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先王之制(1)

張越和劉進一行回到長安城時,已是夏五月庚寅日(二十)傍晚。

距離他們離開長安,前往新豐考察,足足過去了五天。

五天時間,有三天半是用在考察和調研上。

剩下一天半,則用來初步總結和彙總。

此行的成果,當然是豐碩無比的。

特別是對於目前他們的這個小團隊而言,這次考察調研,足頂的上在衙門裡當數年宅男!

不止所有人都對新豐的問題有了直觀的認知,上下官員,包括太學生在內,對於新豐的地理、地貌、人文風俗,也都有了初步認知。

至少,能知道新豐縣有多大?人口密度如何?

土地的情況和地方亭裡的格局。

這可比其他任何方式,都更能鍛鍊和磨合團隊。

回到官署後,張越就下令就地解散。

辛苦數日,也該讓衆人都好好休息幾天了。

但作爲主官,張越卻休息不得。

送走衆人後,他就帶着好幾個大箱子的數據和報告,回到了建章宮的小樓。

吩咐了下面的人,自己要閉門辦公,謝絕一切訪客後,張越就躲進了堪輿室之中。

他先將所有的文牘、報告以及繪製的水經圖,都拿出來看了一遍。

不得不說,在現在,張越組織起來的這個小團隊的效率以及做事的認真程度,都是極高的。

張越手裡的這些報告與水經圖就很好的反應了衆人的業務能力。

至少都是在水準線之上。

不過,想想也正常,張越的這個團隊裡,可是藏龍臥虎。

光是青史留名的能吏、名臣,就足有五人之多!

即使是桑鈞、楊望之等人,也都是精英之中的精英。

將所有的文牘、報告以及水經圖,全都看完一遍,張越就閉上眼睛,進入空間。

一入空間,一片金黃色的麥浪就映入眼簾。

張越栽種於空間之中的麥苗,在這幾日,都被他用玉果持續催熟。

到現在,已經可以收穫了。

現在空間的這批麥苗,是屬於空間的第二代麥子。

數量是它們父輩的百倍,至少有四五千株。

所有的麥子,全部都分櫱三穗,麥穗飽滿,麥粒圓潤。

這四五千株麥子的產量,最起碼估計,能有十六七石!

而它們所需要的田畝,不過一畝多。

當然,這只是在空間的產量,屬於頂級科幻實驗室裡的理論產量。

若移栽到外界,產量打個對摺都是很不錯了。

即使如此,也是恐怖無比!

畝產八石?!

當今天下畝產平均不過兩石而已。

最高產量,張越聽說,也不過是河東地區創造的平均四石。

但那屬於非常非常稀有和罕見的豐年。

只是……

張越凝視着這片麥田,低着頭,嘆道:“唉,接下來的日子,我可有的累了!”

他知道,隨着自己上任日期的臨近,他必須通過空間,培育和積攢足夠多的麥種!

此番在新豐的考察,讓他這個無論前世今生都沒有怎麼下過地的公務員,知道了一個事情——在此時,一畝地需種一斗。

這是兩三百年來,人民羣衆自己摸索出來的最佳播種比例。

換而言之,張越若想要讓自己的政績變得漂亮起來。

那麼他必須準備至少一萬畝的糧種。

既他得培育一百石麥種!

這空間播種和栽培倒是簡單,都不需要耕地。

只是,這收穫卻得是自己獨力完成。

好在,也就是這次因爲出於廣告、宣傳或者說爲了奠定威望的需要,纔要備種這麼多,到了未來,其他新作物和新種子,有個兩三石的數量就足夠拿出去推廣了。

即使如此,張越望着眼前的這片麥田,也感到有些棘手。

但沒有辦法,他只能是拿起自己從外面帶進來的刀具,彎下腰來,收割着麥子。

好在,經過了空間強化後的身體體格,足以應付這種強度的勞作。

用了不過半個時辰,張越就將這片麥田收割完畢。

將秸稈什麼的都紮成一捆捆,然後堆磊起來。

這些可都是寶貝!

有了‘細君’的實踐,張越明白,這些空間出產的秸稈,可以讓牲畜生長的更好更快。

說不定,還能如空間培育良種一般,可以選擇性的培育新的良種牲畜。

譬如奶牛、肉牛、賽馬之類。

但,張越現在沒有時間去實驗這個想法,就只能暫時將這些東西保存在空間。

然後,他便看着地上,那些堆磊在一起,足足有三尺高的麥穗堆。

他抓起這些還未脫穗的麥子,向着不遠處的空間土壤撒播。

神奇的一幕出現了,他撒出去的所有麥子,在落地之前,彷彿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控制了一般。

它們自動的脫離了麥穗,然後均勻的落到空間的土地上。

剛剛落地,空間的土壤就自動張口一個小口,將它們接納。

這是張越近期發行的一個空間新功能。

無論他想栽種什麼?

也不拘是何種作物,他根本不需要去播種,只需要將它們丟到一塊沒有作物的空地上,空間的力量,自動就會完成接下去的所有工作。

他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決定要不要用玉果催熟,還是讓它們正常生長。

十幾石的麥粒,足足有數十萬顆之多,不過兩刻鐘,張越就播種完畢。

它們在空間的力量的干涉下,被播種到了一塊差不多有一百一二十畝地左右的土地上。

栽培面積的增加,使得這些麥子需要的玉果數量,也成倍增長。

張越從自己積蓄的玉果儲備裡,拿了一顆大約棗子大小的玉果做了嘗試。

結果發現,原本足可以讓一畝麥苗生長到分櫱期的玉果。

現在僅能讓這些麥子,露出嫩芽。

“看樣子,想讓這些麥子快速接近收穫,我至少得準備一百枚這樣大小的玉果……”張越在心裡想着。

而他現在,蒐羅所有,算上張安世留下的那些書簡,恐怕也僅能得不過這麼多。

更要命的是,瑾瑜木是有cd的,若要提前喚醒它們,就得用玉果催生。

這其中,必定會消耗大量玉果。

換言之,他手裡的肥料不夠了!

“過兩日,恐怕得去太學打個秋風了……”張越在心裡想着。

至於現在?

他捏着手裡的一枚玉果,走向瑾瑜木。

選了一株瑾瑜木,然後將之催熟。

兩刻鐘後,他睜開了眼睛,腦海之中,已經固化了所有的新豐考察報告、文檔的數據,並牢牢記下了整個新豐的河流山川走向和地勢。

就像計算機一般!

他站起身來,找來一塊七尺長的布帛,然後提起筆,按照着記憶的內容,開始繪製起了新豐縣全圖。

半個時辰後,一副極具現代氣息的新豐地圖就出現在布帛上。

新豐五鄉一城,四十八亭十九里俱在地圖上標識了出來。

幾條蜿蜒的河流,在各亭裡之間流過。

北部巍巍渭水,繞着新豐,流向長安城,而在南部,滾滾戲水,縈繞於驪山之下。

根據着記憶裡的報告內容,張越望着地圖,沉吟片刻,然後在上面畫下了幾條細細的虛線。

想了想,又抹掉了其中三條,只留下了四條虛線。

這四條虛線都很短,最長的一條,也不過串聯了枌榆社與臨渭鄉的八個亭裡。

最短的那條,甚至只囊括了一個亭裡。

但卻是張越精挑細選的四個小水利工程!

它們全部具備施工難度小,工程量少,用時少的特點。

基本上都只需要數百至兩千左右的勞動力,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就能搞定。

只要這四個水利工程竣工,他立刻就能收穫新豐的民心!

但……

張越低下頭來,他回憶着自己過去數日的所見所聞,想着貢禹、桑鈞等人的考察報告上的文字。

他很清楚,新豐縣的問題,不是靠着修幾個水利工程,推廣一批高產良種和先進生產技術就能解決的。

他做這些事情後,固然能讓新豐百姓暫時過上一段時間的好日子。

但他未來離開了呢?死了呢?

張越想起了兒寬。

兒寬生前,在整個關中,民望極高,無論是地主豪強,還是平民百姓,都信服和擁戴他。

但,他死後不過十幾年,他當年在任時推行的仁政和善政,就變成了害民殘民之事。

所以,要解決問題,就得設計一個制度。

想了想,張越就站起身來,看向石渠閣。

此時,已是深夜,整個建章宮都沉寂在一片漆黑的寂靜之中。

遠方的未央宮中,宣室殿的燈火,卻依舊璀璨。

而石渠閣就隱藏在宣室殿的燈火背後。

張越很清楚,在這個西元前的世界。

不要講法制!

爲什麼?

因爲所謂法律,不過是君王的隨口之語。

已故的御史大夫杜周就說過一句名言: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爲律,後主所是疏爲令。當時爲是,何古之法乎?

這也赤裸裸的揭示了法家的本質。

在事實上來說,法家是爲了君王的意志而服務的。

所謂富國強兵,本質上,就是爲了君王的至高意志能夠通行於天下!

是故,妄想靠着法制或者說立法來確立一個制度,讓人不敢觸犯,那是做夢!

漢室雖然尊重法律,也有着不錯的法律精神。

然而,最喜歡破壞法律的,也是漢室了。

即使是過去的黃老學派當政,黃老政治家們對法律的態度,也不過是——在法律沒有廢黜前,一定遵守。

但廢黜後就可以不管不顧了。

而漢興百年,律法的版本,早就修改過無數次了。

到了現在,漢律已經變成了N。0版本。

連春秋決獄都已經出來了。

曲解法律,爲君王意志服務,在現在甚至已經成爲了很多法家官吏的本職工作了。

所以,不能指望法律。

因爲再好的法律,也會因爲君王的一句話而作廢!

而在中國,唯一有效和亙古不變的,唯有先王的制度!

什麼是先王的制度?

三代的堯舜禹、湯文武成康。

這些是先王。

當然了,所謂先王之制,其實現在也差不多被人玩壞了。

正所謂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先王的形象。

自戰國至今,諸子百家爲了伸張自己的道理,打擊異己,紛紛假先王之言、之制。

搞到現在,究竟先王們的制度和道理,是個什麼樣子?已經沒有人能說得清楚了。

但,有些東西,卻並未隨着漫長的時光而消逝。

以張越所知,至少,有一個制度,在經歷了千年時光後,依然流傳至今。

……………………………………………………

翌日,張越起來後,立刻就前往未央宮蘭臺,求見張安世。

在得到了張安世的幫忙後,張越獲准進入石渠閣的文牘檔案館和蘭臺本身的檔案館,調閱所有與‘鄉社’相關的文牘。

所謂鄉社,既官社。

乃是最最正宗的先王之制!

詩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又說: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牀下。

說的就是宗周時期,官社制度與百姓生產生活之間的關係。

在古老的宗周時期,國人與貴族卿大夫之間,有着官社作爲橋樑鏈接。

那時候,國人的政治權利,其實已經可以媲美后世的公民,甚至比後世公民在某些地方還要高一些。

至少,宗周的國人不開心了,就把厲王趕跑了。

然後,召公周公,共和執政。

而經過春秋戰國和秦代的演變,官社制度發展到現在,已經只剩下最後一口氣了。

至少在新豐,在南陵,官社制度已經名存實亡,只有一個三老的架子在維繫。

然而,這終究是先王之制。

是哪怕所謂的‘暴秦’也不敢廢棄的聖制。

更是中國天子威權行於四海,擁有天下的象徵。

書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其實與官社制度,有着密切的聯繫。

在一切土地國有化的宗周時代,在井田制的那個時代,官社就是一個微縮版的公社。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在秦代,已經奄奄一息的官社制度,在商君手裡,擦了擦灰塵後,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所謂的耕戰政策的耕部分,就是立足於改良後的官社。

臭名昭著的軍功勳爵名田宅制度,就是這個改良後的版本。

先王的頭,商君摸得,張越自也摸得。

坐了一個通宵的火車,終於到家了,今天睡了一個白天~嗯,明天開始恢復每日三更~

第三百八十四節 徵辟丁緩(2)第七十一章 秉公執法?第七百零八節 縣學(2)第四百五十二節 劉據的反應第五百九十一節 反應第一百四十四章 同僚(2)第五十七章 士林風骨第七十八章 公孫遺第兩百一十六節 陽石公主第一十七章 大鬧天宮(2)第六百一十三節 面聖【補更1/4】第七百六十五節 拍馬大策(2)第七百四十二節 手持斧鉞,口銜仁義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節 使團(4)第八百一十六節 糾結的韓說第兩百三十四節 博弈(2)第七十八章 公孫遺第五百零一節 趙柔娘成了皇后義女第三百四十六節 引薦第五十六章 牛皮糖第三百一十四節 尊尊親親第七百一十六節 諸子齊聚(2)第五百三十六節 只想當大佬第八百二十四節 難道是天意第兩百七十五節 李廣利來訪(2)第二十五章 再入空間第六百四十節 東南問題(3)第四百零四節 公孫賀之死第兩百五十節 公考(1)第三百八十七節 拒絕?第三百一十四節 尊尊親親第三百五十七節 巫蠱之禍?(4)第三百九十五節 勃勃野心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子的決斷第六百五十二節 協商(1)第兩百三十節 公務員考試(1)第八百六十九節 十面埋伏(1)第六百節 砍瓜切菜(5)第兩百二十四節 反應(1)第六百七十七節 調)教(2)第四百零四節 公孫賀之死第三百九十一節 明悟第七百二十八節 寧爲漢犬,不爲夷王第兩百七十九節 將星璀璨第七百零七節 縣學(1)第四百零六節 對策(1)第三百二十二節 延年公子(1)第六百九十八節 怪獸(2)第八百零七節 五星紅旗,我爲你驕傲第一百六十七章 臣服第四百四十六節 掀桌子(2)第五百一十八節 劉據的決斷第七百六十七節 劉進的轉變第四百六十八節 正確的拍馬姿勢第八百零一節 不忘鬱夷第七百六十四節 拍馬大策(1)第三百一十六節 ‘正義’無敵(2)第八百六十節 恐怖如斯張蚩尤(1)第兩百四十節 刺張(1)第一十七章 大鬧天宮(2)第六百六十一節 張布斯(1)第七百一十五節 諸子齊聚(1)第兩百二十節 以武一切第一百一十八章 黨同伐異(1)第五百八十七節 橫掃宵小(1)第兩百二十一節 上任(1)第兩百五十三節 氣節第七百七十二節 戰略第七百五十三節 君心難測第一百七十四章 鄉校(2)第七百七十一節 端正態度第五十七章 士林風骨第一百七十二章 考察(2)第五百六十三節 王者無敵【兩千五百月票加更】第七百九十節 閒聊(1)第七百五十九節 聰明的女人第兩百五十二節 烏合之衆【萌主加更1/3】第兩百九十一節 小麥豐收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節 來自丞相的鼓勵(1)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求訂閱】第七百零一節 入我甕中(2)第四百四十九節 劉胥請罪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節 使團(4)第四百八十七節 衣錦歸鄉第四百三十三節 後手第五百五十五節 巫蠱之禍?(2)第四百九十一節 佈置工作第五百九十節 橫掃宵小(4)第六百一十節 矯詔第八百一十節 風暴(2)第兩百一十一節 富足(1)第七十一章 秉公執法?第三百八十四節 徵辟丁緩(2)第七百九十八節 野心第三百二十六節 《詩經》的正確解讀方式(1)第一百一十章 地圖(2)第三百節 天樑第三百零五節 平易近人張子重第一百六十一章 恩怨分明第十九章 交易
第三百八十四節 徵辟丁緩(2)第七十一章 秉公執法?第七百零八節 縣學(2)第四百五十二節 劉據的反應第五百九十一節 反應第一百四十四章 同僚(2)第五十七章 士林風骨第七十八章 公孫遺第兩百一十六節 陽石公主第一十七章 大鬧天宮(2)第六百一十三節 面聖【補更1/4】第七百六十五節 拍馬大策(2)第七百四十二節 手持斧鉞,口銜仁義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節 使團(4)第八百一十六節 糾結的韓說第兩百三十四節 博弈(2)第七十八章 公孫遺第五百零一節 趙柔娘成了皇后義女第三百四十六節 引薦第五十六章 牛皮糖第三百一十四節 尊尊親親第七百一十六節 諸子齊聚(2)第五百三十六節 只想當大佬第八百二十四節 難道是天意第兩百七十五節 李廣利來訪(2)第二十五章 再入空間第六百四十節 東南問題(3)第四百零四節 公孫賀之死第兩百五十節 公考(1)第三百八十七節 拒絕?第三百一十四節 尊尊親親第三百五十七節 巫蠱之禍?(4)第三百九十五節 勃勃野心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子的決斷第六百五十二節 協商(1)第兩百三十節 公務員考試(1)第八百六十九節 十面埋伏(1)第六百節 砍瓜切菜(5)第兩百二十四節 反應(1)第六百七十七節 調)教(2)第四百零四節 公孫賀之死第三百九十一節 明悟第七百二十八節 寧爲漢犬,不爲夷王第兩百七十九節 將星璀璨第七百零七節 縣學(1)第四百零六節 對策(1)第三百二十二節 延年公子(1)第六百九十八節 怪獸(2)第八百零七節 五星紅旗,我爲你驕傲第一百六十七章 臣服第四百四十六節 掀桌子(2)第五百一十八節 劉據的決斷第七百六十七節 劉進的轉變第四百六十八節 正確的拍馬姿勢第八百零一節 不忘鬱夷第七百六十四節 拍馬大策(1)第三百一十六節 ‘正義’無敵(2)第八百六十節 恐怖如斯張蚩尤(1)第兩百四十節 刺張(1)第一十七章 大鬧天宮(2)第六百六十一節 張布斯(1)第七百一十五節 諸子齊聚(1)第兩百二十節 以武一切第一百一十八章 黨同伐異(1)第五百八十七節 橫掃宵小(1)第兩百二十一節 上任(1)第兩百五十三節 氣節第七百七十二節 戰略第七百五十三節 君心難測第一百七十四章 鄉校(2)第七百七十一節 端正態度第五十七章 士林風骨第一百七十二章 考察(2)第五百六十三節 王者無敵【兩千五百月票加更】第七百九十節 閒聊(1)第七百五十九節 聰明的女人第兩百五十二節 烏合之衆【萌主加更1/3】第兩百九十一節 小麥豐收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節 來自丞相的鼓勵(1)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求訂閱】第七百零一節 入我甕中(2)第四百四十九節 劉胥請罪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節 使團(4)第四百八十七節 衣錦歸鄉第四百三十三節 後手第五百五十五節 巫蠱之禍?(2)第四百九十一節 佈置工作第五百九十節 橫掃宵小(4)第六百一十節 矯詔第八百一十節 風暴(2)第兩百一十一節 富足(1)第七十一章 秉公執法?第三百八十四節 徵辟丁緩(2)第七百九十八節 野心第三百二十六節 《詩經》的正確解讀方式(1)第一百一十章 地圖(2)第三百節 天樑第三百零五節 平易近人張子重第一百六十一章 恩怨分明第十九章 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