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成都

- -

明洪武四年,明軍攻滅明玉珍所建立的大夏國,在成都設四川承宣佈政司,其中成都爲首府,太祖朱元璋封第十一子朱椿爲蜀王。兩百多年過去了,成都似乎沒有什麼變化,和三國時候一樣,這裡依舊是天府之國。

不過此時的成都卻和平常不同,成都的大門緊緊的關閉着,很多人出現在城外卻也是遠遠的看着。城頭上面站立着很多的人影,仔細看去都是明朝的官軍。

一個人站在城頭上,看着下面的人眉頭皺的緊緊的,顯然這位現在的心情並不好。這個人身上穿着淡黃色的蟒袍,腰間繫着玉帶,雙手背在後面。

在這個人的身後,站着一隊護衛,相對於城頭上的士卒,這些護衛可是要精銳的多。

“王爺,叛軍就要來了,王爺還是回府去吧!這裡交給下官等人就可以了。”一個站在不遠處的文官,對着此人施了一禮,恭敬的說道。

被人稱作王爺的這個人,正是這一代的蜀王,那是朱元璋十一子的子孫,名叫朱至澍。聽到那人對自己說話,蜀王回頭看了一眼,笑着說道:“朱大人,城外的消息已經到了,成都現在是什麼情況,本王心裡也有數。難道朱大人以爲本王能夠安心呆在王府裡?”

那個朱大人頓時臉上有了些許尷尬的神色,成都城外是什麼情況,身爲四川布政使的朱燮元自然不可能不知道。不過有些事情自己心裡清楚,可是真的不能說出來。

成都周圍瀘、敘諸郡邑瓦解,椑木、龍泉諸隘口俱失,指揮冉世洪等率兵拒戰,全軍覆沒。朱燮元要穩定軍心民心,這樣的小子自然不能傳出去。略微沉思了一下,朱燮元沉聲說道:“王爺,下官身爲四川布政使,守城乃是職責所在。王爺乃是天潢貴胄,如果有什麼閃失,下官實在是擔待不起啊!”

看了一眼四川布政使朱燮元,蜀王搖着頭苦笑,心裡也是充滿了無奈。朱燮元話裡的意思很明顯,既然是守土有責,自然是要與成都城共存亡。

身爲大明朝的王爺,朱燮元和別人不同,可以說蜀王一系和別的王爺都不同。從朱元璋開始,便對蜀王封賞有加,後來的皇帝爲了籠絡蜀王,也都是恩賞有加。這個恩賞可不是單單口頭上的恩賞,而是有實質內容的,那便是土地。

經過兩百多年的賞賜,當然也有自己侵吞的,整個天府之國的良田,有三分之二是屬於蜀王府。剩下的三分之一當中,有一半和蜀王府也有關係。如果說這個時候天下誰是最大的地主,那麼蜀王絕對當之無愧。有了這麼多的土地,蜀王的財富自然也是不用說,所以蜀王一脈都非常的潔身自好。

蜀王一脈不但客己守禮,同時對百姓也是非常的好,災年的時候減租放糧,在當地威望非常的高。可以說這是大明朝王爺的典範,只是不知道天啓皇帝知道整個天府之國幾乎都是蜀王的田地,不知道那位爲銀子愁白了頭髮的皇上,心裡會是怎樣的光景。

四川布政使朱燮元看着蜀王心思在不斷的翻轉,他來到四川時間已經不短了,對於蜀王可謂尊敬有加。這位王爺不欺男霸女,對王府的奴僕管教也是非常的嚴格,朱燮元覺得這纔是大明朝的王爺。所以朱燮元說給蜀王的話,也不全身拍馬屁,很大一部分是由心而發的。

緩緩的點了點頭,蜀王沉聲說道:“朱大人,這成都乃是四川的首府,如果這丟了,那整個四川就丟了。到那個時候你對不起當今皇上的信任,本王則是對不起大明的列祖列宗。朱大人,本王拜託你來人,無論有什麼需要朱大人都可以告知本王。”

“王爺放心,這成都城裡守軍雖然只有兩千,可是這裡有無數的漢家兒郎。城外的蠻夷想要攻進來那是癡心妄想,下官深受君恩,自當盡心竭力。”朱燮元的聲音很堅決,眼中也是一片決然,顯然這位朱大人已經做好了準備。

讚賞的看了一眼朱燮元,蜀王沉聲說道:“朱大人,成都城牆高大,想要攻進來難度非常的大,他們也就是圍困而已。不過朱大人不要怕,如果城內的糧食不夠,朱大人可以到蜀王府來。”

蜀王這句話一出,在場的人全都鬆了一口氣,大家心裡都明白,不要看成都只有兩千守軍,外面有十萬大軍。如果成都城內不斷糧,奢崇明那些外夷一輩子也別想攻進來。至於成都城內糧食的問題,或許官府和百姓的存糧都不多,可是蜀王府多。

沒有人知道蜀王府有多少糧食,不過大家心裡都有數,蜀王府的糧食就算給全城的人吃,恐怕一年兩年也吃不完。他們也都相信,只要朝廷得到消息,援軍很快就會到來了。

對着蜀王恭敬的施了一禮,朱燮元一臉感激的說道:“下官帶全城百姓謝過蜀王!”

輕輕的揮了揮手,蜀王笑着說道:“這些人都是大明朝的百姓,蜀王一脈世受郭恩,這算不得什麼。”說着回頭看了一眼身穿鎧甲的衛隊長,沉聲說道:“張武,王府之內留下五百護衛,其餘的你都帶到這裡來。記住不可有傲氣,全都要聽朱大人調遣!”

整個蜀王府有衛隊五千人,當然不算家奴護院什麼的,現在蜀王把自己王府的衛隊都掉了出來,在場的衆人全都是一臉的崇敬。

在四川布政使朱燮元的帶領下,所有人都恭敬的對着樹王施了一禮,大聲的說道:“王爺深明大義,千歲千歲千千歲!”

蜀王看着衆位大人,笑着將朱燮元攙扶了起來,神態頗爲客氣的說道:“諸位大人,本王能做的也就是這些了,剩下的事情就靠諸位大人了。希望諸位大人不要辜負皇上的信任,也不要讓本王失望!”

蜀王走了,不過在場的官吏士卒心中都留下了一個蜀王,顯然這樣的王爺纔是大明朝的王爺。

離開城頭的蜀王卻沒有了剛剛的從容不迫,臉上滿是愁容,一邊走一邊輕輕的嘆了口氣。這些事情也是不得已而爲之,這些文官們全都是孤身一人在這裡當官。如果戰死了,朝廷不但不會追究罪過,恐怕還會大加恩賞。可是蜀王不同,這裡是他的根,整個蜀王一脈全都在這裡。一旦成都被攻破,那蜀王一脈肯定就會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

回頭看了一眼城頭,蜀王的眼中滿是擔憂,聲音非常小的說道:“希望本王剛剛說的話有效,你們可一定要堅持住啊!這成都不能被攻破,四川也不能丟啊!”

蜀王想法自然沒人知道,就算知道了也沒誰會傻到說出來,這樣的事情一定要爛在肚子裡。

城頭上蜀王走了,最大的就是四川布政使朱燮元,掃視了一圈衆人,朱燮元聲音頗爲嚴肅的說道:“諸位,現在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候了。本官相信大家誰也不想死,所以本官希望大家能夠同心戮力,不要辜負皇上的信任,不要辜負蜀王的囑託。”

“大人放心,我等謹遵大人教誨!”這個時候自然不會有人出來搗亂,全都躬着身子大聲的說道。

緩緩的點了點頭,朱燮元大聲的說道:“下面本官來調派任務,成都府!”

一邊的成都府知府微微一愣,沒想到第一個被叫到居然會是自己,連忙走了出來,沉聲說道:“下關在!”

“成都府,本官把布政使衙門,提刑司衙門的差役和幫閒全都交給你,加上成都府的差役和幫閒。你帶着他們維護好城裡的治安,但凡有尋釁滋事者,可格殺勿論!另外注意城中的夷人,如果有意動,全都格殺勿論!”朱燮元眼中閃着冷光,他此時已經顧不得許多了。

“是,大人!下官這就去辦!”成都府答應的很痛快,他現在覺得自己如果有什麼做的不妥的地方,恐怕朱燮元都會把自己就地正法。

掃視一圈城頭上的人,大聲的說道:“回去之後,整頓好你們的人,一旦開打之後,軍需糧草全都交給你們了。”

和自己職責有關的人便站了出來,全都拍着胸脯保證,他們心裡也都明白,這個時候在不用心盡力,自己這些人就死定了。

“提刑使周著、副總兵鄭宇,本官和你們將城內的士卒分一分,然後我們分門駐守。每個人駐守一道城門,本官告訴你們,除非你讓人擡下來,否則誰也不許下來。”朱燮元的神色已經開始變得猙獰,他是決心與成都共存亡了。

被點到名字連忙走了出來,對着朱燮元拍着胸脯保證,一邊的王府衛隊將軍張武卻站了出來,沉聲說道:“朱大人,剩下的一座城門就交給我吧!”

朱燮元原本不想讓王府衛隊守城的,可是見張武神色認真,變緩緩的點了點頭。

成都城裡的佈置差不多了,城外的人也是越來越多,時間不長,就已經是人山人海了!

第二百三十一章 動作第一百七十一章 午門獻俘第一百零二章 拜訪第四百四十九章 回京第三百三十五章 大雨傾盆第四百五十章 四百萬兩的戰艦第五百零八章 離心離德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亮了第三十五章 新皇帝第三百三十九章 因由第四百八十五章 沒死透第三百二十三章 出城第五十五章 無憂無慮第三百三十二章 選將第三百五十二章 朝議遼東第五百章 兵圍鐵嶺第二百五十五章 出乎預料的戰鬥力第一百七十六章 戚家刀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宴第四百五十八章 甘薯第四百零八章 給陳芳芳贖身第三十章 憤怒第二百五十四章 援軍來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動作第二章 提上褲子第四十四章 徐光啓第六十章 改弦更張第二百四十八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三百八十五章 御前第四百七十五章 三方人馬第九十八章 暗樁第四百一十七章 攔路喊冤第兩百零五章 龍昌第二百二十一章 范文程第二百五十八章 回京城第五百零二章 血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氣勢第三百八十五章 御前第三百六十一章 兩萬對十萬第十章 起風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抓人第五百零六章 意外之喜第三百一十二章 望江詩會第四百九十七章 騎兵對騎兵第八十四章 熊府第二百七十四章 血戰三屯營第五百零一章 火炮焚城第一百一十章 大朝會五第四百十二章 躊躇第一百零四章 朝局第二百七十五章 老兵不死第二百零七章 登聞鼓第三百七十四章 有人請皇上吃飯第三百七十三章 袁崇煥進京第四百六十三章各自算計第四百八十六章 安心第二百九十章 各自謀劃第十四章 愚蠢的女人第三百零六章 動手吧第二十一章 駕崩第四百六十六章 雷停雨歇第三百九十九章 人命官司第五十九章 接着密謀第四百八十九章 八百里加急第八十五章 熊廷弼第二十一章 駕崩第四十四章 徐光啓第四百一十九章 京城第一大訟師第四百七十章 草長鷹飛第五十八章 密謀第四百四十六章 鹽政第十七章 計劃第四百七十章 草長鷹飛第四十九章 讀聖賢書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婚一第四百零八章 給陳芳芳贖身第三百八十九章 無奈的抉擇第四十八章 周嘉謨第三百四十章 孫傳庭和袁可立第四百八十九章 八百里加急第三百三十七章 欽差大臣第三百七十四章 有人請皇上吃飯第二百二十八章 科爾沁第一百八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七十一章 燧發槍第一百五十六章 攻城第四百章 關係第三百一十五章 盧象升第二百五十七章 戚家軍第五百一十六章 行動吧第四百七十三章 小鎮第六十四章 妥協第二百六十二章 嚇破膽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等待第三百四十六章 改軍制第四百零六章 傳說中的陳圓圓第三白一十一章 去疑心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婚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聖旨來了第四十四章 徐光啓
第二百三十一章 動作第一百七十一章 午門獻俘第一百零二章 拜訪第四百四十九章 回京第三百三十五章 大雨傾盆第四百五十章 四百萬兩的戰艦第五百零八章 離心離德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亮了第三十五章 新皇帝第三百三十九章 因由第四百八十五章 沒死透第三百二十三章 出城第五十五章 無憂無慮第三百三十二章 選將第三百五十二章 朝議遼東第五百章 兵圍鐵嶺第二百五十五章 出乎預料的戰鬥力第一百七十六章 戚家刀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宴第四百五十八章 甘薯第四百零八章 給陳芳芳贖身第三十章 憤怒第二百五十四章 援軍來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動作第二章 提上褲子第四十四章 徐光啓第六十章 改弦更張第二百四十八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三百八十五章 御前第四百七十五章 三方人馬第九十八章 暗樁第四百一十七章 攔路喊冤第兩百零五章 龍昌第二百二十一章 范文程第二百五十八章 回京城第五百零二章 血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氣勢第三百八十五章 御前第三百六十一章 兩萬對十萬第十章 起風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抓人第五百零六章 意外之喜第三百一十二章 望江詩會第四百九十七章 騎兵對騎兵第八十四章 熊府第二百七十四章 血戰三屯營第五百零一章 火炮焚城第一百一十章 大朝會五第四百十二章 躊躇第一百零四章 朝局第二百七十五章 老兵不死第二百零七章 登聞鼓第三百七十四章 有人請皇上吃飯第三百七十三章 袁崇煥進京第四百六十三章各自算計第四百八十六章 安心第二百九十章 各自謀劃第十四章 愚蠢的女人第三百零六章 動手吧第二十一章 駕崩第四百六十六章 雷停雨歇第三百九十九章 人命官司第五十九章 接着密謀第四百八十九章 八百里加急第八十五章 熊廷弼第二十一章 駕崩第四十四章 徐光啓第四百一十九章 京城第一大訟師第四百七十章 草長鷹飛第五十八章 密謀第四百四十六章 鹽政第十七章 計劃第四百七十章 草長鷹飛第四十九章 讀聖賢書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婚一第四百零八章 給陳芳芳贖身第三百八十九章 無奈的抉擇第四十八章 周嘉謨第三百四十章 孫傳庭和袁可立第四百八十九章 八百里加急第三百三十七章 欽差大臣第三百七十四章 有人請皇上吃飯第二百二十八章 科爾沁第一百八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七十一章 燧發槍第一百五十六章 攻城第四百章 關係第三百一十五章 盧象升第二百五十七章 戚家軍第五百一十六章 行動吧第四百七十三章 小鎮第六十四章 妥協第二百六十二章 嚇破膽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等待第三百四十六章 改軍制第四百零六章 傳說中的陳圓圓第三白一十一章 去疑心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婚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聖旨來了第四十四章 徐光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