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九姓漁民

第105章 九姓漁民

一場突如其來的颱風襲擊了大明沿海,寧波港也大受影響,甚至整個港口都封了,嚴禁任何船隻外出,而李節等人也都嚇了一身冷汗,幸虧他們提前幾天回到港口,否則在清剿倭寇時遇到這場颱風,恐怕整個寧波水軍都要全軍覆沒。

聽着窗外呼呼的風聲,李節也無比想念後世的天氣預報,後世的颱風剛形成時,無論是網絡還是電視的天氣預報,就會早早的開始提醒大家注意天氣,可是現在倒好,只有颱風糊你一臉時,你纔會知道原來臺風已經來了。

“這麼大的風暴,也不知道家裡那邊怎麼樣了?”坐在李節對面的鄒普勝這時卻滿臉愁容的道,他們居住在海島上,受到風暴的影響更大,每次風暴過後,他們居住的村寨都要大修一遍。

“寧波距離澎湖還是有些距離的,這邊的風大,也許澎湖那邊只是受到一些涉及。”李節這時也開口安慰道,事實上他前世生活在內陸,雖然從網絡或電視上看過颱風肆虐的場景,但對臺風的影響的範圍並不怎麼了解。

“希望如此!”鄒普勝也小聲的點頭道,不過他隨即就擡起頭看着李節又道,“李副使,上次您的一番話,也讓老朽如同醍醐灌頂,只不過我苦思多日,卻還是沒想到出有什麼好的出路,還請李副使爲老朽指點迷津!”

鄒普勝說到最後時,也站起來向李節行禮,他都是可以做李節爺爺的人了,但爲了自己的後人部衆的將來,卻甘願向李節這麼一個十幾歲的少年請教。

李節也急忙站起來還禮,隨後請對方再次坐下後,這才沉思了片刻開口道:“鄒道長,你們不願也不能回內陸,而留在大明沿海的話,官府打壓你們,百姓嫌棄你們,隨着海禁越來越嚴,你們的生存環境也會越來越惡劣,所以唯一的辦法就只有主動走出去了!”

“走出去?怎麼走出去?”鄒普勝聽到李節的話也愣住了。

“鄒道長你們居住的海邊,肯定和外界接觸過,應該知道就算是在海外,也有許多地方適合居住,有些地方的氣候條件甚至不比大明差。”李節再次笑呵呵的解釋道。

“這些我當然知道,可條件越好的地方,就越早有人居住,我們就算是想移居過去也不可能,總不能和當地人搶地盤吧?”鄒普勝卻是露出爲難的表情道。

“爲什麼不能搶,那些倭寇就是在倭國混不下去的武士,最後乘船來到咱們大明沿海,缺什麼就去搶什麼,他們可以這麼做,你們爲何不能這麼做?”李節說到最後聲音也冷了下來。

“說來說去,李副使你不還是讓我們做倭寇嗎?”鄒普勝聽到這裡卻有些糊塗了。

“非也非也!我可不是讓你們做倭寇,而是讓你們幫助朝廷,徹底的解決倭寇!”

李節說着轉身拿過一張地圖,然後在桌子上鋪開,鄒普勝也好奇的看向圖上,卻發現這是張沿海的地圖,但地形卻有些陌生,似乎並不是大明的沿海?

只見李節伸手一指圖上一條如蟲子般的海島開口道:“鄒道長,你可知這是哪裡?”

“這個……不知!”鄒普勝搖了搖頭,這張沿海的地圖他也是第一次見。

“這裡就是倭國,而旁邊的陸地其實是高麗!”李節指着地圖介紹道。

“這就是倭國?”鄒普勝聞言也露出驚訝的表情,他雖然知道倭寇來自倭國,也知道倭國在大明東北方向,但卻並沒有去過,更沒見過倭國的海圖。

李節這時又指向倭國與高麗之間的一座小島再次介紹道:“鄒道長請看,這座島名叫對馬島,也是倭寇真正的發源地,倭國走投無路的武士,一般都會先到對馬島,然後再乘着小船漂流到大明沿海,這點錦衣衛也已經審問的十分清楚了!”

對馬島在後世最有名的事蹟,就是日俄曾經在這裡發生過海戰,最後以俄國戰敗,使得日本可以把手伸向朝鮮和中國的東北。

不過在此之前,對馬島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賊窩,臭名昭著的倭寇就是出自這裡,朝鮮曾經多次發兵攻打對馬島,爲的就是解決倭寇的問題,畢竟倭寇不僅騷擾大明沿海,對朝鮮沿海也大加搶掠,甚至多次攻入朝鮮的內陸,使朝鮮半島深受倭寇之害!

鄒普勝看着地圖上小小的對馬島卻陷入到沉思之中,過了好一會兒這才擡頭看着李節問道:“李副使您告訴我這些,難道是想讓我們去倭國,確切的說是這個對馬島居住?”

“不錯,對馬島雖然有倭寇,但鄒道長手下的部衆也不在少數,再加上朝廷的支持,讓你們打下對馬島也並非難事。”李節笑呵呵的再次道,似乎鄒普勝帶人去對馬島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

“我有兩個問題,第一,我們爲什麼要去對馬島,畢竟現在我們居住的流求大島雖然惡劣,但對馬島那邊恐怕也不比流求大島強,甚至可能還不如流求大島。第二,朝廷爲什麼要幫助我們?”鄒普勝這時也站直了身子道,他感覺李節的這個提議十分不靠譜。

李節早就料到鄒普勝會這麼問,於是只見他自信的一笑道:“對馬島只是一個跳板,我真正的要給你們指的明路,其實是它東面的九州島,這裡氣候溫和、土地肥沃,又有許多的礦產,最關鍵的是,相比流求大島,九州島的土地已經被開墾出來,只要你們能打下來,直接就可以耕種居住,遠比流求大島強得多!”

說到這裡時,李節頓了一下這纔回答第二個問道:“至於朝廷爲什麼要幫助你們,當然是爲了徹底解決倭寇的問題,現在雖然消滅了這批倭寇,但只要倭國還在,倭寇就源源不絕,如果你們佔據了對馬島和九州島,就相當於堵住了倭寇南下的道路,倭寇自然也就解決了。”

對於李節的解釋,鄒普勝卻再次搖頭道:“李副使你太看得起我們了,雖然我手下的部衆有數萬人,但大都是老弱婦嬬,真正能戰之士不過幾千人,這九州島面積廣闊,島上的倭人肯定不在少數,只憑我們這點人,打下小小的對馬島都勉強,更別說九州島了。”

鄒普勝說到最後時,幾乎想要站起來走人,因爲在他看來,李節的提議簡直就是讓他們去送死,雖然他擔心後世子孫的前途,但也不想馬上把手下的部衆送到戰場上自殺。

李節當然也看出了鄒普勝的想法,不過他依然十分自信的一笑,隨後從懷中拿出一份文書遞給對方道:“鄒道長不要妄自菲薄,你能動用的兵力可不是區區幾千人,事實上還有一支力量能夠聽你調動,只是就看你們願不願意了?”

鄒普勝好奇的接過文書,當他打開看到上面的內容時,整個人卻一下子僵立當場,臉上的神色也變得十分複雜,有屈辱,有後悔,但更多的卻是滔天的憤怒!

過了好一會兒,鄒普勝才剋制住自己心中的憤怒,隨即長長的吸了口氣道:“張兄他知道這些嗎?”

“他不知道,這份情報是我通過錦衣衛纔拿到的!”李節也嘆了口氣回答道。

“我們去見張兄!”鄒普勝當即把文書放在懷裡,然後拿起旁邊的蓑衣穿上,文書上的內容太過沉重,他必須要找個人一起分擔。

李節也理解鄒普勝的心情,當即也穿上蓑衣,冒着風雨出了門,兩人很快來到張定邊的住處,當進房間時,卻看到張定邊一身短衣打扮,頭上也冒着蒸騰的熱氣,估計剛纔正在練武,這也是他的老習慣了,只要一有空閒,就會練習武藝,據說他有次練武時遇到老虎,結果被他一棍子給打死了,雖然有些誇張,但張定邊的武藝絕對不是一般人可比。

“張兄你看看這個!”鄒普勝神情沉重的把文書交給張定邊道。

張定邊也正在奇怪,不知道李節和鄒普勝爲什麼冒着風雨來找自己,當下接過文書後,剛看了幾眼,臉上的表情也一下子變得猙獰無比,右手猛然擡起,然後狠狠的拍在桌子上。

只聽“呯~”的一聲巨響,一張結實無比的實木桌子,竟然被張定邊拍成了兩半,細小的木屑紛飛,打到李節的臉上有些生疼。

“李節,這就是你們大明對待百姓的手段?”張定邊拍斷桌子後,忽然伸手抓住李節的衣領大聲質問道,兩隻眼睛也變得通紅,就像是一隻擇人而食的猛獸。

“張兄息怒,以李副使的年紀,這件事肯定與他無關!”鄒普勝看到張定邊的反應也嚇了一跳,當即上前勸道,生怕他傷了李節,畢竟這份情報還是李節給他的。

張定邊剛纔只是怒火攻心,這時也猛然冷靜下來,當即就放開了李節的衣領,隨即卻又虎目含淚道:“我們都已經敗了,爲何朱元璋還如此小氣,竟然如此爲難這些老兄弟?”

正所謂“男兒有淚不輕彈”,更何況是張定邊這種殺伐果斷的老將,可是當看到文書上的內容時,他卻忍不住流下眼淚,因爲這份文書碰觸到他心中的痛處。

李節這時也不知道該怎麼安慰對方,這份文書上記錄的其實是關於“九姓漁民”的情況,所謂九姓漁民,其實就是指陳友諒戰敗後的舊部,主要生活在新安江、錢塘江中上游一帶,當初陳友諒極擅水戰,這些舊部也以水軍爲主。

只不過在陳友諒戰敗後,朱元璋痛恨朱友諒,又怕他的舊部造反,所以命當地的官府對這些舊部嚴加看管,不但禁止他們上岸,而且還禁止他們參加科舉,不準穿長衫鞋子,更不要說與岸上人通婚了。

可以說九姓漁民就是內陸的疍民,甚至比疍民還要慘,因爲疍民至少還有自由,可他們卻要時刻受官府的監視。

這些陳友諒的舊部剛開始倒還十分硬氣,可人總是要生活的,他們居住在船上,只能靠打漁、運輸爲生,但這些收入微薄,根本不能養家,於是時間一久,有些人就開始墮落了,許多女人開始出賣身體,甚至家裡的男人搖船,女子就在船上接客,如此一來,九姓漁民的名聲也更臭了。

鄒普勝戰敗後就出海了,張定邊則出家不問世事,兩人都是第一次知道,當年的那些老兄弟們,竟然淪落到如此悽慘的地步。

想到這裡,張定邊也恨不得直接舉起反旗,殺向金陵砍掉朱元璋的腦袋,可惜冰冷的事實告訴他,以大明現在國力,他們現在造反根本就是自尋死路。

李節看着悲憤的張定邊,心中也鬆了口氣,張定邊和鄒普勝這邊應該沒有問題了,不過接下來就要說服老朱,讓他同意把這些陳友諒的舊部動員起來,以老朱固執的脾氣,想要說服他可不是一件易事,不過李節卻有一個殺手鐗,只要他用出這個殺手鐗,老朱肯定會同意的!

(本章完)

第175章 室內泳池第458章 安南之變(上)第826章 美洲騙局第597章 句容縣衙(下)第290章 朱允熥的去向第146章 舟山島上的漁民(上)第750章 美洲物產展覽會第286章 駙馬不好當第19章 一屋子天潢貴胄第817章 太傅第660章 前路被堵第751章 黃金與白銀第86章 你在和朕講條件?第277章 朱家子孫怎能不行?第772章 德安縣城(下)第640章 海權時代的開始第308章 白銀與寶鈔第263章 探監第717章 私下接觸(上)第107章 公主要出宮第131章 李節的誠意第316章 蒙對了?第487章 長歪的愛情觀第414章 醫科(下)第411章 松江好玩嗎第74章 拼命三郎朱標第113章 收屍第126章 御賜腰刀第597章 句容縣衙(下)第638章 參觀第249章 女兒家的書第266章 人約黃昏後第565章 疑點重重第645章 被扣押的使團(下)第96章 故人見面,拔刀相向第551章 聽進去就行第367章 盜墓賊第793章 寧王朱權第631章 新事物第510章 乾清宮外第161章 開城之亂(中)第149章 演一場戲第295章 我姓朱第333章 下雪吃火鍋第188章 有人截胡第195章 籌備中的武學第262章 催更的來了第420章 轉動的蒸汽機第283章 大婚第238章 老朱被說動了第490章 剋扣第182章 命苦的堂妹第531章 返城第202章 大移民與戶籍制第321章 聰明人做傻事第309章 第三支力量第460章 安南之變(下)第821章 太子出京(上)第46章 色目官員第648章 逃亡(下)第446章 壽宴上的小插曲第98章 舊部第745章 獻給公子第414章 醫科(下)第788章 削藩(上)第29章 多疑的老朱第245章 一本三國引發的風波第706章 市舶總司第429章 南下的船隊第152章 更大的支持第200章 所謂宗族第640章 海權時代的開始第611章 軟禁中的朱允炆第289章 倭國?女真人?第17章 收回家產第415章 朱孟熜的病(上)第294章 女婿上門第66章 朱允熥要出宮完本感言第399章 分化第611章 軟禁中的朱允炆第580章 郎中馬忠第43章 地球儀(求推薦收藏)第40章 朕要見他第770章 新的進展第176章 常遇春的孫子第398章 階梯田稅第497章 徇私枉法第144章 調戲朱玉寧第382章 士氣提升第330章 是否出城?第14章 固執的李祝第791章 王爺去哪兒?第162章 開城之亂(下)第188章 有人截胡第664章 叉力失之戰(上)第724章 工匠營的改變第326章 災民營(下)第449章 巧遇第585章 找什麼東西
第175章 室內泳池第458章 安南之變(上)第826章 美洲騙局第597章 句容縣衙(下)第290章 朱允熥的去向第146章 舟山島上的漁民(上)第750章 美洲物產展覽會第286章 駙馬不好當第19章 一屋子天潢貴胄第817章 太傅第660章 前路被堵第751章 黃金與白銀第86章 你在和朕講條件?第277章 朱家子孫怎能不行?第772章 德安縣城(下)第640章 海權時代的開始第308章 白銀與寶鈔第263章 探監第717章 私下接觸(上)第107章 公主要出宮第131章 李節的誠意第316章 蒙對了?第487章 長歪的愛情觀第414章 醫科(下)第411章 松江好玩嗎第74章 拼命三郎朱標第113章 收屍第126章 御賜腰刀第597章 句容縣衙(下)第638章 參觀第249章 女兒家的書第266章 人約黃昏後第565章 疑點重重第645章 被扣押的使團(下)第96章 故人見面,拔刀相向第551章 聽進去就行第367章 盜墓賊第793章 寧王朱權第631章 新事物第510章 乾清宮外第161章 開城之亂(中)第149章 演一場戲第295章 我姓朱第333章 下雪吃火鍋第188章 有人截胡第195章 籌備中的武學第262章 催更的來了第420章 轉動的蒸汽機第283章 大婚第238章 老朱被說動了第490章 剋扣第182章 命苦的堂妹第531章 返城第202章 大移民與戶籍制第321章 聰明人做傻事第309章 第三支力量第460章 安南之變(下)第821章 太子出京(上)第46章 色目官員第648章 逃亡(下)第446章 壽宴上的小插曲第98章 舊部第745章 獻給公子第414章 醫科(下)第788章 削藩(上)第29章 多疑的老朱第245章 一本三國引發的風波第706章 市舶總司第429章 南下的船隊第152章 更大的支持第200章 所謂宗族第640章 海權時代的開始第611章 軟禁中的朱允炆第289章 倭國?女真人?第17章 收回家產第415章 朱孟熜的病(上)第294章 女婿上門第66章 朱允熥要出宮完本感言第399章 分化第611章 軟禁中的朱允炆第580章 郎中馬忠第43章 地球儀(求推薦收藏)第40章 朕要見他第770章 新的進展第176章 常遇春的孫子第398章 階梯田稅第497章 徇私枉法第144章 調戲朱玉寧第382章 士氣提升第330章 是否出城?第14章 固執的李祝第791章 王爺去哪兒?第162章 開城之亂(下)第188章 有人截胡第664章 叉力失之戰(上)第724章 工匠營的改變第326章 災民營(下)第449章 巧遇第585章 找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