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寇謙之的粉絲

其實趙俊生說的並不準確,此前北魏的賦稅名目並不是單一隻徵收田畝農稅和商稅,還包括人頭稅、城門稅等不少名目複雜的稅收。

世家大族和勳貴家族爲了避稅隱瞞大量家丁、僕人的數量,隱瞞田畝數量,加上土地兼併嚴重,這就造成了朝廷的賦稅總量越來越少,歷朝歷代到了後期基本上都是這個情形。

裴進說:“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方面是世家大族和勳貴們膽大妄爲;另一方面他們與官府有些官吏勾結,官吏被他們收買,所以在清查田畝和人口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趙俊生聞言感嘆道:“看來以後要加強對官吏的監察,同時也要加大對故意隱瞞人口、田產和商貿交易數額行爲的懲罰力度,輕則要罰錢財,重則要抄沒家產,嚴重者要殺頭!這件事情你下去之後仔細斟酌一下,寫一個條陳上來給本將看看!”

“是!”裴進答應。

趙俊生又說:“如今秋收結束,田地翻耕出來之後百姓們已經把種子播下去,天氣轉涼了,農田裡基本上也沒什麼事情,接下來趁着幽州境內河流的枯水期要徵調百姓們對河道清淤、加固河堤、興修水利設施等等這些事情要提上日程並儘快實施,你下去之後跟東方辰他們商議一下,擬出一個方略出來!”

“好的,將軍!”

沒過兩天,刺史府的行文發到各郡縣官府,冬季清理河道堆積的淤泥砂石、加固河堤、興修水利設施的工程如火如荼的展開了。

今年刺史府的賦稅徵收比往年順利,數額超過往年十倍,還在此次征伐燕國的戰鬥中有大量的繳獲,趙俊生也不缺錢,在讓百姓服徭役的同時給他們提供一頓午飯,這也花不了多少錢。

百姓們對趙俊生還感恩戴德,認爲他比以往任何一個幽州刺史都要仁義,畢竟以前的幽州刺史可沒這麼幹過,官府徵發的徭役,百姓們不但要不折不扣的完成,還要自帶飯食。

趙俊生既不缺錢,官吏的薪俸和軍隊的軍餉自然是足額發放,一枚枚銅錢、一斗斗糧食、一匹匹布料可都是實打實的東西,發放到官吏們和兵將們的手上,一個個都笑得裂開了嘴。

趙俊生又行文給各郡縣官府,年底要在每個郡、每個縣各自評選出政績卓越的官員,在胥吏當中也評選出一個勤奮、認真負責的代表,若是有空缺官位,這樣的人會被刺史府首先向朝廷舉薦。

一時間各級官府的官場風氣爲之一清,誰都不想被人比下去,畢竟人都要臉面的。

在各級官府都在組織百姓們清理河道淤泥和砂石、加固河堤、興修水利時,曹蛟也帶着兵馬從碣石山回到了薊縣。

今年政務方面的公務都已經執行下去了,接下來趙俊生準備在軍務方面進行一些整頓,如今他在幽州軍方的威望如日中天,要進行軍務方面的整頓也沒有人敢反對。

十月十八日夜,刺史府大堂。

趙俊生坐在主位上,武將們站在兩側,旁邊有兩個文書做軍議紀要筆錄。

“今夜把諸位召集過來是想在軍務方面做出一些調整和改變,以前我們幽州軍只有三千人,經過這次徵東戰事幾乎是折損了一半,有必要進行一下補充,同時也要加強軍紀監督,加強戰術和戰技方面的操練!”

說到這裡,趙俊生看了一下諸將,對白勁光說:“白勁光,尉遲延東如今平岡,要鎮守冀陽,幽州軍司馬之職由你來當任,稍後本將軍上書朝廷舉薦他爲冀陽太守,你這邊接手幽州軍司馬一職後要立即展開徵兵事宜,這次咱們改變徵兵的對象,不但允許鮮卑人入伍,還允許漢人入伍,也允許其他族的壯丁入伍,軍餉等待遇一律一視同仁,軍中升遷全憑能力和戰功,不看出身,爲此專門在各級編制之中設立錄事一職記錄戰功!”

“此事不但在幽州軍中展開,在各郡的戍堡駐軍當中也要展開!”

白勁光站出來抱拳答應:“末將遵命!”

趙俊生繼續說:“這次東征,我們一共帶回來六千多人的俘虜,這些俘虜都是燕軍,都是經過操練的軍人,若是讓他們專門去種地又太浪費,但因爲是俘虜,直接把他們變臉成軍隊又要冒太大的風險,所以本將軍想了想去,還是決定先讓他們去屯田,一邊屯田一邊操練,目前咱們的屯田軍有一萬五千人左右,若是加上這六千多人,就有接近兩萬兩千人,不但可以負擔整個幽州兵將們的糧草所需,還有很大的剩餘!”

“高旭!”

“末將在!”高旭站出來抱拳答應,他這還是第一次公開出現在幽州軍各級將校們面前。

趙俊生道:“任命你爲屯田軍軍主,那四千騎兵暫且也由你帶去對這兩萬多屯田軍進行操練,特別是軍紀方面一定要嚴之又嚴,絕對不能放鬆!”

高旭抱拳答應:“遵命!”

趙俊生看向在場將校之中唯幾個文官當中的一個:“黃世嚴!”

“屬下在!”一個三十餘歲的官員站出來拱手答應,他此前是漁陽潞縣縣令,對農田事務方面的管理很精通,潞縣的耕種面積在整個幽州來說只是中游水平,但是這個黃縣令卻憑藉自己的才能愣是讓潞縣的糧食產量位居幽州第一。

趙俊生對黃世嚴很是欣賞,關鍵這黃世嚴還是寒門出身,對他的新政理解得很透徹,執行得也很到位,趙俊生於是把他調到刺史府做了三個月的民曹參軍,主掌全州墾植蓄養事務,自上任一來也幹得有聲有色。

趙俊生對他說:“本將軍會向朝廷舉薦你爲漁陽郡丞,任命你以漁陽郡丞兼任幽州屯田大使,主掌那兩萬兩千人的屯田軍的屯田事宜,而高旭管操練,你們兩個的職權分開,屯田軍有農事時就幹農活,沒農活時就進行軍事操練!”

黃世嚴拱手答應:“屬下多謝將軍提攜,必恪盡職守,不負將軍提攜之恩!”

趙俊生又對東方辰說:“東方長史,我軍從燕國帶回來的三萬戶百姓安置得如何了?”

東方辰站起來拱手說:“已經盡數安置妥當,房屋地基、農田和第一個月的糧食都已經給每戶分發下去,各種農具、牲畜也將陸續分發給他們,目前他們正在各自按照刺史府規定的式樣和大小建造房屋!”

趙俊生點頭道:“很好,天氣已經轉涼了,救濟他們的糧食每個月要定期發下去!待他們建造好房屋,土地都已經凍住了,再想翻土播種也錯過了時節,那時可以以官府的名義僱傭他們當中的男丁修葺各地年久失修的城牆、關隘和道路!”

“特別是道路,有些道路要進行拓寬、路基要進行夯實加固,有條件的要鋪上砂石,以禦寒的衣物和布匹充當僱傭他們的工錢!”

東方辰摸着鬍鬚說:“使君這個辦法好,既沒有讓他們過冬閒着,又讓他們給自己和家人掙到了過冬禦寒的衣物!”

曹蛟這時站出來對趙俊生抱拳說:“將軍,屬下以爲我們有必要在濱海道的碣石山修建一座關隘,那地方地勢險要,若是修建一座關隘,定然是固若金湯!”

趙俊生想了想說:“此事本將軍考慮一下,過幾日待本將查看了各河段清淤加固河堤的攻城之後再前往邊地個關隘巡視,到時候去碣石上實地查看再做決定!”

接下來幾天趙俊生在各條河段視察河道清理和河堤加固攻城,視察完畢之後正準備前往邊地各關隘巡視,突然接到刺史府派人來稟報說朝廷相關衙門送來公文,要求幽州刺史府派人押送寇謙之入京受審。

趙俊生知道這事只怕另有曲折,寇謙之這些年在平城和朝堂的經營非同一般,朝中有人要保他也很正常,只是他不知道是誰在出力,要知道他現在這個幽州刺史的份量非同一般,以鎮東將軍、范陽公當任幽州刺史,說話還是很有份量的,一般的朝廷大臣豈敢輕易得罪他?

再說在朝廷中有宗愛幫襯,宗愛肯定是不會跟他打擂臺的,這個使力之人的身份就值得推敲了。

趙俊生正在考慮這件事情的時候,宗愛派人給他送來的一封書信,他拆開書信一看,這才知道要救寇謙之的人竟然是保太后,如今朝廷可是保太后竇氏當家做主,難怪朝廷相關衙門會派人送來要求幽州刺史府派人押送寇謙之入京受審的要求。

原來這個保太后竟然是寇謙之的忠實粉絲,竇氏聽說自己的偶像在幽州犯了事,要被判死刑了,她作爲大魏的掌權者行使一下小小的特權保住偶像的命似乎沒什麼大不了的。

趙俊生收起書信對報信的人說:“行了,讓督郵掾派人把寇謙之押送京城交給相關衙門吧!”

“是!”

趙俊生隨後派人把郭毅找過來吩咐:“我們對京城發生的事情得到消息太慢了,派人去京城設立消息收集點,在固定地點以信鷹傳遞消息,京城有任何風吹草動,本將要在第一時間得到消息!”

“是,將軍,屬下這就回去挑選合適的人手趕赴京城!”

第845章 波斯皇室的傳統第348章 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第135章 說定了第487章 我養你!第774章 美酒第97章 要命的軍帖第201章 闖入“土匪窩”第666章 做豆腐和變廢爲寶第311章 木蘭的守城之法第9章 靠山第7章 傾國傾城第15章 不正經第851章 荒野遇刺第511章 螳螂捕蟬黃雀現身第408章 僞造遺詔第375章 心理較量第743章 戰略方向第719章 各有手段第122章 破局者第630章 攻城兵器被剋制第224章 探監第164章 應驗第134章 押運任務第683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262章 黑馬?第51章 挾持縣太爺第333章 險惡用心第668章 解決第317章 狼狽的皮豹子第462章 革職第660章 農人是根本第876章 亂劉宋(2)第712章 戰爭也講禮儀第32章 擊鼓鳴冤第160章 嘴硬第275章 又一條發財之路第82章 堅決不背鍋第72章 你很高貴嗎?第363章 事泄第895章 察覺第57章 登徒子放開我第425章 無人敢戰木蘭出場第1115章 通牒第768章 各懷歹意第816章 抓捕第130章 憤怒的拔拔翰第439章 兩情若是長久時第165章 組建陌刀隊第607章 倖存者第422章 木蘭的求援信第20章 來遲一步第427章 女人的玩笑是不能隨便亂開的第895章 察覺第861章 忐忑第536章 內部矛盾重重第102章 莫害我!第874章 收網和後手第859章 試探第740章 王與王的面對面較量第229章 白鷺之爪第48章 刺頭第711章 生俘大將第140章 夜探總督府第198章 晉升隊主第534章 殺皇帝第767章 召見第710章 初生牛犢不畏虎第592章 劫法場(4)第705章 雙線作戰第124章 木蘭出馬第431章 這算定情信物嗎?第434章 丈母孃的不滿第727章 改旗易幟 歸順第103章 決定第27章 中風第498章 無功而返第693章 先下手爲強之鐵壁合圍第731章 中伏第732章 斷其歸路第622章 打賭第250章 傳授第417章 花木蘭打丈夫啦!第660章 行政干預第446章 一個爛攤子第344章 拓跋燾滅佛竟然是因爲她?第277章 皮鞭能治病第497章 慘烈爭奪第528章 剷除耳目第171章 激鬥廝殺第397章 孤注一擲第1117章 各使手段第601章 初戰告捷第897章 恐怖的威力第242章 激鬥青衣人第163章 不安好心第613章 將計就計第266章 慘遭淘汰第521章 令人絕望的推斷第1117章 各使手段第780章 大限將至
第845章 波斯皇室的傳統第348章 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第135章 說定了第487章 我養你!第774章 美酒第97章 要命的軍帖第201章 闖入“土匪窩”第666章 做豆腐和變廢爲寶第311章 木蘭的守城之法第9章 靠山第7章 傾國傾城第15章 不正經第851章 荒野遇刺第511章 螳螂捕蟬黃雀現身第408章 僞造遺詔第375章 心理較量第743章 戰略方向第719章 各有手段第122章 破局者第630章 攻城兵器被剋制第224章 探監第164章 應驗第134章 押運任務第683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262章 黑馬?第51章 挾持縣太爺第333章 險惡用心第668章 解決第317章 狼狽的皮豹子第462章 革職第660章 農人是根本第876章 亂劉宋(2)第712章 戰爭也講禮儀第32章 擊鼓鳴冤第160章 嘴硬第275章 又一條發財之路第82章 堅決不背鍋第72章 你很高貴嗎?第363章 事泄第895章 察覺第57章 登徒子放開我第425章 無人敢戰木蘭出場第1115章 通牒第768章 各懷歹意第816章 抓捕第130章 憤怒的拔拔翰第439章 兩情若是長久時第165章 組建陌刀隊第607章 倖存者第422章 木蘭的求援信第20章 來遲一步第427章 女人的玩笑是不能隨便亂開的第895章 察覺第861章 忐忑第536章 內部矛盾重重第102章 莫害我!第874章 收網和後手第859章 試探第740章 王與王的面對面較量第229章 白鷺之爪第48章 刺頭第711章 生俘大將第140章 夜探總督府第198章 晉升隊主第534章 殺皇帝第767章 召見第710章 初生牛犢不畏虎第592章 劫法場(4)第705章 雙線作戰第124章 木蘭出馬第431章 這算定情信物嗎?第434章 丈母孃的不滿第727章 改旗易幟 歸順第103章 決定第27章 中風第498章 無功而返第693章 先下手爲強之鐵壁合圍第731章 中伏第732章 斷其歸路第622章 打賭第250章 傳授第417章 花木蘭打丈夫啦!第660章 行政干預第446章 一個爛攤子第344章 拓跋燾滅佛竟然是因爲她?第277章 皮鞭能治病第497章 慘烈爭奪第528章 剷除耳目第171章 激鬥廝殺第397章 孤注一擲第1117章 各使手段第601章 初戰告捷第897章 恐怖的威力第242章 激鬥青衣人第163章 不安好心第613章 將計就計第266章 慘遭淘汰第521章 令人絕望的推斷第1117章 各使手段第780章 大限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