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節 金日磾(1)

夜幕徐徐降臨,張越穿着一身絲質常服,戴着一頂當世士大夫們最喜歡戴的爵弁,驅車來到了戚里的金府。

金日磾雖然不是外戚,但是,因爲其與天子的特殊關係,而被天子特賜可以住到戚里。

據說,其實,只要金日磾想,他完全可以成爲漢家外戚!

當今天子曾經有意想要納其女爲妃,好讓金家地位更上一層樓。

但這樣天大的榮譽卻被金日磾婉拒。此外,張越還聽說,當年天子甚至打算過下嫁一位帝姬給金日磾之子,同樣被婉拒了。

很多人都說,金日磾傻,拒絕了通天的青雲之路。

但張越知道,這正是金日磾的聰明之處。

若他成了外戚,肯定要讓出駙馬都尉的位置。

雖然可以因此封侯,甚至拜爲九卿。

但卻遠離了天子,遠離天子等於遠離權力。

最重要的是——劉氏皇族,從來都是一個漩渦,捲進去的人,固然能風光萬丈。

然而……

死的最快最慘的,也是這些外戚!

一個不小心就是全家撲街,集體gg!

反倒是守着駙馬都尉的位置,掌握宮廷宿衛武裝力量,日夜侍奉天子,要權有權,要人有人!

金府的門宅,不算豪華。

至少在戚里屬於那種不起眼的門庭。

門口沒有過多的裝飾,院牆也不高,倒是門口有一塊勒石,挺有意思的。

“夷狄進至於爵……”張越念着上面的文字笑了一聲:“看來,我與這位金都尉至少有些共識了……”

這句話是張越送給董越的《春秋二十八義》之中的一句話。

抄襲自何休先生的《公羊春秋解詁》,全文是‘所見世,治致太平,則天下遠近大小若一,夷狄進至於爵。故曰:有教無類。又曰:洋溢乎中國,施及夷狄’。

配合着其後的三世論,在儒家傳統的夷狄觀中算是別樹一幟。

畢竟,在現在,哪怕是那些主和派的士大夫眼裡,所謂夷狄大約也和兩條腿走路的禽獸一樣。

他們主和,其實壓根不是要尊重匈奴人的人權和生存權什麼的。

人家已經說得很明白了——莫如和親便。

純粹是因爲經濟利益和得失衡量,才懶得和兩條腿走路的渣渣一般計較,打發他們點爛大街的絲帛黃金,送個所謂的公主,維繫和平,然後集中精力來管好中國。

至少在嘴巴上,無論穀梁還是左傳都是這麼主張的。

也唯有如此,他們纔敢主和。

不然,天下人噴都能噴死他們!

這種觀點,其實類似後世米帝一度盛行的孤立主義。

外面的渣渣們,打生打死,讓他們去打好了。

漢家子弟的熱血和漢家臣民的賦稅,應該用在漢家身上。

關起門來,過咱們自己的小日子不好嗎?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確實有些道理。

可惜,他們忘記了,這個世界是弱肉強食的叢林社會。

漢家若是放任北方草原的遊牧民族發展,遲早將自食惡果!

而且……

諸夏民族,想要更進一步,想要主宰這個地球,就必須向外擴張和征服。

更不提,如今的西域和絲綢之路,已是漢室最重要的資源來源地和黃金輸入地。

靠着絲綢貿易,漢家每年從西域甚至更遠之地,輸入大量黃金,令國家的金融得以穩定。

若失去了這條每年能穩定提供大量財富的順差貿易之路,國家的金融恐怕就要出問題了。

所以,當張越拋出何休先生的這個主張,再配合三世論以及昭昭天命的宣揚。

立刻就在公羊學派內部引發了巨大的反響。

夷狄進至於爵的理論的提出,幾乎就是漢室版本的門羅主義。

在這個理論下,漢家和漢室天子理所當然的肩負着解救四夷,教化寰宇的神聖天職。

將天子王化,澤及四夷,讓夷狄也能知詩書禮樂,更是士大夫們不可推卸的職責。

但張越怎麼想不到,金日磾居然成爲了第一個如此旗幟鮮明支持這個理論的重臣。

不過,仔細想想,似乎說得過去。

金日磾出生不太好。

他是匈奴的休屠部太子,是霍去病的俘虜。

最初,是被作爲戰俘,帶到長安,給天子養馬的。

但金日磾生的很好,據說年輕的時候,身材俊秀,威武不凡,而且很有男子氣概,在一衆給天子養馬的奴婢之中,鶴立雞羣。

於是就被天子看中了,任命他爲馬監。

然後一路當過侍從、侍中,終於成爲了今天的駙馬都尉。

當今天子最信得過的親信之一。

心裡想着這些事情,張越就走下馬車。

金府大門,早已經敞開。

一個管家模樣的男人,見到張越,迎上前來,問道:“尊駕可是侍中張公諱毅閣下?”

張越點點頭,從懷裡取出金日磾的請帖,遞給對方,拜道:“晚輩後進張子重受翁叔公邀請,不敢推辭,冒昧登門,不勝惶恐!”

對方接過請帖,確認了一眼,立刻就長身恭拜:“侍中公幸臨,我家主人頓感蓬蓽生輝,乃與主母,早置牛酒,清掃門庭,具帳掃榻,恭候大駕,又令我等下人,早候門市,恭迎侍中公……”

說完對方就再頓首道:“請侍中公入內,我家主人,已在等候!”

張越連忙拜道:“在下惶恐,不敢當翁叔公如此盛情……”

於是,就在此人引領下,步入金府大門。

一入門庭,就見在前方,十餘燈籠的映照下,一位身穿常服,留着美髯須的中年貴族帶着十餘家眷,在數十名僕役的簇擁下,笑着迎向張越。

“寒舍簡陋,門庭粗鄙,還望侍中公海涵……”他微微笑着,對張越拱手:“蒙侍中不棄,親身登臨,鄙人金翁叔,率闔府上下敬謝之!”

張越連忙恭拜回禮:“不敢!前輩請,豈敢辭?況明公盛情,令晚輩感佩至極!”

至此,這一套上門赴宴、主人迎接的程序纔算結束。

這也是漢家公卿們往來赴宴的標準流程。

千萬不要覺得這很麻煩、複雜。

因爲,這是有血的教訓的。

當初魏其候竇嬰和武安侯田蚡,爲什麼鬧得最後你死我活,不能相容?

就是因爲一次宴會邀請,田蚡放了竇嬰鴿子。

於是,田竇矛盾立刻激化,最終,一個被滅族,另外一個也不好過,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精神崩潰,瘋掉了!

吃了這個教訓,從此以後,漢季士大夫公卿們,在請客這個事情上面,就變得無比慎重起來。

第八百五十九節 有良心的歷史發明家(1)第八百一十九節 莫欺少年窮第六百九十三節 秉畀炎火(1)第八百五十四節 離京第八百三十四節 馬仔(2)第七百六十八節 論兵湟水(1)第兩百三十六節 遊俠(2)第一百四十二章 同僚(1)第一百一十六章 利誘(2)第兩百四十節 刺張(1)第四百五十五節 影帝張子重第八百九十五節 都是戲精(2)第四百零二節 新豐產業園(1)第三十一章 秀才(2)第七百零六節 李陵(2)第四百三十四節 競賽第兩百二十三節 上任(3)第六百二十節 大殺器孫子兵法第七百八十四節 戰爭準備(2)第兩百三十一節 公務員考試(2)第六百一十二節 無雙割草趙充國第五百四十一節 互相試探(2)第四百四十一節 恐怖的少府(2)第六百四十節 東南問題(3)第兩百四十六節 江充末路(1)第七百三十一節 見賢思齊趙充國第八百四十五節 膨脹的烏恆第五百六十三節 吉祥物第七百九十一節 閒聊(2)第兩百六十七節 推薦信第七百三十四節 傳奇第三百七十八節 佈局樓蘭(1)第兩百三十八節 江充之死(1)第八百六十二節 恐怖如斯張蚩尤(3)第兩百一十一節 富足(1)第六百三十一節 基調第三十八章 戰爭論(1)第三百零三節 煽風點火(2)第七百二十一節 紈絝逞兇第一百四十五章 任命第三百八十五節 墨家門徒?第四百四十六節 掀桌子(2)第七百一十節 郡兵(2)第六十章 劉進的歉意第四百四十一節 恐怖的少府(2)第八百一十四節 衛皇后的驚喜第七百六十二節 中產之謀(1)第七百二十三節 五銖錢最高!第三百三十九節 三世發展理論(1)第兩百四十三節 兵主?第七百五十九節 聰明的女人第四百九十七節 漢家野望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二十八章 睚眥必報張子重第四百五十九節 韓說的應對第六百二十五節 匈奴的決斷(2)第七百八十五節 誘之以利(1)第四百九十五節 奇蹟(1)第六十章 劉進的歉意第五百四十七節 蚩尤之怒(2)第三百一十九節 新生(2)第一百八十一章 豪強、商賈(1)第六百八十三節 折服(2)第一百章 蒐羅人才(2)第四百八十三節 負荊請罪(1)第七十一章 秉公執法?第兩百七十四節 李廣利來訪(1)第六百六十二節 張布斯(2)第十章 神秘老人(3)第七百五十二節 說服第三百六十四節 一張白紙出南陵(1)第三百四十二節 震動(1)第兩百零九章 風暴(1)第兩百八十八節 工商署第六百九十六節 繁榮第一百二十六章 同氣連枝第七百一十九節 諸子齊聚(4)第五百一十七節 朕要一支細柳營,卿能給嗎?第四百七十七節 震撼(2)第七百六十二節 中產之謀(1)第一百零一章 所謂奸佞第七百七十七節 虎父犬子(1)第六百三十節 烏孫來使(2)第五百九十八節 砍瓜切菜(3)第兩百八十二節 張郎妙計安西域(1)第九十四章 輔佐皇長孫第四百九十七節 漢家野望第五百零七節 嚴禁公款吃喝第三百七十九節 佈局樓蘭(2)第八百四十三節 茂陵第三百零六節 傀儡第四百八十五節 冥土追魂張子重第二十九章 鄉黨第八百二十八節 書呆子外戚第一百一十九章 黨同伐異(2)第七百三十七節 動員(1)第一百七十八章 調研(1)第三百四十四節 坑爹第三百四十節 三世發展理論(2)第一百一十八章 黨同伐異(1)
第八百五十九節 有良心的歷史發明家(1)第八百一十九節 莫欺少年窮第六百九十三節 秉畀炎火(1)第八百五十四節 離京第八百三十四節 馬仔(2)第七百六十八節 論兵湟水(1)第兩百三十六節 遊俠(2)第一百四十二章 同僚(1)第一百一十六章 利誘(2)第兩百四十節 刺張(1)第四百五十五節 影帝張子重第八百九十五節 都是戲精(2)第四百零二節 新豐產業園(1)第三十一章 秀才(2)第七百零六節 李陵(2)第四百三十四節 競賽第兩百二十三節 上任(3)第六百二十節 大殺器孫子兵法第七百八十四節 戰爭準備(2)第兩百三十一節 公務員考試(2)第六百一十二節 無雙割草趙充國第五百四十一節 互相試探(2)第四百四十一節 恐怖的少府(2)第六百四十節 東南問題(3)第兩百四十六節 江充末路(1)第七百三十一節 見賢思齊趙充國第八百四十五節 膨脹的烏恆第五百六十三節 吉祥物第七百九十一節 閒聊(2)第兩百六十七節 推薦信第七百三十四節 傳奇第三百七十八節 佈局樓蘭(1)第兩百三十八節 江充之死(1)第八百六十二節 恐怖如斯張蚩尤(3)第兩百一十一節 富足(1)第六百三十一節 基調第三十八章 戰爭論(1)第三百零三節 煽風點火(2)第七百二十一節 紈絝逞兇第一百四十五章 任命第三百八十五節 墨家門徒?第四百四十六節 掀桌子(2)第七百一十節 郡兵(2)第六十章 劉進的歉意第四百四十一節 恐怖的少府(2)第八百一十四節 衛皇后的驚喜第七百六十二節 中產之謀(1)第七百二十三節 五銖錢最高!第三百三十九節 三世發展理論(1)第兩百四十三節 兵主?第七百五十九節 聰明的女人第四百九十七節 漢家野望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二十八章 睚眥必報張子重第四百五十九節 韓說的應對第六百二十五節 匈奴的決斷(2)第七百八十五節 誘之以利(1)第四百九十五節 奇蹟(1)第六十章 劉進的歉意第五百四十七節 蚩尤之怒(2)第三百一十九節 新生(2)第一百八十一章 豪強、商賈(1)第六百八十三節 折服(2)第一百章 蒐羅人才(2)第四百八十三節 負荊請罪(1)第七十一章 秉公執法?第兩百七十四節 李廣利來訪(1)第六百六十二節 張布斯(2)第十章 神秘老人(3)第七百五十二節 說服第三百六十四節 一張白紙出南陵(1)第三百四十二節 震動(1)第兩百零九章 風暴(1)第兩百八十八節 工商署第六百九十六節 繁榮第一百二十六章 同氣連枝第七百一十九節 諸子齊聚(4)第五百一十七節 朕要一支細柳營,卿能給嗎?第四百七十七節 震撼(2)第七百六十二節 中產之謀(1)第一百零一章 所謂奸佞第七百七十七節 虎父犬子(1)第六百三十節 烏孫來使(2)第五百九十八節 砍瓜切菜(3)第兩百八十二節 張郎妙計安西域(1)第九十四章 輔佐皇長孫第四百九十七節 漢家野望第五百零七節 嚴禁公款吃喝第三百七十九節 佈局樓蘭(2)第八百四十三節 茂陵第三百零六節 傀儡第四百八十五節 冥土追魂張子重第二十九章 鄉黨第八百二十八節 書呆子外戚第一百一十九章 黨同伐異(2)第七百三十七節 動員(1)第一百七十八章 調研(1)第三百四十四節 坑爹第三百四十節 三世發展理論(2)第一百一十八章 黨同伐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