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改投袁本初,劉玄德兵至

臧霸此話一出,泰山軍衆人紛紛表示附和道:

“霸帥,您說什麼就是什麼。”

“霸帥,您對我們這些兄弟都不錯,不管您投曹還是投劉,我們都願意跟隨您到底。”

見衆人都沒有意見,臧霸大大呼口氣,正要下命令時,副將尹禮卻站出來,抱拳道:“霸帥,爲兄弟們前途着想,末將有話要說。”

臧霸揮揮手道:“嗯?汝有什麼話要說?大可說來!”

尹禮沉吟道:“霸帥,咱們現如今都已經背叛了曹操,那投靠誰都無所謂,只要能躲避曹操追殺便是正道!”

“既如此,咱們爲何不投靠袁紹呢?要知道,距離濟北城不遠處的便是濟南城,袁紹長子袁譚便在那裡親自領軍駐守。”

“劉備,所據不過區區一個徐州,而那袁本初雄踞幽、青、冀、並四州,僅是他的長子袁譚,就足以跟劉備勢力抗衡了吧?”

“說句實在的霸帥,亂世之中,爲求生存,咱們就應該投靠個厲害點兒的主公,不是嗎?”

聽到尹禮這番話勸說,臧霸默然,陷入了猶豫之中。

現在的他,要麼派人過黃河去青州的濟南城通知袁譚,要麼派人去已丟失的泰山城通知劉備,確實挺難抉擇的,畢竟這關乎他們整個泰山軍未來!

“霸帥,末將認爲,尹禮將軍所考慮得有些片面也。”

這時,孫觀之兄孫康站出來抱拳道:“袁本初,雖是四世三公、雄踞四州、手下謀士武將無數不假,但其本身好謀無斷、沒有主見,這對於一個主公來說,是致命缺點。”

“若與曹操那樣的梟雄相戰,袁紹必敗無疑,至於他與劉備交戰的話……霸帥,說實話,劉備以前雖有仁義君子之名,然其手中最多隻有一塊徐州爲根據地,實在過於落魄。”

“可,他近來的表現還是非常讓末將欣賞的,先是成功化解曹操大軍對徐州攻勢,又大破我們魯城、泰山二城,其之表現,已具有亂世雄主風範,是值得我們泰山軍跟隨的。”

“因此,末將覺得,咱們投靠劉備的話,是絕對要比投靠袁紹有價值的!”

孫康說完這番話後,其弟孫觀自然附和道:“霸帥,末將覺得兄長分析有道理,歸順劉備要比歸順袁紹要好。”

臧霸還沒有說什麼,尹禮倒是不願意了,嚷嚷着叫道:“我說,你們兩兄弟這是什麼意思?故意在霸帥面前讓我難堪是不是?”

“孫康,汝也知道劉備連奪我們魯和泰山二城,殺害了我們不少兄弟,早已經跟我們結下不共戴天之仇。”

“汝等慫恿霸帥投降劉備,是幾個意思?是想要放任先前劉備軍殺害我們兄弟的仇恨而不顧嗎?”

好傢伙,不得不說孫康這一手道德綁架玩得是挺溜,被他這麼一整,孫觀和孫康倆兄弟皆是無話可說了。

臧霸見狀,做和事佬般揮手道:“哎,你們不必如此,都是自家兄弟,何必鬧得這麼僵呢?”

“本帥覺得,勢力大挺重要的,劉備固然雄主,但想奮鬥到袁紹這種程度又需要多久呢?我們可等不起!”

“故而,本帥決定,派人過黃河去濟南通知袁譚,咱們投靠他吧!”

做出這般決定,除臧霸個人想法外,還是與孫康相比,他跟尹禮關係比較更近些。

聽見臧霸贊成自己說法後,尹禮大喜過望,抱拳道:“霸帥英明,咱們投靠袁本初,一定會有光明未來的!”

臧霸點頭道:“嗯,現在快去安排使者前往濟南城去見公子袁譚吧。”

尹禮驕傲挺起胸膛:“哎,霸帥,這般重要外交時刻,自然最好由末將親自前往,您說對吧?”

臧霸樂道:“哈哈,無妨無妨,汝既然這般積極,那就由汝親自去吧。”

“哈哈,好嘞好嘞,霸帥,您就等着末將好消息吧。”

尹禮興高采烈說完,轉身便走出大廳。

與他截然相反的是,孫觀和孫康倆兄弟臉色都不怎麼好看。

臧霸見狀,直接就是開門見山問道:“汝二人這是怎麼了?有什麼事情不要藏着掖着,儘管說出來便好!”

於是乎,孫觀和孫康倆兄弟也不墨跡,徑直開口道;“霸帥,我兄弟二人都覺得,尹禮將軍是不是有些……過於積極了?”

講真,倆兄弟已經十分小心斟酌自己用詞,畢竟剛剛發生吳敦那件事,估計給臧霸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陰影。

臧霸也不是傻子,他聽出孫觀倆兄弟是什麼意思,便是笑道:“哈哈,汝二人放心就好了,尹禮對本帥有多忠心,本帥還是知道的。”

“接下來,就坐等他的好消息吧。”

臧霸都已經這樣說了,孫觀孫康二兄弟自然也是無話可說。

然而,令臧霸、孫觀、孫康三人萬萬沒想到的是,在尹禮離城後次日,劉備大軍就兵臨城下了。

可想而知,聽到這消息的臧霸,可謂是要多慌張就有多慌張奔上城樓。

當他抵達城樓後,果真發現,劉備和張飛帶着八千槍兵臨城。

“臧霸,汝以爲逃到濟北就能夠平安無事嗎?給你兩個機會,第一要麼投降於我,第二要麼城破被殺。”

聽着劉備威脅話語,臧霸左右尋思,決定使一招拖延之計,開口道:“玄德公,本帥如今已到山窮水盡地步,亦是想要投靠於您。”

“不過,我城中尚有一些事情需要處理,還請玄德公能夠寬容本帥幾日……”

臧霸這樣做目的,無非是想延緩劉備攻城計劃,等到袁譚來接受濟北之時,他好將劉備軍一網打盡!

聽聞此話,劉備疑惑萬分,悄悄問系統道:“系統,這傢伙說得是真是假?”

【叮!系統沒有測謊功能,但是,通過天眼查探,系統得知臧霸前日已派遣副將尹禮前往濟南,還請宿主小心應對。】

好傢伙,聽完系統的話語,劉備直接什麼都明白了。

他勃然大怒指着城樓上臧霸叫道:“臧宣告,虧汝還是鼎鼎有名漢子,難道汝真以爲我不知道,汝已派遣尹禮前往濟南城要投靠青州袁譚之事嗎?”

第一百章張郃歸降,袁紹之死第二十八章夏侯恩之死,李通守陳城第三十九章泰山兵來歷,魯莽張翼德第七十章孫權招士族,關羽斬顏良第三十三章酒館掌櫃,宋憲之死第九十章滅亡江東,孫策之死第一百零一章郭圖欲叛,辛評揍弟第一百零一章郭圖欲叛,辛評揍弟第六十五章虎癡許褚,雲長來也第五章二弟雲長,周倉關平第一百章張郃歸降,袁紹之死第三十二章酒肉兄弟,反目成仇第四章強攻小沛,劉曄心寒第八十一章孫策撤軍,劉表之疑第四十五章攻佔陳留,兩面夾擊第二十六章拒絕單挑沒資格,騎兵發威虐步兵第四十二章鼠輩偷襲徐州,關羽劍斬呂蒙第一章穿越重生,我爲劉備第六十六章活捉程昱,深思關押第六十章賈詡戰略,曹劉對峙第六十八章孫策野心,袁紹之怒第十章攻入昌邑,劉曄被俘第十三章伯符撤軍,孟德班師第六十二章重選統帥,兗州遭襲第一百零二章發現叛變,逢紀建議第八十二章強詞奪理,斬殺蔡瑁第六十二章重選統帥,兗州遭襲第五十三章劉備出兵,欲收張遼第二十一章臧宣高投降,重整泰山軍第一百零一章郭圖欲叛,辛評揍弟第三十七章建立龍蛟騎,原是陷陣營第八十八章拿下荊襄,四州歸附第二十二章袁譚軍到,撕破臉皮第六十四章師兄弟衝鋒,劉備伏中伏第六十四章師兄弟衝鋒,劉備伏中伏第四十五章攻佔陳留,兩面夾擊第六十七章曹操遷都洛陽,孫策班師問罪第九十章滅亡江東,孫策之死第三十九章泰山兵來歷,魯莽張翼德第六十九章郭圖進讒言,周瑜薦魯肅第七十章孫權招士族,關羽斬顏良第十七章大敗泰山軍,臧霸甚窩囊第三十九章泰山兵來歷,魯莽張翼德第十章攻入昌邑,劉曄被俘第七十七章明確要開戰,孫策大丈夫第四十九章處死糜芳,合肥張遼第八十三章進攻零陵,斬殺道榮第三十章汝南兵怯戰,又敗夏侯惇第一百零三章成功開城,同歸於盡第八十七章突然兵變,全部投降第五十五章趙儼投降,張遼出逃第六十五章虎癡許褚,雲長來也第十三章伯符撤軍,孟德班師第四十九章處死糜芳,合肥張遼第六十八章孫策野心,袁紹之怒第八十一章孫策撤軍,劉表之疑第六十章賈詡戰略,曹劉對峙第九十八章山賊攻城,張郃高覽第八十七章突然兵變,全部投降第二十九章李通追敵被反殺,劉玄德接管汝南第六十六章活捉程昱,深思關押第七十九章伊籍爲使,欲請劉備第二十五章汝南事變,千里馳援第六十二章重選統帥,兗州遭襲第九十二章曹軍大敗,損兵折將第十六章泰山軍臧霸,張飛戰三賊第五十六章文遠危機,雲長來援第五十八章再度來襲,皇叔駕到第二章初戰夏侯惇,萬人敵張飛第二十八章夏侯恩之死,李通守陳城第八章兩路急報,孟德惱火第七十二章袁軍戰敗,重新結盟第五十八章再度來襲,皇叔駕到第九十一章雄踞五州,出兵司隸第六十七章曹操遷都洛陽,孫策班師問罪第五十六章文遠危機,雲長來援第三十一章仁義之舉,俘獲民心第五十七章擊退孫策,各自爲主第五十七章擊退孫策,各自爲主第九十章滅亡江東,孫策之死第三十八章拿下陳城,斬首掛頭第六十五章虎癡許褚,雲長來也第二十三章袁譚求和,劉備返徐第九十一章雄踞五州,出兵司隸第三十七章建立龍蛟騎,原是陷陣營第九十六章攻佔劇城,河東之戰第九十一章雄踞五州,出兵司隸第四十四章于禁被放鴿子,翼德悔悟哭泣第十六章泰山軍臧霸,張飛戰三賊第九十二章曹軍大敗,損兵折將第七十九章伊籍爲使,欲請劉備第一百零三章成功開城,同歸於盡第九十八章山賊攻城,張郃高覽第四十九章處死糜芳,合肥張遼第三十五章欲守琅琊,糜芳請命第八十三章進攻零陵,斬殺道榮第七十二章袁軍戰敗,重新結盟第九十一章雄踞五州,出兵司隸第九十章滅亡江東,孫策之死
第一百章張郃歸降,袁紹之死第二十八章夏侯恩之死,李通守陳城第三十九章泰山兵來歷,魯莽張翼德第七十章孫權招士族,關羽斬顏良第三十三章酒館掌櫃,宋憲之死第九十章滅亡江東,孫策之死第一百零一章郭圖欲叛,辛評揍弟第一百零一章郭圖欲叛,辛評揍弟第六十五章虎癡許褚,雲長來也第五章二弟雲長,周倉關平第一百章張郃歸降,袁紹之死第三十二章酒肉兄弟,反目成仇第四章強攻小沛,劉曄心寒第八十一章孫策撤軍,劉表之疑第四十五章攻佔陳留,兩面夾擊第二十六章拒絕單挑沒資格,騎兵發威虐步兵第四十二章鼠輩偷襲徐州,關羽劍斬呂蒙第一章穿越重生,我爲劉備第六十六章活捉程昱,深思關押第六十章賈詡戰略,曹劉對峙第六十八章孫策野心,袁紹之怒第十章攻入昌邑,劉曄被俘第十三章伯符撤軍,孟德班師第六十二章重選統帥,兗州遭襲第一百零二章發現叛變,逢紀建議第八十二章強詞奪理,斬殺蔡瑁第六十二章重選統帥,兗州遭襲第五十三章劉備出兵,欲收張遼第二十一章臧宣高投降,重整泰山軍第一百零一章郭圖欲叛,辛評揍弟第三十七章建立龍蛟騎,原是陷陣營第八十八章拿下荊襄,四州歸附第二十二章袁譚軍到,撕破臉皮第六十四章師兄弟衝鋒,劉備伏中伏第六十四章師兄弟衝鋒,劉備伏中伏第四十五章攻佔陳留,兩面夾擊第六十七章曹操遷都洛陽,孫策班師問罪第九十章滅亡江東,孫策之死第三十九章泰山兵來歷,魯莽張翼德第六十九章郭圖進讒言,周瑜薦魯肅第七十章孫權招士族,關羽斬顏良第十七章大敗泰山軍,臧霸甚窩囊第三十九章泰山兵來歷,魯莽張翼德第十章攻入昌邑,劉曄被俘第七十七章明確要開戰,孫策大丈夫第四十九章處死糜芳,合肥張遼第八十三章進攻零陵,斬殺道榮第三十章汝南兵怯戰,又敗夏侯惇第一百零三章成功開城,同歸於盡第八十七章突然兵變,全部投降第五十五章趙儼投降,張遼出逃第六十五章虎癡許褚,雲長來也第十三章伯符撤軍,孟德班師第四十九章處死糜芳,合肥張遼第六十八章孫策野心,袁紹之怒第八十一章孫策撤軍,劉表之疑第六十章賈詡戰略,曹劉對峙第九十八章山賊攻城,張郃高覽第八十七章突然兵變,全部投降第二十九章李通追敵被反殺,劉玄德接管汝南第六十六章活捉程昱,深思關押第七十九章伊籍爲使,欲請劉備第二十五章汝南事變,千里馳援第六十二章重選統帥,兗州遭襲第九十二章曹軍大敗,損兵折將第十六章泰山軍臧霸,張飛戰三賊第五十六章文遠危機,雲長來援第五十八章再度來襲,皇叔駕到第二章初戰夏侯惇,萬人敵張飛第二十八章夏侯恩之死,李通守陳城第八章兩路急報,孟德惱火第七十二章袁軍戰敗,重新結盟第五十八章再度來襲,皇叔駕到第九十一章雄踞五州,出兵司隸第六十七章曹操遷都洛陽,孫策班師問罪第五十六章文遠危機,雲長來援第三十一章仁義之舉,俘獲民心第五十七章擊退孫策,各自爲主第五十七章擊退孫策,各自爲主第九十章滅亡江東,孫策之死第三十八章拿下陳城,斬首掛頭第六十五章虎癡許褚,雲長來也第二十三章袁譚求和,劉備返徐第九十一章雄踞五州,出兵司隸第三十七章建立龍蛟騎,原是陷陣營第九十六章攻佔劇城,河東之戰第九十一章雄踞五州,出兵司隸第四十四章于禁被放鴿子,翼德悔悟哭泣第十六章泰山軍臧霸,張飛戰三賊第九十二章曹軍大敗,損兵折將第七十九章伊籍爲使,欲請劉備第一百零三章成功開城,同歸於盡第九十八章山賊攻城,張郃高覽第四十九章處死糜芳,合肥張遼第三十五章欲守琅琊,糜芳請命第八十三章進攻零陵,斬殺道榮第七十二章袁軍戰敗,重新結盟第九十一章雄踞五州,出兵司隸第九十章滅亡江東,孫策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