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節 定策(1)

天子看着張越的神態,想了想,覺得似乎試試好像也不錯。

反正不要錢。

萬一成功了呢?

只是……

這明天一早就是大朝議了,今天晚上,肯定不適合。

所以,天子道:“卿得給朕一個期限……”

齊國很富裕!

吳楚也很富裕!

齊國有的是商品和財富,而吳楚本身就存在着大量的銅礦。

春秋時期,楚國就是靠着滅隨,得到隨國銅礦強大起來的。

想當初,先帝就是靠着幹掉了吳楚七國的反賊,纔有資本給天下人發福利啊!

又是三十稅一,又是推遲始傅,又是到處建牧場,養馬三十萬匹。

至於他?

也是靠着告緡,褥了一次齊魯的羊毛,纔有錢巡行天下,封禪泰山。

所以呢,若青州、徐州、揚州的官吏不肯聽勸,那他也沒有辦法了。

只能是採取遷陵政策,從此三州,遷徙訾產在百萬以上者三千戶到茂陵。

這個事情,不需要通過廷議。

他可以直接以天子的身份,下達命令。

編戶齊民的政策之下,幾乎沒有什麼人能逃過監控。

當然,倘若這樣做,其實就等於告訴青徐揚的地方士紳貴族,長安沒有將他們當人看,純粹是當肥豬在養。

現在,他們反抗不了。

但將來,這肯定會埋下禍亂的引子。

吳楚七國之亂說不定可能再次上演。

但沒有辦法,東南必須穩定。

東南問題這麼大,必須想辦法解決。

三千家哭,總比三萬家,三十萬家甚至三百萬家哭要好的多。

反正,齊魯吳楚的渣渣們,不是緩則就是餘孽。

長安素來就沒有怎麼尊重過他們。

張越卻是仔細想了想,然後拜道:“請陛下給臣三日時間……”

“善!”天子聽着,笑了起來:“朕就給卿三日!”

“三日後,若青州、揚州、徐州的官員大臣不能給朕一個明確答覆,朕就給他們一個答覆!”

握着腰間繫着的寶璽,天子的神色,非常之冷峻。

但在心中,他卻充滿了忐忑。

青州、揚州、徐州的官員裡,究竟還有幾個忠臣?

他不知道,也害怕知道。

……………………………………

辭別天子,張越走出宮闕,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青州、徐州、揚州的混亂與糜爛,在史書上寫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歷史當今天子,這位世宗孝武統治晚期,南方政治混亂,盜匪叢生。

地方治安破敗,人民生活受到嚴重威脅。

最終,爲昭宣之後的階級固化,奠定了社會基礎。

爲了穩定東南,漢室的統治階級,被迫向地主豪強讓步。

到元成之時,豪強宗族已經尾大不掉,皇權已經無法限制他們了。

於是,陵邑制度被廢棄。

世家門閥政治,終於破殼而出。

王氏外戚一門五候,最終由王莽篡漢。

王莽想要改變世界,但他的所有努力,都被強大的豪族所毀掉。

等到東漢建立,東漢王朝與其說是一個大一統的中央帝國。

倒不如說是一個聯邦制的貴族共和帝國。

南陽和河北的士族豪強的力量,與在位的皇帝,不相上下。

光武帝活着的時候,還能壓制他們。

光武帝一死就放羊了。

其後的整個東漢政治,都是皇權和士族的博弈。

這也是東漢與西漢在根本上的不同。

西漢,天子是董事長,而且是大股東,股權佔了起碼六成。

而東漢,皇帝只是ceo罷了。

整個國家,也只是一個僞裝成國家的門閥聯邦。

所以,張越知道,解決青州、徐州、揚州目前的問題,就是解決未來可能的門閥政治的溫牀。

沒有了東南的混亂局面,門閥政治就可能胎死腹中。

所以,張越充滿了幹勁。

只是,光有幹勁,解決不了問題。

要解決問題,關鍵還是要看人。

偉大領袖說過,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

他同時還教導人民——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是我們在工作中首先要分清楚的事情。

作爲一個曾經的接班人,張越現在越發的認識到,偉大領袖不愧是偉大領袖。

看問題,總是直指核心!

那麼,在青州、揚州和徐州的官僚系統裡,誰可以成爲自己的朋友?誰又肯定會成爲敵人?

那些人可以團結,那些人又該徹底打壓?

張越看着遠方,然後忽然回頭,向着未央宮方向而去。

青州、徐州、揚州的官場生態和地方生態,他肯定是不知道,也不清楚的。

但有人知道!

青州刺史雋不疑!

這位暴勝之的小弟,在青州已經紮根數年,對地方郡國的問題和情況,可以說了如指掌。

而且,通過他,張越可以接觸到揚州和徐州刺史部的御史們,

相信他們肯定也願意幫忙的。

在現在,州刺史機構,還不是東漢的那個怪物。

如今的州部刺史,與其說一個行政機構,倒不如說是一個紀檢機構。

這才他們的職責也能看出來。

自刺史制開始實施,漢季刺史的職責就是奉六條詔命稽查郡國。

哪六條呢?

強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強凌弱,以衆暴寡!

千石不奉詔,遵舊典,倍公問私,旁詔守利,侵漁百姓,聚斂爲奸!

二千石不恤疑獄,風歷殺人,怒則任刑,喜則淫賞,煩擾苛暴剝戮黎元,爲百姓所疾,山崩石裂,祆實訛言!

二千石選署不平,阿附所愛,敝賢寵玩!

二千石子弟恃怙榮勢,請任所監!

二千石違公下比,阿附豪強,通行貨賂,割損政令!

故而,在西漢王朝,至少在現在,刺史的職責和任務就是監視地方,代替皇權巡視郡國,打擊豪強,遏制兼併,打擊官商勾結以及官員貴族子弟違法亂紀。

除此之外,十三州刺史,全部隸屬於御史中丞領導的蘭臺御史機構。

他們的報告,直接上報御史中丞本人,然後由御史中丞報告天子。

所以,要了解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找暴勝之。

由暴勝之出面,去與此番回京的刺史、御史們面對面交流。

而且……

暴勝之還是目前漢家的齊魯吳楚問題專家,十餘年前,就是他持節南下,鎮壓的齊魯豪強不法和盜匪。

雖然,事實證明,他沒有解決問題,反而使得問題變得更加嚴重了。

但,在這個長安城裡,已經沒有比暴勝之更好的齊魯問題專家了。

第兩百五十三節 氣節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節 匈奴的北遷第五百七十二節 掀桌子的王牌第四百九十九節 吃貨的狂想第七百六十節 張越的實驗第五百六十五節 對韓說有些想法了第八百零八節 天子教孫第七百六十一節 穩打穩紮第七章 我非螻蟻!第五百五十九節 挖坑第一百六十三章 朱安世(2)第八百一十八節 技術人生(2)第五百六十三節 引導輿論(2)第四十四章 教育 (2)第兩百四十八節 影響第五百三十六節 只想當大佬第五十三章 狂妄第四百七十節 開除左傳儒籍第四百零九節 悲喜兩重天第六百零二節 生當五鼎食後記(1)第七百二十五節 悔不當初第五百六十三節 引導輿論(2)第八百六十八節 強勢(5)第八百六十五節 強勢(2)第八百八十九節 塞下的變遷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求訂閱】第六十五章 惡客上門第七百二十一節 紈絝逞兇第一百二十五章 君子?小人?第兩百二十九節 聲威第七十七章 醞釀反擊第五百零五節 烽火逐塞(1)第四十六章 珠算(1)第七章 我非螻蟻!第兩百三十八節 江充之死(1)第六百七十九節 普世價值(1)第八百四十七節 別離(2)第五百六十二節 引導輿論(1)第一百零一章 所謂奸佞第三百六十一節 粉碎巫蠱(3)第五百八十七節 橫掃宵小(1)第五百一十節 諸夏(2)第三十一章 秀才(2)第七百三十三節 搶親第兩百三十七節 公孫敬聲的陽謀第三百一十七節 富民第五百八十七節 橫掃宵小(1)第兩百五十三節 氣節第六百三十四節 新騎兵(1)第八百零四節 太孫(2)第兩百一十一節 富足(1)後記(1)第一百六十一章 恩怨分明第六百三十四節 新騎兵(1)第八百三十三節 馬仔(1)第七百二十六節 誓言第四百一十四節 詔命第一百零七章 宮廷險惡(1)第十四章 夫復何求第五百二十九節 無敵loli第七十五章 羅網(2)第兩百七十六節 長孫的決定第七百七十五節 老將軍的託付第九百零一節 異變(2)第七百八十四節 戰爭準備(2)第五百七十六節 新的培育方法第四百二十四節 驚天大案(1)第六十七章 仇人,最重要的是整整齊齊(2)第七百六十節 張越的實驗第四百四十七節 自古劉氏出逗逼第三百二十六節 《詩經》的正確解讀方式(1)第六百三十六節 鐵與火(1)第四百六十三節 迎戰(2)第兩百五十二節 烏合之衆【萌主加更1/3】第一百九十章 先王之制(1)第七百七十八節 虎父犬子(2)第八百四十九節 蚩尤化胡(2)第六百六十三節 張布斯(3)第五十八章 劉進的憂鬱第八百六十一節 恐怖如斯張蚩尤(2)【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五節 掀桌子(1)第五百零三節 矯正(2)第七百八十四節 戰爭準備(2)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牘第六百一十節 計謀不敵神通第八百三十二節 選才(2)第五百二十五節 開導(2)第一百九十四章 鄉社自治互助制度(3)【爲又陽晨萌主加更】第七百九十節 閒聊(1)第五百八十七節 橫掃宵小(1)第二十六章 變異玉果第四百七十三節 影響第一百九十六章 劉進的野望第六百三十九節 東南問題(2)【補更1/6】第八百九十一節 楊孫氏的野望(2)第三百六十六節 一張白紙出南陵(3)第兩百六十三節 無限自衛權第七百四十九節 醫扁鵲的遺產第四百二十九節 潛流(2)
第兩百五十三節 氣節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節 匈奴的北遷第五百七十二節 掀桌子的王牌第四百九十九節 吃貨的狂想第七百六十節 張越的實驗第五百六十五節 對韓說有些想法了第八百零八節 天子教孫第七百六十一節 穩打穩紮第七章 我非螻蟻!第五百五十九節 挖坑第一百六十三章 朱安世(2)第八百一十八節 技術人生(2)第五百六十三節 引導輿論(2)第四十四章 教育 (2)第兩百四十八節 影響第五百三十六節 只想當大佬第五十三章 狂妄第四百七十節 開除左傳儒籍第四百零九節 悲喜兩重天第六百零二節 生當五鼎食後記(1)第七百二十五節 悔不當初第五百六十三節 引導輿論(2)第八百六十八節 強勢(5)第八百六十五節 強勢(2)第八百八十九節 塞下的變遷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求訂閱】第六十五章 惡客上門第七百二十一節 紈絝逞兇第一百二十五章 君子?小人?第兩百二十九節 聲威第七十七章 醞釀反擊第五百零五節 烽火逐塞(1)第四十六章 珠算(1)第七章 我非螻蟻!第兩百三十八節 江充之死(1)第六百七十九節 普世價值(1)第八百四十七節 別離(2)第五百六十二節 引導輿論(1)第一百零一章 所謂奸佞第三百六十一節 粉碎巫蠱(3)第五百八十七節 橫掃宵小(1)第五百一十節 諸夏(2)第三十一章 秀才(2)第七百三十三節 搶親第兩百三十七節 公孫敬聲的陽謀第三百一十七節 富民第五百八十七節 橫掃宵小(1)第兩百五十三節 氣節第六百三十四節 新騎兵(1)第八百零四節 太孫(2)第兩百一十一節 富足(1)後記(1)第一百六十一章 恩怨分明第六百三十四節 新騎兵(1)第八百三十三節 馬仔(1)第七百二十六節 誓言第四百一十四節 詔命第一百零七章 宮廷險惡(1)第十四章 夫復何求第五百二十九節 無敵loli第七十五章 羅網(2)第兩百七十六節 長孫的決定第七百七十五節 老將軍的託付第九百零一節 異變(2)第七百八十四節 戰爭準備(2)第五百七十六節 新的培育方法第四百二十四節 驚天大案(1)第六十七章 仇人,最重要的是整整齊齊(2)第七百六十節 張越的實驗第四百四十七節 自古劉氏出逗逼第三百二十六節 《詩經》的正確解讀方式(1)第六百三十六節 鐵與火(1)第四百六十三節 迎戰(2)第兩百五十二節 烏合之衆【萌主加更1/3】第一百九十章 先王之制(1)第七百七十八節 虎父犬子(2)第八百四十九節 蚩尤化胡(2)第六百六十三節 張布斯(3)第五十八章 劉進的憂鬱第八百六十一節 恐怖如斯張蚩尤(2)【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五節 掀桌子(1)第五百零三節 矯正(2)第七百八十四節 戰爭準備(2)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牘第六百一十節 計謀不敵神通第八百三十二節 選才(2)第五百二十五節 開導(2)第一百九十四章 鄉社自治互助制度(3)【爲又陽晨萌主加更】第七百九十節 閒聊(1)第五百八十七節 橫掃宵小(1)第二十六章 變異玉果第四百七十三節 影響第一百九十六章 劉進的野望第六百三十九節 東南問題(2)【補更1/6】第八百九十一節 楊孫氏的野望(2)第三百六十六節 一張白紙出南陵(3)第兩百六十三節 無限自衛權第七百四十九節 醫扁鵲的遺產第四百二十九節 潛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