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一份奏摺

- -

看了一眼孫元化,天啓皇帝給了他一個讚賞的眼神,這個人實在是個人才。關於孫元化說的時間和花費,天啓皇帝也只能認可。雖然覺得時間稍微有些長,可是現在也只能這樣。入過加大規模,那每年的花費可就不止五百萬兩了。

造船上花費五百萬兩,其他的火器各方面,朝廷開銷都會越來越多。看來天啓皇帝接下來幾年的主要工作就是賺錢,至於制度上的改革還是要等啊!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這個皇帝能夠言出法隨。

在衆人的臉上掃視了一圈,天啓皇帝的目光落到了徐光啓的身上,沉聲說道:“徐愛卿,袁應泰去視察河工了,這工部的事情也是你在做。這樣吧!趁着這次的機會,把工部的將作監的一些事情畫出來。比如製造火器和軍械全都劃撥的火器廠去,所有的工匠也都牽過去。”

“是,皇上!”對着天啓皇帝施了一禮,徐光啓恭敬的說道,不過他的臉上卻沒有絲毫的喜悅,反而眉頭皺的緊緊的。

笑着點了點頭,天啓皇帝對徐光啓說道:“愛卿不必如此,你只管做你的事情,那些人不敢阻攔你的。不過愛卿記住,你要做的也就是接收將作監到火器廠,至於其他的人和事情,愛卿不要過問。”

聽了天啓皇帝的話,徐光啓微微一愣,顯然沒有想到天啓皇帝會這麼說。他的心裡忽然覺得有些不是滋味,沉吟了一下還想在說什麼。

見徐光啓又要開口,天啓皇帝輕輕的一揮手,沉聲說道:“徐愛卿,誰麼樣的官是大明朝的官,朕心裡有數。什麼樣的人該做官,朕心裡也有數。有些事情還是要等一等,時間不到是不可以的。”

徐光啓微微一愣,身子一顫之後便沒有在說什麼,臉上的表情也好看了很多。對着天啓皇帝施了一禮,徐光啓恭敬的說道:“陛下聖明,臣多慮了!”

“愛卿公忠體國,操勞國事,何罪之有!愛卿這樣做,朕的心裡只會很高興。”天啓皇帝看着徐光啓,笑着說道。

對於工部的將作監,天啓皇帝心裡十分的清楚,那裡面的水可是不淺。掌管着全國的火器鑄造,大部分的兵器鎧甲,裡面的油水可不是一般的多啊!這裡面牽扯的官員也是不少,如果清查一下不知道會有多少人死在這裡面。

徐光啓的心裡自然是不想放過這些人,這些都是國之蛀蟲,必須要予以嚴懲。現在天啓皇帝說時候未到,看來皇上的心裡有打算,徐光啓自然不會在說什麼。

幾個人又將詳細的細節像天啓皇帝彙報了一下,天啓皇帝也詢問了幾個自己想知道的問題,似乎覺得差不多了,幾個人便告辭離開了。

“皇上,龍昌商號那邊有呈報上來!”幾個人都走了,王承恩快步的來到天啓皇帝的身邊,恭敬的說道。

輕輕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看着王承恩說道:“知道宮裡和龍昌商號有關的只有你和陳洪,現在龍昌商號那邊是誰負責?”

“回皇上,對宮裡負責的這個人叫陳桓,是陳洪陳公公的侄子。”王承恩小心翼翼的看着天啓皇帝,輕聲的說道。

天啓皇帝的神色沒有什麼變化,這件事情陳洪和天啓皇帝商量過,雖然龍昌商號那裡有方家,可是私下裡有不少從東廠和錦衣衛掉過來的人。這些人也是需要有人統屬了,現在負責的人就是陳洪的侄子陳桓。

將王承恩遞過來的東西拿過來,天啓皇帝輕輕的打開看了一下,上面說的不過是龍昌商號在張家口的事情。現在整個張家口的貿易已經被龍昌商號壟斷,也有很多晉陝的商人找上門,生意已經漸漸的上了軌道。

回想龍昌商號的分佈的地址,現在也就是京城附近和張家口,這一已經讓龍昌商號很惹眼了。看來從現在看是要低調一點了,慢慢的增加人手,慢慢的滲透。

閉上眼睛想了想,天啓皇帝慢慢的陷入了沉思。一邊的王承恩看到這一幕,便躬着身子退了出去,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他自然是有經驗的。

鳳陽府,靈璧縣,縣衙。

坐在大廳裡的人只有兩個,一個是河道欽差左良玉,另外一個是朝廷派來的賑災欽差袁應泰。至於鳳陽知府已經回去了,災情已經穩定了下來,府裡還有很多事情他不能總呆在這裡。

賑災的事情下有靈璧知縣,上有兩位欽差,他在這裡也沒什麼作爲。

“左大人,你那裡有什麼情況嗎?”看了一眼左光斗,袁應泰沉聲問道。對於左光斗他是知道的,自己調任京城的時候,左光斗去的遼東。只是袁應泰也沒想到,這位這麼快就回來。不過天啓皇帝器重左光斗是所有人都知道的,袁應泰心裡也明白。

看了一眼袁應泰,左光斗沉聲說道:“袁大人,本官這邊已經考察的差不多了,原來的河道那邊沒什麼問題。因爲有原本的河道淤積,如果好好收拾一下都是上好的良田。本官大概看了一下,大概有五萬畝左右,應該夠彌補被淹百姓的田地了。”

聽了左光斗的話,袁應泰緩緩的點了點頭,顯然是非常滿意的。其實一開始袁應泰對左光斗頗爲不以爲然,他是非常有能力的人,不過在他看來左光斗就是本事平平了。

不過經過這幾天的相處,袁應泰對左光斗的印象有了很大的改觀,頗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左光斗無論是治理河道,或者是對百姓對爲官的見解,袁應泰都覺得和自己很合得來。

沉吟了一下,袁應泰沉聲說道:“既然這樣那我們就上書皇上吧!這邊賑災的事情安排下去,我們要抓緊的是新的河道以及兩側的河提。”

左光斗也贊同的點了點頭,經過幾年的考察,兩個人都發現其實災情並沒有看上去那麼嚴重。不過縣城被淹了,以後重建或許很麻煩,不過相比於治河這些都交給地方官去頭疼吧!

兩個人有研究了一下細節,反覆斟酌之後,袁應泰執筆,左光斗署名,這樣一份奏摺便寫好了。

通政司位於紫禁城的東門外,這是一個看起來並不起眼的衙門,可是也沒人敢小瞧這個地方。通政司是大明朝文武官員必須知道的一個衙門,這裡掌內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訴之件,俗稱銀臺。

一匹快馬來到通政司的門口,拉住馬匹之後,這個人迅速的翻身下馬。將馬匹交給了看門的人之後,便大步的向裡面走去。看門的見這個人穿的遼東的軍服,便沒有阻攔。

通政司和其他的衙門不同,其他的衙門或許需要門敬什麼的,不然門子也會爲難你,可是通政司卻不同。無路是什麼樣的門子,沒有人敢這樣做。來到通政司的人,全都是向上遞摺子,誰知道哪個是重要的。如果因爲門子耽誤了大事,門子是吃罪不起的。

剛剛來的那個人一看就是遼東來人,這樣的人誰知道帶着什麼消息,如果是遼東軍情,誰攔住,誰死!

“這位大人,這是遼東督師熊廷弼大人的奏摺,非常的重要,請儘快轉成內閣!”士卒來到一個知事的身邊,恭敬的施了一禮,將一份奏摺交給了對方。

慎重的接過奏摺,知事面容嚴肅的說道:“放心,等一下便送去!”遼東督師的摺子沒有人敢耽誤,哪怕是通政司的通政使,更不要說一個小小的八品知事。

通政司距離內閣並不遠,只要進了紫禁城的東門就能看到內閣值事房。知事拿着奏摺快步的走進內閣,不過頭卻不敢左右看,因爲站崗的大漢將軍全都盯着他。

快步的走到劉一璟的身邊,韓曠左右看了看,見沒人注意自己,在劉一璟耳邊小聲的說道:“劉公,這裡有一份奏摺你看看!”

見韓曠神情嚴肅,劉一璟就是一愣,平日了大家都是各自票擬奏摺,只有遇到拿不準的奏摺纔會交給自己看。不過也沒有韓曠如此這般謹慎,接過奏摺之後,劉一璟緩緩的打開觀看。

很快劉一璟的手便開始顫抖,額頭上也出現了細密的汗珠,良久劉一璟纔將奏摺放下。看了一眼韓曠,劉一璟苦笑則說道:“這個熊廷弼真是不老實,這又是一件大事情了。”

韓曠則是冷冷的哼了一聲,頗爲不屑的說道:“讀聖賢書,行事確如莽夫,聖人的臉都被他丟盡了。”

劉一璟微微一愣,不過只是不置可否的笑了笑,他心裡清楚韓曠在想什麼。東林黨的事情因爲熊廷弼而起,對熊廷弼他自然是沒有什麼好感。不過劉一璟的心裡卻是一沉,這次恐怕會牽連到自己等人啊!

東林黨的事情皇上沒有怪罪自己這些人,可是劉一璟的心裡可是非常的不踏實。低着頭想了想,劉一璟沉聲說道:“進宮面見皇上吧!這件事情我們做不了主!”

“這件事情皇上不會同意的,熊廷弼這是在自尋死路!”韓曠冷冷的笑着,一臉的不屑,只是他沒看到劉一璟臉上那一抹擔憂。

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流駱思恭第四百五十一章 駱思恭站起來第三百零五章 孫承宗回來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出城第四百章 關係第二百七十四章 血戰三屯營第三百零八章 不一樣的心思第二百七十四章 血戰三屯營第一百三十八章 找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造反了第二百五十章 遵化第二百九十七章 兵圍張家口第十二章 苦逼集合體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啓皇帝的新動作第十八章 寶劍第一百七十四章 最根本的問題第十八章 寶劍第二百六十八章 火焚廣寧城第三百五十二章 朝議遼東第四百二十三章 賬冊第四十六章 木盒第一百二十四章 工部尚書第三十一章 妥協第三百零三章 把水攪渾第一百八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三十七章 準備第十八章 寶劍第十三章 無聊的朝會第四百一十四章 皇上上公堂第四百九十一章 圍城第二百一十七章 夜襲第一百三十五章 局勢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警察第一百九十一章 騎兵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婚一第四百章 關係第二百零九章 內閣大學士第五百一十五章 三方準備第四百一十七章 攔路喊冤第五百零八章 離心離德第一百九十七章 綁架第四百六十三章各自算計第二百一十九章 佔領第四百三十四章 萬事俱備第四百一十四章 皇上上公堂第三百七十六章 動作第二百三十九章 分兵第十三章 無聊的朝會第二百七十四章 血戰三屯營第四百四十六章 鹽政第四百零四章 春風十里揚州路第三百七十七章 四人傳奇第一百五十九章 喝酒第四十一章 參選第四百三十二章 許顯純到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抓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孫承宗赴遼第二百三十五章 徐家集第四百零七章 逛妓院第四百十二章 躊躇第七十二章 試炮第二百三十五章 徐家集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起死吧第一百六十二章 血戰瀋陽城第四百四十五章 食鹽第二百零七章 登聞鼓第一百章 葉志高第二百二十九章 互相依託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千五百萬兩白銀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兵壓境第一百八十九章 阻力第五十八章 密謀第三十八章 選後第三百二十九章 天啓皇帝的師弟第十五章 呂后第一百一十八章 要當爹了第六十一章 謀劃第一百五十七章 安全了第二十四章 序幕第三百三十六章 心第九章 仙藥第四百七十二章 終於到了第一百六十章 人手第二百七十七章 兩軍交鋒第四百三十一章 御製大誥第三百零五章 孫承宗回來了第六十三章 莫須有第一百四十三章 艾菲斯第四百九十五章 地道第三百一十五章 盧象升第三百三十九章 因由第五百零九章 宋應升的懷疑第一百五十四章 開戰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工部尚書第三百九十二章 血戰赤水第四百九十四章 請辭第七十章 火器廠第二百七十四章 血戰三屯營第三百三十四章 二臣傳第三百一十章 天啓皇帝的希望
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流駱思恭第四百五十一章 駱思恭站起來第三百零五章 孫承宗回來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出城第四百章 關係第二百七十四章 血戰三屯營第三百零八章 不一樣的心思第二百七十四章 血戰三屯營第一百三十八章 找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造反了第二百五十章 遵化第二百九十七章 兵圍張家口第十二章 苦逼集合體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啓皇帝的新動作第十八章 寶劍第一百七十四章 最根本的問題第十八章 寶劍第二百六十八章 火焚廣寧城第三百五十二章 朝議遼東第四百二十三章 賬冊第四十六章 木盒第一百二十四章 工部尚書第三十一章 妥協第三百零三章 把水攪渾第一百八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三十七章 準備第十八章 寶劍第十三章 無聊的朝會第四百一十四章 皇上上公堂第四百九十一章 圍城第二百一十七章 夜襲第一百三十五章 局勢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警察第一百九十一章 騎兵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婚一第四百章 關係第二百零九章 內閣大學士第五百一十五章 三方準備第四百一十七章 攔路喊冤第五百零八章 離心離德第一百九十七章 綁架第四百六十三章各自算計第二百一十九章 佔領第四百三十四章 萬事俱備第四百一十四章 皇上上公堂第三百七十六章 動作第二百三十九章 分兵第十三章 無聊的朝會第二百七十四章 血戰三屯營第四百四十六章 鹽政第四百零四章 春風十里揚州路第三百七十七章 四人傳奇第一百五十九章 喝酒第四十一章 參選第四百三十二章 許顯純到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抓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孫承宗赴遼第二百三十五章 徐家集第四百零七章 逛妓院第四百十二章 躊躇第七十二章 試炮第二百三十五章 徐家集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起死吧第一百六十二章 血戰瀋陽城第四百四十五章 食鹽第二百零七章 登聞鼓第一百章 葉志高第二百二十九章 互相依託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千五百萬兩白銀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兵壓境第一百八十九章 阻力第五十八章 密謀第三十八章 選後第三百二十九章 天啓皇帝的師弟第十五章 呂后第一百一十八章 要當爹了第六十一章 謀劃第一百五十七章 安全了第二十四章 序幕第三百三十六章 心第九章 仙藥第四百七十二章 終於到了第一百六十章 人手第二百七十七章 兩軍交鋒第四百三十一章 御製大誥第三百零五章 孫承宗回來了第六十三章 莫須有第一百四十三章 艾菲斯第四百九十五章 地道第三百一十五章 盧象升第三百三十九章 因由第五百零九章 宋應升的懷疑第一百五十四章 開戰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工部尚書第三百九十二章 血戰赤水第四百九十四章 請辭第七十章 火器廠第二百七十四章 血戰三屯營第三百三十四章 二臣傳第三百一十章 天啓皇帝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