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二節 天子之怒

三月初的長安,楊柳花開。

建章宮中,更是碧波盪漾,錦鱗游泳,芷蘭芬芳。

站在蓬萊閣上,眺望着這蓬萊池中的風光,天子的神色怡然而悠閒。

“陛下!”霍光的聲音從閣樓下傳來:“臣來複旨!”

“上來吧!”天子輕聲道。

“諾!”霍光提着綬帶,亦步亦趨的恭身來到君前,頓首拜道:“臣奉詔往新豐,巡查政治,顧問民生,今特來複命!”

“說說看,新豐的情況如何?”天子問道。

自張子重離京後,新豐的事情,就在朝堂上議論紛紛。

丞相等人,都以爲現在‘侍中領新豐令張子重奉詔使於幕南,陛下宜當擇良臣,以續其位’。

擺明了就是要趁着老虎不在家,摘他的桃子,偷他釀造的美酒,自己吃了。

而太僕上官桀、大司農桑弘羊則堅決反對。

舉出了當年兒寬辭任左內史後,左內史地方迅速糜爛的故事,認爲不宜對新豐做任何變動。

而且,他們覺得張子重此去幕南,不過數月,沒必要爲此做什麼調整,更不提選派大臣去接任了。

兩方在朝堂上鬧得非常火熱,甚至有些涇渭分明的味道。

天子也是不勝其煩,況且,丞相等人也說的有道理,張子重離京,新豐的事情,沒有了掌舵人,這怎麼行呢?

但他又怕,派去的大臣亂搞,破壞了好不容易纔有了起色的局面,於是索性就讓霍光帶隊去新豐看看,視情況來做決定。

“回稟陛下,臣不知道該怎麼稟報……”霍光低着頭,有些猶豫的道。

“不必爲難,直接道來……”天子起身道。

作爲君王,他還是很分得清公私的,若張子重離開後,新豐的事情遲滯乃至於退步,他自然會選派官員去結掌。

畢竟,建小康,興太平,目前已經成爲他帝王生涯最後的政績所在,是絕不容有失的。

“回稟陛下,新豐一切如常,比之張子重在時,並無區別……”霍光低着頭道:“不止新豐,臨潼也是一般……”

“去歲所建的渠道,如今都已經正常供水,鄉亭水車,如林而立,百姓安居樂業……工坊園中也日益興隆,以臣所建,甚至還發展的要比去歲還好一些……”

“那卿有什麼爲難的?”天子展顏一笑。

“臣爲難的是這個……”霍光匍匐在地,將幾個用布帛包起來的東西,從懷中掏出來,呈遞到君前:“這是臣在新豐的臨渭、驪鄉與枌榆社的鄉間麥田取下的麥穗……”

霍光將這些布帛一一攤開,露出了其中的青綠色的麥穗。

如今,已是春三月,去年補種下的麥苗,現在都已經接近成熟,開始結穗灌漿。

只是……

霍光取來的這些麥穗,卻基本都是兩穗甚至三穗、四穗。

而且穗大而多,顆粒飽滿。

天子只是一看,就挪不開眼睛了。

“這是……”他顫抖着手,拿起一支麥穗,深深的吸一口氣:“祥瑞啊!”

他這一輩子,得到過無數祥瑞。

但,像嘉禾這種祥瑞,遇到的次數卻是屈指可數。

沒辦法,多穗之禾,在這個時代受限於土地肥力、技術以及種子,稀少的和後世大熊貓一般。

每次發現,都值得大書特書,乃是一等一的祥瑞。

霍光卻是趴在地上,低着頭,不敢看天子:“陛下,臣在新豐田野,觀其麥田,所見之處,皆嘉禾也!”

“這些只是臣隨便在路邊摘下來的尋常麥穗……”

天子楞了。

一株麥稻出現多穗,是天下祥瑞,嘉禾象徵。

一萬株、十萬株、百萬株都是這樣,那算什麼?

難道……

天子想起了,當初張越曾和說過的話。

那是當初,有人舉報公孫敬聲暗藏巫蠱時,張子重與他進言時的話。

“何謂天子?受命之君天命之所予也,董子曰:德牟天地者,皇天右而子之,是謂天子也……”

“古者倉頡造字,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也!三畫者,天地人,貫通其中者,王也!”

“故自古聖王在,鬼神辟易,破山伐廟,口含天憲,言出法隨……”

“古有聖王顓頊氏,身有大偉力,命羲、和掌天地,四時之官,使人神相離,謂之絕地天通!”

…………

“陛下既受命於天,爲天子,垂三統、列三正,休說區區巫蠱之術,便是仙人之法,神明之術,遇陛下之身,也是崩解消散,無有神通之法,甚至遭遇天地反噬,隕落消散!”

念着這些,回憶着這些話語。

天子猛然呆了起來,喃喃自語:“難道,張子重所言,乃是真的?”

“朕果真乃是有偉力加身的聖王?”

錯非如此,新豐的嘉禾怎麼解釋?

那漫山遍野,普遍多見的嘉禾祥瑞,總不會騙人!

當初,唐叔找到了一株嘉禾,就興高采烈,獻給成王,作《歸禾》之歌,成王得之,同樣興高采烈,告於太廟,作《嘉禾》之歌。

現在,新豐若真的出現了漫山遍野的嘉禾……

朕是不是可以去太廟,到高帝與列位先帝面前炫耀一番?天帝

想到這裡,天子就忍不住詩興大發,文思泉涌。

當即就命人取來筆墨,揮毫潑墨,在紙上寫了洋洋灑灑數百字,來抒發自己的心情。

這還不止,寫完這首名爲《嘉禾之歌》的詩賦。

天子依然難掩激動,馬上就下令,要御駕親臨新豐,親自看一看,那漫山遍野的嘉禾景象!

不止如此,天子還下詔,命令在京兩千石、關內侯以上貴族隨駕。

這樣的好事情,他自然想要所有人,都與他一起見證。

好叫世人知道,他乃是在世的聖王。

以後不要再在他面前談什麼成王、康王了。

成王、康王,不過是有個好叔叔,周公輔政而已,就這樣,也纔得到一株嘉禾。

而他,大漢天子,高帝子孫,得到了無數的嘉禾!

所以,他的目標,當是超越三王,功邁五帝,垂於萬世,彪於青史!

命令下達,少府立刻就去準備。

整個朝野,也都馬上轟動起來。

丞相劉屈氂府中,更是據說傳出了捶胸頓足之聲。

而就在此時,一個信使,載着從雁門送來的奏疏了,直抵君前。

天子將奏疏看完,原本燦爛的心情,迅速的陰沉下來。

“好膽!好膽!好膽!”連說了三句好膽後,所有近臣,都是戰戰兢兢,瑟瑟發抖。

“馬上去把丞相和御史大夫給朕叫過來!”天子合上奏疏,怒不可遏的下令。

半個時辰後,丞相劉屈氂與御史大夫暴勝之,就來到了天子面前。

“臣丞相屈氂……”

“臣御史大夫勝之……”

“恭問陛下聖安!”

兩人都是笑意盈盈,正要將準備好的馬屁,傾斜而出,將天子吹捧爲遠邁三王,功超五帝的在世聖王,天下人的救世主。

然而,他們才擡頭,就看到了天子那張滿臉寒霜,彷彿要吃人的臉。

“丞相!你教的好兒子!”天子劈頭蓋臉就拿起放在御案上的一個硯臺就砸到了劉屈氂的臉上,砸的他立刻頭破血流。

但劉屈氂根本不敢躲,甚至不敢擦自己額頭上的傷痕,不顧着血流而注的臉頰,馬上就匍匐到地上。

他也立刻就謝罪:“臣死罪!臣死罪!”

雖然他其實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兒子,到底做了什麼事情?

明明他此來長安,只帶了長子劉玄——他所有兒子裡最老實、聽話、順從的人。

長這麼大了,劉玄甚至連雞都沒有殺過!

平日裡最大的愛好,只是讀書而已。

但在一下秒,劉屈氂就知道了,這個事情與他的長子無關。

因爲,天子拿起了另外一個東西,砸到了暴勝之身上:“御史大夫,你就是這麼爲朕監督天下郡國的嗎?”

暴勝之立刻就趴到地上,學着劉屈氂的樣子裝死:“臣死罪!”

“死罪?”天子冷着臉,站起身來:“朕看,爾等不將朕的天下搞爛是不會甘心的!”

“劉屈氂!”第一次,天子直呼了自己的丞相的名字:“你給朕馬上去將你那個混賬兒子從雁門接回來!”

“不要再給朕丟人現眼!”

劉屈氂聽着楞了。

雁門?

“陛下,臣諸子除長子玄外,皆在涿郡或中山老家讀書……”

“劉亨是不是你的種?”天子暴怒的問道。

劉屈氂一秒慫,馬上就趴到地上,脫帽拜道:“回稟陛下,臣確有一子名亨,不過,此子自幼頑劣,故而臣命家臣將之收繫於家,不許其出門……”

只是瞬間,他就毫不猶豫的賣掉了那個自己寵妾所出的兒子。

甚至,恨不得拿刀把他剁碎了!

“哼!”天子只是冷哼了一聲:“自己做的爛事,自己去收拾好!”

“劉屈氂,你要記住,你是宗室,高皇帝、太宗皇帝與先帝,丟不起這個人!”

“臣明白!”劉屈氂馬上匍匐在地上,頓首領命。

天子的意思,已經非常明顯了。

他那個兒子,自己領回去自己處置,不要給天下給君父添麻煩!

天子的話都說這個份上了,劉屈氂當然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了。

“暴勝之!”天子處理完劉屈氂,扭頭看向暴勝之,罵道:“幷州刺史周嚴,是那個舉薦的?”

“臣……”暴勝之戰戰兢兢趴在地上,不敢回話,他難道敢告訴天子,其實周嚴是關係戶,乃是當初江升託了太子,向他求的情嗎?

所以,他只能自己背鍋了。

反正,這麼些年來,他也習慣了。

不就是背鍋嘛……

姿態擺正就對了!

“哼!”天子冷哼一聲:“你馬上給朕派人去晉陽,將那個賊臣,給朕帶回來,交給執金吾!”

“諾!”暴勝之趕忙俯首。

“還有,幷州有些所謂的名士,妄議國政,誹謗大臣,非議國策,你去處置!”天子又道:“朕不希望類似的事情,再發生!明白嗎?”

“臣謹奉詔!”暴勝之雖然其實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但他明白,龍顏如此震怒,恐怕……

那些人一個都活不了。

誰叫他們是士大夫,是官員,是名士呢?

小老百姓亂說話,哪怕是罵當朝九卿,議論宮廷八卦,也有太宗皇帝的除誹謗詔護體。

官員貴族士大夫,卻是哪怕說錯一個字,都可能是死罪!

這是很公平的。

有權力有資源,自然要承擔相應的責任與義務。

“後日,朕與羣臣,巡幸新豐……”天子怒氣發泄的差不多了,就坐下來,道:“丞相和御史大夫,就不要去了,給朕將事情處置好!”

“啊!”

劉屈氂與暴勝之,面面相覷,這個懲罰甚至比天子打他們、罵他們更讓他們恐懼和不安。

因爲,打罵,其實是愛護。

天子若是不打不罵,他們就要回家想想怎麼自殺不那麼痛苦了。

而不讓他們隨駕,是僅次於不打不罵的懲罰。

是警告,也是訓誡。

意思就是沒有下一次了!

兩人深深吸了一口氣,立刻就趴下來,拜道:“陛下教誨,臣等銘記於心!”

…………………………

好不容易,活着走出建章宮。

劉屈氂這纔來得及,處理一下自己額頭上的傷口,拿着毛巾,擦了擦臉上的血漬。

而就在此時,他的一個家臣,急匆匆的趕來,對他拜道:“主公,三郎在幷州出事了……”

三郎就是劉亨,他的第三子,也是劉屈氂最喜歡的一個兒子。

劉屈氂聽着,剛剛清洗過的額頭,又開始疼了起來。

但那家臣,卻沒有察覺,反而繼續道:“幷州刺史周嚴來信,說是那個張蚩尤將三郎抓了起來……”

“主公,還請您快快想點辦法啊……”

“夫人在家,都快哭昏了!”

“那就哭死好了!”劉屈氂冷冷的道:“那逆子……吾恨只恨,當初爲何要生下他,致有今日羞!”

因爲這逆子,他被天子砸的頭破血流。

也因爲那逆子,他這個丞相甚至被天子禁止隨駕去新豐,去見證那據說漫山遍野的嘉禾之像。

這可是關乎青史評價和歷史地位的政治活動啊!

就這麼沒了!

劉屈氂都想吐血了!

第八百四十四節 知恥之士第五章 神奇的空間(2)第六百七十節 抉擇(1)第七百三十七節 動員(1)第四百四十三節 廣陵王(1)第一百七十二章 考察(2)第三百五十四節 巫蠱之禍?(1)第四百六十六節 祖傳絕技——反覆橫跳第三百八十八節 助攻第九十二章 建立班底(1)第七百零一節 入我甕中(2)第兩百節 假民贖買第三百四十二節 震動(1)第六百八十一節 普世價值(3)第一百九十四章 鄉社自治互助制度(3)【爲又陽晨萌主加更】第七百六十三節 中產之謀(2)第三百七十四節 兩難第兩百四十二節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打打第五百二十九節 無敵loli第四百零一節 忐忑的商人們第三十七章 有人搞鬼?第五百四十一節 互相試探(2)第六百七十六節 調)教(1)第三百九十三節 胡建的疑慮(1)第八百六十七節 強勢(4)第兩百二十七節 大棒(2)第三百二十九節 陰謀第一百二十三章 博望苑的反對派(2)第六百五十二節 協商(1)第七百一十九節 諸子齊聚(4)第五百六十三節 王者無敵【兩千五百月票加更】第六百四十節 東南問題(3)第五百五十一節 大忠臣張子重第三百三十四節 龍窯和造紙第四百四十四節 廣陵王(2)第七百一十節 郡兵(2)第四百九十六節 奇蹟(2)第四百三十節 義不容辭孔安國第四十七章 珠算(2)第一百四十章 賞賜第五百一十五節 大鍊鋼鐵第五百零六節 烽火逐塞(2)第七百九十九節 漩渦(1)第三百一十三節 公無渡河(2)第八百八十五節 後宮救國是正道第兩百六十一節 天子的要求第一百零五章 馬屁精第七百二十七節 大漢軍人第八百九十六節 秣兵歷馬(1)第四百三十六節 鄉黨子弟第一百四十五章 任命第七十八章 公孫遺第一百一十二章 統一戰線(2)第六百一十五節 任務第八百四十一節 領袖(1)第一百章 蒐羅人才(2)第六百六十三節 張布斯(3)第五百二十六節 開導(3)第四百六十一節 吩咐第七百三十九節 請殿下爲天下犧牲第一百二十三章 博望苑的反對派(2)第七百三十二節 技術壁壘的狂想第五百二十節 父子(2)第七百五十四節 關中富商第九十九章 蒐羅人才(1)第八百六十七節 強勢(4)第五十三章 狂妄第一百三十五章 戰將趙破奴!第三百九十七節 嬰兒保衛戰(2)第兩百六十節 天子贈書第七百零三節 帝國藍圖第八百一十四節 衛皇后的驚喜第七百一十六節 諸子齊聚(2)第八百四十六節 別離(1)第六百九十八節 怪獸(2)第七百九十節 閒聊(1)第六百一十八節 貴族們眼裡的張越第七百五十八節 新豐城的擴建問題第兩百七十六節 長孫的決定第四百零三節 新豐產業園(2)第六百一十七節 陷阱?誰坑誰還不一定呢!第八百九十五節 都是戲精(2)第一百九十六章 劉進的野望第四十五章 教育(3)第六百六十九節 交易(2)第三百三十四節 龍窯和造紙第一百六十章 衆生百態第六百二十一節 軍事大家張子重第一百一十七章 利誘(3)第三百二十九節 陰謀第五百一十一節 希望之地(1)第兩百三十一節 公務員考試(2)第四百八十節 天子的野望第五百九十二節 陳惠的陷阱第八百八十一節 合流第一百一十九章 黨同伐異(2)第二十一章 鄉中毒婦第六百一十六節 世界線變動第三百零八節 惱羞成怒第四百三十五節 調虎離山
第八百四十四節 知恥之士第五章 神奇的空間(2)第六百七十節 抉擇(1)第七百三十七節 動員(1)第四百四十三節 廣陵王(1)第一百七十二章 考察(2)第三百五十四節 巫蠱之禍?(1)第四百六十六節 祖傳絕技——反覆橫跳第三百八十八節 助攻第九十二章 建立班底(1)第七百零一節 入我甕中(2)第兩百節 假民贖買第三百四十二節 震動(1)第六百八十一節 普世價值(3)第一百九十四章 鄉社自治互助制度(3)【爲又陽晨萌主加更】第七百六十三節 中產之謀(2)第三百七十四節 兩難第兩百四十二節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打打第五百二十九節 無敵loli第四百零一節 忐忑的商人們第三十七章 有人搞鬼?第五百四十一節 互相試探(2)第六百七十六節 調)教(1)第三百九十三節 胡建的疑慮(1)第八百六十七節 強勢(4)第兩百二十七節 大棒(2)第三百二十九節 陰謀第一百二十三章 博望苑的反對派(2)第六百五十二節 協商(1)第七百一十九節 諸子齊聚(4)第五百六十三節 王者無敵【兩千五百月票加更】第六百四十節 東南問題(3)第五百五十一節 大忠臣張子重第三百三十四節 龍窯和造紙第四百四十四節 廣陵王(2)第七百一十節 郡兵(2)第四百九十六節 奇蹟(2)第四百三十節 義不容辭孔安國第四十七章 珠算(2)第一百四十章 賞賜第五百一十五節 大鍊鋼鐵第五百零六節 烽火逐塞(2)第七百九十九節 漩渦(1)第三百一十三節 公無渡河(2)第八百八十五節 後宮救國是正道第兩百六十一節 天子的要求第一百零五章 馬屁精第七百二十七節 大漢軍人第八百九十六節 秣兵歷馬(1)第四百三十六節 鄉黨子弟第一百四十五章 任命第七十八章 公孫遺第一百一十二章 統一戰線(2)第六百一十五節 任務第八百四十一節 領袖(1)第一百章 蒐羅人才(2)第六百六十三節 張布斯(3)第五百二十六節 開導(3)第四百六十一節 吩咐第七百三十九節 請殿下爲天下犧牲第一百二十三章 博望苑的反對派(2)第七百三十二節 技術壁壘的狂想第五百二十節 父子(2)第七百五十四節 關中富商第九十九章 蒐羅人才(1)第八百六十七節 強勢(4)第五十三章 狂妄第一百三十五章 戰將趙破奴!第三百九十七節 嬰兒保衛戰(2)第兩百六十節 天子贈書第七百零三節 帝國藍圖第八百一十四節 衛皇后的驚喜第七百一十六節 諸子齊聚(2)第八百四十六節 別離(1)第六百九十八節 怪獸(2)第七百九十節 閒聊(1)第六百一十八節 貴族們眼裡的張越第七百五十八節 新豐城的擴建問題第兩百七十六節 長孫的決定第四百零三節 新豐產業園(2)第六百一十七節 陷阱?誰坑誰還不一定呢!第八百九十五節 都是戲精(2)第一百九十六章 劉進的野望第四十五章 教育(3)第六百六十九節 交易(2)第三百三十四節 龍窯和造紙第一百六十章 衆生百態第六百二十一節 軍事大家張子重第一百一十七章 利誘(3)第三百二十九節 陰謀第五百一十一節 希望之地(1)第兩百三十一節 公務員考試(2)第四百八十節 天子的野望第五百九十二節 陳惠的陷阱第八百八十一節 合流第一百一十九章 黨同伐異(2)第二十一章 鄉中毒婦第六百一十六節 世界線變動第三百零八節 惱羞成怒第四百三十五節 調虎離山