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陛下有子如斯,真乃漢祚之幸!

結合霍光在密信中描述的情況,劉據懷疑劉徹可能出現了阿茲海默症的症狀,也就是後世常說的老年癡呆症。

這種病症其實很常見,年紀越大的人患病的概率越高。

而記性變差和癔症,就都是阿茲海默症的典型症狀。

不過再結合歷史記載。

倒也不難看出,劉徹的阿茲海默症雖然會逐漸加重。

但貌似在六十九歲駕崩的時候,也始終維持在輕症狀態。

否則劉徹恐怕就下不了《輪臺詔》了,四個顧命大臣的人選也選不了那麼好,確保身後政局的平穩過渡,晚年懸崖勒馬的舉措甚至可能都制定不出來。

而阿茲海默症的輕症狀態,除了記性和空間障礙之類的症狀之外,也會出現一些人格方面的障礙。

比如變得不愛清潔、不修邊幅、暴躁、易怒、自私多疑等等。

這麼一想,劉徹晚年的表現似乎就解釋的通了。

劉徹到了晚年之後的暴躁易怒和自私多疑是毋庸置疑的。

他對待下面的臣子,已經很少寬恕和允許使錢贖罪,動輒就是誅族。

李延年、李廣利這一家人悉數族滅。

劉屈犛一家。

李陵一家。

公孫賀一家。

趙破奴一家。

還有司馬遷的鳥兒……

當然也包括劉據一家,同樣被殺的只剩下一個孫子,也就是漢宣帝劉病已,甚至就算是劉病已也命途多舛,若非霍光暗中周旋,還有一個名爲邴吉的廷尉監捨命守護,早在劉徹駕崩前就已被殺。

就連“巫蠱之禍”,也是因爲劉徹身體不適,便懷疑有人私下使用巫蠱咒他,再有小人在一旁添油加醋促成。

只因爲這樣一個懷疑,在“巫蠱之禍”發生之前,京城與後宮內,便已血流成河。

並且對待自己的兒子,劉徹可不僅是對劉據多疑,其他的皇子也是一樣。

出自李氏的昌邑王劉髆因李廣利和劉屈犛的關係,已經提前失去了奪嫡的資格,並且還死在了劉徹駕崩的前一年。

廣陵王劉胥爲人奢侈,喜好遊樂,行爲舉止毫無法度,素來不受待見。

燕王劉旦在巫蠱之禍之後,派使者前來請求宿衛京城,結果使者被劉徹直接斬殺以示警告。

他唯二不懷疑的皇子,大概就只有歷史上早夭的劉閎和尚不知事的劉弗陵了。

於是最終皇位落到了劉弗陵手中。

就算如此,劉徹也在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處死了他的親生母親“鉤弋夫人”。

總之,對於皇室和朝臣來說,劉徹的晚間無疑是最爲黑暗的一段時間,在劉徹駕崩之後,皇室和朝臣說是被犁了一遍也不爲過,能夠獨善其身的絕對是鳳毛麟角。

“不對!”

心中想着這些,劉據忽然想到了一個此前忽視掉的問題。

“君子,哪裡不對?”

迪麗拜爾疑惑問道,她自是看出劉據此刻的狀態忽然變得有些不太對勁,原本風輕雲淡的他臉上出現了明顯的擔憂。

“沒什麼……”

劉據搖了搖頭,眉頭卻蹙得更緊。

他想到了李陵的遭遇。

歷史上李陵兵敗被俘,劉徹在尚未搞清狀況,並且司馬遷還極力勸諫的情況下,執意對司馬遷施以腐刑,又殺了李陵全家,逼得始終堅持的李陵不得不投降。

還有李廣利的遭遇。

李廣利尚在出徵期間,劉徹便因劉屈犛的事,將他的妻兒囚禁了起來。

李廣利得知此事既憂慮又害怕,不得不孤注一擲以求立功贖罪,最終盲目進軍以求僥倖,白白葬送了數萬漢家兒郎的性命,也葬送了大漢對抗匈奴的底氣。

在這件事上,劉徹同樣富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年輕時劉徹在戰事上極少微操,但到了晚年已經無法做到用人不疑,頻繁微操任性施壓,犯了用兵和用將的大忌。

難道這些道理劉徹會不知道麼?

他一定知道,他恐怕只是有時難以控制越來越嚴重的人格障礙,最終在歷史上留下了一個令世人詬病的晚年。

不過此刻劉據心中憂慮的不是這個。

他更加憂慮的是衛子夫、義妁和劉弗陵的處境。

劉徹晚年能夠屢犯用兵和用將的大忌,而且是如此低級的錯誤,足以說明那時暴躁易怒和自私多疑的狀態已經時常影響他的理智。

那麼衛子夫、義妁和劉弗陵留在這樣的劉徹身邊,真的還安全麼?

很不好說!

李廣利那時也手握重兵,劉徹不是一樣囚禁了他的妻兒,從未顧忌如此行事會不會逼得李廣利率軍投敵或是謀反?

而且劉徹晚年的反覆無常亦可證明他的人格混亂。

比如他誅殺了李陵的妻兒,也閹了司馬遷之後。

過了一段時間忽然又琢磨過味兒來了,領悟到李陵當時是孤立無援被俘,而並非降敵,於是派出使者去慰問了李陵的殘部。

再比如“巫蠱之禍”之後,他也忽然後知後覺。

然後誅殺了劉屈犛、李廣利和江充全族,滅了所有的反太子派,建了思子宮和歸來望思之臺,以表對劉據的懷念。

甚至還將爲劉據伸冤的田千秋從一個守陵人直接提拔成了丞相。

種種跡象表明,劉徹的“阿茲海默症”恐怕纔是促成這一系列悲劇,甚至動搖大漢國祚的元兇。

不過劉徹也照樣沒得洗,他本來就不是什麼善男信女。

只是“阿茲海默症”令他晚年變得更加暴躁易怒和自私多疑,時常壓制他年輕時還能保持的理智,徹底釋放了他內心之中的戾氣而已。

“事到如今我已經退無可退,否則便是將母后和義妁、劉弗陵推到了前面,陷他們於極度危險的境地!”

意識到這個問題,劉據忽然握緊了拳頭。

原本他是打算維持這種“小杖則受,打仗則走”的狀態,直到劉徹駕崩那一天爲止,極力避免與劉徹發生任何正面衝突。

因爲在這個時代,弒父和篡位這種事情是絕對不能做的!

經過數十年的推崇,儒家公羊派的“大復仇思想”早已深入人心。

“大復仇”可不僅僅只是“國仇百世可復”,亦有“君父之仇百世可報”。

君弒,臣不討賊,非臣也。

父死,子不復仇,非子也。

而且這種復仇思想還並非是儒家公羊派一家所言,而是自先秦儒家出現之後,不分派別的絕對共識。

甚至“復仇”在儒學推崇的禮節中。

就是一種與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五禮並列的禮節!

劉徹既是君,又是父。

劉據若真對他做出弒父和篡位這種事來,立時便會成爲天下公敵,屆時大漢可就不是國祚動搖那麼簡單了。

大漢將立刻敲響喪鐘。

各方野心勢力紛紛揭竿而起,進入吃人不吐骨頭的亂世絞肉機模式,哪怕最終獲勝的是他,大漢也早已滿目瘡痍!

這也正是劉據此前始終順着劉徹,又始終逼着劉徹,極力維繫父子之間這脆弱又危險的關係的原因。

他希望,能夠平和無虞的度過劉徹的晚年。

這是大漢最大的福氣,亦是天下人最大的福氣。

但現在,劉徹這已經出現的“阿茲海默症”的症狀,無疑堵住死了劉據最後那點的僥倖心理,他不能拿衛子夫和義妁、劉弗陵冒險,也不能拿大漢國祚和萬千子民冒險。

“你想不想親眼見一見長安的繁華,看一看天漢的強盛?”

劉據心中已經做出了新的決定,緊蹙眉頭隨之舒展開來,將迪麗拜爾拉入懷中,笑着問道。

“君子,你這是打算受詔返回天漢參與封禪盛會了麼?”

迪麗拜爾聽出了劉據的言外之意,疑惑的問道。

剛纔劉據眉頭緊鎖,她還以爲劉據內心不想回去。

“如此盛會千百年才能遇上一回,我又怎能缺席,你也不該錯過,否則恐怕抱憾終身。”

劉據笑了笑,又道,

“五部翕侯的事你不必擔憂,我不打算再溫水炮製了,儘快以你的名義舉辦一場宴席,將各部首領請來赴宴,我會在宴席上徹底解決此事,確保無論你在不在國內,都沒有人能夠趁機作亂。”

“你我前往長安時,我亦會安排天漢將領與‘西約’聯軍暫緩對匈奴的攻勢,暫時轉攻爲守,確保任何勢力都無法趁虛而入。”

“至於你嘛,就將這次出行當做是一次巡遊,好好散一散心。”

“繼承王位以來,你怕是也不輕鬆吧?”

“謝過君子,妾身……天漢應該是如此自稱的吧,我聽韓姐姐在君子面前便時常如此自稱。”

迪麗拜爾聞言頓時綻放笑靨,立刻站起身來學着韓凌的樣子對劉據施禮,

“還是君子憐愛妾身,知道體諒妾身的難處。”

“若是沒有君子,妾身與大月氏王族恐怕不知什麼時候就成了階下之囚,妾身此生最正確的決定,便非嫁給君子莫屬了。”

“請君子速速寬衣,妾身等不及要服侍君子了!”

與義妁和韓凌不同,迪麗拜爾雖也有嬌羞的時候,但因文化禮教不同,在這種事上不像他們那般含蓄,也絲毫不覺得白日學外語有什麼問題。

事實上,原本迪麗拜爾也只將與劉據的婚事當做一場政治聯姻。

甚至對劉據始終不急於制裁五部翕侯的決定還有些微詞,畢竟這本來就是她與劉據聯姻的主要目的之一,總覺得劉據是在故意吊着她。

不過隨着成婚之後越發深入的交流,這場各取所需的政治聯姻也在悄然發生着改變。

她越來越覺得,自己進入的是一場婚姻,而不是聯姻。

自小被教導如何去做一個女王的她,亦可活的像一個受人寵愛與保護的小女人,這種感覺……令人慾罷不能,我還可以更快,更快,更快!

……

劉據決定回京覆命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西域。

漢軍將領、官員和西域諸國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內心想法自然各有不同。

最喜出望外的人,自然便是這次的傳詔使者,也是曾在劉據這裡領取過“土特產”的老熟人,謁者趙謙。

不過領過“土特產”的趙謙已經今非昔比。

他雖然沒有封侯,但也調任去了大行令(專管外交的堂部)出任大行臣,主掌朝會時外國使者的贊導禮儀,官位與俸祿僅次於九卿。

這個在歷史上寂寂無名、甚至未曾在史書中留名的傢伙,應該從未想過自己也有這一天……畢竟他的家世一般,也沒什麼背景,在這個沒有科舉全靠舉薦的時代,想要爬上來真心不容易。

而這一次,劉據決定回京覆命,自是又給了他一個巨大的驚喜。

作爲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成功將劉徹召回去的使者,這顯然又是一個殊榮,興許劉徹那麼一高興,他便又能得到封賞。

“呼……”

桑弘羊也隨之長長的吁了一口氣。

然後立刻回到自己住所,從隨行的箱子最底下翻出一卷泥封尚好的奏疏,拆都未曾拆開,便直接扔進了一旁的火盆裡。

這就是他前來西域時,攜帶的那封劉徹給他的密詔。

劉徹的意思,是讓他見機行事,一旦發現劉據有失去控制的跡象,便立刻祭出密詔控制三軍將士,將劉據強行押回長安。

結果呢。

就是三年又三年……除了期間回京述職,桑弘羊也已經在西域滯留了近六個年頭。

這期間,他見證了劉據復立太子鎮守國門,見證了劉據與迪麗拜爾的大婚,也見證了劉據的一步一步壯大,甚至已經到了擁有了離開劉徹也能輕易建國,甚至對大漢的威脅比當年的匈奴更大的程度。

不過好在,劉據始終在踐行着此前對他說過的那句“爲了大漢”。

他始終沒有從劉據身上看到絲毫自立之心,也未曾看到劉據有任何打算與劉徹對立的趨勢,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盡隸屬於大漢的封疆大吏的職責,就算偶爾矯制,也是在維護大漢的利益,而並非出於私心,更是極少僭越皇權。

現在,劉據終於決定回去覆命了,那麼這道密詔自然也就沒有繼續留着的必要了。

其實劉據早就該回去了。

因爲依照劉據此前與他的約定,劉據該是在“西約”完全掌控蔥嶺的時候,就踏上回京覆命之路的。

結果自然是劉據食了言,順便把他也留了下來。

如今“西約”的勢力範圍已經擴張到了安息國,這已經比當初的約定向西延伸了至少六千餘里,而且是實控……

不過現在也不算晚,這超出的時間也並未虛度。

“陛下有子如斯,真乃漢祚之幸啊!”

桑弘羊忽然感覺鼻子發酸,彷彿心中高高吊起多年的巨石終於落了地,說不出的安心與感動。

他彷彿已經看到了劉據回到長安之後,與劉徹父慈子孝的感人情景。

第521章 劉閎沒有主心骨?第139章 發現華點,真正的幕後死敵!第290章 歷史的車輪居然是這麼轉動的?第86章 真是妙不可言啊【五更求訂閱】第106章 頗有高祖遺風第215章 先有君綱後有父綱!第117章 全軍出擊,直取漢軍大營!第457章 見識到朕的厲害了吧?第3章 父皇你糊塗啊第23章 你知不知道你在說些什麼第420章 戰鬥史官和戰鬥使者第463章 匈奴太子烏師廬第414章 難道還要給他們養老送終不成?第267章 匹夫速更,夜不能寐!第126章 我頭回欺君,有點緊張第79章 南疆無事!【第三更】第458章 燕然勒石!第393章 我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第347章 這不可能!他怎敢當街殺我?!第41章 你們這是欺君!第88章 不要不知好歹!第324章 離天堂太遠,離大漢太近第47章 呂嘉之亂第90章 我衛青永不爲奴!第140章 欺我便是欺君,把這一條加上!第242章 我沒事,就是有點妒忌罷了第516章 要不要加錢?第402章 尊敬的大漢使者哥第249章 朕順毛捋你,你又當如何應對?第523章 盲生,我發現了華點!第441章 漠南漠北,再無匈奴,嶺東嶺西,皆爲漢土!第398章 西域的特產是功業?第358章 西域立威之戰!第223章 你對我還遠沒有那麼重要第388章 怎會是漢軍?!第13章 皇家園林第536章 最終章 逆子,隨朕回家!第404章 一人敵一國!第297章 難道這便是蠢人有蠢福?第24章 天子求仙,太子成仙?第533章 逆子,你耍得好啊!第510章 建章宮!第63章 長樂宮第482章 暴風雨即將來臨第451章 非和平不脫鉤!第387章 殿下竟如此威武?第88章 不要不知好歹!第175章 朕此生便從不說不行二字!第478章 你倒是宣詔啊?第335章 本州,大森,銀山!第243章 說不定你也有機會成爲儒聖第377章 “圈踢”方略第64章 我簡直是個天才第502章 兒臣給父皇準備了一個“驚喜”第376章 又添一員麒麟閣十一功臣!第19章 你們配麼第320章 官場套路深,我要回農村第463章 匈奴太子烏師廬第254章 逆子,朕絕不服老!第423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329章 聽不見音樂的人,以爲跳舞的人瘋了第131章 滾下車去,朕不想再看見你!第421章 從天而降的奇兵!第142章 將這封奏疏送去給衛青和衛子夫瞧瞧第59章 乃翁這輩子就這樣了第208章 司馬遷也成了逆子?第288章 此事便如同懷才,如何能夠瞞得住?第370章 金銀飾虎面玄鐵鎧!第246章 她實在是太乾淨了第83章 這個逆子長出息了啊!第276章 攪混我舟下的水怎會是小事?第217章 董仲舒沒這個膽子,一定是你的主意第21章 莫壞我大計第112章 不逼自己一把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第224章 不能總是朕一個人被頂撞吧?第208章 司馬遷也成了逆子?第427章 燕然山就是你們的墓碑!第191章 請殿下回答!第276章 攪混我舟下的水怎會是小事?第203章 決不能讓劉據繼位大統!第71章 細作司馬遷第127章 山呼萬歲,肥水不流外人田!第311章 我去告訴太子殿下,這裡有個壞人!第175章 朕此生便從不說不行二字!第512章 漢人的心眼子真多第24章 天子求仙,太子成仙?第371章 不斬匈奴終不還!第279章 神他麼“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第273章 我終於有理由大展拳腳了!第241章 就這一次,就多一會第445章 臣衛青領命!第109章 “高興”軍,出擊!【四更萬字求訂第320章 官場套路深,我要回農村第15章 加深一下記憶第363章 這是何等可怕的核心力量?!第229章 成婚之前見面,恐怕沖喜不吉第512章 漢人的心眼子真多第37章 微臣願稱之爲國士第215章 先有君綱後有父綱!第159章 要挾太子果然是天大的錯誤
第521章 劉閎沒有主心骨?第139章 發現華點,真正的幕後死敵!第290章 歷史的車輪居然是這麼轉動的?第86章 真是妙不可言啊【五更求訂閱】第106章 頗有高祖遺風第215章 先有君綱後有父綱!第117章 全軍出擊,直取漢軍大營!第457章 見識到朕的厲害了吧?第3章 父皇你糊塗啊第23章 你知不知道你在說些什麼第420章 戰鬥史官和戰鬥使者第463章 匈奴太子烏師廬第414章 難道還要給他們養老送終不成?第267章 匹夫速更,夜不能寐!第126章 我頭回欺君,有點緊張第79章 南疆無事!【第三更】第458章 燕然勒石!第393章 我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第347章 這不可能!他怎敢當街殺我?!第41章 你們這是欺君!第88章 不要不知好歹!第324章 離天堂太遠,離大漢太近第47章 呂嘉之亂第90章 我衛青永不爲奴!第140章 欺我便是欺君,把這一條加上!第242章 我沒事,就是有點妒忌罷了第516章 要不要加錢?第402章 尊敬的大漢使者哥第249章 朕順毛捋你,你又當如何應對?第523章 盲生,我發現了華點!第441章 漠南漠北,再無匈奴,嶺東嶺西,皆爲漢土!第398章 西域的特產是功業?第358章 西域立威之戰!第223章 你對我還遠沒有那麼重要第388章 怎會是漢軍?!第13章 皇家園林第536章 最終章 逆子,隨朕回家!第404章 一人敵一國!第297章 難道這便是蠢人有蠢福?第24章 天子求仙,太子成仙?第533章 逆子,你耍得好啊!第510章 建章宮!第63章 長樂宮第482章 暴風雨即將來臨第451章 非和平不脫鉤!第387章 殿下竟如此威武?第88章 不要不知好歹!第175章 朕此生便從不說不行二字!第478章 你倒是宣詔啊?第335章 本州,大森,銀山!第243章 說不定你也有機會成爲儒聖第377章 “圈踢”方略第64章 我簡直是個天才第502章 兒臣給父皇準備了一個“驚喜”第376章 又添一員麒麟閣十一功臣!第19章 你們配麼第320章 官場套路深,我要回農村第463章 匈奴太子烏師廬第254章 逆子,朕絕不服老!第423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329章 聽不見音樂的人,以爲跳舞的人瘋了第131章 滾下車去,朕不想再看見你!第421章 從天而降的奇兵!第142章 將這封奏疏送去給衛青和衛子夫瞧瞧第59章 乃翁這輩子就這樣了第208章 司馬遷也成了逆子?第288章 此事便如同懷才,如何能夠瞞得住?第370章 金銀飾虎面玄鐵鎧!第246章 她實在是太乾淨了第83章 這個逆子長出息了啊!第276章 攪混我舟下的水怎會是小事?第217章 董仲舒沒這個膽子,一定是你的主意第21章 莫壞我大計第112章 不逼自己一把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第224章 不能總是朕一個人被頂撞吧?第208章 司馬遷也成了逆子?第427章 燕然山就是你們的墓碑!第191章 請殿下回答!第276章 攪混我舟下的水怎會是小事?第203章 決不能讓劉據繼位大統!第71章 細作司馬遷第127章 山呼萬歲,肥水不流外人田!第311章 我去告訴太子殿下,這裡有個壞人!第175章 朕此生便從不說不行二字!第512章 漢人的心眼子真多第24章 天子求仙,太子成仙?第371章 不斬匈奴終不還!第279章 神他麼“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第273章 我終於有理由大展拳腳了!第241章 就這一次,就多一會第445章 臣衛青領命!第109章 “高興”軍,出擊!【四更萬字求訂第320章 官場套路深,我要回農村第15章 加深一下記憶第363章 這是何等可怕的核心力量?!第229章 成婚之前見面,恐怕沖喜不吉第512章 漢人的心眼子真多第37章 微臣願稱之爲國士第215章 先有君綱後有父綱!第159章 要挾太子果然是天大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