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四節 諸夏

天子在新豐城只留了一天,看了看公考,然後就去太上皇廟給太上皇舉行了一場祭祀。

第二天,就帶着衛隊和隨行大臣,浩浩蕩蕩去了陽裡。

當天晚上,張越得報:天子於陽裡與父老飲酒同樂,作《陽裡賦》,賜新豐百姓年八十以上老者布帛、酒肉及絲絮各三斤,百戶賜酒一石,肉三十斤,此民婦女百戶錢三百。

好嘛,這位陛下又開始散財了。

接到消息,張越也只是笑了笑。

就埋頭繼續研究着自己手裡的名單。

新豐公考面試已經基本結束,即使他別出心裁的搞了許多方法刁難,甚至學習後世的面試,搞了評審團。

但錄取人數依然是有些超乎想象。

五百餘名進入面試環節的士子,最終依然有兩百三十餘人,通過了面試。

這就有些尷尬了!

拿着名單,張越喝了口茶,心裡面糾結萬分。

能夠通過這層層考驗,最終依然能夠突出重圍的,才能和學識姑且不說。

這些人的動手能力和實際辦事能力,恐怕都是極強的。

最起碼,在新豐爲吏綽綽有餘!

其中有不少人,甚至說不定,放到關東,能管理好一個縣!

張越知道,自己是佔了大便宜的!

但正是如此,他才躊躇。

這兩百三十餘人,可都是尖子,都是人才!

放棄任何一個都是損失!

但他卻不得不盡可能的剔除一些。

沒辦法,新豐縣總共也就一萬多戶在冊人口,本身縣衙和地方鄉亭就有一兩百號官吏(有秩和斗食加起來),現在若再錄取兩百三十餘人,那就是一個四五百號人的超級官僚系統。

哪怕是後世,這樣的系統也稱得上臃腫了。

更別提,新豐養不起這麼多官吏。

但翻着名單,張越卻又一個也不想剔除。

因爲每一個人的履歷,都讓他心動。

就拿他現在眼簾裡看到的這些人的履歷來說吧。

不是新豐本地的豪強子弟,就是關中的軍功家族之後。

更誇張的是,有不少還有着豐富的工作經驗。

都曾參與家族的田莊管理。

哪怕是寒門弟子,也是了不得。

譬如一個叫張文的傢伙,不過二十五歲,卻已經給關中某個大商人作了好幾年的賓客,幫着他管理着許多商鋪。

更誇張的是,居然還有十幾個歸義胡人殺進了這個名單。

張越輕輕將這手冊翻到後面,露出了這些歸義胡人的名字。

這些人的來源,基本都是歷次戰爭之中,給漢軍充當帶路黨、嚮導或者曾經爲漢軍提供過便利的北方各族‘心慕王化之人’。

在關中和北方地區,類似的歸義胡人,很常見很常見。

特別是自元光至元狩年間,一二十年中隨着漢軍不斷高唱凱歌,大批的胡人,紛紛主動內遷歸化。

最徹底的是曾經遊牧在河西走廊羣山之間,與匈奴人不共戴天的小月氏諸部。

這個當年月氏西遷後,留在東方的月氏族羣,在漢軍出塞後,就主動參與到漢軍的序列之中。

此外、羌人、烏恆人、林胡人、樓煩人、渾邪人、休屠人,甚至匈奴人自己也都紛紛投降、歸順中國。

由此在北方地區形成了一個歸義胡人羣體。

歷史上,這些歸義胡人中,既有趙信、衛律這樣的二五仔、白眼狼。

也有金日磾、僕多這樣的忠臣。

更有無數人曾經追隨衛青霍去病,爲漢家衝鋒陷陣,死不旋踵。

戰死在皋蘭山、祁連山和大漠之中的,不僅僅有漢人,還有烏恆人、小月氏人、渾邪人、休屠人甚至是匈奴人!

當年博望侯鑿空西域,自始至終在他身邊追隨和陪伴的,不就是那個連字都不會寫的匈奴人堂邑父嗎?

蘇武牧羊北海,跟着他吹風吃雪的,不就是他的那個匈奴妻子?

當初,漢築輪臺城,爲漢室守邊的第一批戍卒中,絕大部分士兵都是羌人、匈奴人和烏恆人。

所以,在當世,儘管有趙信、衛律之叛。

但歸義胡人們在漢室境內,卻並沒有受到太多歧視。

漢家士大夫們,也並不對他們另眼相看。

包括公羊、穀梁在內的主流學派,甚至覺得,教化夷狄是大功德!

當然,只限於歸義胡人。

那些胡人奴婢,在士大夫眼裡,只是兩條腿走路,還冥頑不靈的禽獸。

只是,張越現在卻還是有着疑慮。

他疑慮所在,是因爲他將在新豐做的事情。

無論是推廣新型農具和種子,還是推廣新的耕作技術,乃至於將新豐作爲根據地,培育一個新的戰爭機器。

這些都不能輕易流落到匈奴人手裡。

萬一這些人中出一個趙信衛律,帶着自己的東西跑去匈奴。

這麻煩就有些大了……

“魏徵曾對唐太宗說:夷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強必寇盜,弱而卑伏,不顧恩義,其天性也……”張越想着他曾回溯過的一段歷史:“但唐太宗卻陶醉於天可汗的虛榮之中,接受了北方遊牧民族的內遷和內附,最終釀成安史之亂……”

作爲穿越者,他自曾在各種論壇上看過各種華夷之辨的辯論,對唐代安史之亂的前因後果也所瞭解。

安史之亂,與其說是唐玄宗搞出來的,不如說是唐太宗埋下的禍根。

大唐帝國自廢武功,將邊塞兵權交給了內附的異族首領。

雖然出了高仙芝這樣的英雄,但一個安祿山就毀滅了所有。

而且,五胡亂華的起因,也是因爲大量內地的異族暴亂導致的。

這些人與塞外的異族裡應外合,才導致了永嘉陸沉。

只是……

西漢也曾經大量內遷了北方少數民族。

爲何西漢屁事沒有?

反而融合的很愉快?

無論是漢人還是內遷的各族人民,都很快的接納了彼此?

這又是什麼緣故呢?

張越沉吟片刻,腦海中無數資料和曾在石渠閣和蘭臺閱讀的檔案紛紛閃現。

然後,他笑了:“原來如此……”

西漢與東晉和唐朝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兩漢是以我爲主。

無論內遷的民族是哪個?統統要改漢姓,用漢俗。

而且是循序漸進,逐步同化。

最重要的漢特別善於給胡人找一個諸夏祖宗。

給匈奴人安了夏后氏之後,給烏恆人找了一個軒轅氏的祖宗,甚至連月氏人也安了一個唐虞之後的名義。

於是,就出現了歷史上王莽篡漢後,漢人還沒有說什麼,南匈奴人就跳了起來,大罵王莽篡漢,亂臣賊子,甚至起兵反抗的奇葩事情。

於是,就出現了,西漢王朝統治期間,所過之處,萬族融合。

這樣想着,張越就放下了心裡的芥蒂,將這十餘個歸義胡人名單上的歸義胡人四字劃掉。

種族隔離,隔離的永遠是自己人。

而那些真正的二五仔,無論你怎麼選都隔離不了。

況且……

中國的主體是什麼?

漢人?

漢人只是宋明之後,特別是近代的時候,漢人的自我稱呼。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是諸夏自稱。

什麼是諸夏?

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而且從一開始,諸夏民族就不是一個單一的民族。

而是一個多民族的文化信仰共同體。

在我們的先王,在軒轅氏,甚至在伏羲氏之時,這個基礎就已經奠基了。

甚至於,連諸夏民族的圖騰,龍與鳳本身也是多民族聯盟的象徵。

在事實上來說,當我們的先民,在先王們率領下,在蠻荒之中點燃了文明的火炬,照亮世界的那一刻開始。

諸夏民族這個概念還沒有出現之前,我們就是多民族文化信仰的共同體了。

對於諸夏民族而言,膚色和血統,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文化認同以及使得將我們凝聚在一起的共同信仰。

所以,按照這個理論,哪怕是黃皮膚黑眼睛,生於斯長於斯,但卻不認同諸夏民族的文化和理念,那你也是夷狄無疑。

反之,只要你能認同諸夏的文化和理念,那麼,即使是黑叔叔,甚至是外星人又有何妨?

我們一樣可以手拉手,唱誦先王的詩歌,一起快樂幸福的相聚在一起。

想到這裡,張越就笑了起來:“那裡有什麼歸義胡人,諸君豈非中國乎?”

真要計較血統,現在的漢室治下,七成以上的人就要被開除出中國的序列了。

三越是百越蠻子,西南夷是生番,齊魯是東夷,吳楚是越荊,關中和廣大北方地區,不是西戎就是鬼方。

就連雒陽和三河地區的人,恐怕也不能倖免。

然而現在,所有人都團結在一起。

所有人都以爲,自己是炎黃子孫是三王之後,五帝苗裔。

於是,一個大一統的中央帝國成型,一個空前的諸夏王朝建立。

張越念頭一通達,思路也開闊了起來。

對於這些人的安排,也有了決定。

“就全部錄取吧……”張越在心裡盤算着,兩百三十來人,雖然龐大,但並非不能消化。

因爲,並不一定需要將這些人用爲新豐的官吏啊。

完全可以在新豐官僚系統之外,開幾個分基地嘛。

譬如說,分流一部分人去搞官營的盈利產業,還可以分流一部分人去搞基礎的理論研究。

反正,不是有劉進當幌子嗎?

第兩百七十節 餘波第九十七章 北軍第五百六十三節 吉祥物第三百三十八節 君前對奏(2)第兩百零七節 學潮(1)第三百七十二節 天子的難題(2)第五百六十三節 引導輿論(2)第八百零九節 風暴(1)第二十九章 鄉黨第六十八章 朋友!第八百七十六節 鎮壓(2)第五十八章 劉進的憂鬱第三百零五節 平易近人張子重第一百零六章 執金吾第兩百二十六節 大棒(1)第八百三十三節 馬仔(1)第一百六十三章 朱安世(2)第六百一十七節 陷阱?誰坑誰還不一定呢!第一百四十二章 同僚(1)第八百零九節 風暴(1)第二十二章 親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准許第四百二十九節 潛流(2)第兩百六十三節 無限自衛權第四百五十節 悲劇的李禹(1)第六百一十四節 中央集權第一百四十二章 同僚(1)第五十三章 狂妄第五百七十三節 天子的態度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節 匈奴的北遷第兩百五十七節 開源(2)第六十四章 陰謀第六百三十二節 西元前的怪物騎兵(1)第兩百三十二節 公務員考試(3)第七百零八節 縣學(2)第七百八十四節 戰爭準備(2)第七百九十七節 霍光的手段第八百四十節 公羊未來(1)第四百九十八節 天子的認可第五百六十節 鄂邑公主第三百九十九節 新的威脅第兩百零九章 風暴(1)第七百六十九節 論兵湟水(2)第六百九十九節 怪獸(3)第六百零二節 生當五鼎食第四百七十五節 不堪一擊(2)第七百一十九節 諸子齊聚(4)第一百八十三章 商賈、豪強(3)第三十八章 戰爭論(1)第三百九十九節 新的威脅第四百二十三節 再獲名臣第五百三十九節 送妹子第七百三十七節 動員(1)第七百六十三節 中產之謀(2)第六百五十一節 震撼(2)第六百五十一節 震撼(2)第兩百七十八節 李廣利眼中的張越(2)第四百七十七節 震撼(2)第六百二十八節 匈奴的陰謀第四百零一節 忐忑的商人們第三百二十二節 延年公子(1)第八百二十二節 捨我其誰第三百七十二節 天子的難題(2)第四百三十七節 奈何張越有高達 【除夕快樂】第八百三十七節 大司農的瘋狂第七百五十節 淳于文的野望第三百五十三節 長樂宮宴(4)第五百九十節 橫掃宵小(4)第七百二十一節 紈絝逞兇第三百五十三節 延年公子(3)第七百二十節 巧取豪奪第八百七十五節 鎮壓(1)第七百五十節 淳于文的野望第三百八十節 狐鹿姑的選擇第五百一十三節 貪婪的工商署(1)第八百五十二節 宏圖大志第兩百二十五節 畫餅第兩百九十節 大boss要來了!第兩百八十三節 張郎妙計安西域(2)第四十九章 氪金(2)第八十八章 請治一縣第五百六十六節 王莽的心機第五百二十七節 倒勾第三百一十三節 公無渡河(2)第兩百八十九節 毛詩南來第六百一十五節 任務第四百四十節 恐怖的少府(1)第七百二十五節 保安軍第四百六十八節 正確的拍馬姿勢第一百九十九章 准許第六百九十八節 怪獸(2)第六百零三節 門閥之惡勝於桀紂(補更1/3)第七百零八節 縣學(2)第三百五十八節 霸道第七百二十四節 最終……卻變成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人第六百一十五節 任務第四百零一節 忐忑的商人們第兩百四十八節 影響第一百七十八章 調研(1)第一百三十四章 始皇金人!【第六更】
第兩百七十節 餘波第九十七章 北軍第五百六十三節 吉祥物第三百三十八節 君前對奏(2)第兩百零七節 學潮(1)第三百七十二節 天子的難題(2)第五百六十三節 引導輿論(2)第八百零九節 風暴(1)第二十九章 鄉黨第六十八章 朋友!第八百七十六節 鎮壓(2)第五十八章 劉進的憂鬱第三百零五節 平易近人張子重第一百零六章 執金吾第兩百二十六節 大棒(1)第八百三十三節 馬仔(1)第一百六十三章 朱安世(2)第六百一十七節 陷阱?誰坑誰還不一定呢!第一百四十二章 同僚(1)第八百零九節 風暴(1)第二十二章 親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准許第四百二十九節 潛流(2)第兩百六十三節 無限自衛權第四百五十節 悲劇的李禹(1)第六百一十四節 中央集權第一百四十二章 同僚(1)第五十三章 狂妄第五百七十三節 天子的態度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節 匈奴的北遷第兩百五十七節 開源(2)第六十四章 陰謀第六百三十二節 西元前的怪物騎兵(1)第兩百三十二節 公務員考試(3)第七百零八節 縣學(2)第七百八十四節 戰爭準備(2)第七百九十七節 霍光的手段第八百四十節 公羊未來(1)第四百九十八節 天子的認可第五百六十節 鄂邑公主第三百九十九節 新的威脅第兩百零九章 風暴(1)第七百六十九節 論兵湟水(2)第六百九十九節 怪獸(3)第六百零二節 生當五鼎食第四百七十五節 不堪一擊(2)第七百一十九節 諸子齊聚(4)第一百八十三章 商賈、豪強(3)第三十八章 戰爭論(1)第三百九十九節 新的威脅第四百二十三節 再獲名臣第五百三十九節 送妹子第七百三十七節 動員(1)第七百六十三節 中產之謀(2)第六百五十一節 震撼(2)第六百五十一節 震撼(2)第兩百七十八節 李廣利眼中的張越(2)第四百七十七節 震撼(2)第六百二十八節 匈奴的陰謀第四百零一節 忐忑的商人們第三百二十二節 延年公子(1)第八百二十二節 捨我其誰第三百七十二節 天子的難題(2)第四百三十七節 奈何張越有高達 【除夕快樂】第八百三十七節 大司農的瘋狂第七百五十節 淳于文的野望第三百五十三節 長樂宮宴(4)第五百九十節 橫掃宵小(4)第七百二十一節 紈絝逞兇第三百五十三節 延年公子(3)第七百二十節 巧取豪奪第八百七十五節 鎮壓(1)第七百五十節 淳于文的野望第三百八十節 狐鹿姑的選擇第五百一十三節 貪婪的工商署(1)第八百五十二節 宏圖大志第兩百二十五節 畫餅第兩百九十節 大boss要來了!第兩百八十三節 張郎妙計安西域(2)第四十九章 氪金(2)第八十八章 請治一縣第五百六十六節 王莽的心機第五百二十七節 倒勾第三百一十三節 公無渡河(2)第兩百八十九節 毛詩南來第六百一十五節 任務第四百四十節 恐怖的少府(1)第七百二十五節 保安軍第四百六十八節 正確的拍馬姿勢第一百九十九章 准許第六百九十八節 怪獸(2)第六百零三節 門閥之惡勝於桀紂(補更1/3)第七百零八節 縣學(2)第三百五十八節 霸道第七百二十四節 最終……卻變成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人第六百一十五節 任務第四百零一節 忐忑的商人們第兩百四十八節 影響第一百七十八章 調研(1)第一百三十四章 始皇金人!【第六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