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張掖圍城

唐軍開到了張掖城下,韓強觀察了一會兒,做出了一個大膽地決定:圍城,

衆所周知,包圍敵人,需要至少數倍的人數,包圍一個敵人防守的堅城,需要的人數更多,西涼軍目前的人數40000多人,還不包括他們可以動員的城中青壯,按照比例,至少需要10萬人以上才能完成對張掖城的包圍,

唐軍目前在張掖城下只有6000多人,韓強卻下達了這樣的命令,奇怪的是,包括參謀長劉建在內的唐軍官兵無一人反對,立即執行了這個命令,

原來,唐軍官兵對於自己的戰鬥力,極具信心,他們認爲,依靠着唐軍的先進武器和訓練有素,對付眼前這羣被嚇破了膽的西涼軍完全可以以一當十,

參謀長劉建倒是小心地提議,是否圍三缺一,逼迫西涼軍棄城逃走,韓強認爲,這些西涼軍逃跑的速度太快,放走了他們將來還是麻煩,不如將他們圍殲在這裡,

參謀長劉建認爲師長考慮的對,於是堅決執行了命令,

楊秋和衆將看到唐軍到了,十分緊張,在城樓上觀察唐軍的動靜,只見唐軍只有數千人,從中又開出了三隻隊伍,每支隊伍1000人的樣子,向張掖城的四門開去,

楊秋等人覺得奇怪,唐軍就這麼點兵力還分散成四份,唐軍的將領會不會打仗啊,但是傳來的消息令他們目瞪口呆,唐軍居然將張掖城四門包圍了,

楊秋和西涼軍的衆將都十分憤怒,這唐軍也太瞧不起人了,他們第一感覺就是要出去滅了唐軍,但是想到唐軍可怕的武器,就認爲,如果是派自己去,還是算了吧,

楊秋說到:“唐軍也太自大了吧,幾千人也敢圍城,這一個城門竟然只有1000人,你們誰去,帶上5000人馬先滅了南門的唐軍,”

手下衆將,包括張橫在內,竟然無一人應聲,這時,有一個副將出來說到:“末將願往,”

大家一看,原來是留守張掖的那個副將,他沒有與唐軍交過手,不知道到唐軍的厲害,

楊秋見有人出頭,大喜,說到:“王將軍勇武過人,定能殲滅唐軍,建立功勳,你就帶領5000人馬,先打南門的唐軍,”

王副將慨然應允,就要出戰,

張橫與這個副將關係不錯,好意提醒道:“你最好帶着步兵去,唐軍有種會爆炸的武器,爆炸後會發出巨響,咱們的戰馬都會受驚,無法控制,唐軍距離城門,也就一箭之地,步兵也用不了多少時間,”

王副將這才聽出了貓膩,明白了爲什麼剛纔沒人出頭應戰,原來他們吃過唐軍的苦頭,他也想打退堂鼓了,他說道:“我沒有與唐軍作戰的經驗,要不然,看看再說,”

楊秋想看看步兵是否可以對付唐軍,說道:“王副將還是去吧,唐軍畢竟人少,5比1的比例,一定可以成功,”

這已經是將令了,王副將只好咬牙出去了,

王副將出城之後,將部隊排成十個方陣,每個方陣500人,方陣最前面的一排官兵手舉着盾牌,王副將一聲令下,5000名士兵邁着整齊地步伐,大踏步地向前走去,氣勢驚人,

唐軍指揮官看得直笑,說到:“這些傻蛋排着隊來送死,真是可愛極了,”他忘記了自己以前打仗時也是這樣的了,

以唐軍長弓和牀弩的射程,西涼軍一出城門,就已經在射程之內了,唐軍指揮官擔心那時開火,西涼軍受到打擊會馬上退回去,這樣就無法大量殺傷他們,就等着他們列好陣,運動到唐軍陣地之前再攻擊,

當西涼軍距離唐軍150步時,牀弩開始發射了,一隻只粗大的箭只穿入西涼軍陣,很少落空,有的箭只甚至一箭射穿了兩人,盾牌手也有中箭的,弩箭巨大的衝擊力,射在盾牌上,將盾牌和盾牌手一起射得倒飛了出去,由於牀弩較少,射速也慢,這樣的打擊還能承受,

當西涼軍距離唐軍120步時,長弓手開始發射了,他們採用的是拋射,箭雨從天而降,前面的盾牌手只能阻擋正面的箭只,後面的西涼軍被一片片射倒,好在唐軍的長弓手也只有200名,這樣的打擊雖然引起了少許混亂,也還能接受,

唐軍指揮官爲了更大限度地殺傷敵軍,飛雷炮暫時保持沉默,

當西涼軍距離唐軍50步時,王副將下令發起衝鋒,於此同時,唐軍指揮官也發出了開火的命令,

九門松木炮噴出來火舌,在西涼軍陣中開出了九條血肉衚衕,數百顆手榴彈在西涼軍陣中炸響,大片的敵人倒了下去,十幾個飛雷落入後面的軍陣,上千名西涼軍灰飛煙滅,還有上千的西涼軍官兵,身上無傷,被生生震死,王副將也在其中,

這樣的打擊就不是西涼軍官兵們可以承受的了,不到一分鐘,西涼軍官兵就死傷近3000人,其餘的官兵不是嚇傻了,呆在原地發抖,就是四散逃走,唐軍也不追擊,只是用長弓和牀弩追殺敵人,最後逃回城裡的也就1000餘人,

楊秋看到這樣的慘狀,無比灰心,他身邊的將領們也都呆若木雞,

這時,傳令兵來報,說唐軍用弓箭射來了勸降信,

楊秋兩手發顫,打開了信件,他沉默半晌,將信交給衆將傳看,勸降信寫得很客氣,沒有什麼威脅的口氣,只是說到,只要他們投降,大唐將保證他們的身命財產安全,並且在政治上會給與他們出路,適當安排他們的職務,沒有提出任何讓他們難以接受的條件,叫他們派人出城談判,

楊秋問衆將,還能打下去嗎,衆將互相看看,全都搖頭,

半個時辰後,楊秋來到了唐軍的師部,

韓強客氣地接待了楊秋,對他詳細解釋了唐軍的政策,楊秋表示接受唐軍的條件,

張掖郡全境歸唐,

在酒泉的諸葛均和徐庶,接到了馬超轉來的韓強的報告,徐庶笑道:“韓將軍就一個師,這麼快就拿下了張掖全境,收降了西涼軍近七萬人(張掖全境守軍),我看馬超的一個軍拿下整個西涼都不成問題,”

諸葛均說到:“韓強提出的給楊秋保留侯爵的提議,我看很好,但是要授予大唐的爵位才行,楊秋提出要勸降韓遂的建議,我看可行,告訴他不必因爲馬超的事情有疑慮,馬玩和李二的事情也不再追究了,通過此事,韓強的政治才能也得以體現,可以授權他全權處理與韓遂的談判事務,”

徐庶說道:“行,我看就這樣,能夠和平解決西涼更好,但是要提醒馬超,還是要立足於打,尤其是要注意曹軍的動向,防止他們趁火打劫,如遇曹軍干涉,能不發生衝突最好,一旦不可避免,就要堅決打擊,打就打疼他們,”

諸葛均說到:“徐大哥,我看前線有你一個人就行了,我來做後勤工作,另外,新式武器還要加強,我現在有幾個想法,得回去研究,你看行嗎,”

徐庶對於諸葛均對自己的信任,十分感動,他也認爲諸葛均的才能更偏重於掌控大唐全面發展,軍事上就不要再牽扯精力了,

徐庶說道:“行,西涼作戰的事就交給我吧,我有一個提議,今後大唐發展的重點是關內了,大唐的都城應該搬來關內,你這樣太不方便了,”

諸葛均說到:“國都搬遷是遲早的事,目前時機還不太成熟,看看再說吧,這樣,我明天就返回博格達撳了,”

這天,楊秋帶着韓強的參謀長劉健來見韓遂,說明了來意,韓遂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第362章 事態平息第177章 馬騰去世第145章 學習冊封禮儀第268章 平壤保衛戰第125章 重新洗牌(五)第115章 工商聯合會第82章 戈壁血戰(一)第81章 前往西涼(二)第79章 陶瓷潔具第260章 稱帝風波第156章 曹操的補償(二)第158章 坑爹的冊封第137章 荀彧的心結(一)第317章 決心反擊第276章 朝鮮戰局惡化第28章 商議提親第222章 送上門的藉口(一)第251章 自行車和軸承第102章 謀國之戰(一)第197章 準備出兵第228章 張掖圍城第5章 黃小婉第272章 還施彼身第53章 寬廣的胸懷第358章 司馬朗的陰謀第187章 移風易俗第108章 意料之外第102章 謀國之戰(一)第271章 廖洪返鄉第7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163章 回到博格達沁第304章 模糊處理第331章 平壤戰役(九)感謝信第369章 馬鐵的婚事第353章 葉煥的現代意識第286章 軍火販子的信用第350章 這就是實力第149章 溫水煮青蛙第39章 鐵桿支持者第9章 極品白毫第71章 白衣三少第115章 工商聯合會第12章 兄弟談心第179章 血戰突圍(二)第361章 都不是傻子第274章 美女間諜(一)第42章 曹靜來訪第305章 神風特攻隊第187章 移風易俗第218章 將計就計第223章 送上門的藉口(二)第258章 遷都城都第352章 商議對策第290章 上海新城第107章 謀國之戰(六)第336章 出巡上海第246章 諸葛亮獲釋第348章 葉小梅的心事第148章 路遇曹植第158章 坑爹的冊封第212章 營救行動第288章 海軍基地第318章 大唐的反擊(二)第141章 拜見岳父母(二)第165章 總參謀長第219章 突襲行動第189章 西涼撤僑(一)第284章 鐵甲戰船第97章 望柳鎮客棧(一)感謝信第349章 海軍陸戰隊第23章 玻璃和乳罩第214章 斬首行動第82章 戈壁血戰(一)第46章 玻璃鏡子第57章 新的刺殺計劃第337章 上海造船廠第113章 奴隸制的弊端第234章 姐妹夜話第145章 學習冊封禮儀第51章 女孩黃曉婉第252章 兄弟談心第314章 上海血戰(二)第177章 馬騰去世第345章 舞林交鋒(四)第76章 化解仇恨第165章 總參謀長第297章 統一倭奴國(三)第239章 諸葛亮脫困第277章 遼東危急第72章 諸葛亮失算第294章 因果之穿越第182章 惡化的戰局(一)第67章 諸葛亮的替身第167章 絕代芳華第268章 平壤保衛戰第359章 仙湖鎮密謀第57章 新的刺殺計劃
第362章 事態平息第177章 馬騰去世第145章 學習冊封禮儀第268章 平壤保衛戰第125章 重新洗牌(五)第115章 工商聯合會第82章 戈壁血戰(一)第81章 前往西涼(二)第79章 陶瓷潔具第260章 稱帝風波第156章 曹操的補償(二)第158章 坑爹的冊封第137章 荀彧的心結(一)第317章 決心反擊第276章 朝鮮戰局惡化第28章 商議提親第222章 送上門的藉口(一)第251章 自行車和軸承第102章 謀國之戰(一)第197章 準備出兵第228章 張掖圍城第5章 黃小婉第272章 還施彼身第53章 寬廣的胸懷第358章 司馬朗的陰謀第187章 移風易俗第108章 意料之外第102章 謀國之戰(一)第271章 廖洪返鄉第7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163章 回到博格達沁第304章 模糊處理第331章 平壤戰役(九)感謝信第369章 馬鐵的婚事第353章 葉煥的現代意識第286章 軍火販子的信用第350章 這就是實力第149章 溫水煮青蛙第39章 鐵桿支持者第9章 極品白毫第71章 白衣三少第115章 工商聯合會第12章 兄弟談心第179章 血戰突圍(二)第361章 都不是傻子第274章 美女間諜(一)第42章 曹靜來訪第305章 神風特攻隊第187章 移風易俗第218章 將計就計第223章 送上門的藉口(二)第258章 遷都城都第352章 商議對策第290章 上海新城第107章 謀國之戰(六)第336章 出巡上海第246章 諸葛亮獲釋第348章 葉小梅的心事第148章 路遇曹植第158章 坑爹的冊封第212章 營救行動第288章 海軍基地第318章 大唐的反擊(二)第141章 拜見岳父母(二)第165章 總參謀長第219章 突襲行動第189章 西涼撤僑(一)第284章 鐵甲戰船第97章 望柳鎮客棧(一)感謝信第349章 海軍陸戰隊第23章 玻璃和乳罩第214章 斬首行動第82章 戈壁血戰(一)第46章 玻璃鏡子第57章 新的刺殺計劃第337章 上海造船廠第113章 奴隸制的弊端第234章 姐妹夜話第145章 學習冊封禮儀第51章 女孩黃曉婉第252章 兄弟談心第314章 上海血戰(二)第177章 馬騰去世第345章 舞林交鋒(四)第76章 化解仇恨第165章 總參謀長第297章 統一倭奴國(三)第239章 諸葛亮脫困第277章 遼東危急第72章 諸葛亮失算第294章 因果之穿越第182章 惡化的戰局(一)第67章 諸葛亮的替身第167章 絕代芳華第268章 平壤保衛戰第359章 仙湖鎮密謀第57章 新的刺殺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