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求真書院分院

第402章 求真書院分院

大明遷都北京,不公大明的政治機構遷了過來,許多民間的機構也隨之遷了過來,比如最有名的就是求真書院,這座已經在南京城打響名氣的書院,在老朱到達北京後半年,也開始陸續的向北京城轉移。

確切的說,求真書院並不算是搬遷,而是要在北京城開設一座分院,以後求真書院就會有北京與南京兩座書院。

其實在遷都北京的那一刻起,就決定了求真書院必須在北京設立分院的事,因爲求真書院中,許多人都是官員出身,比如欽天監,而且這幾年欽天監也開始從求真書院中招收人員,兩者相輔相成,誰也離不開誰。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求真書院也緊隨在老朱他們之後,將南京的求真書院一分爲二搬遷了過來,不過解縉並沒有跟着一起過來,而是留守在南京求真書院,畢竟那邊也需要一個重量級人物坐鎮,北京這邊有李節和袁監正他們,完全不必擔心。

這段時間李節也終於閒了下來,家裡雖然多了個孩子,但大部分時間都是有乳孃看着,別說他了,連朱玉寧都不怎麼操心,這也讓李節終於明白,難怪古代那些大戶人家中,乳孃的地位爲什麼那麼高,原來都是從小培養起來的感情,這也就解釋了之前朱玉寧的乳孃爲什麼那麼大膽了。

另外朝堂上的事情雖然不少,比如銀行的事,以及階梯田稅在江南一帶的施行等,但都和李節沒什麼關係,畢竟他只負責出主意,真正辦事需要其它人去做。

值得一提的是,朱允熥和朱允炆也全都被指派給了朱標,兩人都在幫着朱標一起實話階梯田稅的事,這讓朱允熥也感受到極大的危機感,再也不敢像以前那麼浮躁,開始踏踏實實的做事,以李節最近得到的消息,他這幾天的表現還算不錯,至少沒有被朱允炆比下去。

其實對於朱允炆的到來,李節反而覺得是一件好事,畢竟現在老朱還在,朱標也只是太子,所以朱允熥與朱允炆的爭鬥遠談不上激烈,雙方只能算是一種兄弟間的競爭,而且有一個對手,也能讓朱允熥不敢鬆懈,免得他再像之前變得那麼浮躁。

不過李節可不會讓自己真的閒下來,這天一早,李節就出了府門,然後來到南城剛剛建好的求真書院,前段時間書院的人也都陸續來到這裡,並且開始準備招生了,這也是書院在北京第一次招生,所以書院也十分的重視。

李節來到書院時,整個書院也都十分的忙碌,其中有些熟人見到他,也都是紛紛打招呼,李節也和這些人客氣了幾句,順便打聽了一下書院中的情況,最後這才邁步來到書院的後院。

“李兄你怎麼來了?”後院中的一個年輕人見到李節時,也立刻十分驚訝的站起來道,旁邊還有一個色目人,正是多日不見的馬哈麻,而這個年輕人自然就是李節的老熟人郭正林,當初他們三個與袁監正一起飛上了天,也算是過命的交情了。

“郭兄,聽說你辭了欽天監的職位,打算接管北京這邊求真書院了?”李節也向對方一拱手,隨即就開口問道,這個消息他也是最近才聽說,所以今天也特意來詢問一下。

“不錯,欽天監雖然不錯,但畢竟是個閒職,我家世代都在欽天監中任職,也沒什麼太大的做爲,相比之下,我覺得求真書院更適合我!”郭正林這時也一臉正色的道。

“郭兄比我更加果決,如果換做我是郭兄,恐怕很難捨棄掉現在的職位!”這時旁邊的馬哈麻卻是搖頭讚歎道。

郭正林辭掉了欽天監的官職,這可是一個十分巨大的犧牲,因爲別看郭正林年紀不大,但卻學識淵博,之前更是跟着李節一起證明了渾天說,再加上他的家世,可以說他只要在欽天監呆下去,日後很可能是下一任監正的熱門人選,可是他卻選擇了放棄,反而接管了北京這邊的求真書院,雖然求真書院也不差,但畢竟是個民間機構,無法與官員的身份相比。

“解兄以前還是學士,後來不也辭官來了書院嗎,我雖然不如解兄那麼聰慧,但這點捨棄還是能做到的!”郭正林這時再次笑道,他和解縉是知交好友,兩人以前也經常在一起討論學問,現在解縉掌管南京的求真書院,他接管北京的求真書院似乎也是理所應當之事。

“解兄真是我所認識的人中,最爲聰明的一個,難怪從小會被人稱爲神童!”馬哈麻這時也開口讚歎道,不過話剛說出口,他卻又看到旁邊的李節,於是再次開口道,“不對,我竟然忘了李兄,算起來李兄纔是我認識的人中最聰明的一個!”

“哈哈~,我可不敢和解兄相比,畢竟我可沒有他過目不忘的本事!”李節聞言也急忙擺手道。

李節不過是比解縉多了幾百年的見識而已,如果只論聰明,他感覺自己無論如何也比不過解縉,畢竟解縉可是能夠過目不忘,用後世的話講,應該就是傳說中的圖像式記憶,也可能是超憶症,可以說解縉本身就是個移動式的圖書館,也難怪後來的朱棣會任命他爲大學士。

“對了,書院招生的事怎麼樣了,有沒有什麼我能幫上忙的?”李節這時再次向郭正林問道,雖然他不怎麼管書院的事,但畢竟和書院有着緊密的聯繫,所以只要書院有事,他也會盡力的幫忙。

“咱們書院已經不是當初那個默默無聞的小書院了,之前在南京就已經打響了名氣,甚至有不少北方的學子聽聞咱們書院的名氣後,也不遠千里的跑到南京求學,這次書院在北京開設分院,自然也吸引了不少人到來,現在每天都有不少人來書院打聽招生的事,所以完全不用擔心!”郭正林十分自信的開口道。

求真書院設有許多的科目,其中算學、醫學、物理等學科都十分實用,而且學的好還可以做官,比如戶部、欽天監都需要一些專門的人才,哪怕不做官,憑着書院裡學到的東西,這些人也能在社會上打開局面,所以求真書院的招生的確沒什麼問題。

“那就好,書院發展的這麼快,也多虧了郭兄你們的努力,現在書院兩分,也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前來,日後書院的前景也會更加光明瞭!”李節聞言也有些感慨的道,他又想起當初書院第一次招生時,他們可是絞盡腦汁,好不容易纔湊夠了學生。

“是啊,今年有一批窮苦人家的學生畢業,結果許多商人蜂擁而去,把南京那邊的書院大門都給堵住了,特別是懂得天文地理的,更是十分搶手,據說這些都是海商,他們的海船十分需要這方面的人才,爲此書院也在研究是不是要擴大這方面的招生了。”馬哈麻這時也再次道。

“說起這個,我倒是想起燕王派出去的那個探索美洲的船隊了,不知道他們現在有沒有到達美洲?”郭正林這時也好奇的問道。

“這個我倒是知道一些,從船隊最近傳回的消息來看,他們應該距離美洲不遠了,不過船隊也需要很大的困難,希望他們能挺過去吧!”李節嘆了口氣回答道,隨後就將自己所知的具體情況詳細的講了一遍。

三人聊了一會探索船隊的事,最後李節這纔想起來今天來的主要目的,於是從懷中拿出一份厚厚的資料道:“郭兄,今日我來書院,其實是有一件極其重要的事要和你們商量!”

(本章完)

第152章 更大的支持第117章 張定邊來了第500章 好鬥的讀書人第105章 九姓漁民第449章 巧遇第289章 倭國?女真人?第620章 巡視鐵路第687章 焦灼的戰事第720章 工匠鬧事(上)第495章 羣情鼎沸第80章 百無一用是書生第788章 削藩(上)第216章 你爲什麼幫我第216章 你爲什麼幫我第634章 邀請第583章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第62章 插手皇孫的教育第626章 鋼鐵第311章 受打擊的朱玉寧第595章 與杜正的二次交鋒第622章 試行第104章 無聊的碾壓第842章 二十年後(上)第23章 火器局第479章 聯姻第226章 朱棣一家第746章 賭一把第112章 李善長之死第716章 帖木兒的死訊第404章 買賣私奴第307章 驚見方孝儒第730章 李節出海第729章 去九州第578章 吏部侍郎孫會第218章 李節的懷疑第766章 更高級的殖民第736章 張定邊的侄孫第208章 初見蒲城郡主第204章 黃河水患第328章 城北不對勁第741章 美洲見聞(下)第26章 沐英之子第305章 爲何不用寶鈔?第178章 海運搞起來第160章 開城之亂(上)第574章 破案了?第725章 改變方法第215章 爲朱標的健康操碎了心第34章 太子家事第490章 剋扣第247章 男人不能說不行第405章 任亨泰第453章 進宮第833章 出海的變化第628章 朱棣的信第78章 老狗第312章 計劃完成第552章 削藩(上)第316章 蒙對了?第518章 封鎖京城(下)第731章 李節的辦法(上)第457章 美洲公司第112章 李善長之死第321章 聰明人做傻事第541章 朱樉的家書第595章 與杜正的二次交鋒第42章 望遠鏡第208章 初見蒲城郡主第269章 上元夜(下)第27章 紙包彈第89章 目不識丁第293章 少年人的愛情第26章 沐英之子第390章 不如建城第124章 小姨子的同情第497章 徇私枉法第404章 買賣私奴第819章 各色人等第250章 扶桑王朱樉第459章 安南之變(中)第254章 面對現實第197章 太子出巡(下)第296章 女子不得干政第476章 扛不住的朱標第349章 銅錢變寶鈔(上)第520章 朱允炆不見了第398章 階梯田稅第757章 湘王朱柏第1章 坑爹的穿越第425章 拆分計劃第750章 美洲物產展覽會第553章 削藩(下)第93章 倭寇來襲第723章 燕王發媳婦?第288章 信任第423章 蔣瓛的意見(下)第802章 祭祀湯和第760章 背後的王爺第809章 朱棣的安排(上)第70章 朱允熥算賬
第152章 更大的支持第117章 張定邊來了第500章 好鬥的讀書人第105章 九姓漁民第449章 巧遇第289章 倭國?女真人?第620章 巡視鐵路第687章 焦灼的戰事第720章 工匠鬧事(上)第495章 羣情鼎沸第80章 百無一用是書生第788章 削藩(上)第216章 你爲什麼幫我第216章 你爲什麼幫我第634章 邀請第583章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第62章 插手皇孫的教育第626章 鋼鐵第311章 受打擊的朱玉寧第595章 與杜正的二次交鋒第622章 試行第104章 無聊的碾壓第842章 二十年後(上)第23章 火器局第479章 聯姻第226章 朱棣一家第746章 賭一把第112章 李善長之死第716章 帖木兒的死訊第404章 買賣私奴第307章 驚見方孝儒第730章 李節出海第729章 去九州第578章 吏部侍郎孫會第218章 李節的懷疑第766章 更高級的殖民第736章 張定邊的侄孫第208章 初見蒲城郡主第204章 黃河水患第328章 城北不對勁第741章 美洲見聞(下)第26章 沐英之子第305章 爲何不用寶鈔?第178章 海運搞起來第160章 開城之亂(上)第574章 破案了?第725章 改變方法第215章 爲朱標的健康操碎了心第34章 太子家事第490章 剋扣第247章 男人不能說不行第405章 任亨泰第453章 進宮第833章 出海的變化第628章 朱棣的信第78章 老狗第312章 計劃完成第552章 削藩(上)第316章 蒙對了?第518章 封鎖京城(下)第731章 李節的辦法(上)第457章 美洲公司第112章 李善長之死第321章 聰明人做傻事第541章 朱樉的家書第595章 與杜正的二次交鋒第42章 望遠鏡第208章 初見蒲城郡主第269章 上元夜(下)第27章 紙包彈第89章 目不識丁第293章 少年人的愛情第26章 沐英之子第390章 不如建城第124章 小姨子的同情第497章 徇私枉法第404章 買賣私奴第819章 各色人等第250章 扶桑王朱樉第459章 安南之變(中)第254章 面對現實第197章 太子出巡(下)第296章 女子不得干政第476章 扛不住的朱標第349章 銅錢變寶鈔(上)第520章 朱允炆不見了第398章 階梯田稅第757章 湘王朱柏第1章 坑爹的穿越第425章 拆分計劃第750章 美洲物產展覽會第553章 削藩(下)第93章 倭寇來襲第723章 燕王發媳婦?第288章 信任第423章 蔣瓛的意見(下)第802章 祭祀湯和第760章 背後的王爺第809章 朱棣的安排(上)第70章 朱允熥算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