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青玉案(四)

宋朝原先於開封府衙前扎燈山,但開封府衙前廣場面積太小,觀燈人多,於是改在宣德門前。皇帝帶着近臣與各個大佬先去相國寺進香,隨後來到宣德門城樓上,置宴,與民一道觀燈。而且歷代皇帝皆重視這個,也強調與民同樂。但非是粉飾太平,雖在軍事上軟弱,多數時候,特別是北宋前面幾個皇帝在內治上做得還行,也比較平民化。

所以發生了一個故事。

宋朝人喜歡觀相撲,還有不少女漢子也做了女相撲手。

她們不怕冷,那怕是冬天,上面繫着一個很小的奶、兜子,下面穿着一條兜襠褲,隨着激烈的運動,紅葡萄黑葡萄紅木耳黑木耳,會時不時露在外面。既刺激又香豔,於是有許多人觀看。

元宵節觀燈,有一些藝人會來宣德門廣場表演,包括這些女力士們。

皇帝在城樓上看得不真切,但也是難得的樂子,宋仁宗便吩咐這些女力士於他眼皮下面表演,司馬光不願意了,開始進諫,宋仁宗想想也確實不大好,自此以後,取締了女相撲手於宣德門廣場表演的活動。但這項活動並未杜絕,想看,得到各個瓦子裡看去。

不對,便是在這裡。

按照慣例,今天這位許公應在宣德門城樓上,現在他不在宣德門城樓上,城樓上也沒有人……

“契丹?”

“許公”點頭。

“局勢如何?”

“汝果非隱士。”

“其乃坊間傳言,豈可信乎。末學本就不是隱士,雖用度不奢,然清心寡慾,末學很難做到。雖喜清靜,然與世隔絕,末學亦難做到。且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末學豈能不關注?”

“去年某出使契丹,其於邊境一度集結二十萬大軍。”

“末學知道了,公乃是許狀元公。”

“今晚,汝是西坡居士乎?”

“亦是,今晚,我非是西坡居士,僅是劉有寧,公亦非狀元公,知制誥,乃是許公。”總之,許將歲數不大,才上位不久,官威也不重,劉昌郝說的也隨意。

許將心想,此子氣度是極好的,說:“那就對了。去年朝廷採納你的建議,韓公於邊境回來,契丹氣惱,下牒責問,其言多輕侮之。其派賀元旦使,亦出言侮之。恐天氣暖和之後,必又增兵於邊境。劉有寧,契丹人不可小視也。”

“越不可小視,越不能讓,河東門戶未讓便如此,若讓其門戶,如何了得,我朝欲學南唐與李後主乎?”

當年南唐便是對宋朝一讓再讓,給錢給糧裂地,故李煜被捉後問趙匡胤,我對上朝尊敬有加,沒有做錯啊,爲何滅我國。趙匡胤直接答道,臥榻之側,豈容人鼾乎?

“欲戰乎?”

“其理屈,未必敢戰,戰,也未必會敗。且歲納要不要了?許公,望公替末學向官家代言,秦朝立國僅十餘載,西漢享國二百一十年,東漢享國一百九十餘年,西晉僅三十七年,隋朝也僅三十餘年,唐朝自立國到安史之亂,僅一百三十餘載,我朝立國已有一百一十餘載。”

別以爲太平無事了,一百多年,“能亡了”,且各個朝代滅亡的原因各自不同,有的是突然土崩。

“契丹既圖苛嵐山天池、黃嵬山,必起不詭之心。朝廷何必遮掩之,不如將末學所獻之圖簡化,指圖對其使者曰,貴國既圖天池、黃嵬,其下便臨汾水河谷,爲何不向我朝直接索要雁門關哉?”

“雁門關,其不會索要。”

“失天池,黃嵬山,豈不是比失雁門關危害更大?”

論危害兩者差不多吧,但前者危便是危在很隱蔽,雖然契丹後來未用此發難,但真的不大好說,宋朝是沒有滅掉西夏的,一旦西夏有滅國之險,契丹會不會發難?如平夏城之戰後,契丹直接派使者將小樑太后毒死,令夏主向宋朝乞和,契丹於兩邊勸說,加上巫蠱案,宋朝不得不停止了用兵。

即便契丹人沒關係,後面還有更可怕的女真人。

太原之戰的詳情,劉昌郝不大清楚,但記得女真人軍隊直接便殺到石嶺關前線,之前,什麼阻擋都沒遇到,好歹在雁門關前大戰幾合,有了天池、黃嵬山,人家幹嗎強攻雁門關。

“劉有寧,你不知,交趾入侵我朝,攻城屠民。”

劉昌郝擰眉,說不影響,那是不可能的。

“許公,能否替末學再帶一段話給官家,昔日淮陽候韓信與漢高祖論兵,韓信說,陛下,你只能率十萬大軍,又說,至於我,則多多益善。兵力越多,越需要主帥調度能力與震服力。”

“西夏立國,我朝立即議兵,乃因一旦立國,傳承便會奠定,百姓產生凝聚力,會十分麻煩。交趾亦是如此,雖不及我朝一路之面積,然立國時間不短,雖自丁朝替更成黎朝、李朝,百姓的認知卻是交趾國。且南方溼熱遙遠,不出兵便罷,一出兵,不可輕視也。”

“然能作爲其主將者,人選實則不多,小王相公、李憲公皆適合,次之,乃是燕達將軍、苗授將軍、劉昌祚將軍。爲何是此數人,我於坊間亦有聽聞,唯有此五人與西寇多交戰之,且有大規模率軍經驗。其他人皆不適合也,領兵越多,越容易出現問題。”

“勝尚好,若被小小交趾狙擊,不但遺笑千年,亦使我朝三軍喪氣喪志!切莫用虛名之人,葛懷敏便是最好的例子。”

“汝真非隱士,”許將又笑道,連他的夫人在邊上也笑了起來。

“許公,我真不是隱士,官家讓我參加制科試,然我母親病情未愈,歲數又小,實不敢致仕。”

“官家只許諾汝棉花種植成功,才讓你參加制科試。”

“種,誰人能及我,其非是許諾,乃是恩准也。”

也就是我棉花一定能種成功,與許諾沒半點關係。

“若修堡砦,契丹出兵乎?”

劉昌郝心中嘆氣,這恐怕不是許將的選擇,而是朝廷大多數大佬的意見,說一點不退讓那是不可能了,那隻好選擇用割地來建堡砦的資格。

“不裂地,契丹也不會出兵攻伐我朝。縱裂地,一旦建堡砦,契丹仍會出兵勒迫。說的功利些,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國亦如此。”

“亦有理,然某亦不知何時能見陛下。”

他終是制知誥,不是隨便就能見到趙頊的,當然,到了他這一級別,還是有見趙頊的機會,且又不是私密事,那怕幾人在一起,也可以轉述。

“熙寧熙寧,真是不太平。”

“你母親病情如何?”許將看了一眼不遠處的謝四娘,一個長相極其秀麗甜美的小娘子正與謝四娘說話,劉家這一行人真的古怪。

“大夫說其病情複雜,又在縣城裡診錯了,耽誤了許多時間,可能還需兩三年才能治好。”

“你們家……”

“哦,吾村乃是山窪裡村莊,四面高,中間低,我前年回來,將地收回,請了許多客戶,又陸續修建山塘用之灌溉,平整荒坡地,去年十分辛苦。今年元宵節,我便將各家客戶長老、孺童、婦女一起帶到京城觀燈,丁壯則留在家裡守家。”

許將懂的,一是心地不惡,二是甜瓜、鞭炮也賺了不少錢,然後向客戶發福利了。他又看着蘇眉兒,劉昌郝又說:“前年我將三字經送到書坊刊印,其兄恰好在書坊。冬天我來京城,又遇其兄,以及其本人。去年似又遇到一次,今年來觀燈,又遇到一次,只是順路同行。”

但這是私事,許將不過問。

劉昌郝說:“因此,官家未登城樓觀燈?”

“有關也,且今天邊境又送來一份契丹牒書,使得官家大怒,於是罷觀燈。”

劉昌郝心裡又嘆息,後人比譏宋朝眼光短淺,卻不知契丹與金國也是自己想作死。若沒有這次黃嵬山事件,那來的那道遺詔,童貫又會不會搞出海上之盟?

史書則重新翻寫。

蘇眉兒走過來說:“劉有寧,我們去相國寺觀燈,有許多士子呢。”

許將聽到後,說:“亦是。”

今年乃是科舉年!京城聚集了無數來自全國各地等着省試引試(考生進入考場稱爲引試)的士子,當然,也有不少去了相國寺。

“也行,”劉昌郝說道,反正也準備去相國寺的。幾個小娘子乃是“老京師”,熟悉,一會兒,將他們帶到一個比較寬闊的巷子裡,兩邊似乎都是大戶人家,庭院深深,門口掛着許多高級的燈籠。

如珠子燈,以五色珠爲網,下垂流蘇,燈上畫有故事人物。

無骨燈,以絹囊貯粟爲胎,燒製後去粟而成的玻璃球,彩繪動物花卉。

羊皮燈,鏃鏤精巧,五色妝樑,如影戲。

萬眼羅燈,在羅上剪鏤百花,燈點後會放出萬道金光。

走馬燈,燈上彩繪人物故事,奇花異獸,由於設計巧妙,在熱氣流的效應下它會自動旋轉如飛。

還有許多人家出了燈謎,若是猜對者,主人會有獎賞。也有不少士子站在花燈下猜着燈謎,確實是一個雅趣的所在。

劉昌郝低聲說:“蘇小娘子,我無所謂,你且看我,帶了什麼人過來?”

這不是看不起自家的客戶,在這種氛圍裡閒逛,不是讓他們難受麼?許將也是嘿然一樂。確實,不但劉昌郝感覺不對,許多人也用古怪的眼神盯着他們。

不能說全是田舍翁,有幾人是士子打扮,還有幾個衣着精美的小娘子,這三個羣體是怎麼走到一起的。

其實他們不知道這裡面藏着一條真龍,真龍不是劉昌郝,而是許將,人家纔是真正的狀元公。

蘇眉兒撓頭,說:“是我錯了,我們去相國寺吧。”

總之,打了幾次交道,這個小姑娘在劉昌郝心中的印象還不錯,雖出身於大戶人家,卻沒有大戶人家子弟身上的各種壞毛病。

京城是她們的大本營,十分熟悉,插了幾個巷子,來到大相國寺門前,這裡也很熱鬧,因爲人多,什麼樣的人都有,秦父他們才長鬆了一口氣,剛纔那巷子環境似是不錯,卻讓他們都有些壓抑。

一行人轉到相國寺的門前,門邊上有許多士子,中間還擺着幾張桌子,敢情於元宵節,這些士子一起在相國寺門前賣弄文筆。猜謎那就算了,但這是交流,宋朝文人最喜歡做的事,許將說:“劉有寧,我們過去看看。”

第五十三章 莊風(下)第150章 燕離(下)第172章 青玉案(二)第143章 河東河東(五)第139章 河東河東(一)第八十五章 退釵第156章 隱瞞第206章 賣弄(下)第四十三章 便錢第七十四章 聯親第九十六章 開始(上)第六十一章 草紙第八十五章 退釵第五十二章 莊風(上)第133章 知曉第165章 反常第二十一章 蒙學第九十九章 期盼第115章 喜事第100章 朝天第三十三章 水的味道第九十章 茶葉蛋第147章 瘦癡了(上)第208章 猶豫不決第110章 德魯伊第207章 李廣誤期第四十三章 便錢第177章 農學第五十九章 肥料之王第四十九章 修路(上)第199章 安息第176章 青玉案(六)第180章 解鎖第六十章 石板第五十四章 真的種第二十五章 盆地論第170章 小白臉(下)第二十三章 牙人第179章 魏武卒第186章 恭賀第166章 兩面受敵第三十章 僱人(下)第九十二章 藏手第106章 真正的開竅(下)第二十四章 牡丹第二十四章 牡丹第209章 農家第107章 搞事情第109章 蛻變(下)第121章 傳奇(下)第154章 文字(上)第109章 蛻變(下)第七十四章 聯親第157章 愛惜第九章 可惡(上)第八章 傳家寶第八十九章 捕魚第194章 作死(四)第171章 青玉案(一)第179章 魏武卒第153章 責問第185章 小水利第九十九章 期盼六十五章 大手筆第八十一章 插釵第185章 小水利六十五章 大手筆第102章 小樓一夜聽春雨第186章 恭賀第168章 不好的砝碼第208章 猶豫不決第119章 名垂史冊第五十五章 冬衣第170章 小白臉(下)第三十一章 偷菜第二章 天上的人家第六十九章 請人第144章 落戶第223章 迎春宴(四)第二十九章 僱人(上)第七十章 制度第七章 五色瓜第九十八章 彼之毒藥,我之良草第201 虎吃狼第148章 瘦癡了(下)第179章 魏武卒第210章 敵意第191章 作死(一)第九十六章 開始(上)第九十章 茶葉蛋第183章 T字第146章 買村第117章 取之(上)第126章 交換第185章 小水利第106章 真正的開竅(下)第八十七章 快樂的時光第199章 安息第十二章 豆油
第五十三章 莊風(下)第150章 燕離(下)第172章 青玉案(二)第143章 河東河東(五)第139章 河東河東(一)第八十五章 退釵第156章 隱瞞第206章 賣弄(下)第四十三章 便錢第七十四章 聯親第九十六章 開始(上)第六十一章 草紙第八十五章 退釵第五十二章 莊風(上)第133章 知曉第165章 反常第二十一章 蒙學第九十九章 期盼第115章 喜事第100章 朝天第三十三章 水的味道第九十章 茶葉蛋第147章 瘦癡了(上)第208章 猶豫不決第110章 德魯伊第207章 李廣誤期第四十三章 便錢第177章 農學第五十九章 肥料之王第四十九章 修路(上)第199章 安息第176章 青玉案(六)第180章 解鎖第六十章 石板第五十四章 真的種第二十五章 盆地論第170章 小白臉(下)第二十三章 牙人第179章 魏武卒第186章 恭賀第166章 兩面受敵第三十章 僱人(下)第九十二章 藏手第106章 真正的開竅(下)第二十四章 牡丹第二十四章 牡丹第209章 農家第107章 搞事情第109章 蛻變(下)第121章 傳奇(下)第154章 文字(上)第109章 蛻變(下)第七十四章 聯親第157章 愛惜第九章 可惡(上)第八章 傳家寶第八十九章 捕魚第194章 作死(四)第171章 青玉案(一)第179章 魏武卒第153章 責問第185章 小水利第九十九章 期盼六十五章 大手筆第八十一章 插釵第185章 小水利六十五章 大手筆第102章 小樓一夜聽春雨第186章 恭賀第168章 不好的砝碼第208章 猶豫不決第119章 名垂史冊第五十五章 冬衣第170章 小白臉(下)第三十一章 偷菜第二章 天上的人家第六十九章 請人第144章 落戶第223章 迎春宴(四)第二十九章 僱人(上)第七十章 制度第七章 五色瓜第九十八章 彼之毒藥,我之良草第201 虎吃狼第148章 瘦癡了(下)第179章 魏武卒第210章 敵意第191章 作死(一)第九十六章 開始(上)第九十章 茶葉蛋第183章 T字第146章 買村第117章 取之(上)第126章 交換第185章 小水利第106章 真正的開竅(下)第八十七章 快樂的時光第199章 安息第十二章 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