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岳陽的野望

“巢民兄,你真要去投奔那個嶽……那個忠勇侯嗎?”

“談不上投奔不投奔,忠勇侯邀請我等到其將軍府任職,這是看得起咱們,吾輩衆人寒窗所謂何來,還不是將一身所學報效朝廷造福百姓嗎?如今有這麼一個機會來到我等身前,諸位還在等什麼?”

在渾源州最大的好運來客棧的一件客房裡,侯方域、冒襄、古田、陳貞慧、方以智等一衆書生正在激烈的爭執着,在這當中以侯方域的反映最爲激烈。

只見侯方域激動的說道:“巢民兄兄,想那岳陽原先不過是區區一名參將,不過是在渾源州開了幾畝荒地,每年向朝廷繳納了一些錢財,如今便以此要挾皇上爲自己加官進爵,此等心術不正之人有何德何能值得吾輩前去投靠?我以爲,吾輩讀書之人當修身立德,應遠小人親君子,難道你都忘了嗎?”

“朝宗賢弟!”冒襄反駁道:“賢弟此言差矣,想那忠勇侯來到渾源州不過區區兩年,便將渾源州經營得如此興旺,更是將數十萬流民安置得妥妥帖帖,吾輩讀書人雖說當修身立德,但你別忘了,修身立德之後更有兼濟天下之說,如今有這個機會擺在咱們面前,我們爲何不去爭取呢?”

“嗯,巢民兄說得有道理!”旁邊幾名同伴都頻頻點頭,一名臉色有些黝黑的書生說道:“朝宗兄,我等來到渾源州已有一個多月了,對這渾源州也算是了得頗多。說句實話,縱觀我大明偌大的疆土,有幾個地方能有此地這般祥和?這裡雖然還不能說是夜不閉戶,但至少百姓們都能安家樂業,能吃飽穿暖,相比起大明其他地方已經是天堂了,朝宗兄你還想如何呢?”

“是啊朝宗兄。我等知曉你和忠勇侯有過一些不快,但這畢竟是小事,你又何苦賭氣呢?”旁邊也有人開始幫腔。

看到所有人都衆口一詞的替岳陽說話,侯方域心裡覺得整個人都不好了。他冷哼一聲道:“巢民兄、定生兄,人各有志,爾等想要某個前程小弟自然不敢攔着,但小弟卻是絕不會投靠他的,既然諸位已經決定留在此處,那小弟便返回金陵了,日後咱們有緣再聚吧。”說完。侯方域站了起來拂袖而去。

“朝宗兄……”

“朝宗兄……”

衆人紛紛挽留,但侯方域的走得十分堅決,衆人面面相窺後只得無奈的搖了搖頭,冒襄嘆氣道:“這個侯朝宗,看來還在爲那天的事耿耿於懷啊?”

那天在酒樓上衆人和岳陽的見面實在是不能稱之爲愉快,尤其是侯方域更是被海蘭珠當場罵得有些掛不住,這些衆人自然沒有忘記。

說完之後,冒襄轉頭對身邊一名同伴道:“定生賢弟,如今我們決定投靠那忠勇侯。只是不知那忠勇侯會不會用我等?”

這名被成爲定生兄的人名叫方以智,和冒襄、侯方域、陳貞慧三人被後世人並稱爲明末四公子,只見他沉吟了一會才說道:“巢民兄,你我二人同朝宗兄、密之兄四人雖被世人並稱爲金陵四公子。但其實也不過是會寫幾篇文章而已,與國於社稷並無太大用處。安撫百姓治理州府需要的是真才實學和濟世之能,是以我也不知道我們幾個能否能入忠勇侯的法眼,這還得見過他才知道。”

“嗯。也是。”冒襄想了想,失笑了起來:“我等多想無益,不如還是先去忠勇侯府毛遂自薦一番。若是忠勇侯肯用我們自然皆大歡喜,若是他瞧不上咱們那咱們就只好返回金陵了。”

“巢民兄說的極是!”周圍幾名書生也都頻頻點頭,“咱們還是先去試試看,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嘛。”

“那好,咱們走!”

冒襄是個想做就做的人,說完後便率先起了身帶着幾位志同道合的友人出了客棧朝着忠勇侯府走去。

一個時辰以後,冒襄等三人正坐在了忠勇侯府的客廳上用略帶着一絲緊張和恭敬的目光看着他們面前的這名身穿蟒袍的岳陽。

在冒襄等人偷偷打量岳陽的同時,岳陽也在仔細端詳着這三個人,雖然面上很是嚴肅,但心中卻暗自想到:“沒想到這個後世的明末四公子除了侯方域,剩下的三個都來了,只是這些人都是東林黨出來的人,有些不好用啊。”

從後世來的岳陽可是太清楚東林黨是什麼玩意了。

東林黨是明朝末年以江南士大夫爲主的官僚政治集團。“東林黨”之“黨”,是朋黨而不是近代政黨。

到了明末,江南各地的鹽商、海商和財閥們勢力已經膨脹到了一個非常大的程度,到了此時,這些大鹽商、大海商和財閥們已經不滿足於金錢上的需求了,他們需要更大的權利。

在萬曆年間的時候,明朝的商業已經非常發達了,有段話是這麼形容萬曆年間江南的商業繁榮程度的。

“國家鹽課,淮居其半,而長蘆、解池、兩浙、川井、廣池、福海共居其半。長蘆以下雖增課,猶可支吾,而淮則窘壞實甚。淮課初額九十萬,而今增至一百五十萬。使以成、弘之政,隆、萬之商,值此增課之日,應之優然有餘也。商之有本者,大抵屬秦、晉與徽郡三方之人。萬曆盛時,資本在廣陵者不啻三千萬兩,每年子息可生九百萬兩。只以百萬輸帑,而以三百萬充無端妄費,公私具足,波及僧、道、丐、傭、橋樑、梵宇,尚餘五百萬。各商肥家潤身,使之不盡,而用之不竭,至今可想見其盛也。”

從以上這段話裡可以看出,在萬曆年間江南每年都要上交給朝廷至少九百萬兩的稅銀,而到了天啓年間,東林黨的君子們藉着三大案篡奪朝政後,江南上繳給朝廷的商稅就變成了不足兩百萬兩。

通過廷擊紅丸移宮三案的精彩演出,東林黨終於在萬曆死後第一次把持了朝政。他們馬上逼迫泰昌廢除了各項工商稅收。充分暴露了東林黨作爲資本-家代言人的角色。

當時中國各地區的發展及不平衡。江南工商發達,而幾乎不用交什麼稅。北方各省的農民則難以忍受高高的稅收,一遇到天災更是食不果腹。而且遼東戰事吃緊,國庫空虛。崇禎不得不加大了對農民的攤派。這樣一來,便使得原本便使得原本便過得緊巴巴的北方農民紛紛破產,成千上萬的農民變成了流民,最終李自成進了北京,崇禎自殺。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悲劇開始了。

而面對岳陽的目光,冒襄等人不禁被看得有些心中發毛,他們面面相窺了一眼後方以智大着膽子問道:“侯爺,我來到渾源州後,發現此地居民安居樂業頗有世外桃源之意。我等幾人商議了一下,期望能爲此地百姓出一份力,不知侯爺可否能給我等一個機會?”

“這個嘛……”岳陽沉吟了一下,心中不禁有些爲難,東林黨人固然可恨,但也不能一竿子打翻所有人,而且這幾名明末四公子名氣還是不錯的,尤其是其中的方以智更是頗有幾分治理地方的能力,而冒襄和陳貞慧也是有名的散文家、詩人和小說家。自己這個侯府初建,麾下需要大批的文人來填充,既然如此自己收下他們也是無妨。

想到這裡,他笑道:“難得冒公子、方公子和陳公子等人看得起本侯。本侯自然是求之不得,不知三位公子想要做什麼呢?”

方以智等人知道,這是岳陽在詢問自己三人的意向了。三人相互看了一眼後方以智率先說道:“學生對治理地方頗感興趣,因此想到地方去歷練一番。”

“嗯!”岳陽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將目光投向了另外兩人。冒襄苦笑道:“自家人知自家事,我等二人對於政事一竅不通,自然是不敢奢望如同方兄一般。唯一擅長着也就是寫幾篇腐文了。”

“哈哈……”岳陽笑了起來,“冒公子也未免太過自我菲薄了,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冒公子和陳公子文采風流,本侯自然是需要借重二位的能力,這樣吧,二位現在侯府當個執筆書吏,日後本侯還需要兩位整理文稿等諸多事物,而方公子則道民政司任職,不知三位可願意屈就啊?”

冒襄和方以智、陳貞慧對視了一眼,隨後三人齊齊對岳陽鞠了一躬同聲道:“願爲侯爺效勞……”

冒襄等三人並不是第一批投靠岳陽的讀書人,也不會是最後一批。自從岳陽被封爲忠勇侯並被授予了開府建牙的權利之後,便陸陸續續有不少讀書人開始投靠他,這些人裡頭有不少有真才實學的,自然也有抱着混日子或是拍馬屁的目的進來的人,岳陽沒有精力一一分辨出來,而是將他們都安排到了下面擔任低級官員或是書吏等職務。對於岳陽來說,目前他需要大量的讀書人充實到自己的基層隊伍裡,單靠自己培養是來不及了,只能從這些人裡頭挑選,雖然這些人能力高低各不相同,但岳陽相信隨着時間的推移,有能力的人自然會涌現出來的。

處理完了冒襄等人的事,岳陽又派人將武清、陳智、海樓等以及一衆心腹官員將領都傳來商議一件大事。

“什麼?侯爺您要發行錢幣?”

大廳裡,十多名岳陽的下屬全都驚呆了。陳智率先說道:“侯爺,這發行錢幣可不是兒戲,若是弄不好咱們可是連底褲都要虧掉。”

“是啊侯爺,咱們大明如今所通行者無非就是銅板和銀子,百姓也就只認這兩樣,若是擅自發行錢幣的話卑職恐怕百姓會不認可啊?”

“侯爺,此事事關重大,卑職也以爲需要從長計議纔是。”海樓也發話了。

在岳陽的下屬裡,就屬海樓、陳智和武清三人對民政之事最熟,是以也最有發言權,是以他們集體反對的話就連岳陽也不得不重視。

岳陽笑道:“哦?說說你們的理由?”

陳智苦笑道:“侯爺,卑職知道,您如今有了開府建牙之權,這鑄幣權也在其中。但您可知道,爲何這些年來我大明很少有人私鑄錢幣?而且即便是鑄幣也只是偷偷少量的鑄些銅錢而且即便是朝廷也不敢鑄造銀幣嗎?”

岳陽饒有興致的問道:“哦?這是爲何呢?”

“兩個原因。”陳智伸出了兩根手指:“其一,我大明缺銅,而且僅有的一些銅礦也掌握在少數人手裡。且開採不易。其二,成本。由於鑄幣所需成本太高,同樣的一兩銀子,我直接用就可以,何必鑄成錢幣呢?而且銀幣鑄成後流通到市場,也很容易讓人仿製,這樣一來還不如直接用銀子來得爽快,而且投入太大。您試想,若是全大明都用到銀幣,那得鑄造多少銀幣啊。這其中的損耗、火耗以及人工等費用就足以讓人發瘋,您想,如此一來還有誰敢鑄幣?”

“是這樣啊。”岳陽點點頭,陳智說得不錯,在工業不發達的時代,大規模鑄造銀幣甚至金幣確實是一件非常虧本的買賣,就連西方也是在工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才大規模使用銀幣的。

岳陽想了想說道:“你們儘管放心,本侯說鑄造錢幣自然是有依據的,這裡有幾個樣本。你們可以先看看。”

說完,岳陽從旁邊的一個木盒裡抓出了一把錢幣,然後分發到了周圍那些人的手中,“你們看。這是本侯讓人試着鑄造的銀幣,你們看品相如何啊?”

衆人一一接過硬幣,當他們凝目看向手中的硬幣時,幾乎所有人都吃了一驚。

“嘶……”

“侯爺。這些銀幣是怎麼鑄的?怎會如此精緻?”

此時衆人眼中都呈現出一枚精緻的硬幣,這枚硬幣的一面寫着大明萬勝四個字,另一面則寫着一兩兩個字。在銀幣的旁邊還有着細微和精緻的齒印。銀幣的表面上還刻有細小而精緻的山河地理浮雕,整枚硬幣看上去象一枚景緻的工藝品更多過象一枚錢幣。

陳智用手點了點,感覺到這枚銀幣約莫有兩個半個指頭寬,重約半兩左右,正枚錢幣看起來銀光閃閃,絕對是用好銀子鑄造。他想了想問道:“侯爺,此錢幣鑄造的成本幾何?”

岳陽說道:“成本很低,拋開銀子本身的價錢只有二十文錢左右。”

“什麼,只有二十文?”衆人齊聲發出驚呼。

尤其是海樓,更是驚道:“怎麼可能?侯爺莫非在取笑我等?如此精良的錢幣,二十文錢怎能鑄造得出來,二兩銀子還差不多!”

也無怪海樓驚訝,在這個時代,象這樣製作精良的錢幣非得經過精工巧匠的精心製作,所耗費的心血和時間可就大了去了,二十文錢就能做出來這跟做夢差不多。

看着驚訝的衆人,岳陽心裡很是得意,這些銀幣都是她委託現代時空的加工廠做的,現代時空的華夏那可是有着山寨王國的美譽。雖然太過高精尖的東西山寨不出來,但做一些硬幣那簡直不要太簡單。經過了兩年多的磨練,劉勝男和張筱筱連個剛畢業的菜鳥也變成了業務熟練的白領,岳陽每個月交給她們的人物都能很好的完成,就象這次岳陽讓她們挑選加工廠進行鑄幣時,她們不到半個月就弄出了樣品,這也讓岳陽非常的滿意。

看着依舊沉浸在驚訝中的衆人,岳陽輕咳了一聲纔對衆人問道:“諸位,你們認爲這枚銀幣能否當成一兩銀子使用呢?百姓們會否接受這種銀幣?”

“當然會!”這回海樓非常肯定的說:“雖然這枚銀幣份量不足一兩,但就衝着這種銀幣制作的精良程度它就值一兩銀子,卑職唯一所慮者就是它能否大規模鑄造出來,以滿足咱們北路乃至山西的需求,而且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咱們沒有一個自己的錢莊來發行此種銀幣。”

“沒有錢莊咱們就自己建立一個!”岳陽肯定的揮了揮手,堅定的說道:“只要能將此種銀幣大面積推向市場,接下來咱們就該發行自己的銅幣了,最後嘛……”

岳陽沒有把最後的那句話說完,因爲那些話對於如今的人來說還是太過驚世駭俗了。不過岳陽還是在朝這個方向前進。

其實岳陽的最終目的還是發行紙幣,因爲後世的人都知道,隨着經濟的發展,紙幣取代硬幣是必然的驅使,華夏也不是沒發行過紙幣,如大明初期就發行過寶鈔,但最終都由於當政者的愚蠢而導致紙幣的夭折。比如大明的開創者朱元璋同志有一次爲了獎勵兒子朱棣,特地讓人造了一張價值四百萬兩銀子的紙幣作爲獎品賞賜給了朱棣。

這種事情在現代人看來無疑是非常愚蠢和可笑的,但在朱重八同志看來卻是天經地義的,自己想怎麼印就怎麼印,這樣的紙幣不夭折纔怪呢,而岳陽目前想的就是如何把自己發行的紙幣通行到全大明。

ps:不好意思,今天發晚了。早上送老孃去醫院看病,忙了一個上午,中午剛吃完飯又要去開兒子的家長會,直到五點纔回家,所以現在剛寫完,諸位包含點!

第17章 出水第357章 大采購(二)第291章 各懷算計第16章 開始鑽井第488章 一級戰列艦第25章 練兵開始第132章 弱者就要弱者的覺悟第201章 都爛了第167章 演武場閱兵(上)第397章 開罵第223章 一記悶棍第418章 吃癟第380章 帶兵進城第472章 出發第213章 死纏硬磨第291章 各懷算計第439章 輪換第296章 宣大來人第194章 我的名字叫岳陽第301章 接風洗塵第502章 背後黑手第182章 平亂第162章 大帳內的爭吵第151章 夜間探營第91章 威逼利誘第130章 借貸記賬法第376章 搗亂的來了第2章 驚人的發現第174章 蔣鑫的擔心第107章 辦廠(下)第210章 鳳陽驚變第404章 震動第116章 全殲第291章 各懷算計第491章 投降第467章 海戰開始了第370章 山海關破第79章 回家省親第497章 整頓京營(上)第184章 全部處決第89章 各懷心思第63章 要吐血的代善第331章 殺意凜然第400章 大敗而歸第32章 悍勇的團練第85章 兇悍的女真人第168章 演武場閱兵(下)第144章 當頭一棒第284章 書念得少不是你的錯第63章 要吐血的代善第三百六十巴章 空中打擊第287章 開府建牙第253章 來自背後的暗箭(下)第308章 贈表風波第32章 悍勇的團練第37章 搶生意第66章 開明的老太太第329章 戰陣烈(三)第253章 來自背後的暗箭(下)第323章 打仗不是比嗓門第206章 風平浪靜第295章 土豪的世界你不懂第177章 要算舊賬第299章 起名字第487章 那就開戰吧第35章 斷人飯碗第378章 你們敢動我嗎第115章 頑抗第412章 徵兵第406章 威海衛第374章 崇禎的煩惱第91章 威逼利誘第239章 岳陽的反擊(下)第282章 格殺勿論第300章 來到第222章 真的是明軍第385章 初到山東第303章 洪承疇的決心第6章 械鬥後的思索第242章 我叫吳三桂第331章 殺意凜然第202章 有山司在行動第508章 表忠心第514章 又一個投靠的第453章 有難了第115章 頑抗第406章 威海衛第98章 巡視第231章 娜木鐘的邀請第169章 火銃第94章 做好事不留名第271章 宣大總督人選第15章 我當搞團練第436章 消息走漏第38章 釜底抽薪第104章 我大明威武第二百三十六中章 誰來留守第40章 反擊第64章 事情敲定
第17章 出水第357章 大采購(二)第291章 各懷算計第16章 開始鑽井第488章 一級戰列艦第25章 練兵開始第132章 弱者就要弱者的覺悟第201章 都爛了第167章 演武場閱兵(上)第397章 開罵第223章 一記悶棍第418章 吃癟第380章 帶兵進城第472章 出發第213章 死纏硬磨第291章 各懷算計第439章 輪換第296章 宣大來人第194章 我的名字叫岳陽第301章 接風洗塵第502章 背後黑手第182章 平亂第162章 大帳內的爭吵第151章 夜間探營第91章 威逼利誘第130章 借貸記賬法第376章 搗亂的來了第2章 驚人的發現第174章 蔣鑫的擔心第107章 辦廠(下)第210章 鳳陽驚變第404章 震動第116章 全殲第291章 各懷算計第491章 投降第467章 海戰開始了第370章 山海關破第79章 回家省親第497章 整頓京營(上)第184章 全部處決第89章 各懷心思第63章 要吐血的代善第331章 殺意凜然第400章 大敗而歸第32章 悍勇的團練第85章 兇悍的女真人第168章 演武場閱兵(下)第144章 當頭一棒第284章 書念得少不是你的錯第63章 要吐血的代善第三百六十巴章 空中打擊第287章 開府建牙第253章 來自背後的暗箭(下)第308章 贈表風波第32章 悍勇的團練第37章 搶生意第66章 開明的老太太第329章 戰陣烈(三)第253章 來自背後的暗箭(下)第323章 打仗不是比嗓門第206章 風平浪靜第295章 土豪的世界你不懂第177章 要算舊賬第299章 起名字第487章 那就開戰吧第35章 斷人飯碗第378章 你們敢動我嗎第115章 頑抗第412章 徵兵第406章 威海衛第374章 崇禎的煩惱第91章 威逼利誘第239章 岳陽的反擊(下)第282章 格殺勿論第300章 來到第222章 真的是明軍第385章 初到山東第303章 洪承疇的決心第6章 械鬥後的思索第242章 我叫吳三桂第331章 殺意凜然第202章 有山司在行動第508章 表忠心第514章 又一個投靠的第453章 有難了第115章 頑抗第406章 威海衛第98章 巡視第231章 娜木鐘的邀請第169章 火銃第94章 做好事不留名第271章 宣大總督人選第15章 我當搞團練第436章 消息走漏第38章 釜底抽薪第104章 我大明威武第二百三十六中章 誰來留守第40章 反擊第64章 事情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