分陰沉,雖然外面的天空一片晴朗,但卻絲毫不能讓他感到高興。在滿朝的恭賀聲中他感到了威脅,是的,就是威脅。

由於陽光的刺眼,楊嗣昌眯起了眼睛呢喃的說道:“絕不能再讓盧象升得意下去了,否則老夫這個尚書的位子就要拱手讓人了!”

夜幕又一如既往的降臨大地,一座屋子裡。黑色而昏暗的燈光下。一名身穿青色長衫的中年男子正坐在一張書桌上就着一盤花生喝着悶酒,酒是兩文錢一斤的濁酒,花生是五文錢一斤的普通白水煮花生,這名中年人拿起酒杯一仰脖子。“吱”的一聲,一杯酒下了肚。

“呃……”

隨着一個大大的酒嗝聲,一股濃濃的酒氣從他嘴裡噴出。

他提起了酒壺搖了搖頭,剛想把酒杯重新斟滿。一個聲音在門口響了起來。

“深夜孤寂,對影自酌,陳大人好雅興啊!”

乍一聽到聲音。中年人不禁擡頭以往,即便是已經喝得有六七分酒意,他依舊吃了一驚。搖搖晃晃的站了起來對來人拜了下去:“陳新甲拜見楊大人!”

來人正是當朝次輔,兵部尚書楊嗣昌,而喝悶酒的人正是被崇禎扒掉官服革去官職的原兵部左侍郎陳新甲。

只見楊嗣昌將陳新甲扶了起來,笑着說道:“陳大人快快請起,你我之間同殿爲臣多年何須多禮!”

陳新甲聞言後滿臉苦澀的笑道:“大人言重了,如今陳某隻是一介草民,見到大人自當大禮參拜,所謂禮不可廢嘛。”

陳新甲自從被崇禎扒掉官袍後就被革去一切官職,按理說要是他識趣的話就應該打點行禮回他的四川長壽老家度過餘生,但是陳新甲卻格外不甘心,他認爲自己之所以失敗是因爲自己太過輕視了自己的對手,加之沒想到岳陽此人竟然不按理出牌,公然大白天的殺人,以至於讓那岳陽輕易的翻了盤,這才導致了自己的失敗。

不甘心失敗的陳新甲將家裡的媳婦孩子和僕人都趕回了老家,自己留了下來到處求爺爺告奶奶,企圖能夠東山再起。但是官場上的老話說得好。正所謂人走茶涼,褪了毛的鳳凰不如雞,那些官員又怎麼敢幫被崇禎親自趕出大殿的陳新甲呢。雖然陳新甲上竄下跳四處打點,但根本沒有人願意幫他,在這些日子裡,陳新甲幾乎將歷年來的積蓄都花光了,但還是沒有聽到有重新起復的消息,最後他也絕望了,開始一個人喝起了悶酒,他決定再過幾天就把這裡的房子給賣了然後回四川老家,守着老婆孩子過一輩子,正想着想着楊嗣昌卻來了。

楊嗣昌走了進來,四處打量了一下週圍,看了看幾乎可以被稱爲家徒四壁的屋子,他的眉頭不可察覺的皺了皺,走到一旁的桌旁緩緩坐了下來說道:“陳大人,幾日不見怎麼偌大的府邸裡連下人都沒一個,而你卻一個人喝起了悶酒?”

陳新甲慘笑一聲道:“如今陳某已然被皇上革職,要這些下人還有何用?陳某已經將他們全部遣散了。”

“那你的家眷呢?”

“也讓他們回四川老家了。”陳新甲一揮手大着舌頭道:“住在京城什麼都需要花銀子,如今陳某已經是一介白丁,哪能維持下去呢,楊大人來得正好,跟我喝兩杯,否則在等過幾日陳某也回老家了想跟您喝酒也喝不着了……呃……”說完,陳新甲又打了一個酒嗝,頓時一股濃濃的酒味瀰漫再空氣中。

楊嗣昌皺了皺眉頭。他揮了揮手,試圖將空氣中那股酒氣趕走。過了一會他才問道:“陳大人,雖然皇上將你革職,但你也不能如此自暴自棄吧,眼下朝廷正是用人之際,你怎可如此頹廢?”

“哈哈……哈哈哈……”陳新甲突然仰天大笑起來,一直笑出了眼淚這才止住了笑聲。

“用人之際,真是用人之際嗎?楊大人,你這話框框那些書呆子還可以,難道你以爲我還會相信這樣的話嗎?咱們大明朝廷最不缺的就是人了!”

看着狀若癲癇的陳新甲。楊嗣昌用力一拍桌子發出了“砰”的一聲響聲,然後疾聲厲色的對他喝道:“哼……想不到昔日堂堂的兵部左侍郎不過是被革職而已,卻變得如此頹廢,真是讓本官太失望了!本官原本還想向皇上求情,將你官復原職,但如今看來本官錯了,你這樣的人根本不值得本官去花大力氣去保舉。這樣也好,你明日便回你的四川老家吧,就當本官今日沒來過。”

說完。楊嗣昌站了起來轉身就走,只留下身後呆若木雞的陳新甲。

當楊嗣昌走到門口時,陳新甲突然撲了上去噗通一聲跪了下來抱住了楊嗣昌的雙腿哭道:“楊大人,求求您。請您幫幫下官吧,下官實在是不想就這樣回去啊!只要您能幫下官官復原職,下官就是做牛做馬也要報答您的!”

被抱住了雙腿的楊嗣昌停住了腳步,背對着陳新甲的他臉上露出了一絲得意的笑容。嘴裡卻大聲叱喝道:“陳大人,你這是幹什麼?你好歹也做過三品大員,怎可如此失禮。你的聖賢書都讀到哪去了?”

“楊大人,下官求您了,您就幫幫下官吧,只要下官能官復原職,您讓下官做什麼都可以!”

陳新甲死死的抱着楊嗣昌的雙腿不肯放手,就象溺水的人抱着救命的稻草一般,享受慣了大權在握的人是很難再回到平凡的日子的,陳新甲也是一樣。從一個曾經大權在握風光無限的兵部左侍郎,一下變成一個泯然於衆人的路人甲,這對於一個野心勃勃的人來說簡直比殺了他還難受。原本經過這些日子的奔波,陳新甲已經漸漸死了心,現在突然間有人跑來告訴他說可以幫他官復原職,這如何不讓他欣喜若狂呢。

聽着陳新甲那焦急的話語和緊緊抱着自己的雙腿,楊嗣昌的嘴角露出了一絲淡淡的笑容……

七月二十五日,暖香閣內,崇禎皇帝看着一封河南來的塘報皺眉不己:“賊寇肆虐,竟然兵逼洛陽?這個洪承疇是幹什麼吃的,竟然讓賊寇跑到了洛陽?”

他將塘報扔於案上,負手在閣內來回踱步,楊嗣昌在下首恭敬站着,只是目光隨崇禎皇帝的身影不時移動。

良久,崇禎才緩緩問道:“楊愛卿,對這件事你怎麼看啊?”

楊嗣昌恭敬的說:“回皇上話,此事也怪不得洪大人,洪大人兵力不過七八萬,又要圍剿湖北的張獻忠又要保衛河南,確實是難爲了他,豈不聞孤掌難鳴呼!”

崇禎輕嘆了口氣道,“是啊,讓洪承疇一個人看着河南、湖北兩地這麼大的地方確實是難爲了他。”

聽到這裡,楊嗣昌趕緊說道:“皇上說得確實對,洪大人一個人確實是忙不過來,得派人一個過去幫他。”

崇禎微微點了點頭:“嗯,那你說派誰去呢?”

楊嗣昌不動聲色的說道:“依臣愚見,盧象升練兵有方,戰功卓著,排他去最爲合適!”

“盧象升?”崇禎皺起了眉頭,經過此次大捷後,盧象升現在在他的心目已經變得非常重要,已經不亞於楊嗣昌,他還準備再過些日子把盧象升調到京城擔任兵部左侍郎一職,準備日後接替楊嗣昌擔任兵部尚書,現在楊嗣昌突然提出要派盧象升調去剿匪,一時間他不禁有些猶豫起來。

良久崇禎才緩緩說道:“盧愛卿乃國之棟樑,且還兼任着宣大總督一職,若是長期到河南剿匪恐怕不太好。”

楊嗣昌微微一笑:“皇上過濾了,宣大總督一職您可以讓別人來暫時擔任,目前將建奴擊退後最重要的就是要將匪患剿滅,只要這樣才能保得我大明的太平!”

“嗯……”

崇禎一邊走一邊在心裡權衡了一下利弊,最後才點頭道:“如此也可,只是宣大總督一職卻是個要緊的職位,目前一時卻是沒有合適的人選啊。”

聽到這裡,楊嗣昌心中一緊,上前一步說道:“皇上,臣保舉一人,可擔任宣大總督一職!”

崇禎心中微微一愣,問道:“誰!”

楊嗣昌上前一步朗聲道:“前兵部左侍郎陳新甲!”

“什麼……”(……)

第265章 勇敢的王樸第48章 武裝前進第521章 找上門第158章 韃子撤兵第92章 姐妹談心第315章 贖身第222章 真的是明軍第345章 追還是不追第204章 信仰的倒塌第67章 準備第471章 氣急敗壞第244章 詢問第493章 彈劾第238章 岳陽的反擊(上)第187章 施粥第286章 左右爲難第317章 錢能第151章 夜間探營第195章 人蔘你要不要第114章 開進呂子口第三百六十巴章 空中打擊第318章 苛刻條件第147章 鐵蒺藜第493章 彈劾第478章 開竅的崇禎第93章 過府議事第159章 嶽託的威脅第21章 鎧甲問題第84章 和多鐸的第一次交鋒第440章 城破了第353章 斷根第372章 大喜過望的多爾袞第337章 心狠手辣的湯護第313章 談妥了第338章 土豪的手筆第435章 救人第446章 聯袂求見第45章 圓吧!第208章 崇禎的反映第70章 初見許鼎臣第105章 我大明威武(下)第473章 用生命奔跑第132章 盧象升到來第39章 深夜圖謀第186章 合計第450章 一意孤行第285章 他不叫岳飛第7章 說服第349章 繼承人問題三百三十七章 建議第405章 送銀子的來了第54章 代善的陰謀第241章 被嘲諷了第117章 京城來人第47章 出關見聞第376章 搗亂的來了第515章 羣起而攻之第158章 韃子撤兵第114章 開進呂子口第511章 出主意第245章 盧象升的心思第163章 封賞問題第296章 宣大來人第515章 羣起而攻之第185章 家人到來第69章 見面第356章 大采購(一)第41章 震驚山西第234章 女強人娜木鐘第138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18章 初次見面第264章 韃子出營了第389章 心狠手辣第20章 購買鋼鐵廠第127章 請功第243章 率軍抵達第144章 當頭一棒第234章 女強人娜木鐘第167章 演武場閱兵(上)第298章 差別第46章 借騾馬第430章 攔截第278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51章 滿洲第一勇士第419章 形勢比人強第72章 準備搬家第283章 逼到死角第163章 封賞問題第149章 潰敗第115章 頑抗第286章 左右爲難第407章 求賢若渴第507章 一碗水要平端第395章 聚衆鬧事第50章 代善來了第313章 談妥了第330章 暗流涌動第65章 這就是土豪的感覺嗎第176章 跋扈的武將第10章 買東西
第265章 勇敢的王樸第48章 武裝前進第521章 找上門第158章 韃子撤兵第92章 姐妹談心第315章 贖身第222章 真的是明軍第345章 追還是不追第204章 信仰的倒塌第67章 準備第471章 氣急敗壞第244章 詢問第493章 彈劾第238章 岳陽的反擊(上)第187章 施粥第286章 左右爲難第317章 錢能第151章 夜間探營第195章 人蔘你要不要第114章 開進呂子口第三百六十巴章 空中打擊第318章 苛刻條件第147章 鐵蒺藜第493章 彈劾第478章 開竅的崇禎第93章 過府議事第159章 嶽託的威脅第21章 鎧甲問題第84章 和多鐸的第一次交鋒第440章 城破了第353章 斷根第372章 大喜過望的多爾袞第337章 心狠手辣的湯護第313章 談妥了第338章 土豪的手筆第435章 救人第446章 聯袂求見第45章 圓吧!第208章 崇禎的反映第70章 初見許鼎臣第105章 我大明威武(下)第473章 用生命奔跑第132章 盧象升到來第39章 深夜圖謀第186章 合計第450章 一意孤行第285章 他不叫岳飛第7章 說服第349章 繼承人問題三百三十七章 建議第405章 送銀子的來了第54章 代善的陰謀第241章 被嘲諷了第117章 京城來人第47章 出關見聞第376章 搗亂的來了第515章 羣起而攻之第158章 韃子撤兵第114章 開進呂子口第511章 出主意第245章 盧象升的心思第163章 封賞問題第296章 宣大來人第515章 羣起而攻之第185章 家人到來第69章 見面第356章 大采購(一)第41章 震驚山西第234章 女強人娜木鐘第138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18章 初次見面第264章 韃子出營了第389章 心狠手辣第20章 購買鋼鐵廠第127章 請功第243章 率軍抵達第144章 當頭一棒第234章 女強人娜木鐘第167章 演武場閱兵(上)第298章 差別第46章 借騾馬第430章 攔截第278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51章 滿洲第一勇士第419章 形勢比人強第72章 準備搬家第283章 逼到死角第163章 封賞問題第149章 潰敗第115章 頑抗第286章 左右爲難第407章 求賢若渴第507章 一碗水要平端第395章 聚衆鬧事第50章 代善來了第313章 談妥了第330章 暗流涌動第65章 這就是土豪的感覺嗎第176章 跋扈的武將第10章 買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