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擊潰聯盟,一統天下

關中,潼關。

自稱秦王的曹操,帶軍在此迎接自己新結的盟友。

“西涼刺史馬騰、韓遂,領十萬西涼騎兵前來拜見秦王。”

“漢中太守張魯,領五萬步兵前來拜見秦王。”

“益州刺史劉璋,領十萬步兵前來拜見秦王。”

“交州刺史士燮,十萬步兵前來拜見秦王。”

所有盟軍集結完畢,加上曹軍本身,總共差不多要有五十萬朵大軍,在氣勢方面可謂真叫一個雄赳赳、氣昂昂!

曹操滿意看着如此景象,點頭道:“好,甚好,諸位,劉備脅迫天子封其爲越王,孤爲與之抗衡解救天子,這才自封的秦王,還請諸君不要誤會。”

“現今,我等集合潼關,只爲出發前往洛陽救出天子,諸位說好不好?”

“好!好!”

“我等願意追隨秦王,一起誅殺劉備!”

在一片附和聲之中,曹操極爲滿意點點頭,便是打算出發了。

噠噠噠……

噠噠噠……

萬萬沒想到的是,就在這時候,一陣驚天地泣鬼神聲音響起,乃是劉備帶着系統新招募的百萬大軍趕來。

好傢伙,看到劉備有這麼多軍隊,曹操也是不可思議瞪大眼睛:“劉玄德,這些全都是你的兵馬?這怎麼可能?”

“哈哈,怎麼不可能?曹孟德,你這個熱愛人妻的傢伙,今天就是你的末日了。”

劉備沒有跟曹操有任何廢話,直接就是命令自己麾下大軍全都殺上去。

殺!殺!

噼裡啪啦武器撞擊聲響起,兩邊正式大戰在一塊兒。

不過,因爲劉軍人數較多原因,一上來就佔得上風。

關羽、張飛、趙雲、黃忠等大將,更是領命直奔曹操而去。

這些大將,不管是放在何處,都屬於是那種萬軍叢中取敵人首級的的存在。

所以他們現如今聚在一起,那威力自然是可想而知了,直接就是有多少人攔在跟前,就死多少人的節奏。

亂戰中,曹軍宗室將領曹仁、曹休。曹洪等人爲掩護曹操紛紛戰死。

馬騰之子馬超和其部下龐德,也被數不清的劉軍士兵圍攻致死。

最終,那些領頭的,西涼刺史馬騰、交州刺史士燮戰死,漢中太守張魯、益州刺史劉璋以及秦王曹操全都被生擒活捉,給押到了劉備面前。

看着他們三人窩窩囊囊跪倒在自己跟前,劉備滿臉不屑神情質問道:“狂啊,三位,倒是繼續跟孤狂啊?”

“還聯盟起來對付孤?孤就想要問問,就算是你們聯盟起來,能是孤的對手麼?”

聽着劉備如此冰冷質問,劉璋和張魯不敢有任何反抗,乖乖跟孫子叩頭道:“越王大人,我們知道錯了,求求您放我們一條生路吧!”

劉備冷哼一聲,朝着劉璋看去:“別人也就罷了,劉璋啊,你可是漢室宗親,你怎麼能夠跟孤作對呢?”

劉璋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道:“越王啊,我真是一時糊塗,求求您放過我吧!”

見到如此景象,劉備亦是要多不耐煩就有多不耐煩,揮揮手:“行啦,只要你們願意歸順孤,孤是不會虧待你們的,至於你……曹孟德……”

從始至終都沒有任何畏懼之色的曹操,在聽到劉備提起自己姓名後,也是不屑冷笑道;“呵呵,夠啦劉備,你也不必跟孤玩這種虛的了。”

“孤承認,你贏了,現在,給孤一個痛快吧。”

“嗯,好,孤答應汝!”

劉備一點兒沒有任何猶豫,揮動手中雙股劍刺穿曹操胸膛。

隨着劉備擊潰了曹操、士燮、張魯、馬騰、劉璋這五家聯盟,他們麾下地盤,關中、漢中、交州、益州、涼州也全都歸順到劉備手上。

公元203年春,越王劉備將所有漢末十三州全都收入囊中,終於是一統天下、振興漢室。

公元204年夏,越王劉備返回洛陽後,被漢獻帝“三辭三讓”授予皇位,成爲再興漢室的傳奇帝王。

公元204年秋,在南陽隆中臥龍崗隱居的諸葛亮在劉備盛情邀請下出山。

當諸葛亮看到劉備現有的實力和一統的天下後,不禁黯然搖頭道:“陛下,如今的您擁有這般強的兵力,早已經一統天下,亮不知還有什麼地方能夠幫助到您,還是先告辭吧。”

劉備笑了:“先生,難道你不清楚嘛?在我們這中原之外,尚有五胡,五胡之外,尚有許許多多的國家。”

“爲保證我大漢帝國能夠萬古長存,朕準備御駕出征這些國家,在此期間,朕想要請先生幫朕治理政務,替朕監國。”

在聽完劉備這番雄心壯志話語後,諸葛亮激動撫手道;“好,既然這樣,那在下就答應陛下了。”

於是乎,公元204年冬,初出茅廬的諸葛亮被劉備委以監國重任,如此導致很多老人不服,但在諸葛亮展露出他的雷霆手段後,那些不服之聲也漸漸下去了。

至於劉備,在放心讓諸葛亮監國後,他則是帶着數不清的大漢兵馬踏上了征途,先是滅掉了匈奴、羌人、鮮卑等五胡殘餘實力,之後又滅亡高句麗、西征歐洲等等。

最終,在公元208年春,劉備幾乎橫掃了世界版圖的所有國家,使得全世界任何地方,都插上了大漢旗幟。

大漢帝國也得以在他去世之後,仍舊保持着不變的榮光,代代帝王英明果斷,即便偶爾出現個昏庸帝王也有監國輔佐不至於亂來,大漢帝國在這樣的基礎下,直至傳至千世萬世……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九十五章三路出軍,北伐袁紹第八十八章拿下荊襄,四州歸附第六十七章曹操遷都洛陽,孫策班師問罪第七十九章伊籍爲使,欲請劉備第八十六章拿下南部,揮師北上第五十章張文遠一戰揚名,江東兵膽喪氣失第八十章招募黃忠,盟友決裂第十二章常山趙子龍,解散原守軍第八十五章韓玄投降,武陵金旋第二十一章臧宣高投降,重整泰山軍第十章攻入昌邑,劉曄被俘第五十一章孫策穩定軍心,文遠被迫回城第五十六章文遠危機,雲長來援第二十八章夏侯恩之死,李通守陳城第四十三章再敗夏侯惇,于禁招叛軍第五十九章暫時關押,曹操敗袁第三十二章酒肉兄弟,反目成仇第七十五章賈詡投降,收納西涼第三十四章沮授來使,挖掘牆角第八十三章進攻零陵,斬殺道榮第十章攻入昌邑,劉曄被俘第一百零一章郭圖欲叛,辛評揍弟第六十九章郭圖進讒言,周瑜薦魯肅第八十一章孫策撤軍,劉表之疑第十一章周倉遭重創,臥牛山之變第十六章泰山軍臧霸,張飛戰三賊第二十九章李通追敵被反殺,劉玄德接管汝南第七十九章伊籍爲使,欲請劉備第一百零一章郭圖欲叛,辛評揍弟第四十八章袁譚退軍,押走糜芳第六十二章重選統帥,兗州遭襲第五十五章趙儼投降,張遼出逃第八十一章孫策撤軍,劉表之疑第三十四章沮授來使,挖掘牆角第四十四章于禁被放鴿子,翼德悔悟哭泣第二十三章袁譚求和,劉備返徐第十五章泰山軍作亂,魯城昌霸降第二十七章欲拿陳城,青釭寶劍第十章攻入昌邑,劉曄被俘第六十七章曹操遷都洛陽,孫策班師問罪第五十七章擊退孫策,各自爲主第四十二章鼠輩偷襲徐州,關羽劍斬呂蒙第一百章張郃歸降,袁紹之死第一百零一章郭圖欲叛,辛評揍弟第三十八章拿下陳城,斬首掛頭第五章二弟雲長,周倉關平第七十章孫權招士族,關羽斬顏良第十三章伯符撤軍,孟德班師第六十五章虎癡許褚,雲長來也第三十三章酒館掌櫃,宋憲之死第四十三章再敗夏侯惇,于禁招叛軍第五十章張文遠一戰揚名,江東兵膽喪氣失第九十一章雄踞五州,出兵司隸第五十九章暫時關押,曹操敗袁第八章兩路急報,孟德惱火第八章兩路急報,孟德惱火第三十四章沮授來使,挖掘牆角第八十九章孫權造反,劉備過江第七十九章伊籍爲使,欲請劉備第八十七章突然兵變,全部投降第五十八章再度來襲,皇叔駕到第五十七章擊退孫策,各自爲主第十三章伯符撤軍,孟德班師第十一章周倉遭重創,臥牛山之變第二十九章李通追敵被反殺,劉玄德接管汝南第一百零二章發現叛變,逢紀建議第三十四章沮授來使,挖掘牆角第九十六章攻佔劇城,河東之戰第二十九章李通追敵被反殺,劉玄德接管汝南第四十七章袁譚下徐州,糜芳欲投降第八章兩路急報,孟德惱火第四十五章攻佔陳留,兩面夾擊第二十八章夏侯恩之死,李通守陳城第九十六章攻佔劇城,河東之戰第七十九章伊籍爲使,欲請劉備第八十七章突然兵變,全部投降第二章初戰夏侯惇,萬人敵張飛第十一章周倉遭重創,臥牛山之變第三十七章建立龍蛟騎,原是陷陣營第二十八章夏侯恩之死,李通守陳城第三十七章建立龍蛟騎,原是陷陣營第八十七章突然兵變,全部投降第七十九章伊籍爲使,欲請劉備第七十一章雲長誅殺文丑,袁紹大怒攻城第四十八章袁譚退軍,押走糜芳第九十六章攻佔劇城,河東之戰第三十五章欲守琅琊,糜芳請命第一百章張郃歸降,袁紹之死第九十一章雄踞五州,出兵司隸第四十九章處死糜芳,合肥張遼第十九章吳敦放火遭反叛,臧霸親手殺徐宣第四十六章又整泰山軍,郭圖來慫恿第七十九章伊籍爲使,欲請劉備第四十四章于禁被放鴿子,翼德悔悟哭泣第六十三章天眼探知敵情,北地槍王張繡第四十章鞭打孫康,怒而造反第八十六章拿下南部,揮師北上第一百章張郃歸降,袁紹之死第六十三章天眼探知敵情,北地槍王張繡
第九十五章三路出軍,北伐袁紹第八十八章拿下荊襄,四州歸附第六十七章曹操遷都洛陽,孫策班師問罪第七十九章伊籍爲使,欲請劉備第八十六章拿下南部,揮師北上第五十章張文遠一戰揚名,江東兵膽喪氣失第八十章招募黃忠,盟友決裂第十二章常山趙子龍,解散原守軍第八十五章韓玄投降,武陵金旋第二十一章臧宣高投降,重整泰山軍第十章攻入昌邑,劉曄被俘第五十一章孫策穩定軍心,文遠被迫回城第五十六章文遠危機,雲長來援第二十八章夏侯恩之死,李通守陳城第四十三章再敗夏侯惇,于禁招叛軍第五十九章暫時關押,曹操敗袁第三十二章酒肉兄弟,反目成仇第七十五章賈詡投降,收納西涼第三十四章沮授來使,挖掘牆角第八十三章進攻零陵,斬殺道榮第十章攻入昌邑,劉曄被俘第一百零一章郭圖欲叛,辛評揍弟第六十九章郭圖進讒言,周瑜薦魯肅第八十一章孫策撤軍,劉表之疑第十一章周倉遭重創,臥牛山之變第十六章泰山軍臧霸,張飛戰三賊第二十九章李通追敵被反殺,劉玄德接管汝南第七十九章伊籍爲使,欲請劉備第一百零一章郭圖欲叛,辛評揍弟第四十八章袁譚退軍,押走糜芳第六十二章重選統帥,兗州遭襲第五十五章趙儼投降,張遼出逃第八十一章孫策撤軍,劉表之疑第三十四章沮授來使,挖掘牆角第四十四章于禁被放鴿子,翼德悔悟哭泣第二十三章袁譚求和,劉備返徐第十五章泰山軍作亂,魯城昌霸降第二十七章欲拿陳城,青釭寶劍第十章攻入昌邑,劉曄被俘第六十七章曹操遷都洛陽,孫策班師問罪第五十七章擊退孫策,各自爲主第四十二章鼠輩偷襲徐州,關羽劍斬呂蒙第一百章張郃歸降,袁紹之死第一百零一章郭圖欲叛,辛評揍弟第三十八章拿下陳城,斬首掛頭第五章二弟雲長,周倉關平第七十章孫權招士族,關羽斬顏良第十三章伯符撤軍,孟德班師第六十五章虎癡許褚,雲長來也第三十三章酒館掌櫃,宋憲之死第四十三章再敗夏侯惇,于禁招叛軍第五十章張文遠一戰揚名,江東兵膽喪氣失第九十一章雄踞五州,出兵司隸第五十九章暫時關押,曹操敗袁第八章兩路急報,孟德惱火第八章兩路急報,孟德惱火第三十四章沮授來使,挖掘牆角第八十九章孫權造反,劉備過江第七十九章伊籍爲使,欲請劉備第八十七章突然兵變,全部投降第五十八章再度來襲,皇叔駕到第五十七章擊退孫策,各自爲主第十三章伯符撤軍,孟德班師第十一章周倉遭重創,臥牛山之變第二十九章李通追敵被反殺,劉玄德接管汝南第一百零二章發現叛變,逢紀建議第三十四章沮授來使,挖掘牆角第九十六章攻佔劇城,河東之戰第二十九章李通追敵被反殺,劉玄德接管汝南第四十七章袁譚下徐州,糜芳欲投降第八章兩路急報,孟德惱火第四十五章攻佔陳留,兩面夾擊第二十八章夏侯恩之死,李通守陳城第九十六章攻佔劇城,河東之戰第七十九章伊籍爲使,欲請劉備第八十七章突然兵變,全部投降第二章初戰夏侯惇,萬人敵張飛第十一章周倉遭重創,臥牛山之變第三十七章建立龍蛟騎,原是陷陣營第二十八章夏侯恩之死,李通守陳城第三十七章建立龍蛟騎,原是陷陣營第八十七章突然兵變,全部投降第七十九章伊籍爲使,欲請劉備第七十一章雲長誅殺文丑,袁紹大怒攻城第四十八章袁譚退軍,押走糜芳第九十六章攻佔劇城,河東之戰第三十五章欲守琅琊,糜芳請命第一百章張郃歸降,袁紹之死第九十一章雄踞五州,出兵司隸第四十九章處死糜芳,合肥張遼第十九章吳敦放火遭反叛,臧霸親手殺徐宣第四十六章又整泰山軍,郭圖來慫恿第七十九章伊籍爲使,欲請劉備第四十四章于禁被放鴿子,翼德悔悟哭泣第六十三章天眼探知敵情,北地槍王張繡第四十章鞭打孫康,怒而造反第八十六章拿下南部,揮師北上第一百章張郃歸降,袁紹之死第六十三章天眼探知敵情,北地槍王張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