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籌備中的武學

第195章 籌備中的武學

年過完了,李節引着湯和與馮勝來到武學,只見這裡已經變成一片繁忙的大工地,因爲時間比較緊,劉英也催的比較急,所以剛過年,工部就把工匠們全都召來繼續幹活,爭取早點讓武學投入使用。

“兩位請看,這裡就是上課的地方,主要是教官爲學生講解兵法,以及進行戰役的推演等等……”李節指着前面正在建造一排教室向湯和兩人介紹道。

聽着李節的講解,湯和與馮勝也都是連連點頭,整個武學的規劃並沒有什麼問題,甚至有許多他們沒想到的,李節也替他們想到了,這讓馮勝也終於知道爲何陛下對李節如此信任了。

等到轉了一圈後,李節請湯和兩人來到原來的議事廳,這裡並沒有什麼大改動,依然是議事待客的地方,李節燒開水親自泡茶,然後三人坐下來邊品茶邊聊天。

“小子,你在高麗和倭國鬧的挺大啊,聽說連燕王都被你帶到高麗了?”湯和不愧是消息靈通,連朱棣在高麗的事情也知道。

“燕王去了高麗?”旁邊的馮勝聞言卻是愣住了,相比湯和,他在鳳陽卻如同囚禁,對外界的消息也知道的很少。

“高麗發生了內亂,是他們主動請燕王去平亂的,這和我可沒什麼太大的關係。”李節笑着解釋道。

“這話你和別人說去,高麗現在都快被燕王徹底掌控了,倭國也丟了一大塊領土,這可全都是你乾的好事。”湯和聽到李節的話卻是白了他一眼,隨後又給馮勝講了一下倭國與高麗的事,當然有些方面他知道的也有限,只能講一個大概。

“沒想到朝廷已經開始對倭國用兵了,高麗那邊有燕王在,應該也不是什麼問題,想來用不了多久,倭國也將盡入我大明手中!”馮勝聽完湯和的講述也大爲振奮的道,打下了倭國,大明沿海也就再也沒有倭寇之患了。

“湯爺爺,武學估計在今年六七月份就能正式啓用,不過還需要您和宋國公一起編纂出一部教材出來,另外還有對學員的教學等等,也都需要你們來擬定!”李節這時卻轉移話題道。

“這件事我可做不來,畢竟我讀書少,當初要不是陛下逼着我們學,恐怕我現在連大字都不認識幾個,不過老馮卻是博學多才,他來做這件事最合適!”湯和說到最後也一指旁邊的馮勝道。

湯和是窮苦人出身,小時候都沒讀過書,只是後來參軍後,才被老朱逼着識了字,但也僅僅限於識字而已,他的兵法都是從實戰中總結出來的,相比之下,馮勝纔是真正的兵法大家。

“我來就我來,不過這可能需要一段時間。”馮勝也沒客氣,畢竟他知道湯和的斤兩,這件事還非他不可,這也是老朱把他召回來的原因。

“宋國公不必着急,現在還有半年的時間,只要能在半年內能編纂出來就行,另外前宋的武學是用現成的兵法來做教材,其實您也可以把這些兵法拿來用,只是需要對這些兵法添加一些註解,使之更加適合我大明軍中的情況。”李節聞言也是笑道。

“那就更好辦了,我也有一些練兵、用兵的心得,另外我大哥去世時,也留下一些用兵的經驗,本來他想編一部兵書,可惜沒完成,現在倒是可以拿到武學中使用。”

馮勝說到最後時也嘆了口氣,他這輩子最敬佩的人就是他大哥馮國用,甚至在他看來,大哥的才華勝過他百倍,如果不是自己大哥死的太早,恐怕也輪不到徐達、常遇春這些人出風頭。

聊了一會武學的事,湯和忽然看了看左右再次問道:“那些鐵冊軍的小子都在哪,怎麼沒見到他們?”

“這個我知道,諶兒說武學最近要大修,剛好他們也要去熱氣球作坊,學習一下熱氣球的操作與原理,所以這段時間都不在這裡。”馮勝笑着回答道,他兒子馮諶就在鐵冊軍中,所以對這些人的去向還是十分清楚的。

“你這麼一說,我忽然想把我那個大孫子也叫到武學來了!”湯和說到這裡也露出沉思的神色,各家公侯都把自己的兒孫送到鐵冊軍中做人質,但唯獨湯和是個例外,一來當時他不在京城,二來他最受老朱的信任,所以他根本不需要把子孫送來做人質。

“我覺得可以,湯兄爲人穩重,就是少了些歷練,進來武學肯定能學到不少東西,就算日後不進入軍中任職,也能結識一些朋友!”李節立刻勸道,當初他可答應過湯和,要保湯家兩代人的富貴,所以他也不希望湯家爛泥扶不上牆,否則他得花多少精力給他們擦屁股?

“行,我給孫子取名爲湯晟,沐英那個沒眼力的小子,竟然把他的兒子也取名叫沐晟,都是‘晟’字輩的,我不信自己的孫子就比不上他兒子!”湯和說到這裡也一拍桌子做出決定,沐晟比湯晟大不了幾歲,可人家都已經能夠獨立領兵了,這點讓湯和也十分不服氣。

李節聞言也是呵呵一笑湯晟和沐晟他都認識,不過說實話,湯晟是個老實孩子,本本分分沒什麼壞心思,當然也沒有什麼出色的地方,而沐晟就不一樣了,人家有野心有能力,哪怕爵位不如湯家,但日後的成就肯定不比湯和差。

“李少學,我聽說軍中已經開始裝備熱氣球了,那咱們武學日後是不是也要裝備一些熱氣球?”馮勝這時再次開口問道。

“那是當然,普通的將士只需要學會熱氣球的操作就行了,但咱們武學不但要學操作,而且還要讓他們明白熱氣球的原理,甚至有可能的話,我還想給他們上一些其它的課,比如算學、天文、地理之類的,這些對打仗也很有幫助。”李節再次點頭道。

“要學!一定要學!”馮勝聽到李節的話也立刻同意道,一個普通的將領,不懂天文地理和算學也就罷了,但若是想做名將,甚至是大將軍,就必須懂得這些,否則根本無法掌控一場戰役的勝負!

湯和對此也沒有意見,雖然他不懂什麼天文地理和算學,但他也知道,自己和馮勝的差距就是因爲讀書太少,人家徐達是邊打仗邊學,所以才能做大將軍,至於常遇春,則是天生的大將之才,幾百年都不出一個,所以別人也羨慕不來。

正說話的時候,劉英忽然從外面回來了,他最近一直督促着工部那邊,所以經常四處跑,有時一連幾天都見不到人影。

劉英進來也立刻與湯和兩人見禮,他們三人也都是老熟人,倒也沒什麼拘束,劉英喝了口茶後,也把武學的進度大概的講了一下,然後又和李節他們討論了一下武學各方面的一些細節問題。

對於武學,他們四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這時也提出來互相參考一下,有問題的就改正,沒問題的就暫時記下來,其中馮勝提出的意見最多,畢竟他對軍事方面最瞭解,提出的意見都很有針對性,倒是讓整個武學的計劃也更加完善。

最後四人終於討論出一個總體的方案,而且每個人都分配了各自的任務,其中李節倒是沒有什麼具體的任務,主要是負責協調各方面,說白了就是哪裡需要他就去哪裡,比如接下來他主要負責幫着劉英改建武學,另外再幫馮勝寫出一個教學章程來,而湯和則去接管了鐵冊軍那幫勳貴子弟。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李節也幾乎都泡在武學中,根本沒時間再去宮中,倒是朱允熥經常跑來武學,一是跟着李節學着處理一些事務,二來也是熟悉一下武學的環境,因爲李節告訴過他武學的重要性,再加上他本身就對軍隊的事很感興趣,所以也經常往武學跑。

這天下午,朱允熥幫着李節調度了一批武學的物資,又測試了一下工匠施工的質量,趁着休息的時間,他忽然向李節問道:“李伴讀,你說我能不能來武學操練?”

“你?”李節聞言也是一愣,隨後想了想也有些不確定的道,“這個我也說不準,你最好還是去問一下陛下或太子。”

“我爹最近一直在忙着出巡的事,根本沒功夫理我,皇爺爺也很忙,我怕他不同意再生氣,所以也不敢去問。”朱允熥雙手一攤道。

“太子那邊我說不準,不過陛下就算不同意也絕不會生氣,當初太子和其它皇子年少時,都曾經參加過操練,一直持續到他們成年才結束。”李節說到最後也是一笑道。

當初在濟州島時,李節曾經聽朱棣說過,每次急行軍時,都是他揹着朱標往前跑,而且次次都能拿第一,估計當時朱標還不是特別胖,否則朱棣肯定也背不動他。

“那我可去問了!”朱允熥聞言也眼睛一亮道,只要皇爺爺點頭,父親那裡就算不願意也沒用。

“放心大膽的去吧,說話時自信點,陛下最不喜歡別人畏首畏尾!”李節拍了拍朱允熥的肩膀鼓勵道。

聽到李節這麼說,朱允熥也立刻有了信心,不過緊接着他忽然又想到另一件事,於是再次開口問道:“你和父親出巡的日期決定了嗎,什麼時候離京?”

(本章完)

第71章 風雨欲來第409章 楚王朱楨第630章 朱雪晴的提醒第677章 虛實第780章 潭王朱梓第536章 殿下請吧第533章 感人師生情第317章 兇犯死了?第74章 拼命三郎朱標第330章 是否出城?第330章 是否出城?第135章 可歌可泣的送死精神第716章 帖木兒的死訊第137章 打着燈籠找自己第493章 誰給他們的膽量?第169章 肯定沒好事第726章 堅強的兀魯伯第72章 老朱認錯(求推薦收藏)第702章 探望(上)第487章 長歪的愛情觀第631章 新事物第663章 朱棣與傅友德第370章 朱棣的倭國見聞(中)第88章 天威之下第512章 駕崩第198章 回家第42章 望遠鏡第843章 二十年後(中)第3章 老子不玩了(求推薦收藏)第44章 打賭第133章 給老朱家開眼界第830章 大洋洲(下)第582章 機遇與風險第649章 錦衣衛雷鳴第110章 千萬不要回京第822章 太子出京(下)第605章 去鳳陽第604章 膽大包天第223章 雄姿英發的朱棣第593章 證據確鑿第411章 松江好玩嗎第374章 祭祀明皇陵第83章 實話都沒人信第814章 馬六甲第583章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第383章 誰在掌管銀行?第650章 統兵的人選第816章 好的開端第142章 兩邊都不得罪第335章 猶太難民(上)第115章 又見朱玉寧第364章 銀行疑案(中)第288章 信任第436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280章 主動爭取第209章 朱樉的病第248章 吹牛一時爽完本感言第56章 錯誤的教育第78章 老狗第322章 滅門案真相(上)第297章 舊病復發的馮勝第371章 朱棣的倭國見聞(下)第538章 流放美洲第482章 相親(中)第524章 藏匿中的朱允炆(二合一章節)第664章 叉力失之戰(上)第352章 以錢生錢第344章 人無遠慮 必有近憂第697章 主薄李恩第816章 好的開端第355章 老朱重病第820章 李節的教育方式第18章 無家一身輕第135章 可歌可泣的送死精神第382章 士氣提升第203章 周王世子第678章 決戰(上)第792章 開端第417章 老御醫的憤怒第107章 公主要出宮第529章 陽謀第636章 叔侄密談(上)第763章 意義第159章 開城中的暗流第641章 蒸汽船作坊第514章 藍玉回京第695章 西安城外第173章 一堂課第589章 證據?第426章 瘴氣第463章 犯衆怒第354章 一點小手段第262章 催更的來了第137章 打着燈籠找自己第90章 魯王死了第281章 婚前第267章 攜手共遊第812章 朱柏也走了第401章 態度
第71章 風雨欲來第409章 楚王朱楨第630章 朱雪晴的提醒第677章 虛實第780章 潭王朱梓第536章 殿下請吧第533章 感人師生情第317章 兇犯死了?第74章 拼命三郎朱標第330章 是否出城?第330章 是否出城?第135章 可歌可泣的送死精神第716章 帖木兒的死訊第137章 打着燈籠找自己第493章 誰給他們的膽量?第169章 肯定沒好事第726章 堅強的兀魯伯第72章 老朱認錯(求推薦收藏)第702章 探望(上)第487章 長歪的愛情觀第631章 新事物第663章 朱棣與傅友德第370章 朱棣的倭國見聞(中)第88章 天威之下第512章 駕崩第198章 回家第42章 望遠鏡第843章 二十年後(中)第3章 老子不玩了(求推薦收藏)第44章 打賭第133章 給老朱家開眼界第830章 大洋洲(下)第582章 機遇與風險第649章 錦衣衛雷鳴第110章 千萬不要回京第822章 太子出京(下)第605章 去鳳陽第604章 膽大包天第223章 雄姿英發的朱棣第593章 證據確鑿第411章 松江好玩嗎第374章 祭祀明皇陵第83章 實話都沒人信第814章 馬六甲第583章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第383章 誰在掌管銀行?第650章 統兵的人選第816章 好的開端第142章 兩邊都不得罪第335章 猶太難民(上)第115章 又見朱玉寧第364章 銀行疑案(中)第288章 信任第436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280章 主動爭取第209章 朱樉的病第248章 吹牛一時爽完本感言第56章 錯誤的教育第78章 老狗第322章 滅門案真相(上)第297章 舊病復發的馮勝第371章 朱棣的倭國見聞(下)第538章 流放美洲第482章 相親(中)第524章 藏匿中的朱允炆(二合一章節)第664章 叉力失之戰(上)第352章 以錢生錢第344章 人無遠慮 必有近憂第697章 主薄李恩第816章 好的開端第355章 老朱重病第820章 李節的教育方式第18章 無家一身輕第135章 可歌可泣的送死精神第382章 士氣提升第203章 周王世子第678章 決戰(上)第792章 開端第417章 老御醫的憤怒第107章 公主要出宮第529章 陽謀第636章 叔侄密談(上)第763章 意義第159章 開城中的暗流第641章 蒸汽船作坊第514章 藍玉回京第695章 西安城外第173章 一堂課第589章 證據?第426章 瘴氣第463章 犯衆怒第354章 一點小手段第262章 催更的來了第137章 打着燈籠找自己第90章 魯王死了第281章 婚前第267章 攜手共遊第812章 朱柏也走了第401章 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