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勢力滅亡的消息,林龍回到隴西的第三天才聽說。先是感嘆這世間變化無常,隨後便有些期待趙雲的到來。
在之前林龍便和趙雲約定好,公孫瓚一旦滅亡,趙雲就會來投奔林龍。以趙雲的性格,一定不會失約。
林龍也想要帶兵去接應趙雲,只是他現在還是馬騰的部將,不能隨意離開駐地。何況自己一旦帶兵進入河北地區,就會引起袁紹的不滿。現在和袁紹起衝突,對於馬騰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
蔡邕一家人已經被林龍安頓在城北的一座府邸內,規模雖然不比洛陽,長安的蔡府,但蔡邕還是很滿意。
隴西的環境要比蔡邕預料中的還要好,真正讓蔡邕深刻記住的,是林龍率軍進城時,沿途百姓那發自內心的擁護愛戴。
漸漸的,蔡邕也喜歡上了隴西這個地方,不想離開了。爲此他還找到了林龍,林龍則表示那座府邸就是林龍爲蔡邕一家人準備的蔡府。
涼地平安無事,中原卻並不太平。
袁紹剛剛佔據幽州不久,忙於平定公孫瓚殘餘勢力,無暇顧及南方局勢。
曹操因爲大本營空虛,被袁術偷襲後方,兗州因此失陷,曹操只能退守青州,伺機奪回兗州。
徐州暫時安全,陶謙卻因爲之前急火攻心,不久便病倒了。他的那幾個兒子才疏學淺,根本不是做徐州牧的材料。無奈之下,陶謙也只能將徐州託付給劉備。
劉備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地盤,但他也不敢放鬆,畢竟兗州的袁術還在那裡。幸好袁術和曹操之間的爭鬥一觸即發,無暇染指徐州,所以也給了劉備發展實力的機會。
江東孫策和荊州劉表之間的戰鬥從未停止,但孫策坐擁江東不久,論底蘊根本比不過盤踞荊州多年的劉表。無奈之下也只能附屬於袁術,請求袁術給予他一定的軍事物資。
袁術手下有一名謀士,名爲閻象,智謀過人,趁兗州空虛偷襲兗州就是他的計策。孫策的求援信送到袁術那裡,閻象再三衡量還是勸說袁術給予孫策一定的物資。但他也有一個顧慮,那就是孫策此人的才幹。能夠以三千弱軍,平定江東,又豈是庸碌之輩。閻象擔心,一旦讓孫策坐強,恐怕會對袁術產生威脅。
但眼下曹操虎視眈眈,如果不幫助孫策,孫策就會暫停和劉表的戰鬥,說不定還會偷襲袁術後方。以袁術現在的實力,同時對付曹操,孫策兩路諸侯恐怕是捉襟見肘。
但閻象對於對抗曹操卻是沒什麼信心,雖然袁術的兵馬比曹操多,但曹操帳下能臣如雲,猛將如雨,絕對不是一個容易對付的人。
中原局勢一片混亂,唯一算得上安定的,就只有涼地和西川。但西川卻是有些坐立不安,漢中被馬騰勢力拿下後,西川劉璋更是有些喘不過氣來。
漢中算得上西川的屏障,更算得上是入川的關口。馬騰拿下了漢中,就代表着入川是一片坦途。張魯已經能夠和自己鬥個有來有回,而西涼軍卻是毫不費力地解決了張魯,懦弱的劉璋可不認爲自己會是他們的對手。
何況馬騰帳下的將領無不是聞名天下的名將,爲首的林龍更是戰無敗績,董卓,烏丸,張魯接連敗於他手,劉璋可不想步其後塵。
就在劉璋寢食難安的時候,他的部下法正對他說道:“主公大可不必擔憂,依我看,馬騰是絕對不會主動派兵進攻主公的。就算他想要進犯,林龍也會勸阻他。”
“孝直何出此言?”
“馬騰出身涼地,乃是粗人一個,能有如今的成就,脫不開林龍的輔佐。而伐董卓,徵烏丸,滅張魯,都是因爲他們都是逆賊亂黨。除此之外,林龍並沒有主動去進攻任何一個勢力,這說明他是一個忠於漢室的人。而主公身爲漢室宗親,只要陛下不對主公有意見,林龍便絕對不會對主公做出任何不利的事情。”法正分析道。
聽了法正的解釋,劉璋這才放下心來。可說起涼地,劉璋更是疑惑:“涼地多出豪爽粗漢,可林龍不僅武藝超羣,更是足智多謀,擅於帶兵。這樣的一名將才,我是想不通爲何出身於涼地的。”
法正笑了笑說道:“凡事無絕對,不過林龍此人確實是一位當世豪傑。主公可以派人予重禮前往隴西拜訪林龍,無論如何與他結交也是有好處的。”
劉璋點點頭,問道:“孝直可願前往?”
“臣願往。”
法正歷經幾天的時間,才乘着馬車從成都來到了隴西。林龍聽說後,特意出城迎接。
法正啊,這可是一個大人才,頂尖謀士,軍事政治能力全都拔尖。前世的劉備在水鏡先生司馬徽那裡聽說了一句話,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也是後世人人皆知的。可卻忽略了司馬徽說的後半句,子初孝直亡一則漢室難興。其中的孝直,便是指法正了,這也說明法正的能力絕對是頂尖的。
哪怕是劉備帳下兩大軍師,諸葛亮和龐統,也只是在一個方面出類拔萃。諸葛亮擅長政治,他擔任蜀漢丞相時,全國內政幾乎都是他治理的,一切都井井有條,這也給後主劉禪墊下了一定的基礎。而龐統則擅長軍事,赤壁之戰的鐵索連環之計就是龐統所提出,這才使得周瑜在赤壁一舉殲滅曹操百萬大軍。
而法正,則是政治和軍事能力都很出色,稱他爲蜀漢第一賢臣都不爲過。只可惜他並沒有長壽,早早就病死了,享年45歲。在他死後,被劉備追諡爲翼侯,也是劉備時代唯一有諡號的大臣。
見到法正時,林龍心中暗暗稱讚,原來這就是法正法孝直啊,果然是一表人才。而法正則更爲驚歎,像林龍這樣年輕的將軍,法正不是沒見過,但是像林龍這樣幾乎完美的將才,整個天下怕是都找不出第二個來。
而且林龍本身的官職也是位居人臣,甚至比一些諸侯,州牧的官職都要高。
二人見面難免一陣寒暄,隨後林龍便安排酒宴招待法正。這次酒宴,整個隴西的高級將領文臣都到場了,彰顯對法正的重視。
法正自然也能看出林龍對自己是極爲重視,一股感動不由得從內心深處涌現出來,這種待遇自己可從未在川地享受過啊。
酒宴其樂融融,衆人不停地舉杯歡笑,一時間也沒有提起政治上的事情。法正內心暗暗擔憂,擔心自己喝醉誤了正事。
這時候林龍看出法正的心思,便笑着說道:“孝直兄,你第一次來隴西,我必須得盡地主之誼才行。今天我們就不醉不歸,其他事情日後再說,相信劉州牧也很願意這樣,你說呢?”
林龍的一句話點醒了法正,自己的目的不就是結交林龍的嗎?只要林龍高興,自己就能和他建立起情誼。這樣一來,目的也就達到了。
酒宴之後的第二天,法正已經是在接待賓客的宅院中了。揉了揉有些發脹的腦袋,法正走到宅院門口,正有一隊全副武裝的士兵在護院。
“法正先生,您醒了。”一名士兵面帶笑容地問道。
法正笑着迴應,客氣地表示自己想去找林龍。
士兵卻回答:“林將軍特意叮囑,讓先生今天好好休息,他今天有重要軍務需要處理,不能招待先生了,還望先生諒解。”
“林將軍身爲一城之守,忙於軍務也是正常的。”法正只能如此說。
接下來的幾天,林龍都以各種理由回絕了法正的拜訪。其實他並沒有忙於軍務,而是實施他的計劃。
林龍不見自己,法正感覺到幾分異常,但也沒有多想,只當是林龍真的很忙。當下也不去打擾,就在隴西隨意地轉,每到一個地方就不得不感嘆一番。而林龍派去護院的那隊士兵,就隨身保護法正的安全。
這天法正來到一處農田,看着早早下地揮汗的民夫,法正不由得說道:“林將軍真的會治理城市啊,讓我似乎看到了原來的太平盛世。真是安逸的讓人很舒心啊!”
“川地沒有這番景象麼?”林龍的聲音從法正身後傳來,原來林龍不知何時已經來到了法正的身後,正笑着看法正。
“見過林將軍。”法正躬身行禮。
“先生不必多禮,我視先生爲友,閒暇之時可以叫我傲天。”林龍微笑着看向不遠處正在耕種的農夫,說道:“亂世紛爭,苦的是這些黎民百姓。而我們這些手持刀槍的,本該是保護他們的,此時卻對準了自己的同胞。”
法正愣了一下,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儘早結束這亂世,還百姓一個太平盛世。”林龍又說道。
“看來傲天志向遠大啊。”法正意味深長地笑道。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已是定律。我大漢分崩離析已經很多年,也該回歸統一了。”林龍搖搖頭,自顧自地說道。
“前幾日軍務繁忙,實在沒抽出時間招待先生,還希望先生能夠諒解。”林龍說道。
“將軍身爲一城之將,可以理解。”
“想必這幾日先生在隴西也轉的差不多了,正好我要去視察軍營,不如先生隨我一同前往?”
法正跟着林龍來到軍營,各營兵馬正在進行操練,氣勢之大令法正看的目瞪口呆。喉嚨一陣鼓動,法正開始慶幸自己勸說劉璋交好林龍了。這等精銳之師,可不是川地的那些軍隊可以媲美的。
“先生,我西涼軍的軍威如何?”
“兵鋒強盛,天下無敵。”
“比起川地的軍隊呢?”
“各有所長,無從比較。”
林龍朗聲大笑,心想這法正果真不是凡人,無論是講話還是心境都不是常人可及。
“想必先生在心中已經是有了計較。不過我話說在前頭,劉季玉(劉璋表字)若是臣服陛下,守境安民,則可平安。若是有不臣之心,那我便會讓先生見識一下,西涼軍和西川軍的差距。”林龍說道。
法正臉色變了變,林龍又說道:“先生也不必介懷,你也知道我不只是我家主公的部將,還是朝廷的重將。有的時候,講話並不只代表我家主公,而是代表朝廷。”
法正聽了只能稱是,畢竟論官職,林龍力壓劉璋一頭,又是朝廷重將,說出這番話也是無可挑剔。
“先生覺得,劉季玉此人怎樣?”
“與世無爭,爲人厚道。”法正也只能如此回答。
“好一個與世無爭。那先生覺得,我怎麼樣?”
“天下英雄,世俗罕見。”
“以先生的才幹,難道就甘心一輩子平平庸庸地度過嗎?”
法正何等聰明,自然明白了林龍的用意。先是用酒宴招待自己增進感情,然後便是晾自己幾天讓自己產生疑惑和不安的心情,接着又出面透露出自己的志向,最後又展示了實力讓自己在他和劉璋之間做一個對比。
好一個層層相扣的招攬方法!
法正心中暗自稱讚林龍的智慧,只是令他不解的是,林龍身爲馬騰的部將,爲什麼要費盡心機地招攬自己呢?
突然間,法正心頭閃過一個驚人的猜想,看着林龍的臉,那張英俊又帶着微笑的臉龐,突然多出幾分神秘色彩。
“你……”法正越發覺得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可能自己是被林龍的表面行爲給迷惑了。或許,林龍的志向,並不是寄人籬下。
看到法正的神色,林龍知道法正已經是猜到了,心下暗自感嘆和聰明人打交道就是省事,完全不需要把話說出來。
“先生意下如何?要知道,以先生的才幹,留在川地也只能平庸地度過此生了。別說先生自己,我都替先生感到不甘。”林龍搖頭嘆息道。
法正沉默了,雖然他知道作爲一個臣子,忠誠是必然的。但劉璋的所作所爲,根本不值得自己去盡心效忠。
林龍也沒有逼迫法正,而是轉移了話題。
如果說林龍的話說的法正心動,那麼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讓法正有些忍耐不住了。
林龍和法正剛剛觀看完操練,就有軍士來報:“將軍,城外有一員將領帶着數千兵馬前來,聲稱是來投奔將軍的。”
林龍心頭一動,問道:“那將領可說過名字?”
“他自稱趙雲趙子龍。”
“太好了!”林龍喜笑顏開,趙雲果然不負他望,一路輾轉來投奔他了。
一旁的法正不解地問道:“傲天,這趙雲是何人?竟然能讓你如此開心?”
“先生有所不知,這趙子龍可是一員天下猛將。曾經虎牢關前合戰呂布的劉關張,你可聽說過?”
“當然聽過,那一戰真可謂是驚天地泣鬼神,世間竟有如此猛將!”法正回答。
“這趙子龍,武藝完全不輸給關張,甚至和呂布是一個水平的戰將。”林龍毫不掩飾地誇讚。
法正聽了愣住了,呂布已經是公認的天下第一猛將,世間罕有人能夠匹敵。可林龍卻說這趙雲竟然和呂布平分秋色,這屬實是讓人不得不驚訝。
只是如此一員猛將,爲何率軍前來投奔林龍呢?
疑惑間,法正已經跟着林龍來到了城門口。見到了趙雲,林龍朗聲大笑:“子龍兄,上次一見還是征討烏丸之時。時隔多日,終於是又見到你了。”
趙雲也笑着說道:“是啊。你我早有約定,若是有機會,我定會來隴西找你。公孫將軍陣亡後,我先是率軍從徐州趕回幽州,卻遇到了袁紹軍的圍殺,一路輾轉終於是來到了這裡。這些兵馬,都是公孫將軍的舊部。有一部分是跟着我去救援徐州的,還有一部分是分散在幽州的,遇到我便跟着我走了。”
林龍和趙雲有說有笑,法正心中卻掀起驚濤駭浪。這林龍的魅力當真是大,竟然能把幽州的將領吸引而來,哪怕是一路被圍追堵截也在所不惜。
這時候,趙雲對林龍說道:“傲天兄,我這次來還爲你引來了一位大才。國讓,這位便是我經常和你提起的,徵北將軍林龍。”
林龍把目光投過去,只看到一員威風凜凜,相貌堂堂的將領走出隊伍,朝林龍抱拳行禮:“見過徵北將軍,在下田豫,字國讓。久仰將軍大名,一直就想親眼見一下,今天終於是如願以償了。”
林龍聽到田豫自報姓名,一股沖天喜意涌上心頭。
田豫在前世可是當之無愧的名將,起初追隨劉備,後來因爲掛念母親年老,返回家鄉,投奔了公孫瓚。後來公孫瓚敗亡,加入了曹操的陣營,爲曹操鎮守北方多年,屢立戰功。斬殺異族首領骨進,大破鮮卑王軻比能,甚至之後還參加了合肥之戰,配合滿寵大破東吳。到最後官拜振威將軍,領幷州刺史,也得以善終,享年八十二歲。
這樣的一員將才,竟然追隨趙雲來投奔自己,可謂是雙喜臨門。
趙雲見林龍和田豫相談甚歡,心下頗爲歡喜。自己平日在幽州時和田豫私交很好,也知道田豫性情孤傲,很少與人來往。趙雲知道,自己遲早都是要去投奔林龍的,所以就經常和田豫提起林龍的事蹟,這讓田豫心中也開始好奇起來,這位名震天下的徵北將軍究竟是有多優秀。
偶然間,趙雲注意到了不遠處的法正,問道:“傲天兄,這位是?”
“哦,差點忘記介紹了。這位是法正先生,是我的好友。先生,這位就是我和你提到的趙雲,趙子龍。”林龍介紹道。
法正作輯行禮,說道:“久聞將軍大名。林將軍經常說子龍將軍武藝不輸給呂布,今日一見當真是氣宇軒昂,名副其實。”
趙雲聽了一愣,有些埋怨地說道“傲天,既然是好友,爲何要和先生說謊?比起溫侯呂布,我的武藝可是還差的遠呢。”
“子龍就別謙虛了,你的武藝也堪稱登峰造極,我跟你比才是差的遠呢。”
一行人邊走邊聊,將趙雲帶來的兵馬安頓在軍營,就到太守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