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多爾袞的震撼

三千韃子騎兵聚集在一起,再加上三千柄各種武器在太陽照射下,向外散射出的森森寒光。整個韃子騎兵方陣直接給了衛徵一片肅然和殺氣的感覺。

面對黑壓壓一大片的韃子進攻部隊,衛徵舉着繳獲多鐸的單筒望遠鏡,並且首先將目光轉移到韃子騎兵方陣正前方,同樣穿着一身明黃色盔甲,並且被一衆將軍簇擁的多爾袞身上。

也許是英雄相惜的緣故,衛徵看向多爾袞的同時,手舉單筒望遠鏡的多爾袞,正好舉着望遠鏡,看向衛徵所在位置。

兩個人兩雙眼睛,就好像商量好了一般,同時看向對方,一動不動。

足足過了一盞茶功夫,兩人才同時放下望遠鏡。舒展開來的眉頭,也同時皺起。

就在這時,站在多爾袞身後的一個將軍忽然開口道:“貝勒爺,從逃回去的將士口中得知,敵人修建在城牆外的陣地都是針對騎兵的。”

“只要我們放棄戰馬,在盾車掩護下,用步兵一點一點向對方發起攻擊,對方就奈何不了我們。奴才請命,親自帶領一個牛錄和五百步兵跟役,向敵人發動第一輪進攻,拿下他們第一道防線,給我軍壯威……”

不管怎麼樣,一場試探性進攻對於自己來說,都是必須的。

掃了一眼面前躍躍欲試的部下後,多爾袞面無表情的命令道:“可以,我給你一個牛錄和五百步兵跟役想虎豹軍發動攻擊。不過,整個進攻過程中,進攻部隊一定不能輕敵冒進,以防中計。最後一條,佔領對方第一道防線後,馬上轉入防禦,等待主力部隊到來。”

“是,貝勒爺……奴才一定不負衆望,拿下對方第一道防線……”

五百步兵跟役在前,三百韃子騎兵手握長弓在後,推着幾十輛大盾車,緩緩向虎豹軍設在陣地前的拒馬倒刺陣壓去。

虎豹軍一線陣地,韃子軍陣剛剛出現動靜,充滿嚴肅的命令就從衛徵嘴裡發出。

“命令,火槍營馬上進入陣地,全部迎上去……”

“長槍營第一隊,用盾牌掩護火槍營對韃子進行三段式射擊……”

“炮兵營中型佛郎機火炮隊,只要韃子盾車衝進射程,馬上開炮。用實心炮彈摧毀韃子盾車,給火槍營清理射界,射殺躲在盾車後面的韃子。”

此刻的虎豹軍已經不同於半個月前,隨着大量繳獲韃子的火炮裝備部隊,炮兵營已經擴充成一個包含虎尊炮,小型佛朗機火炮,中型佛朗機火炮的混編炮兵營。

爲了給韃子主力部隊以當頭棒喝,衛徵直接動用了炮兵營中,威力最大,射程最遠的九門中型佛朗機火炮,準備在一百五十步距離,給韃子盾車以毀滅行打擊。

在炮兵營各級軍官的咆哮聲中,重達三百斤火炮在幾名炮手共同努力下,從專用通道,迅速將九門火炮佈置到位。

黑洞洞炮口直指數百步外韃子進攻方陣後,幾個已經裝填好彈藥的子統迅速被堆積到火炮旁邊。

“炮兵全體都有,馬上進行裝彈……”

九個子統在炮手操縱下,同炮管進行完美結合後。一根火繩隨即從炮管尾部伸出。九個炮手則舉着火把,靜靜等待隊長下發開炮命令。

三百步,手持火把的炮兵沒有絲毫動靜。

兩百步,仍然沒有動靜。不過,從炮手臉上慢慢浮現出來的炙熱表情可以肯定判斷,這時候距離第一輪炮擊已經不遠。

一百五十步,一聲大吼終於從炮兵營第一隊隊長嘴裡喊出。

“炮兵全體都有,馬上開炮……”

點燃火繩,閃着星光的火星迅速向炮管尾部延伸。

火星在炮管尾部消失的瞬間,一聲劇烈的爆炸聲,隨即從土牆一線的九門火炮炮膛中發出。

在大家注視下,直指韃子軍陣的九門火炮炮管,迅速向外吐出一團夾雜了大量白煙和黑煙的火焰。在火焰包裹下,漆黑的鐵製實心炮彈,迅速從炮口噴涌而出,向一百多步外的韃子盾車飛去。

漆黑的炮彈在空中劃出一道漂亮弧線後,非常精準的砸中韃子厚重的木質盾車。

“砰砰……”一串巨大的撞擊聲在戰場響起,被實心鐵球直接命中的盾車,就好像天女散花一般,被鐵球砸的粉碎。

一些向四周飛濺開來的木屑,甚至波及到藏在盾車後面的韃子步兵跟役。

幾個人猝不及防,直接被木屑插入身體,帶着滿臉不甘重重倒在地上。

有的盾車直接被鐵球砸的粉碎,有的盾車僅僅被砸出一個窟窿。

穿透盾車後,鐵球餘威不減的繼續向前飛去。前後洞穿兩個步兵跟役身體後,最終停留在一個步兵跟役肚子裡。

轉眼間,四輛盾車被摧毀,再加上直接或間接被消滅的韃子步兵跟役。炮兵營第一輪射擊所取得的戰果,可以說是非常好。

一直守在土牆一線的火槍營沒有放過這個殺敵機會。

一陣爆豆般的槍聲在現場響起,雨點般的鉛彈就好像長了眼睛,沿着炮彈剛剛開出的缺口,向藏在盾車後的韃子步兵跟役飛去。

遭到火槍營直接攻擊的韃子,就好像被鐮刀割倒的小麥,成片成片被鉛彈掃倒在地。

當然,久經沙場的韃子步兵跟役也不是傻子,遭到攻擊的瞬間,迅速舉起大盾,將缺口補齊,再次形成一面嚴嚴實實的盾牆。

不過,他們的反應速度再快,也快不過鉛彈的飛行速度。幾個被炮彈炸開的缺口處,直接倒下成片成片步兵跟役屍體。

此次攻擊,韃子雖然只付出不到五十個步兵跟役。但是,給韃子十四貝勒多爾袞帶來的震撼卻非常大。

因爲,僅僅剛剛一輪交火,虎豹軍打出的火力強度,已經向多爾袞證明,自己現在正在圍攻的虎豹軍,在實力上,絕對超出自己預估。

不說別的,虎豹軍裝備的火炮數量,遠超其它明軍的新式火槍……就讓多爾袞對虎豹軍展示出來的真實戰鬥力感到震撼。

第253章 晉王府第332章 絕路第783章 野心勃勃第636章 背後的陰謀第487章 虎豹軍威脅論第786章 爲什麼第16章 韃子來犯第399章 將計就計第649章 愈演愈烈第683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370章 震驚第207章 婦人之仁第181章 叛軍之憂第724章 近戰祖宗第639章 意外的大魚第847章 戰機不可失第641章 萬丈深淵第728章 龍顏大悅第195章 土匪來了第904章 神兵天降第55章 戰爭到來第143章 摻沙子第594章 新制度第641章 萬丈深淵第399章 將計就計第780章 分權第847章 戰機不可失第290章 外貿司第87章 生死之間第676章 傀儡王朝第240章 太原總兵第202章 死無對證第755章 走私第914章 聲東擊西第457章 冤死的洪承疇第251章 辨人才!第579章 連環爆炸第253章 晉王府第858章 賭一把第59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555章 人肉防線第707章 威脅……妥協第421章 投降第563章 主動權易手地二百零四章 霸氣外露第421章 投降第328章 逼宮多爾袞第271章 戰鬥還沒結束第277章 艱難的決定第237章 私軍第362章 算計孫承宗第127章 慘敗而歸第382章 再震驚第252章 我的地盤...第259章 多爾袞的陰謀第375章 崛起的虎豹軍第156章 被知府恨上了第192章 縣官不如現管第623章 精銳碰精銳第576章 兵力不足第278章 慘勝第593章 黨爭第708章 脫身之計第661章 敖拜的春天第225章 大明忠臣第850章 窮途末路第83章 變局第921章 摸不透我們第747章 重心第421章 投降第371章 經濟實力第105章 決戰時刻第925章 陰謀初現第561章 沒糧食了第438章 我就要當軍閥第39章 造槍第854章 柳暗花明第677章 新算計第434章 勝敗乃兵家常事第388章 貪婪的朝廷第793章 再添一把火第576章 兵力不足第833章 不得已的辦法第862章 狡兔三窟第510章 韃子被坑第379章 聚寶盆第76章 壓倒性優勢第918章 勢均力敵第96章 絕望的多爾袞第219章 退路第50章 軍情處第641章 萬丈深淵第735章 疲於奔命第351章 軍閥第649章 愈演愈烈第253章 晉王府第491章 擴軍第892章 團練第137章 多爾袞的不甘第934章 再遷都
第253章 晉王府第332章 絕路第783章 野心勃勃第636章 背後的陰謀第487章 虎豹軍威脅論第786章 爲什麼第16章 韃子來犯第399章 將計就計第649章 愈演愈烈第683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370章 震驚第207章 婦人之仁第181章 叛軍之憂第724章 近戰祖宗第639章 意外的大魚第847章 戰機不可失第641章 萬丈深淵第728章 龍顏大悅第195章 土匪來了第904章 神兵天降第55章 戰爭到來第143章 摻沙子第594章 新制度第641章 萬丈深淵第399章 將計就計第780章 分權第847章 戰機不可失第290章 外貿司第87章 生死之間第676章 傀儡王朝第240章 太原總兵第202章 死無對證第755章 走私第914章 聲東擊西第457章 冤死的洪承疇第251章 辨人才!第579章 連環爆炸第253章 晉王府第858章 賭一把第59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555章 人肉防線第707章 威脅……妥協第421章 投降第563章 主動權易手地二百零四章 霸氣外露第421章 投降第328章 逼宮多爾袞第271章 戰鬥還沒結束第277章 艱難的決定第237章 私軍第362章 算計孫承宗第127章 慘敗而歸第382章 再震驚第252章 我的地盤...第259章 多爾袞的陰謀第375章 崛起的虎豹軍第156章 被知府恨上了第192章 縣官不如現管第623章 精銳碰精銳第576章 兵力不足第278章 慘勝第593章 黨爭第708章 脫身之計第661章 敖拜的春天第225章 大明忠臣第850章 窮途末路第83章 變局第921章 摸不透我們第747章 重心第421章 投降第371章 經濟實力第105章 決戰時刻第925章 陰謀初現第561章 沒糧食了第438章 我就要當軍閥第39章 造槍第854章 柳暗花明第677章 新算計第434章 勝敗乃兵家常事第388章 貪婪的朝廷第793章 再添一把火第576章 兵力不足第833章 不得已的辦法第862章 狡兔三窟第510章 韃子被坑第379章 聚寶盆第76章 壓倒性優勢第918章 勢均力敵第96章 絕望的多爾袞第219章 退路第50章 軍情處第641章 萬丈深淵第735章 疲於奔命第351章 軍閥第649章 愈演愈烈第253章 晉王府第491章 擴軍第892章 團練第137章 多爾袞的不甘第934章 再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