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鹽鹼地

離開了書雅的臨時實驗室。

江淼獨自一人來到了自己的實驗大棚。

而柯勇和另一個保鏢,則在不遠處的遮陽傘下坐着,兩人看似非常放鬆,實際卻暗中警惕地觀察着周圍,特別是附近幾個可以靠近實驗室和實驗大棚的路口。

兩人的遮陽傘關隔壁,則是李文娜和另一個女保鏢,她們是跟書雅的那一組。

其中李文娜則在坐在桌旁,雙手時不時敲擊着筆記本電腦的鍵盤,處理着一些工作。

雖然她是書雅的秘書,但還是要幫農場處理一些事情,特別是和總部溝通的一些工作,呂偉斌都交給了李文娜負責。

江淼在自己專屬實驗大棚內查看着各種農作物。

裡面已經種植了不少的農作物。

包括人蔘果(香瓜茄)、紫花苜蓿、大豆、番茄、黃瓜、水稻。

這些大棚一共有5畝的耕種面積。

其中番茄、人蔘果、黃瓜、大豆已經開花結果了。

而紫花苜蓿則生長的極其茂盛,水稻還在抽穗。

其中有兩畝地,被他改造成爲人造的鹽鹼地,分爲5個類型的鹽鹼地,用於模擬輕度鹽鹼地、中度鹽鹼地、重度鹽鹼地、海侵型鹽鹼地、內陸型鹽鹼地。

這些鹽鹼地實驗田中,種滿了紫花苜蓿、大豆、水稻。

不過生長情況卻各不相同。

雖然是江淼通過鑑定面板和育種技術,改良出來的新品種,但是新品種同樣會水土不服。

要知道,爲了篩選出合適的新品種,他可是消耗整整3噸非轉基因大豆,才從這3噸基因突變的大豆種子之中,挑選出37個有價值的基因突變品種。

其他的水稻、紫花苜蓿也一樣。

要是靠傳統的育種模式,要從3噸基因突變的種子之中,挑選出有用的品種,沒有三年五載是做不到的。

而江淼卻可以將這個時間縮小到幾個星期。

那些初步篩選出來的基因突變品種,纔有資格作爲種植實驗的品種。

眼前這些實驗田中的大豆、紫花苜蓿、水稻,就是從數以萬計的突變之中,精挑細選出來的優良品種。

“DD24號無法適應高鉀嗎?”江淼在記錄本上,用只有他自己纔看得懂的符號和文字,記錄下這個品種的情況。

走過DD24號大豆的實驗田。

接下來幾個大豆品種都表現得不盡人意。

有的大豆可以耐鹽鹼,卻不耐乾旱;

有的耐乾旱,卻不耐病害;

有的其他表現還可以,卻產量偏低。

直到標註着DD28號的實驗田前,江淼蹲下來看着枝條下碩果累累的毛豆豆莢:“DD28號這個品種倒是不錯,不僅僅耐高鹽度的海水,還抗病蟲,而且枝杆比較強健,抗倒伏表現不錯,產量也挺好的…”

他粗略估算了一下這株大豆的產量,如果換算成畝產,大概可以達到畝產183公斤左右。

這個畝產非常高。

因爲這片實驗田的管理非常粗放,也沒有使用大量化肥和農藥,可以達到這個畝產水平,絕對是非常可怕的。

當然,國內一部分地區的大豆畝產也可以達到非常高。

比如西域生產兵團的一部分大豆田,畝產就可以達到230公斤左右,但這種產量的前提,是良好的田間管理、合理使用化肥農藥,加上良好的水利,纔可以達到這個水平。

同樣,阿美麗卡的密西西比河轉基因大豆產區,平均畝產也可以達到220公斤左右。

問題是轉基因大豆存在種源安全、基因污染、安全性敏感的問題。

而江淼精挑細選出來的DD28號,可以直接澆灌海水或者內陸湖的鹹水,同時在粗放的管理下,仍然可以達到畝產183公斤,這絕對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品種。

只可惜,DD28號的抗寒不太好,沒有辦法承受15攝氏度以下的低溫。

對此江淼倒是沒有失望,因爲這只是初代品種,接下來還可以在DD28號的基礎上繼續改良,甚至可以考慮在渤海灣的沿海鹽鹼地,開闢新的實驗田。

不過,他暫時沒有北上的想法。

一方面是不能太急,他去年才攻克了鰻魚的人工繁殖技術,然後又培育了好幾個草莓新品種,如果又拿出如此優良的大豆品種,很容易引起關注。

另一方面,自然是海陸豐公司的家底還不夠雄厚,沒有辦法大規模投資,如果這個時候推出新品種大豆,一般的種植戶可能不會買單,這不利於推廣。

畢竟江淼搞的新品種,都是偏向於耐鹽鹼的品種,這對於普通農田而言,種耐鹽鹼品種和種其他品種,其實差距不會特別大。

他搞的紫花苜蓿、水稻,都是偏向於耐鹽鹼、耐乾旱的品種。

之所以選擇耐鹽鹼和耐乾旱,就是因爲國內的土地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鹽鹼地。

國內的鹽鹼地規模達到了9913萬公頃,摺合14億8695萬畝,幾乎達到人均一畝鹽鹼地的程度。

其中有1.5億畝鹽鹼地是具備改造潛力的,這也是國內不少農業研究機構在研究的方向。

但是容易改造的鹽鹼地,並不是江淼的目標,他看中的鹽鹼地,是剩下的十幾億畝難以改造的鹽鹼地,因爲耐鹽鹼耐乾旱品種,可以直接種在這些鹽鹼地上,不需要進行特殊的土壤改良。

哪怕有三分之一的鹽鹼地可以種植,這都是極其可觀的突破。

國內從國外進口的大豆規模,巔峰時期也就一億噸左右。

只要有三分之一的鹽鹼地可以種植,那種植面積就可以達到4.3億畝左右,如果都種植DD28號,那畝產可以達到183公斤,4.3億畝鹽鹼地就可以生產7869萬噸大豆。

加上國內本來就有的大豆產能,那幾乎可以完全替代進口的份額。

當然,完全替代進口是不可能的事情。

畢竟如果國內完全不進口,那全球大豆市場必然瞬間崩潰,到時候可不僅僅是阿美麗卡的農場主會損失慘重,南美洲各國和老毛子的農場主、農業公司也要跟着倒黴。

更何況不進口大豆,就很難壓低貿易逆差,這會讓其他國家更加不願意採購國內的工業產品,從而讓全球經濟進一步走向孤立和貿易保護。

因此就算是江淼推出更加優良的耐鹽鹼大豆,估計種植面積也不會超過一億畝。

如果超過這個面積,必然需要減少超過2000萬噸的國外大豆進口量,這必然只能削掉一部分地區的出口額度。

這種影響會產生嚴重的連鎖反應。

本來別人只能靠出口農產品、礦物來賺錢,現在一下子又砍掉一個每年上億噸的大宗商品進口,別人沒有了外匯收益,自然沒有錢來進口工業產品。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官方會考慮到全球經濟的大局,江淼的新品種大豆只會成爲戰略儲備技術,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全力推廣種植的。

估計會先種幾千萬畝,趁機壓一下四大糧商ABCD的囂張氣焰,打壓一下大豆的價格,然後繼續維持大豆的進口規模。

沒有辦法,國內的工業產業鏈太可怕了,幾乎覆蓋了全部的工業產業種類。

這種情況下,必須保證工業產品有足夠的市場來消化這些產能,因此必須控制好貿易逆差的規模,避免其他國家太窮。

不然年年幾十億、幾百億的貿易逆差,人家又不是阿美莉卡,可以開核動力印鈔機放水,肯定會有受不了的一天。

維持進口規模,就是一種平衡貿易逆差的手段。

第五章 搞錢!搞錢!第九章 招聘第十二章 產卵第三十九章 鹽鹼地第六十章 座談會第一章 意外第四十八章 愚人節的驚喜第二十一章 市場反應第三十九章 鹽鹼地第二十七章 農場進展第十九章 理想抱負第四十八章 愚人節的驚喜第三十四章 人贓並獲第五十五章 零的突破第十章 大采購第六十四章 大江東去第五十一章 煙花之夜第五十七章 完善架構第三十八章 信息安全第三十六章 “損失慘重”第四十五章 珠聯璧合第二十六章 投產第四十章 企業沙龍第五十八章 警惕第二十二章 我養你第四章 有條不紊第十章 大采購第六十三章 幫扶和獲獎第六十三章 幫扶和獲獎第五十三章 繼續擴大第三十章 人紅是非多第三十五章 以防萬一第五十五章 零的突破第四十一章 重資產第六十一章 發言第四十八章 愚人節的驚喜第六十四章 大江東去第四十三章 水果獵人第五十八章 警惕第五十七章 完善架構第四章 有條不紊第二十五章 稅務覈查第六十四章 大江東去第四十三章 水果獵人第二十八章 新年之前第四十五章 珠聯璧合第二十八章 新年之前第五十七章 完善架構第三十章 人紅是非多第四十五章 珠聯璧合第十五章 擴大規模第三十二章 “成功”第九章 招聘第四十二章 劫富濟貧第二十六章 投產第六十四章 大江東去第二十九章 松露之秘第五十章 反彈第六十八章 保險庫第十一章 開業大吉第二十一章 市場反應第四十九章 清明祭日第六十七章 驗收第五十三章 繼續擴大第四十一章 重資產第三十章 人紅是非多第二十二章 我養你第六章 公司成立第四章 有條不紊第五十四章 新作物的選擇第五十三章 繼續擴大第十四章 旗開得勝第二十五章 稅務覈查第五十六章 飼料問題第七章 購車和工程第三十六章 “損失慘重”第一章 意外第十七章 逐步好轉第十四章 旗開得勝第十七章 逐步好轉第七章 購車和工程第三十一章 竊密第二十三章 投資第三十九章 鹽鹼地第六十二章 一筆生意第四十三章 水果獵人第三十四章 人贓並獲第五十六章 飼料問題第八章 工程談妥第五十一章 煙花之夜第三十五章 以防萬一第一章 意外第九章 招聘第六十三章 幫扶和獲獎第五十四章 新作物的選擇第四十四章 宣傳醞釀第二十九章 松露之秘第四十一章 重資產第四十七章 供不應求
第五章 搞錢!搞錢!第九章 招聘第十二章 產卵第三十九章 鹽鹼地第六十章 座談會第一章 意外第四十八章 愚人節的驚喜第二十一章 市場反應第三十九章 鹽鹼地第二十七章 農場進展第十九章 理想抱負第四十八章 愚人節的驚喜第三十四章 人贓並獲第五十五章 零的突破第十章 大采購第六十四章 大江東去第五十一章 煙花之夜第五十七章 完善架構第三十八章 信息安全第三十六章 “損失慘重”第四十五章 珠聯璧合第二十六章 投產第四十章 企業沙龍第五十八章 警惕第二十二章 我養你第四章 有條不紊第十章 大采購第六十三章 幫扶和獲獎第六十三章 幫扶和獲獎第五十三章 繼續擴大第三十章 人紅是非多第三十五章 以防萬一第五十五章 零的突破第四十一章 重資產第六十一章 發言第四十八章 愚人節的驚喜第六十四章 大江東去第四十三章 水果獵人第五十八章 警惕第五十七章 完善架構第四章 有條不紊第二十五章 稅務覈查第六十四章 大江東去第四十三章 水果獵人第二十八章 新年之前第四十五章 珠聯璧合第二十八章 新年之前第五十七章 完善架構第三十章 人紅是非多第四十五章 珠聯璧合第十五章 擴大規模第三十二章 “成功”第九章 招聘第四十二章 劫富濟貧第二十六章 投產第六十四章 大江東去第二十九章 松露之秘第五十章 反彈第六十八章 保險庫第十一章 開業大吉第二十一章 市場反應第四十九章 清明祭日第六十七章 驗收第五十三章 繼續擴大第四十一章 重資產第三十章 人紅是非多第二十二章 我養你第六章 公司成立第四章 有條不紊第五十四章 新作物的選擇第五十三章 繼續擴大第十四章 旗開得勝第二十五章 稅務覈查第五十六章 飼料問題第七章 購車和工程第三十六章 “損失慘重”第一章 意外第十七章 逐步好轉第十四章 旗開得勝第十七章 逐步好轉第七章 購車和工程第三十一章 竊密第二十三章 投資第三十九章 鹽鹼地第六十二章 一筆生意第四十三章 水果獵人第三十四章 人贓並獲第五十六章 飼料問題第八章 工程談妥第五十一章 煙花之夜第三十五章 以防萬一第一章 意外第九章 招聘第六十三章 幫扶和獲獎第五十四章 新作物的選擇第四十四章 宣傳醞釀第二十九章 松露之秘第四十一章 重資產第四十七章 供不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