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四不會放下對羅侯的仇恨,自從羅侯歸入月國之後,身爲大將軍的林四甚至沒有和羅侯見過一面。
雖然因爲答應了月洛寧,他從未針對過羅侯,但也因爲他,羅侯在月國是受到了一定排擠和孤立的。
畢竟他林四是月國的軍方第一人,許多大將都是曾經跟隨他征戰過的部下。即便林四沒交待過什麼,但他們還是會本能的疏離羅侯。
而月**方几位重要人物,諸如沈卿樊星古於達酈木賈融等人也都或多或少受到過他的照拂,他們自然不可能會去主動親近羅侯。
月洛寧將羅侯安排在葉弘那邊,其實算是羅侯的幸運。相對於其他人,葉弘是將月洛寧的話當成真正的金科玉律的。
而另一方面,他也是個不會因爲私情就影響國事的人。既然月洛寧讓他和羅侯精誠合作,好好相處,那葉弘自然不會表面一套,暗地裡卻給羅侯使絆子。
因爲葉弘,羅侯才能在西北戰區迅速站穩腳跟。
對於這一切,林四是心知肚明,但他自然不會怪責葉弘不幫自己出氣。他知道葉二哥本就是個寬厚的人,更何況當時他其實也曾暗中派人詢問過自己的意見,得到了自己的支持和認同。
而另一方面,林四自己也不得不承認,羅侯確實是極有能力的一個人。
不光因爲他當年在高真時的戰績,還因爲他溶入西北戰區的速度之快。他知道,現在的西北戰區已經漸漸真正接納了這個外來人。
這一點,自己麾下其他將領,恐怕無一人能做到。
攻打紫星的同時,還對天河開戰,這原本並不是一個好選擇。雖然天河是小國,但並不好打,兩面同時開戰,對月國也談不上有利。
如果進展不順的話,會讓月洛寧內外交困,兩面都陷在戰爭泥潭之中無法自拔。
不過如果指揮天河之戰的人是羅侯的話,林四倒是放心多了。
罷了,天河終歸是要打的。月洛寧說得沒錯,這個被月國徹底包圍的小國,對於月國本身而言終歸是個隱患。
天河人反反覆覆,攻打紫星之時,都無法保證他們會否趁機再次作亂,更何談將來玄羅大陸入侵之時。
將他們提前收服,也算是解決一個禍患了。
辭別唐小芷等人之後,他很快來到了南齊北部和紫星交界的邊境大營之中。
此時雙方都在緊鑼密鼓的備戰之中,他的到來,等於是宣告這一戰真正不可避免了。
這一戰的交戰雙方算是勢均力敵,雙方的大軍數量都超過了三百萬,而無論將領層面還是高手層面,雙方同樣也是旗鼓相當。
月國之前因爲劍宗高手而佔據的高手優勢,此次將很難再繼續擁有。如果不是乾藍和高真都有一部分天境破境高手歸順月國,恐怕這次月國還會落於下風。
畢竟紫星那邊因爲得到了神炎的全力相助,現在已經有了不少門派高手加入的。
在外界看來,這將會是林四和宓元韻之間的一場龍爭虎鬥。這一戰,也將徹底掃清長久以來存在於蒼羅大陸的一個爭論,那就是林四和宓元韻在指揮作戰方面,究竟誰更勝一籌。
然而事實上,神炎紫星聯軍方面的總指揮並非宓元韻。
這場大戰是在紫星本土展開,紫星王國可不是當初南齊那樣的傀儡,這同樣是個不弱於高真龍燕多少的大國,這場大戰終歸還是以紫星人爲主的。
紫星王國大將軍申元龍纔是紫星一方的主帥,而即便拋去他,神炎一方的主帥也輪不到宓元韻,畢竟從前打龍燕高真之時,神炎帝國的主帥其實一直都是魏仲呢。
而這一次對紫星的支援之戰,魏仲並沒有參與。他這個丞相本就是文臣,這些年大部分時間都在外征戰本就不太正常。
雖然他的存在確實起到了極大作用,如果沒有他統籌安排,規劃整體大的方向和各戰區之間的協同配合,恐怕神炎帝國也沒辦法在七年之內就滅掉龍燕和高真這兩個大國。
只是,他終究是文臣,這一點無法更改。而丞相的本職,原本就不是這個。他當初能攬下征戰龍燕的主帥之位,只是朝廷爭鬥勝利的結果。
而打下高真之後,他已經有些功高震主了。
高真和龍燕都是大國,滅掉他們之後,宓元韻這位天書策名將固然是聲名鵲起,魏仲這個丞相何嘗不是聲威倍增?
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將來神炎帝國打下的地方都算是魏仲打的,甚至等到打下來的地方比神炎本土還大的時候,神炎帝國究竟還算是誰的?
他本就是丞相,是百官之首,這樣的局面顯然不是神炎皇帝想看到的。
事實上,神炎皇帝對魏仲的信任程度和支持力度已經算是極高了。這些年來,朝廷中傷這位功勳丞相的言論每年都會翻來覆去的被提起,只是都被神炎皇帝給按了下來。
然而還是那句話,在外面立功再多,往往也比不上伴君左右說一些耳旁話來得直接。
最初中傷魏仲的人被神炎皇帝直接處斬,一時間震懾過許多人。但時間一長,當類似的言論再次出現時,神炎皇帝已經只是斥責幾句,最後甚至乾脆閉口不談了。
人心最是難測,如果魏仲真的在外面自立,真的擁兵自重怎麼辦?魏仲現在是依然忠誠,但誰知道這是不是表面做出來的?神炎皇帝不能將自己的信心,全都建立在對魏仲的信任上。
月山和月洛寧擅長權衡之道,神炎皇帝自然也擅長。
他自己其實也清楚,魏仲的功,已經立夠了。接下來的功勞,要交給其他人去立了,否則這朝廷百官將會變成魏仲一人獨大,這很不利於他掌控朝廷。
於是,在羅侯被月洛寧接入月國,高真徹底覆亡之後一個月,魏仲就已經被召回了神炎國都。
神炎皇帝對他重重犒賞,但另一方面,也剝去了他的兵權,將他和軍隊分割了開來。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他需要處理的是繁忙的政務。
魏仲一去,高真戰區的主帥原本應該就是宓元韻了。
此時的宓元韻論及天書策排名和民間威望,都算是神炎第一人。而在軍職上,他這個驃騎將軍也算是軍方第二巨頭。
然而,神炎皇帝卻並沒有讓宓元韻獨力主持高真紫星的戰局,他派出了大將軍舒戰。
大將軍,偏偏就是高過驃騎將軍的真正軍方第一人。
舒戰作爲神炎大將軍,在當年龍燕戰爭之前,就已經爲神炎帝國立下過赫赫戰功,比如和碧瀾的交鋒,比如和烏夏西陀的摩擦。
他和魏仲不同,他是真正的軍人。作爲主帥的他,顯然不會像魏仲那樣只負責統籌協調,他是會負責具體戰略戰術的。
所以,這次的交鋒,其實是月國大將軍林四和神炎大將軍舒戰之間的。
至於宓元韻,他雖然聲名極盛能力卓著,但這場戰爭他只是舒戰的‘部下’,神炎一方的‘二號人物’。
而事實上,這也是正常無比的事情。
月國的紀冰雲和羅侯沈卿,這些人同樣是才能出衆,但他們有些人連‘二號人物’都還算不上呢。
羅侯根本都無法參與這一戰,沈卿依舊要和薛塵合作指揮東路軍,而紀冰雲則是被林四派到了西路。
葉弘留在了乾藍北面防備着神炎人,至於月國其餘衆將以及乾藍青川南齊等國的降將,則是被分在了三路大軍之中。
當時間又過去三個月後,這場規模驚人的大戰終於全面開啓。
總的來說,這場大戰是月國攻,神炎紫星聯軍守,而月國三路大軍也大致是分成了東中西三路一齊自南向北,對着紫星腹地挺進。
但實際上的戰爭,當然不會這樣清晰簡單。三路大軍之間,當然會有無數或大或小的協同配合。
而攻守形勢,也並非完全固定的,某些局部戰場可能也會出現神炎紫星聯軍主動進擊,而月國方面死守陣地城池的情況。
畢竟,這是一場勢均力敵的大戰,神炎紫星聯軍的戰前準備同樣很充分。月國若是不慎落敗,最後很可能會被對方反攻過來,最終反而丟掉南齊乾藍都很難說。
月國方面最大的優勢,恐怕就是十方樓了。雖然紫星方面得到門派高手的幫助後,也能對月國進行刺探和破壞,但畢竟術業有專攻,在這方面十方樓刺客是‘專業’的。
紫星王國的邊界綿延十餘萬里,打仗時自然不可能將百萬大軍排成一排碾壓過去。事實上打仗之所以要攻打那些難打無比的城池,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
繞過城池直接進入對方國內,這種事情並不是做不到,但不佔城池就意味着打進去後沒有補給和安身之地,也沒有和本國後方聯結的據點。
除此之外,適合大軍和輜重車輛行進的大路官道,往往都是要經過城池的。
繞城而過,直接進入對方腹地,最後反而可能會被敵人從後方切斷退路,最終因爲缺乏據點和補給而敗亡。
這種事,往往只有草原騎兵纔會做,他們很多時候爲的就是搶一票,然後再快速逃回草原。
月國和紫星這次的大戰是滅國之戰,自然不會那樣。也因此,雙方第一輪交手就是月國攻打紫星邊境重城。而這種戰爭,註定會變得極爲慘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